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目录

 

第九十九课 - 浪子的比喻

 

经文:路十五:11 32

主旨: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也要欢喜快乐。

1。我在上一课已经说过,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的三个比喻都有着一样的结构,也有着相同的用语:

结构是

牧场 --- 牧羊人 --- 失去的羊 (迷羊的比喻)

屋子 --- 妇人 --- 失落的一块钱 (失钱的比喻)

家 --- 慈父 --- 浪子 (浪子的比喻)

相同的用语

欢喜快乐、一同欢喜、为他欢喜。。

每个比喻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一个罪人悔改, 神是何等的欢喜快乐。这是针对法利赛人指责耶稣,说他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而说的。

今天,我们要查考的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浪子的比喻。

2。路十五:11 12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
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根据律法,长子可得双份的家产,小儿子可得一份,但那是在父亲去世之后。(申二十一:17)小儿子的要求极不合理,他完全不懂得珍惜慈父的爱和家的温馨。慈父的心是何等的受创伤。

3。路十五:13 16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
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这是世人不认识天父,在罪中打滚,无日安宁的典型写照。当人落到这种可怕的下场时,其实是“福气”才真,因为这会促使他醒悟过来,想起过去温馨的家。最可怕的是那些飞黄腾达,大富大贵的人,以为自己拥有一切,他们反而不会想起天家。

“豆荚”(pods)的原文是keration ,是角豆树(carob) 的豆荚,甜甜
黏黏的,像施洗约翰在旷野吃的蝗虫(locust)。这是当时猪只和穷苦人家的食物。

4。路十五:17 20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
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

浪子能够醒悟,想通了才会说出这番话。按他的逻辑,他不配再称为儿子,只能当家里的一个雇工,但父亲却另有想法!

5。路十五:20 “。。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
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这句话要用文法分析,我们才会明白慈父是怎样的爱他的孩子。
“相离还远”是以独立所有格(Genitive Absolute) 的形式来表达,
它所修饰的主要动词是“看见”。这表示父亲一直都在等待儿子的回来。见到儿子后,父亲紧紧抱着他,连连与他亲嘴,这种激情的爱,正是天父 神对我们罪人的爱。“ 神爱世人,甚至。。。。”(约三:16)就是这个比喻里慈父爱浪子的“爱”。

6。路十五:21 24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儿子好像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出来,但父亲似乎截住他的话,吩咐仆人预备上好的东西庆祝他的回家。天父 神就是这样的欢喜快乐,看到一个罪人悔改,归向耶稣基督。对慈父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儿子过去所做的,都被一笔勾销。对天父 神来说,他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耶稣的身上,我们才有可能重新与他和好。

7。路十五:25 32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
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这里的大儿子指的是犹太人,他们本是 神所拣选的子民,对救恩临到外邦人是他们无法理解的。耶稣说的比喻,在这里突然转折,是令当时的听众意想不到的。对我们基督徒来说,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已经脱离浪子一族,其实我们很多人正落入大儿子另类浪子一族中。怎么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看路十七:7 10

默想:

在慕迪(Mr Moody)的布道旅途上,有一位老人家总是请求慕迪让
他可以在聚会中说一两句话。每次他都在台上声音颤动地说:
“我的孩子啊,你在这里吗?我的孩子George,你在吗?如果你在,请你上来,不见到你,我死不瞑目。”一个晚上,有个年青人来到慕迪下榻的旅店找慕迪。他说自己就是George。当慕迪问他何以如此忽略了慈父的时候,他说:“不错我是忘记了父亲,但一直以来,我在各地都尽力地做善事。”这就是一个在远方自以为义的浪子一族,他乐善好施,非常大方,但他在外头的每一刻,都叫慈父的心伤透不绝。

“归家,归家,忧伤困倦者归家;

耶稣温柔慈声恳切在呼唤,

呼唤罪人快归家。”

-- Will L Thompson 1847 1909

―― P.C. Chong跟随基督的脚踪行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