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七章  从活石到宝石——门徒训练的高阶

 

读经: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十四节;路加福音第六章十二、十三节;马可福音第三章十三、十四节,特别注意: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

接着来看跟随主的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大概有一年零四个月。何时开始呢?这得回到马可福音。(马可福音是按着时间顺序记事的)从马可第三章十三节开始,一直到最后,也就是从主拣选了十二个门徒来作使徒开始,一直到最后,大约是一年零四个月。这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门徒不只成长,而且渐渐的长成,可以说他们被带到成熟的境地。这段有许多的事发生,有很多很多的功课要学。我们归纳一下,能够找到几个非常重要的点,而且是重要的转折点。我们要看主在这段时间里怎么帮助他们,怎么教导他们。

设立十二使徒

在许多作主门徒的人中,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特别设立了十二个人。圣经用“设立”这个词,表示在神面前非常慎重的行事。那为什么要设立他们呢?在马可福音里告诉我们两个原因:第一是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以现在的话说,就是主呼召我们住在主里面。第二是差他们出去传道。所以神对这些使徒有托付,要他们为主的缘故出去作工。因为他们要往普天下去,所以必须来到主的脚前,必须与主同住;只有与主同住的人,才能与主同去。什么叫做主的使徒?作的使徒就是叫我们学习住在主里面。我们如果学会了与主同住,就学会了与主同去。你记得摩西曾经跟神说:“你若不与我们同去,我们就不去。”所以我们必须记得,第三个阶段的道路,乃是联合的道路;第三个阶段的生活,乃是与基督联合的生活。与基督联合的生活就是与主同住的生活,最后也是与主同去的生活。但是与主同去的能力,是从与主同住来的。如果我们不能与主同住,将来就无法与基督同去。与基督同去,是为主作工,或者是与主同工,让祂更多使用;与主同住就是让祂作工。当我们成为有用的器皿之前,一定先让主雕刻我们。让我们这个人在主手里,经过祂的工作,然后才能为主作工。

所以我们不是不要为主作工,你今天看工厂的需要多大,我们应该祷告求庄稼的主,打发更多任务人去作收割的工作。但是主说,谁能为我去呢?我能差遣谁呢?结果你没有想到,谁在那里祷告,谁就是答应主呼召的。我再说,今天的需要实在大。你看在宝岛上偶像充斥,拜金主义盛行,以及色情泛滥的情形,就知道我们的前途非常危急。与其我们为这危急情形而忧虑,不如更多把自己放在主的手里。我们要祷告,求主打发更多的工人出去,收割祂的庄稼,我们相信,今天在这个宝岛上需要实在是大的,基督徒的责任是空前的,但是问题在这里,谁能够为祂出去呢?愿我们都说:“主阿!我在这里,请差遣我!”我们愿意为祂去,愿意为祂把福音送到台湾的每一个角落,愿意台湾不仅有百分之一的人信主,更是有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的人信主。如果新加坡能的话,台湾一定也能。今天主不是不能作这样的工作,主能!但是主这样作工是有祂的秩序;祂要打发我们去不错;但是,在我们与祂同去之前,让我们先与祂同住。我再说同去是为主作工,为主作工之前,我们必须让主来作工;那就是与主同住。这就是我们的主耶稣所说,你们应当住在我里面。所以在主上十字架的最后训言里,祂说我是真葡萄树,住在我里面的就是住在父里面。你们应当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参约1515)这是第三个阶段,门徒们所学的最重要、最重要的功课。

所有的门徒都是蒙召的,但是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祂知道这十二个人最有盼望,于是要借着他们,去影响其它的门徒。他们先得着一百二十个人。(是十二个人的十倍)所以,你看见主的工作不像地上的工作,地上人在工作之先,必须预作评估,计算代价,准备多少的费用可以支出……然后有计划,才着手作这件事。但是主不是这样,以整个世界的需要来说,要拯救多少的灵魂,要差遣多少人到工厂去,那个需要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从使徒开始,今天福音能播传到全世界,不是因为我们会组织,也不是因为我们会计划,更不是因为神给了我们一个庞大的预算,然后我们能差遣许多传道人到天下去。不!我们的主不是这样作;祂乃是从少数的十二个人开始。这十二个人是不是因此成为天之骄子、基督的宠儿、一群特别的人呢?难道主不再需要其它的人吗?当然需要!但是主一定要先在这十二个人身上作更深的工作,然后他们自然的能影响其它的信徒。

主的工作不受需要支配

马太福音第五章开头说:“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哪些人呢?看前文就很清楚,因为主耶稣走遍了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祂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就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病的、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外,来跟从祂。按当时的地图看,加利利就在加利利海旁边,它的东北面就是低加波利,而耶路撒冷、犹太在南边,约但河外就是比利亚。你看见包括当时的全国,有数不清的人都来跟随祂。请你想想看,那个需要有多大!许多人从老远地方,长途跋涉而来,每一个都带着急切的需要,巴望主供给他们。现在我们的主怎么帮助他们?圣经说:“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主耶稣不是没有看见他们。如果我们是主的参谋,一定会建议主说:“主阿!你看,需要这么大!快供应他们,医治这些病人吧!”但是圣经不是这样说。而是说:“耶稣看见这许多人,就上了山。”祂看到许多人有需要,反而上山了;祂反而退到山上去。那么,我们的主见死不救吗?你能说,主阿,这么大的需要,你都不顾吗?这里给我们看见,主不是受需要的支配。

你知道为主作工的人,最大难处是什么吗?就是受需要来支配。真正事奉神的人乃是受神旨意的支配。主作了一件事是我们不明白的。我们觉得现在有成千成万的人涌到主跟前,等候祂的帮助,这岂不就是主设立十二使徒的目的吗?为着应付这么多人的需要,主应打发他们去。但是他们不能去;他们如果现在去的话,必没有办法应付那个需要。这十二使徒必须与主同住,受主特别的训练,受主特别的雕刻。因为主要给他们特别的工作,那是他们不能作的;那是惊天动地的工作,是要把整个罗马帝国翻过来的工作。日后他们必须来作,所以,现在看见有这么大的需要,祂反而不顾而退去了。你也许疑惑说主为什么这样作呢?原来我们的主正是为着要走向群众,而必须离开群众。你看祂上了山,既已坐下,是谁来到祂的面前呢?是门徒;只有十二个门徒到祂的跟前来。主抛下几千几万个群众的需要于不顾,而让这十二个门徒来到了祂的脚前。现在我们的主要用一年四个月的时间,来雕刻他们,特别的训练他们。先让他们暂时离开“群众”,最后要为着福音回到群众。

现在他们的功课不同于以往的了,第一个阶段充满了恩典,第二个阶段充满了兴奋和感觉。那些感觉和经验都是真的,都很宝贵,但是只凭感觉生活的人,他可以爬得很高,不久可能跌的很低。感觉好,很兴奋的时候,什么都摆上了,但是等他跌到谷底,精疲力尽的时候,甚至开始怀疑他们的信仰。所以跟随主的道路乃是信心的道路。信心的道路是凭信,不是凭着眼见。我们所有看得见的,感觉得到的,都是眼见的道路。但是我们一定要经过这一段,否则不能长大。你不经过第二个阶段,就没有办法达到第三个阶段。

脱离感觉的生活——少年马可的经历

如果我们真的被主打发到远的地方去,到一个非常落后的地方,你吃的用的,往来交通都不方便,你耐得住吗?你看那位少年人马可,他亲见主的最后晚餐,他可能躲在某一个角落里,听见主耶稣和十二个门徒的行动和谈话,他大受感动,又看见客西马尼园内的情景,那时,他必心想,即使死,我也愿跟随这位主。但是等到了有人要下手捉拿他的时候,圣经告诉我们,他就丢下了外衣(天尚未寒,夜间只需盖一毯子或披着外出),赤身逃走了。他凭一时血气之勇,就跟随了主,但危险时就落荒而逃了。马可不但有这一前科,他曾跟从保罗出外传道,觉得能跟从这位属灵大汉真好;没想到当时的小亚细亚一带瘴气很重,非常艰苦,马可根本没有准备好为主受苦,他原以为此去服事主实在荣耀,没想到会要他的命,他又开小差,回到他舒服的窝耶路撒冷。后来保罗与巴拿巴还因他起了争执,甚至彼此分开了。这事记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里,不必赘述。然而巴拿巴把马可带在手里,不断训练,使他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从此,他不再凭感觉,也不凭眼见。最后他又回到保罗的脚前,而且可以来到最危难的地方。(提后411当时保罗囚在罗马黑狱里,即将殉道)所以当初,我们的主不是背离群众,不顾他们的需要。祂乃是要成全那十二门徒,与他们同住,训练他们,让他们得到足够的装备,而后回到群众去作更大的事(约1212

进入信心的事奉

当这十二个人完全被主得着,经过主精心雕琢然后接着这十二个人就变成一百二十个人,从一百二十个人变成八千一百二十个人。不久后,在耶路撒冷一地,就有数万人。仇敌虽然借着罗马政权,兴起三百年的大逼迫,结果发现在罗马帝国的版图里面,每两个公民就有一个基督徒。请问这福音是怎么传的?是不是那时出现许多位葛里翰、宋尚节等等大有福音恩赐的人物?不是!今天在世上有好几个大的地区,许多信主的人好像从地里镇上来一样,那里并没有什么大布道家。所以我们的主看得非常清楚,祂必须先得着一班人,与祂同住,受祂严格的训练,然后出去与祂同工。否则我们是不能承接大事的。

我们的主要拯救整个世界,这二十世纪来所有的灵魂,都在主的心里,但祂乃是先在这十二个人身上工作。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天天希望人多,多没有用。我们的主可以讲一篇道,千千万万人都将受感动来跟随祂,但祂不这样作,祂知道跟随主是需要时间的,跟随主需要十字架的工作,因为生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长大的。只有一条道路,就是主耶稣带领门徒们所走的第三个阶段。经过这个阶,这些门徒们才懂得与主同住,也能与主同去。

当他们学习的时候,不是没有软弱,不是没有失败;十字架在他们身上作很深很深的工作,以致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惨痛的经历,都学了惨痛的功课;但是感谢主!虽然他们曾被打倒了,却没有死亡,虽然几乎丧志,似乎已经绝望,却学会了不再依靠自己,从而发现有一个能力,是死而复活的能力,使他们超越了这一切的为难。到最后,除了约翰之外,他们都为主殉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能以面对强大的迫害,正是证明他们有过受扎实的训练。

主曾说:“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2016)什么叫做选上呢?选上就是在主所呼召的人里主要得着一班人,先在他们身上工作;然后让他们去影响其它的人,叫全体都蒙恩。这是什么原则?这就是得胜者的原则。得胜者不是自我标榜的,也不是籍着一群人来高举的,如果有一班人自许是得胜者,他们就是最失败的人。得胜者都是要去影响所有神的儿女,所以十二个人应该要得着一百二十个人。当初神为什么没有拣选一百二十个人呢?祂乃是先用十二个人去得着一百二十个人,用一百二十个人去得着八千一百二十个人。没有人是这样工作的,只有我们主这样作,所以,他们所受的训练一定是最严格的训练。

台湾东北部有一条苏花公路。去过的人都知道走那条路非常惊险。有一次陪弟兄乘小轿车去走一趟。沿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太平洋。同行的弟兄在讲台上很勇敢,但在那段路上,我们不自禁地都把头偏向山壁这边,好象深怕掉落千丈下的太平洋。这里真是举世少有的景观,来台的观光客都盼望来此走一趟,却又需要很大的胆量。在几十年前,苏花公路还没有今日一般被拓宽,走一趟真是险向丛生。那时公路单位选择司机的时候,条件相当严格。他们的薪水也许高一点,但生活却须受到相当的约束,在开车的前一天,像被软禁一样,让你吃得好、睡得好,就是不让你喝酒。主的十二门徒就如那些司机,也许其它司机都可以喝醉酒,白天晚上作什么都可以,但是他们不行阿!因为他们要行走苏花公路,关系到许多人的性命,所以必须受特别的训练和限制。当然主没有忘记了其它的门徒,更没有忘记了那许多嗷嗷待哺的群众。主的心仍然挂在他们心上;但祂是有步骤、有时间表的,主先要得着这十二个人,让这十二个人去得着一百二十个人,一百二十个人得着八千一百二十个人,八千一百二十个人把全世界福音化了。今天我们说要在二千年把台湾福音化了。这是目标,但在此之前,神的儿女必须先被装备。经过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严格训练,然后才能让主更多的使用我们;否则我们所讲的都是空的,都是作梦,永不能实现的幻梦。

如把第一个阶和第二个阶段比较一下,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大部份的神迹奇事收走了。在开始时还有,但是到彼得承认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以后便是一个大转弯,以后就越来越少了。如果要看热闹的话,第三个阶段里没有多少好看。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彼得的承认是伟大的承认,因为那是代表全教会宣告说,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这是主训练门徒们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们在感觉里面过生活,但是他们经过这一关,就是进入完满的信心生活。

更高的启示——从彼得的承认开始

圣经告诉我们,自从彼得的承认以后,我们的主就指示门徒祂要上十字架。从前虽然也提到十字架,就如祂曾说你们拆毁圣殿,我三天要建造起来;但含意都是隐约的。真正的开宗明义,明明白白的说到十字架的,则是从彼得伟大的承认开始。每一个基督徒都要过这一关。我们都需真的看见祂是永生神的儿子,之后,才把十字架告诉你,对你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凡要救自己魂的,要失丧自己的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性命,有什么益处呢?现在距主上十字架时间还剩六个月。在门徒们进入第三个阶最的八个月之后,他们被带到启示的最高宰。基督徒跟随主的路如走得稳当,神一定把两个大启示给我们:一个让我们看见什么是教会,一个是给我们看见十字架;都是从彼得的那承认开始。四福音中只有两次讲教会,都是主在第三个阶段里讲的。变化山之前是彼得的承认,之后主启示十字架,中间只隔一个礼拜。

认识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需要启示,认识十字架也需要启示,没有启示的人不认识基督,也不认识基督的十字架,当然也不认识什么是教会。所以我们的主要一步一步地带领。到了最后的六个月,门徒才被带到该撒利亚腓力比境内的约但河上游,而得到启示。

十字架的刻痕

十字架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们魂的生命;它把许多同在的感觉收走,叫我们凭信心,不凭眼见。因为十字架在我们身上作工的时候是割的很深的。人都重感情,很容易被情感掳去。我们很容易从情感的角度看一件事情,不知不觉就牺牲了主的利益,不知不觉就把一些属灵的原则牺牲了。所以十字架为我们动手术的时候,总是在感情上划了一道很深很深的刀。我们要有爱,但在爱里面没有蜜。经过这一阶段的对付,门徒们慢慢的都成熟了,主就把他们带到高峰,在约但河的上游该撒利亚腓力比的境内,让他们看见了基督,又把教会和十字架的启示给他们。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以我们不要把太深的功课先期的指示给幼嫩的信徒。在他们初期跟随主的时候,应该多让他们学一些基本的功课,就像第一段的那些要项,第二段的完全彻底的奉献;等到进入第三个阶段,对于十字架就不是先期的知识,而是经历了。许多人讲十字架讲得很响亮,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十字架,有一天被碰一下,就立即光火了。

在第三阶段之前传天国的福音,但不讲天国的道理。然而主耶稣一生的教训,最中心的就是国度。在新约圣经里面,“国度”这个辞共提了一百六十四次,其中四分之三是出于主的金口。那一次主看到那么多人要来跟随祂,祂就到山上坐下,十二个门徒来到祂面前,祂就开口教训他们。这是在祂拣选十二个门徒之后不多久的事。那山上的教训,就好像开学典礼一样;在基督学校里最中心的课程,现在开始了。

天国的实际

山上教训的中心是国度。不错!万千群众需要福音,需要供应,但祂更有一个目的,要在地上建立祂的国度。因此祂要我们这样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愿祢的国降临,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地上。主耶稣为什么医治那些病人呢?因为祂要作他们的救主,但在作他们的救主之前,先作他们的朋友。祂作朋友的目的是要作他们的救主,所以我们不能光是帮助人而没有把救主给他们。我们关怀这个社会,但是关怀的目的乃是要让人能遇见救主。关怀社会是过程,而非目的;目的是给人看见,全世界的人都卧在那恶者手下,人们所有的困苦,都因受了恶者的摆布。

一个人纵可以富甲天下,居住皇官,但仍须受罪的辖制,作了奴隶。所以主给我们看见,要释放他们,把他们从黑暗的国度迁到爱子的国度里。你可以办医院,作慈善事业,请记得作罪人朋友的目的,是要让他们遇见罪人的救主。如果只作罪人的朋友,而不让他遇见救主,那就不是罪人的朋友。

什么叫作天国?主所说的天国是指着国度的实际来说的。祂说:“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断不能进天国。”“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他们的。”“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些门徒是最贫穷的,但是主说天国是他们的。你要找天国的实际,到这些门徒身上找;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些门徒有什么不同呢?非常的不同!因为他们的义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他们的公平是假公平。因为人性的残忍和血气的难以控制,没有办法照旧约律法的要求作得恰到好处。但这些门徒们的义超过了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为仇敌祷告,当人打他的右脸,他将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拿他的里衣,连外衣也让他拿去;有人强迫他走一里路,他就陪同走二里路。今天人要作主的门徒,来到基督的学校,结果必有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这就是天国的实际。

从前在福建有一个泼妇,谁也不敢惹她。后来她信主了,脾气大大改变了。有一天街上的一个青年人要试试她,趁她走过,便用一个蕃薯丢她。没想到她没有生气,只捡起蕃薯走了。这妇人带着蕃薯回家,种在后院里,一年后,收成了,挑着两担蕃薯,到那丢她的青年人家里,送给他。你看!这就是门徒的义。这就是人打你右脸,把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那个爱是像天父一样的完全。我们不是因为圣洁完全而进天国,也不可能是无罪的完全;但是在门徒身上有一个完全是像天父一样的。天父的完全是让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下雨给好人也给歹人。那个爱叫做完全的爱。如果我们只爱可爱的,那就是不完全的爱;什么时候你爱完全了,就能爱那些不可爱的,就能为仇敌祷告。

马太福音第五、六、七章讲到天国的实际,在前面两阶段,主从来没有提起这些事。国度的福音乃是主不只拯救我们,叫我们不再作罪人,更是把我们救到祂的国里,要把我们救到祂的完全底下。这样,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并且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人都看见神的宝座,因为我们把神的宝座带到地上来,让人能看见我们的主。

通常我们所领受的福音是何等的有限,只想到人灵魂的需要,没有想到神的需要;没有想到宇宙的整个版图大部份都沦陷了。你看在台湾有那么多人拜偶像,只有百分之一是信主的,若再追问这百分之一中,有几个是得救的?恐怕是更少了。统计的数字不能作为准则,内政部公布的资料也不切实际。下次你碰到一个人自称是基督徒,你要问他得救了没有?你若有机会走遍台湾,你会碰到许多基督徒对救恩的事茫然无所知。所以实在说起来,在台湾真正蒙恩得救的人为数一定不及百分之一。你看!神的国度有多大?今天天国的实际在教会里,在教会里才看见神的宝座。这就是马太福音一开始所为我们讲的。直到第二十四章、二十五章,祂给我们看见国度将来的实现,到那日国度要显在地上。今天则是隐藏的,全世界没有几个人知道主在教会中作王,祂的宝座设立在我们中间。但是那一天,主的脚踩在橄榄山的时候,地上的国就要成为我主和我主基督的国。

主的国度从少数人开始

我们的主来到地上是要建立祂的国度。谁是国度的子民呢?最早最早只有十二个门徒,从十二个门徒变成一百二十个,从一百二十个变成八千一百二十个。现在,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就好像天国的伞兵部队,他们都是从天上来的,降落在耶路撒冷,那里的教会就是他们所建的桥头堡,是他们的据点。福音要传遍天下,神的国权要遍及全地;这是神的目的。── 陈希曾《基督黉宫》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