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八章     基甸--大能的勇士

 

神定了选择他的卫兵和战士的原则。第一、也最使人惊异的是:数目必须少。以三万二千以色列群众去敌挡十三万五千个米甸人并不算得什么,然而神仍说太多了。‘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神对他自己的声誉自有他的计划,以免他的教会夸大。既然那将来的胜利是属于神的,就必须人数少才能予以证明。人如果有些微的机会可以作自然的解释,便会即刻骄傲起来。于是,神要藉以征服敌人的战士必须少而又少,以致没人幻想那胜利是属于他的,而不是属于神的。”

                                                                                                       --潘顿(D.M.Panton

当基甸兴起作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时,他们的国家又了周期性的灵性低落期,而且大地受米甸人的欺压。由于这些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惯常大规模地使用骆驼,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动长征。许多时候,以色列人必须在山中挖穴掘洞建造营寨。米甸人与亚玛力人连袂而来,在以色列人眼中就如蝗虫一样,所经之地都受浩劫,牲畜五谷尽都毁坏。以色列人在极度穷管痛苦之中便呼求神拯救他们。虽然以色列人三番四次不信神,背叛神,神仍向他们施恩惠怜悯,应允他们的呼求(士6810)。

实在的,神不但施予拯救,而且亲自呼召和任命一个人来解救他们。向基甸显现的天使是神的化身,因为“耶和华的使者”的字样,在旧约圣经中多次用来表示耶和华自己向人显现。在基甸的故事中,“耶和华的使者”与“耶和华”交替使用,表示同一个人。(参1214

初看起来,基甸好像是最不适合的材料,作为这被压迫的民族的救星。初次提到他时,便显明他绝对不是一个英雄人物。可是,神对待他百姓的奇事之一,便是常常选择一些普普通通的人去实施他的计划。我们必然会想神所拣选作为以色列拯救者的人一定是个大能的勇士。那么,当天使初次探访他时,他正在做什么勇敢的事呢?我们必然会猜想这位勇不可当的战士,正为他那颓丧的民族打气,为他们带来新的希望。然而,事实恰相反。神拣选了一个偷偷摸摸的人,在他父亲的酒榨间紧紧张张地打一点浩劫者所剩下的麦子!这时的基甸已是成长的人,因他的儿子益帖已经是一个少年(士820)。

大能的英雄

神训练基甸胜任其职责的办法是最有教训性的。首先,他叫一个天使探访他,使他惊奇(士611)。又使火从盘石中出来,证明这位使者是从神而来(士621)。天使的信息使基甸惊奇,因为当时的一切环境都与他的信息大不相合。耶和华的使者对基甸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士612)。这岂不是神折讽刺吗?当然不是。因为神从不讽刺人。关于第十二节的翻译,有不同的见解。有些人认为应译作“耶和华与你同在,就是那大能而勇敢的耶和华。”但许多英文译本都采用前一种译法。传统的这种译法包含着一种微妙的心理战,鼓励一个颓唐的人重新振作起来,获得希望和信心。我们的主耶稣在训练彼得时也曾采用这方法。他对彼得说:“你是……你要称为……”(约142)。

那时的基甸一点英雄气概也没有。他可能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懦夫。但是,由于这带着权威和希望的话语,突然使他在想象中看见新的责任。他仍可能成为一个英雄。在他里面本来潜伏着做领袖的条件,但只有神才能看见这些内在的质素。他所说的话可以激发基甸产生信心和勇气。他的勇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神相遇以后的结果。他的能力也得自全能的神。

神的信息最初在基甸的心中只有引起怀疑和不信的反应。--这经常是穷途末路和忽略神的结果。不信的词汇可真多!请看基甸的回答如何:“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的事呢?……他那奇妙的作为在那里呢?现在他却丢弃我们”(士613)。他还不是一个有信心的人。神慈爱而忍耐地对付基甸的怀疑。可是,即使神亲自的显现和保证也只能引起不成熟的愿望--要求看见神迹。他三次要求神显示神迹,神三次都答应他(士6173840)。这里使我们看见神如何现实地对待他所拣选的工具。按他们的属灵程度和经验引导他们,使他们更加成熟。

他的不信是因他自以为不配,也由于他误会神的方法:“主阿,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士615)。基甸完全不晓得,在他眼中认为不合条件的东西,乃是神拣选他的主要理由之一。神对他的惧怕所给予的反应是:“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士616)。神会供给他的需要,补足他的缺乏,可是,神为以色列人所作的计划中,也需要基甸的存在。

其次是神向他挑战,极严格地试验他的勇气。他的改革工作应在他的家里开始。神要他去拆毁他父亲巴力所筑的坛和可耻的神龛,又砍下坛旁的木偶,另为耶和华筑一座坛,又要将他父亲的牛献为燔祭(士62526)。这种举动会使他的性命遭遇危险。如果依命行事,则表明对他父亲不孝,因为这事无异于谴责他父亲的不是。如果毁坏他的亲族邻里用来跪拜巴力的坛,则会引以愤和仇恨。这件事将证明他是不是一个大能的英雄。

还有什么试验比这个来得更复杂更周详的吗?它牵涉到个人的勇气,宗教的信仰,家庭的效忠等问题。然而,基甸与神相遇以后,他对神的信心和顺从已得着激励,他胆怯的本性(士627)更显明他勇气的突出。他虽然在夜间行事,但他毕竟干了。

他的奉献触怒了城中的父老们。如果不是他父亲的干涉,他可能已被人治死。人对神的信心是有感染性的。儿子的信心和勇气也使父亲产生了信心和勇气。--这一点对于父母尚未信主的人实在是一种鼓励,勇气产生勇气,信心产生信心。

如今,基甸成了耶路巴力--与巴力争论的人。假神在以色列中的声势已破落了。耶和华的使者离开他以后,基甸的第一个行动便是为耶和华筑一座坛(士624)。这在旧约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因为祭坛是当时象征神与人相会的地方。无疑的,这是基甸生命的转机,表示完全弃绝他曾经膜拜的假神。他称新坛为耶和华沙龙,就是耶和华赐平安的意思。如今,他已转背离弃从前朝拜的假神,他初次尝到敬拜永生真神所得的平安,他开始经历到行走信心和顺服道路的福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基甸成功地除去了第一个障碍以后,便面临更难对付的困难。那时,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聚集安营,要敌对毫无武装的以色列人。但是,神早已计划好他那以基甸为首脑的反攻部队。“耶和华的灵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他们都出来与他们会合”(士63435)。照字面直译是:“耶和华的灵以基甸为衣穿上。”由此,我们可知基甸完全被圣灵充满,他成了圣灵的衣服,担任起以色列属灵领袖的职责。他的个性与为人(经他自己的同意)是神在人中间行动的一件衣服。

他立即吹角招兵。那些民众感觉到神现在已与基甸同在,便很自然地响应他勇敢的领导,群聚在他的旌旗之下。然而,他如今面对的现实是怎样的呢?--要改变一个道德低落的民族成为一支有力的军队,能与那些以残酷凶猛出名的军队作战。基甸两次要求明显的证据,去支持他那不完全的信心。神慈爱地答应他的要求,向他显神迹,以鼓励他(士63640)。他要求更多的证据或者是出于他的谦虚,而非出于不信。但如果他真的是因感觉到犹豫不定的痛苦而觉得需要更多的保证,我们也容易谅解的。他不是唯一畏缩不前的改革家。路德、诺克斯、加尔文都有过规避责任的经验。诺克斯曾隐藏一个时期,加尔文曾试行逃避责任,都是同一类的例子。

许多基督徒在寻求神的引导时,也“把羊毛拿出去”,意思是求神赐给他们一些看得见的证据,以证实他的带领。事实上,这是灵性不成熟的记号,要凭眼见而行,而不是单靠信心。在这种情形之下,神所以答应人的要求,往往是他对他信心软弱的孩子让步,以便配合他灵程上的某一阶段。但是,他不会允准一个成熟的基督徒作这样的要求。

怀疑的眼只见障碍,

信心的眼单看大道;

怀疑的眼只见黑暗,

信心的眼单看白昼;

怀疑不敢举步, 信心高高翱翔;

怀疑低声问说:“有谁相信?”

信心连忙回答:“是我是我。”

本质的测验

当基甸编排队伍,整顿阵容时,他虽然晓得他的三万二千人与敌方的十三万五千大军比较起来,有如小巫见大巫,可是,他并不十分沮丧,反而决定要将这支军队训练得个个精锐。然而,当他听见神的话说:“跟随你的人过多。”多么令他泄气!这实在是荒诞之言,因为他们的人数显然太少了。基甸必须学通能以明白的属天的算术。

基甸对这似乎不合理的要求只显得绝对的顺从。可见他对神的信心已经发展得十分迅速。不错,他们顺从夹了惧怕(士710)。然而,神怜悯人性的脆弱,他藉梦境给基甸一个肯定的保证,使他有点牵强的信心服了一服补剂,立即使他产生坚强的行动。他呼喊说:“起来罢,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中了。”

神选择这次突击队的原则在属灵的战争上是常常应用得到的。

它明显地表示是神,而不是基甸,拣选这些大孚众望的战士。在最后那次复选中,也不是因自愿或不自愿而抉择,他们乃是经过神亲自主持的严格考试而合格的人物。这与日后主耶稣的话正前后相应。主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1516)。神主管选择的程序。

神重质不重量。那些被神所选择的兵士,必然是守纪律、敬醒、有勇气,而且能经得起长期战争的压力和紧张的人。他不仅要求他们有勇气,而且要能谨慎从事,又能面对劲敌而不致临阵退缩的人。那些不合他标准的人必须从前线撤退。他们不致失去公民的权利,但不能分享胜利的荣誉。

得胜军的数目必须少。其实,在神看来,数目多少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耶和华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146)。于是,神立了一个极彻底的试验,除去那些没有资格充当他精兵的人。在历史上,群众通常都是毁坏的力量,少数的人反能成为神的工具。神很少使用群众。

今天,当国家和领袖选择人充当重大的职务时,也很小心地定下很高的标准。拿破伦说过:“在战争中,群众算不得什么。但如果获得一个有用的人,他就是一切。”美国在寻找一位航天员环绕地球时便是如此。在发出通告后,有许多人都去应征。首先他们拣选了五百名外表上具有充分条件的人。经过一些试验以后,数目减少至一百一十。更严格的要求再把人数削至五十六名。经过个别的面试以后,便除去那些动机有疑问的人,只有七名留下来。然后又加以多次复选,三名,两名,以至最后的一名。这个人无论在体格上,智力上,情绪上,都是人中之表。太空时代要求质而不求量。何况是神的工作,更要求质,更需要最上品的质。

神为以色列军队定下的第一个试验是看他们有没有勇气。胆怯的人靠不住,因为这次的战争将是信心的胜利战,而不靠庞大的军旅或个人的勇猛。“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士73)。他们中间谁会在面临以野蛮声称的大军时觉得惧怕的呢?那些战士要自己取决,敢不敢去应战。神准许他们筛自己,他不遣派任何人回头。他计划由少数勇敢的人去拯救,而不是由那些胆怯的人去拯救,因为他们只想侥幸求生,不愿付上得胜的代价。胆怯不一定是懦弱,但它很容易降为懦弱。有时,胆怯的人反而往往能在道德上显出最大的勇气。不过,懦弱对于基督徒却是信心的障碍。

二万二千人不出一言,静悄悄地离开,基甸的队伍只剩一万人。现在敌人与他们的比例是十三比一。然而减削有时反而会增值。六百卡拉的钻石可减削至一百卡拉,但在减削的过程中,它的价值已增至十倍。

神没有叫基甸将他的兵士编排分类,只叫他站在一旁观察。我们各人都是在神指定的岗位上,不过没有觉察到自己也在被筛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思想的言语,没有经过考虑的行动,不属灵的态度,都可能使我们在事奉神的事工上丧失获得尊贵和权利的资格。很常他不能使用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信心。基督经常在教会中行走(启121),察 看他们如何把自己分门别类,然后便下按语:“我知道你的工作。”

神的工作常因他仆人的骄傲和自满受阻碍。他知道以色列民族有些罪恶的倾向。“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士72)。那将要来的胜利要确确凿凿地显明是信心的胜利;那将到来的荣耀必须单单归属于神。人数的稀少便可清清楚楚地证明这事实。

神吩咐基甸主持第二次试验。但这次的试验是他们不自觉的。所剩下来的一万人都是有勇气的。但只有勇气并不完全。勇气还可能产生粗心和蛮勇。这一次是关于教养的训练。凡是粗野轻率的战士都必须除去。在溪边饮水的试验,便可以显出他们各人的性质和态度,因为我们的品德,常常会在我们不自觉的行动中,在不知道别人在注视的时候毫无保留地显示出来。

那一万人在溪边饮水时,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在测验场中。九千七百人跪在草地上,尽情地饮水,完全不理会是否有敌人来突击。溪流那边便是敌人的盘地,他们可能有些已隐伏在树上或盘石后。那些只顾舒适跪下饮水的人是一个容易袭击的目标。其余的三百人比较谨慎,在饮水的时候仍在侧目注视是不是有敌人到来。他们像狗一样添水,眼睛却注视敌方。他们是热切的,有训练的。他们有被选的优先权。他们全神贯注在战争上。他们一面匆匆地添手中的水,一面维持准备打仗的状态。这样,那些粗心的,没有训练的人便被除去,一仗也没有打过便被遣回与那些胆怯的人为伍。他们还没有完全达到神的突击队所必备的条件。

荒诞的战略

期望三百人去溃败十三万五千全身武装的大军实在是荒谬可笑的事,因为人数多的一面必然会得胜。更可笑的是:那三百个人不准携带武器,只准带瓶、火把和粗糙的角。

神引领基甸的战略,即是今天所谓的心理战。他把士兵分为三队,每队一百人,由三方面向敌人的营地进军。当他们看见预先约定的暗号时,各人都打破空瓶,露出火把,吹角呐喊。火光四起,角声震耳,这样的突击使米甸人大大的惊惶,军心崩毁,互相残杀,争相逃遁(士721)。然后基甸招呼他的同盟参与追赶。以法莲人俘掳了两个首领,基甸则向北追逐其它两个首领。在近约但河和加利利海会合处捉到他们。如此,一直至约但地都获得自由。

这件事给予我们的属灵的功课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林后104)。火把是象征圣灵活动的火。打碎的瓶表示我们的生命必须破碎,降服基督,以致火光才能在他们身上发出来。号角代表神发出肯定的信息。

得胜的原则

从以色列人这次的战争中,我们可以提纲挈领地将得胜的原则申述如下:

胜利只有藉人的信心而获得。惧怕与信心是互不相容的东西。基甸因着信,征服了诸国(来113233)。

神不必依靠通常的或因袭的方法去达成他的目的。

一个人如果肯完全让神的灵统管,便能影响整个国家民族。

胜利与数目的多寡是互不相关的。在属灵的事情上,数位并没有也不起的作用。神曾借着敬虔的余民成就他最伟大的事工。

胜利不是依靠适当的装备。很常在属灵的事情上,所用的方法与所成就的结果并没有显然的关系。

美国十九世纪的布道家慕迪(Dwight  Lyman  Moody)先生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从他遗下的信件中,我们可以看见他的文法有许多错误。他的体格和外貌也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他的声音尖锐,而且带着鼻音。然而,这些缺点都没有阻碍神使用他震动两个大陆。一位新闻记者奉派到不列颠采访慕迪在那里布道的经过,并探讨他得能力的秘决。在他的布道会里,有贵族,也有工人,都同样悔改归向神。那位记者经过相当的观察以后,写着说:“我在慕迪身上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使他能作出这样奇妙的事工。”当慕迪读到这话时,低声笑说:“那便是这个运动的秘决。除了神的能力外,没有什么能解释这件事。这工作是神的,不是我的。”

胜利是属于在灵性上有才能,有精力,有教养的人,而不是属于放纵和闲懒的人。

胜利的荣耀完全是属于神的。人得以成为他的器皿乃是一种特权。

成功的考验

基甸的大获全胜以后,同胞们为了感激他,请他设立一个世袭的王朝。“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士822)。基甸不是为自己图谋大事。他足够听明辞去这诱人的邀请,他也有一种愚诚坚持说唯独耶和华是他们的王。虽然日后他的儿子亚比米勒另有不同的想法(士912)。

可惜的是:基甸虽然没有贪得宝座,却贪得他们从米甸人那里掳获的装饰金。他向众人提聘 个要求,作为他服役的报酬:“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

他们都甘心情愿地给他。他便收了四十二磅金子。此外还有各种贵重的饰物。基甸用这些金子造了一个以弗得。这以弗得究竟是祭司在圣所里穿的圣衣,还是耶和华的一座神像,不大清楚。不管它是什么,它的美丽和价值却使它成为人崇拜的对象,而且,很显然地,他们用它来占卜。它“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纲罗”(士827)。正如前面所提过的,深奥的心思看得见比象征的事物更高超的东西,可是属血气的眼睛只能看见偶像。而且向它敬拜。

基甸的胜利是彻底的。我们相信他的政治手腕也是高明的,因为圣经记着说:当基甸执政的日子,米甸人不敢再抬头,以色列国中太平四十年(士828)。── 孙德生《神的门生》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