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一课,耶稣差遣七十个门徒出外布道实习。他们考试及格,能够毕业了吗?老实说,他们在《布道法》这一科个个都拿到特优的成绩,他们缺少的只是老师的那颗“布道心”。我们也可以掌握布道法,但如果没有布道心,我们是看不到那些困苦流离,迷失的羊群的。老师还有很多功课要教导门徒,今天的功课是“爱邻舍如同自己”。
2。路十:25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承受永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不少人都来求问耶稣。路十八:18 有位富足的官也是寻求永生之道,他是真心诚意地求问,所以耶稣给他一个直接的答复。现在这位律法师却不是,他是来试探耶稣,找把柄来对付耶稣。
3。路十:26 - 28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什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 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对犹太人来说,首句经文是他们从小就背得滚瓜烂熟的。他们把这节出自申六:5 的经文放在一个经匣,绑在前额上;这又是他们每天必须背诵(Shema)的三段经文之一。(申六:4 - 9、十一:13 - 21和民十五:37 - 41)至于后一节经文,则是出自利十九:18。他能够把这两节经文串联起来,实在是了不起。耶稣在太二十二:34 - 40,可十二:28 - 34 就是用这两节经文来总括十条诫命。
耶稣说的“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当然没有错,因为这是整个律法的总纲。关键是:谁能完全遵守呢?___________
4。路十:29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这个律法师是要来试探耶稣的。当耶稣说爱邻舍如同自己是承受永生的条件之一的时候,他就要在这个问题上穷追下去,以找寻攻击耶稣的把柄。犹太人的心胸非常狭隘,对他们来说,邻舍一词只限作犹太同胞的解释。除了他们自己的同胞,谁也不是他们的邻舍。现在他问耶稣:“谁是我的邻舍?”就是要看耶稣怎样回答这个刁钻的问题。
5。路十:30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这虽是一个比喻,场景却是真实的。从耶路撒冷往耶利哥的路,是一条非常险峻的山路。耶路撒冷一端是海拔2300尺,耶利哥一端却是水平线以下1300尺。在这短短20里路之内,两地高度的差距竟然是3600尺。路又狭窄,加上怪石多多,所以这是强盗出没的好地方。旅客在这条路上被劫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6。路十:31 - 36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我们千万不要学教父俄利根(Origen)和奥古斯丁(Augustine)用寓意法来解释这段经文,说这个人是罪人,强盗是魔鬼,祭司代表摩西的律法,利未人代表先知,撒玛利亚人是基督,驴子是基督的身体,旅馆代表教会等。当时的听众没有这样了解这个比喻,我们也相信耶稣说的时候没有这个原意。
祭司和利未人都是事奉 神的人。他们当时因赶路,还是怕沾到死尸成为不洁(民十九:11),所以不愿停下来,“从那边过去了”,我们不知道。问题是:有什么比拯救或照料一个垂死的人还重要的事?难道这不就是 神的事?对基督徒来说,千万不要以宗教作借口,而不出手救助一个有急切需要的人,不管那个人是什么教徒。
犹太人是最看不起撒玛利亚人,过去在约翰福音第四章,耶稣跟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谈生命之道的时候(第二十一课),我已经解释过。现在耶稣是故意用一个撒玛利亚人停下来帮助照料这个伤者,以刺痛律法师的心。好人好事应该是自己的人,怎么可以是撒玛利亚人?
耶稣的问题:“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我想,就是三岁小孩也会回答。
7。路十:37 “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律法师本来要用“谁是我的邻舍?”这个问题来试探耶稣,现在自己反而掉在自挖的陷阱,进退两难。律法师会爱一个撒玛利亚人的邻舍如爱自己吗?________________
圣经说:“要爱人如己。”(太二十二:39)是谁给“人”下定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怜悯是在实际的行动中流露出来。”道成肉身就是一个最佳的例子。
―― P.C. Chong《跟随基督的脚踪行》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