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腓立比书第二章

 

分裂的起因(二14

威胁着腓立比教会的危机就是分裂。我们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健康的教会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当信徒认真热烈高举自己所持的信仰的时候,他们便很容易各持己见,于是各立门户而致互不兼容──工作越慹心,磨擦的机会则越大。保罗现在所针对的就是这种情形;他希望尽力保护他的朋友。

分裂的原因分别在第三与第四节中描写出来。

自私的野心。这种危机常常会存在的──人只顾争取自己的地位,而不肯为工作的发展而努力。但有一个异常的情形经常会在教会中看见的,就是教会的伟人时刻都会感觉到自己德薄能鲜,不配担当教会所托付的重责。

安波罗修(Ambrose)是早期教会的一位伟人。他是一位学者,而且为尼古里亚(Liguria)与亚米尼亚(Aemilia)郡的罗马总督。他以仁政亲民见着,故此郡内的百姓都视他为一位仁慈的父亲。当时正值当地的主教去世,于是主教承继人的问题便出现了。正当巿民议论纷纭之际,人群中有一个小孩子高声喊着说:‘安波罗修──主教!安波罗修──主教!’。那时四周的人群亦随声附和。但安波罗修却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于是星夜逃跑而不敢接受教会准备交托给他的职责;后来皇帝亲自发出命令,然后他才肯接受米兰(Milan)主教之职。

当约翰莱夫(John Rough)在圣安德烈礼拜堂的讲道台上,当众召唤诺克斯(John Knox)投身作传道人的时候,诺克斯顿时惊骇异常。后来他在自己所著的改革的历史(History of Reformation)里面把当时的情景,描写出来:‘他听了莱夫的呼召后,登时局促不安;接着他的泪水纵横流下来,于是他引退走回自己的房中。从那天开始,直至他强逼自己作公开讲道的一段日子中,他总是面带愁容,心灵忧伤似的──在一连多天中,别人在他身上看不见有一点快乐的迹象,无论他与任何人同伴,总是郁郁寡欢的。’

当伟大的人物准备担当一个重要职位的时候,他们很少会怀着野心的──他们只感到自己的不配和欠缺。

对个人声誉的欲望。对许多人来说,声望的追求比财富更具吸引;许多人都希望别人羡慕和尊敬自己;在台上占一席位;人家向自己求教;自己的大名和外表行为广传远播;甚至接受别人阿谀奉承。但基督徒的目标决不应该炫耀自己,而是要隐藏自己。他当然要有善行的表现,但不是叫人称赞自己,而是要把荣耀归给在天上的父。基督徒应该渴望别人把视线的焦点集中于 神,而不是放在自己的身上。

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假若一个人时刻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他必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倘若人视生命为一场比赛,而人生的目的必须赢取奖品的话,他必会把别人视作仇敌──或者最低限度,会视别人为对手,于是必须设法把别人挤出局外。自我为中心必会产生一种淘汰别人的念头,这种人生的目的决不会帮助别人。他们只会抑压别人。

分裂的愈合(二14)(续)

保罗面对这种分裂的危机,于是把五项可以防上不和谐现象发生的意见提供出来。

(一)我们众人都是在基督里面,这事实使我们可以合而为一。人若与基督结合,则决不会与自己的友人决裂的。人若晓得与基督结伴同行,他亦必能够在旅途中与任何一位同行的人和善相处。因此,他与别人的关系是可以从他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中反映出来。

(二)基督徒爱心的力量能够保持我们团结。基督徒的爱心就是一种战无不克的善意,它只知道替别人的好处着想,而永远不会使人悲伤难过的。它不止是一种心灵上的反应,像人类表现的爱;它是意志上的一种胜利,就是藉赖耶稣基督的帮助,然后能够成全的。它不会只爱那些爱我们的人,那些我们喜欢相处的人,或者那些本身非常可爱的人。这种战无不克的善意甚至可以爱那些憎恨我们的人,我们不喜欢的人,和那些本身极讨厌的人。这种表现就是基督徒生活的本质了;它可以影响我们现时的和永恒的处境。李察·德诺(Richard Tatlock)在他所写的在我父的家里一书中曾如此描述:‘地狱就是人的永恒情况──他们的生活已经把爱心毁坏,以致他们与 神和邻舍的关系不能建立起来……但是另一方面,天堂就是人的永恒情况──他们能够藉着与 神和邻舍建立的爱心关系而有现实生活表现。’

(三)他们能够在圣灵中互相分享的事实,使基督徒不会分裂。圣灵能够把人与 神,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系结。圣灵能够帮助我们过一个爱心的生活──也就是 神自己的生活;倘若人与人仍然在分裂中生活的话,他的表现就是未曾得着圣灵的恩赐。

(四)人类的同情可以保持人们不致分裂。正如亚理士多德(Aristotle)许久以前曾向人劝谕,人类永远不应像嗥叫的豺狼互相咆哮,而是要彼此融洽相处。分裂只会把生活的本身结构击破。

(五)保罗最后的一项呼吁是属于个人性质的。他说,若他知道他所爱的教会出现裂痕的话,他必然不会高兴的。倘若他们希望保罗心里得着喜乐,那么,他们必须互相团结,合而为一。保罗对腓立比弟兄所写的话,不是一种恐吓,而是出自爱心的呼吁──这种语调是每一位牧者都应该持有的,同时也属于他们的主耶稣基督所具有的。

真的 神本体和真的人性(二511

从多方面来看,在保罗描述关于耶稣的一切经文中,这段可以说是最伟大和最动人的。它所写的就是保罗自己最喜爱的一个思想。经文的内容要素就是申述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人的一句简单的话──耶稣‘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林后八9)但保罗在这里能够把这个简单的思想用更圆满的措词表达出来,写成一段无可比拟的伟大圣经章节。保罗呼吁腓立比人要和谐相处;把他们的争吵搁置一旁;摒弃他们个人的野心、他们的骄傲、和他们谋取高位和名声的欲望;并且要存心谦卑,和忘我的事奉。这种素质就是基督自己的本质生活。保罗发出这个至终和使人无法辩驳的呼吁,就是把耶稣基督的榜样说明出来。

我们必须设法透彻地明白整段经文,因为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启发我们的思想,并叫我们心里佩服。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小心查看原来若干希腊字的含义。

希腊文远比英文的含意丰富。一个英文字只能表达一个思想,但希腊字通常会包括两三个或更多的思想在内。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都是同义字,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完全指同一件事而说的;他们经常各有特别的含义。我们可以从本段经文中找出这些例子。保罗所用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极精密的思考然后决定的。他的目的是要表达两件事──耶稣基督的人性实况与神性实况。现在我们逐一查考这些词句。先把英文钦定本的译法与我们照着原文的翻译排列而作一比较;然后再深入查看他们所含的重要意义。

第六节:祂本有 神的形像;从本质上而言祂是具有十足的 神的形像。有两个字是小心选用的,它们显示耶稣基督神性本体不变的素质。其中一个字在钦定本中是译作本有(being)──这个希腊字就是huparchein;通常很少会译作本有(being)的。这个希腊字所描写的就是人的本质,并且这本质是不能更变的。这就是说,无论在任何环境中,人的这部分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保罗开始的时候,使用这个字指出耶稣本质上是神,而且是不能改变的 神。

他继续说,耶稣是具有 神的形像。希腊文有两个字同样可以解作形像:morpheschema。这两个字亦必须译成form(形像),因为在英文的字汇中再找不到别的同义字了,可是这两个希腊字的意义本身并不相同。Morphe所指的是本质形像,是永远不能更变的;但是schema所指的是外表形像,是可以随着不同的时间和环境而改变的。举例来说,人类的morphe就是人性,它本身是永远不变的。但人的外形(schema)则一直在改变。婴儿、小孩、童子、青年、中年人、老年人,同样都具有不变的人性形像(morphe),但是他们的外形(schema)则随着岁月而改变。玫瑰、水仙花、郁金香、菊花、樱草花、天竺、牡丹、羽扇豆花,都具有花的本质(morphe),但是它们的外形(schema)却不相同。阿士匹林、盘尼西林、树皮药及含镁(cascara)药品本质上(morphe)都属药物;但是他们的外形(schema)则不相同。总之morphe所指的是不更变;而schema,则时常会变动。当保罗描写耶稣具有 神的形像时,他用morphe这个字。换言之,耶稣不变的本质是神性。无论耶稣的外形如何改变,但祂的本质仍然具有神性。

耶稣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祂不以为这些与 神同等而存在的事情是应该坚持的。强夺就是:harpagmos──这个字的动词可以解作夺去或抓着。我们可以从这句话的两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但是它们的见解在至深处也是相同的。

(甲)可以解作……耶稣不需夺去与 神同等的地位,因为祂本身已具有这种权利。

(乙)另外可以解作──祂不需夺去与 神同等的地位,犹如人自私地把这权利紧握着而不放;祂为世人的缘故,自愿舍弃这个权利。但无论我们如何去选择任何一个解释,它再一次强调出耶稣本有 神本体的要素。

第七节:祂反倒虚己;祂不为自己沽名钓誉。这句话的动词是kenoun,直译是倒空──犹如把一切对象从货箱倒空出来,箱内便空无一物;或从瓶中把一切东西清倒出来,瓶内便一物无存。保罗在这里尽量利用一个非常生动的字,清楚表明道成肉身的牺牲意义。耶稣竟然肯放弃神性的荣耀,变成人,祂把自己的神性倒空,然后披上人的本性。我们毋需追问,这件事究竟怎样发生的;我们只能在祂面前惊骇站立,赞叹──祂是一位全能的 神,但是却会饥饿,疲倦和流泪。这里所看见的就是已经尽展其能,用语言去描写 神的救赎真理──祂虽然富足,但为我们的缘故变成贫穷。

祂取了仆人的形像;祂更取了奴仆的形像。形像原文是用morphe,上文已经查考过,它所指的就是本质上的形像。保罗的意思就是说耶稣成了一个人,这是一件真实的事,而不是像演戏似的。耶稣并不是像故事中的希腊诸神,他们有时候变成人,但仍然拥有神性特权。耶稣真的变成人。但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祂被造成人的样式;祂成为人的样式。钦定本译为作成(made),而我们把它译作成为(became)──一这个希腊字的动词就是gignesthai;它所描写的情况本身并不是恒久的。成为(becoming)形容一种改变中的状态──是完全真实的,但是会过去的。这就是说,耶稣的人性并不是恒久的;祂的人性本身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已经成为过去了。

第八节:祂以人的样式被人找出来;人认出祂有人的外表。保罗再一次提及同样的意思。钦定本译作样式,而我们译它为外表的字就是schema。我们已经查考过它的意义──就是指一种可以改变的外表。

第六至第八节是一段很短的经文;然而在新约中我们再找不到其它任同一段经文,比这里所描写耶稣的神性和人性的实况,更加动人和更能如此生动的把祂所作出的牺牲刻画出来──祂将自己的神性放置一旁,而披上人性。但这件事怎样发生,我们则说不出来;伟大之爱的神秘,虽然我们永远不会完全明白,但是我们却能够幸运地亲身经历,并钦敬这个事实。

卑微和升高(二511)(续)

我们必须经常谨记一点,当保罗思想和谈及耶稣的时候,他的首要兴趣和目的永远不会是一种知识的和推测的钻研;而是很切实际的。对他来说,神学和生活行为总是常常相连在一起的。任何一个思想系统必然应该纳入生活中的一种形式。从许多方面来说,这段经文在新约神学思想中,委实已经臻至最伟大的境界,但是它的目的乃是要说服腓立比人摒弃分裂、不和谐和个人的野心而生活。

因此,保罗论到耶稣,说祂愿意卑微和顺服,以至于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本身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谦卑、顺服和舍己。祂不愿统治人而只希望服侍人;祂不愿坚持自己的方法,而是顺从 神的旨意;祂没有渴望炫耀自己,而是存心为人的缘故而摒弃祂所拥有的荣耀。新约屡次向我们作出保证,一切谦卑自己的人必会被升高(太廿三12;路十四11;十八14)。故此,倘若谦卑、顺服和舍己的精神就是耶稣本身生活所具有的最大特点,那么,它们也应该是基督徒的标志。自私、自利、自夸,都会把我们与基督相似的形像和彼此之间的友谊团契破坏。

但是,耶稣基督的舍己带给祂自己更大的荣耀。我们肯定迟早有一天,全宇宙中每一个活物,或在天上的,或在地上的,甚至在地狱的,都要屈膝拜祂。我们还要小心注意为甚么万物要敬拜祂。这是从爱而发出的。耶稣能够征服人心,不是仗着权势力量,而是把爱心展示出来,叫他们不能抗拒。当人看见祂竟然能够为人的缘故而舍弃自己的荣耀,为爱人类甚至替他们死在十字架上,人的心便会熔化;反抗的力量便会被击破了。当人崇拜耶稣基督的时候,是惊讶的充满爱意的俯伏在祂的脚前。他们不会说:‘我不能抗拒一个如此威猛的力量;’乃是说:‘如此奇妙、如此神性的爱心,是值得把我的生命、灵魂和我的一切献上。’崇拜不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而是从爱心孕育出来的。

保罗再继续说,由于基督牺牲的结果, 神把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赐给祂。圣经有一个共通的思想概念──给予新名就是要指出人在生命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亚伯兰接受 神的应许, 神将他改名为亚伯拉罕(创十七5)。当雅各与 神进入一个新的关系的时候, 神称他为以色列(创卅二28)。复活的基督给别迦摩和非拉铁非教会的应许就是赐与新名(启二17;三12

耶稣基督的新名到底是甚么?我们不能肯定保罗心中所想的是甚么名字,但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主。

耶稣是主(kurios),这个衔头是早期教会所熟悉的。这个名称是有一段启发性的历史作背景的。(一)开始的时候,它的意思就是主人或物主;(二)后来演变而成罗马皇帝的称号;(三)异教徒敬拜的神也采用了这个名称;(四)当希伯来文圣经翻译为希腊文的时候,希伯来文耶和华就译作主。故此,当耶稣被称呼为主的时候,这个名称内涵包括祂是所有生命的主人和万物的主宰;祂是万王之王;祂是主──这个地位可以说是那些异教诸神与不能说话的偶像永远不配担当的;祂是完全绝对神性的。

一切归与 神(二511)(续)

腓立比书二章十一节的经文可以说是全新约中最重要的一节。它指出将来有一天,每一个人都用口宣认耶稣基督是主。这六个字就是基督教会最初拥有的信仰教条。简言之,人若能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便是一个基督徒(参阅罗十9)。这是一个精简的信条,但是却能把一切信仰概括起来。我们若有机会再看它的内容,这一定会对我们有帮助的。教会到了后期,当人试图给它作出一个更精密的定义,以为可以更能够表明它的意义,他们便产生辩论和争执,甚至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和愚妄。但是人若能够说:‘我相信耶稣基督是主。’他就是一个基督徒──这个说法仍然是真确的。倘若他能这样说的话,耶稣基督对他便具有独特的意义;他除了愿意准备顺服基督以外,他不会再顺服任何一个人。他可能不会用语言描述耶稣是谁或讲出他的信仰,但是只要他在心中存着一个讶异的爱心,并在生活中,绝对顺服而不置疑的话,他就是一个基督徒了,因为基督教的重点在乎人的心里是否有爱,这点比人的知识了解更为重要。

这样,我们便进入本段经文的结束了;但在这个结束的地方,我们却重返它原来的起点。那天将会来临;人便称耶稣为主。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乃是要把荣耀归与父 神。耶稣的整体目的完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 神的荣耀。保罗清楚明白 神独有的和至终的崇高地位。当他写哥林多前书的时候,他也如此说──到了最后, 神的儿子必会归服那叫万物都服在祂脚下的 神(林前十五28)。耶稣先吸引人归向祂,然后带领他们到 神的面前。在腓立比教会中,有些人明目张胆要满足他们的自私野心;然而耶稣的目的却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而且不惜付出任何牺牲。腓立比教会有些人的目的是希望人的视线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然而耶稣的目的乃是叫人注视 神。

因此,基督的门徒必须时刻替别人设想而不是想念着自己;他所关心的不是要荣耀自己,而是要把荣耀归给 神。

在得救工夫上合作(二1218

保罗向腓立比人呼吁,恳请他们不止要在当时的环境中团结生活;还恳求他们的生活要引带他们在目前的时间和永恒当中也获得救赎。

在新约中,再没有别的经文比这段更深刻的把得救的工夫陈述出来。正如标准修订本所写的:‘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1213节),这是保罗一向的习惯,选用极准确的词汇作描述。

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作成这个希腊字katergazesthai──它的意思经常是指将一件事情做妥。保罗犹如说:‘不要中途而废,努力继续做下去,直至得救的工夫在你们中间能够圆满做妥。’每一个基督徒都必须以能够完成福音的全部好处,然后才感觉满足。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行事和运行──保罗用相同的动词energein。这个字有两个重要的含义;它常用来描写 神的行动,并且所指的都是有效的行动。 神的行动决不受任何事物干扰;不能半途而废;而且必须完全有效能。

我们在上面曾说,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把得救的工夫完全的陈述出来。

(一)救恩是属乎 神的。

(甲) 神在我们当中运行,而致我们渴望得救。以下所说的两句话都是真确的:‘我们的心灵,除非能够在祂里面找到安息,否则是不会安宁的;’‘除非祂已找到我们,否则我们不会开始找寻祂。’渴望 神的救赎不是从任何人的情绪中发起,而是来自 神本身。救恩过程的开始,是由 神发起的。

(乙)这个过程的持续有赖于 神。设若没有祂的帮助,人的美善事工必然没有进展;没有祂的帮助,罪恶不能克服,而且德行也决不会建立。

(丙)得救过程的终点也是属乎 神的,因为它的终结就是要与 神建立友谊──在这关系中,我们是属祂的,而祂也是属我们的。得救的工夫──开始,持续,和终结都在 神的手中。

(二)另外还有一面──得救是属于人的。保罗作出一项要求:‘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倘若人没有努力合作, 神也是爱莫能助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一件礼物,或者任何一种利益,必须有人接受。一个人生病,医生诊治后,替他开了药方,而药物亦足以替他医治病症。但是,除非他肯服食药物,否则他必不能够痊愈的──他可能顽固地拒绝接受药物的治疗!得救也是同一道理。 神所提供的常常都放在那里;若没有 神所给予的,根本就没有得救这回事。但是除非人肯响应 神的呼吁,并接受 神所给予的,否则人将永远不会获得救赎。

若没有 神,人便没有救恩;然而人亦必须领取 神所给予的。 神从来不会阻止人得救;不过经常所见的,是人本身把得救的机会丧失了。

得救的标记(二1218)(续)

当我们查考本段经文一系列思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保罗定下五种得救标记。

(一)有效行动的标记。基督徒必须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一种继续的见证:他必须真的把他自己的得救显示出来,一天比一天多完成救恩的工夫。在我们许多人当中,最显见的一种悲剧,就是自己永远不肯作出真正的进步。多少时候我们仍旧依附着自己的老习惯,重蹈同一试探的覆辙,和重复同一的挫折失败。但是一个真正基督徒的生活必须有继续进步的表现,因为基督徒的旅程是朝向 神而推进的。

(二)恐惧与战兢的标记。这种恐惧与战兢并不像一个奴隶在主人面前心惊胆战;也不是面对惩罚时所表现的恐惧与战兢。基督徒恐惧战兢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本身是个受造物而希望有一个得胜的人生,但却感到无能为力去应付。换言之,这种恐惧与战兢不会驱使我们躲避 神;相反的,它会推动我们去寻找 神,深感我们设若没有获得祂的帮助,我们便不能够有效地应付生活的需求。第二,我们恐怕会令 神伤心。当我们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会害怕他对我们做些甚么事;我们反而会惧怕自己对他做出来的事情。基督徒应有一种极大的惧怕──就是畏惧再次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

(三)宁静与肯定的标记。基督徒肯替人做各种工作,而不会发怨言和起争论。保罗用发怨言goggusmos这个字是很少见的。当圣经作者用这个字的时候,一定是描写一种特别的情况。举例来说,以色列民在旷野中怨声载道,就是用这个字来描写百姓向摩西发出怨言(出十五24;十六2;民十六41)。Goggusmos的发音可以读作gongusomos,是一个拟声字──描写暴民用低沉,威胁和不满的喃喃自语;他们不信赖他们的领袖和站在一个叛变的边缘。保罗用来描写起争论的希腊字是dialogismos,通常是指一些没有用处,有些时候,指发脾气的争论和怀疑。但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宁静和肯定──就是完全的确信与完全的倚靠。

(四)纯洁的标记。正如标准修订本所写的,基督徒是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无瑕疵,这里每一个字都能够显明基督徒纯洁的观念。

(甲)译作无可指摘的字就是amemptos──描写基督徒活在这个世界应有的样式──他的生活必须如此纯洁,以致没有人能够在他的生活中找到把柄,指证他有过失。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法庭的一切诉讼不单要有公平,并且要被人看见公平。同愫,基督徒不单要有纯洁的生活,而且必须被人看见是纯洁的。

(乙)译作诚实的字就是akeraios──描写基督徒内心的情况。Akeraios的字义就是没有混杂,没有搀杂劣质的东西。举例来说,如形容没有搀水的酒和奶;或者没有杂质的纯金属。如果用来描写人的时候,就是指人的动机纯正,没有其它不良的动机存在。基督徒的纯洁必须在思想和人格中,表现出完全真诚的态度。

(丙)译作无瑕疵的字就是amomos──描写基督徒在 神眼中的情况。这个字特别与献祭有关,就是适合放在 神祭坛上作献祭之用。同样,基督徒的生活亦必须没有瑕疵,犹如适合呈献给 神的祭物一般。

基督徒的纯洁,就是在世人眼中无可指摘;自己内心真诚清白,并且可以经得起 神的检验。

(五)努力传道的标记。基督徒要为生命之道而献身。就是说,他所传的道可以赋与人生命。这种基督徒的热切传道是有两方面的。

(甲)用一种清楚和无讹的说话来传扬福音;

(乙)对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在生活上作出绝对真确的见证──就是把光辉照耀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故此基督徒作了世界的光,像明灯照耀。这个光字──phosteres就是用来描写创世故事中的光体(太阳和月亮)── 神把这些光体放在诸天上,照耀地上(创一1418)。基督徒在这个弯曲的世界中可以献上和示范正直的行为;他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可以献上亮光。

保罗的图画(二1218)(续)

当这段经文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两幅鲜明的图画;它们都是保罗自己特有的思想形式。

(一)他渴望腓立比弟兄们有基督徒的长进,以致到了末日的时候,可以知道他所奔跑的,和劳力做成的工作不致白费,便会心里喜乐。他用kopian这个字表达劳力的意思。这里有两幅可能性的图画。

(甲)它可能绘画出一幅苛求劳苦工作的图画。Kopian的意思是劳作以致筋疲力竭。

(乙)另外,kopian也可能指一个运动员的努力训练;这个意思指出保罗祈求他强逼自己所作出的严格训练,不致徒劳无功。

保罗写作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喜欢借用运动员的生活作他的描述。关于这点我们并不觉得诧异;因为在每一个希腊城中,运动场的功能不单止是个锻炼身体的训练场所。苏格拉底(Socrates)经常在运动场中讨论有关人生永恒的问题;哲学家、智慧大师,周游列国的教师和传道人经常都会在运动场中,找到他们的听众。因此,任何一个希腊城的运动场,除了是个体力的训练中心外,并且也是知识分子的聚会所。在古代希腊世界中,哥林多就是那个伟大的伊斯米亚运动会(Isthmian Games)的举行地点;在以弗所举行泛爱奥尼亚运动会(PanIonian Games);还有最负盛名的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则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希腊城市之间经常有不和的事情发生,经常互相挥军攻击;但当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时候,无论各城有甚么争执或纠纷,必须宣布休战一个月,以便各方运动员,都可以在一个友谊的气氛下互相竞技。举行运动会时,不单运动员踊跃参加,还有历史学者和诗人也一同赴会,朗誧他们新近的作品;此外雕刻艺术家──他们的盛名可以说是不朽的──也一起前来替胜利者造像作纪念。

我们不会怀疑当保罗在哥林多和以弗所的时候,也曾作过这些运动会的观众。只要那个地方有人群聚集,保罗便会抓住机会,向他们传福音和带领他们信基督。但除了讲道以外,那儿还有运动比赛进行,这些活动能回答了保罗心中一些问题。他知道赛拳的实情(林前九26);他知道所有比赛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徒步竞走。他目睹那个赛会负责人如何宣布召集各运动员在起点齐集(林前九27);他曾观看赛跑健儿如何努力朝向终点走毕全程(腓三14);他看见那些走到终点的运动员最后从裁判手中接受奖品(提后四8);他明白胜利者所得的月桂花冠冕,和狂喜的心情(林前九24;腓四1)。他知道一个运动员必须经历极严格的纪律训练,并且要遵守极严厉的规则(提前四78;提后二5)。

所以他在祈祷中,希望自己好像一个运动员,好叫他的训练和努力不致白费。对保罗来说,人生最大的奖赏就是知道能够藉着他自己,使别人明白、敬爱、和事奉耶稣基督。

(二)但在第十七节中,保罗还有另一幅图画。保罗对运用语言讲话而使别人容易明白,是有特别的恩赐的。他经常借用日常生活中显浅易见的事物作例子。他已经采用了一幅运动场的图画作解释;现在他再用的就是一幅异教徒献祭时的实际图画。在异教徒献祭的仪式中,最常见的就是浇奠──就是把一杯酒倾倒出来作为祭物呈献给诸神。举例来说,异教徒在饭前和饭后,都会献上‘浇奠’礼,作为一种诚心的祝祷。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就是把腓立比人的信心和事奉视作一种献祭。保罗知道他距离死亡的日子已不远(因为这封信是在监牢中等待审判时写的),正如标准修订本所记载他‘准备自己被浇奠,作为供献的祭物。’──就是为他们的信心而献的。换言之,他对腓立比弟兄们说:‘你们的基督徒信德和忠诚已经成为一个献给 神的祭物;因此倘若我为基督的缘故而死,我愿意并且心中欢喜,把我的生命像浇奠祭一般,浇在你们已经献上的祭物上面。’

保罗绝对愿意把他的生命视作献呈给 神的祭物;倘若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这对他是件喜事;同时他恳请他们不要为这件事哀悼,反而要欢欣喜乐。对他来说,当他每一次呼召作牺牲和劳苦的时候,就是另一次叫他献上他的爱给基督;故此保罗能够任劳任怨,而且经常存着一颗喜乐的心。

忠诚的亲信(二1924

保罗因为不能亲身前往腓立比,所以他便希望打发提摩太作他的代表。除了提摩太,没有别人与保罗关系如此密切的了。我们对提摩太的认识虽然不深,但是从他与保罗一起事奉的记录来看,已足以表明他的忠诚。

他是特庇(Derbe)或路司得(Lystra)的本土人;母亲友尼基是个犹太人;祖母名叫罗以;父亲是个希腊人。由于提摩太还未受割礼,我们可以推测他自幼便开始接受希腊文化的教育(徒十六12;提后一5)。我们不能指出他怎样或在何时皈依基督;但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行中曾与他相遇,并清楚认定提摩太可以担当事奉的工作。

从那时开始,保罗与提摩太便有很密切的交往。保罗尚且可以称他是在主里面的儿子(林前四17)。当保罗在腓立比的时候,他使与保罗同在(徒十六);他又随同保罗往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徒十七114);相继又追随保罗往哥林多和以弗所(徒十八5;十九2122);最后并且在罗马的狱中陪伴保罗(西一1;腓一1)。在保罗所写的书信中,与提摩太联名的信亦有五封之多──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哥林多后书,歌罗西书,腓立比书。当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的时候,提摩太的名字也联同保罗向罗马的弟兄致意问候(罗十六21)。

提摩太最有用的地方,就是每当保罗希望从某教会获得消息,或者有时向他们传达劝勉,或激励,或责备的话,而他不能够亲身前往,他便会遣派提摩太代劳。所以提摩太曾被差派,前往帖撒罗尼迦(帖前三6);哥林多(林前四17;十六1011)和腓立比。到了最后,提摩太也因为基督的缘故而被囚禁(来十三23)。

提摩太最大的价值就是他随时愿意前往任何地方;而且经他亲手传递出去的信息都是非常安全的,犹如保罗自己亲身送递一样。别人可能早已经私欲熏心,但提摩太心中只存着一个欲望──就是事奉保罗与耶稣基督。对那些自甘站在次要地位的人──只要他们能够继续事奉的话──提摩太便是他们的好榜样了。

保罗的谦卑(二2530

在这件事的背后,我们看见一个戏剧化的故事。当腓立比弟兄听闻保罗系狱的时候,他们深受感动,继而决定一项行动──安排以巴弗提把一件礼物送到保罗那里去。由于两地相隔颇远,他们不能亲身前往探望保罗,于是只好委派他们的代表以巴弗提前往致意问候。他们不单寄望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信差,并且希望他在罗马留下来,作保罗的个人侍从。很显明的,以巴弗提是个勇敢的人,因为任何一个胆敢献身服侍一个在狱中等候审讯的严重犯人,也很可能会被连累而遭受同一惩罚的。事实上,以巴弗提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服侍保罗的。

可是以巴弗提在罗马病倒。当时他很可能染上那种著名的罗马高热症──这种病有时会蹂躏整个城的,而染上这病症的人很快便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他知道他的病情已传到腓立比,他们必然会替他担心,所以他自己也忧虑起来。然而 神怜悯以巴弗提,结果他的病情好转;同时 神也怜悯保罗,因为他亦替以巴弗提担忧。但是保罗知道,以巴弗提此时应该回家;保罗很可能请他携带这封信回到腓立比。

但是,问题出现了。腓立比弟兄的原意是叫以巴弗提留下来陪伴保罗的,他们一旦看见他回来,一定会有人说以巴弗提是个懦夫。所以保罗在这里替以巴弗提写了一段极动人的推荐书,希望当他回他回家的时候,免除任何人的批评。

在这段推荐书中,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小心拣选然后写出来的。以巴弗提被称为他的兄弟,他的同工,和与他一同当兵的人。正如赖福所说,以巴弗提在蒙怜悯中与保罗一致;在工作中与他一致;面对危险也与他一致。事实上,他就是站在阵前的炮火线。保罗再用两个字称呼他:你们所差遣的人;也是供给我需要的仆人。这些字的品味根本是不能直译出来的。

译作差遣的字就是apostolosApostolos的原意是指任何一位受遣派出外的差使。但经基督徒使用这字后,它的身分变得高贵了。当保罗用这个字去呼叫以巴弗提的时候,他的地位便与保罗和基督的其它使徒相同并列了。

仆人的希腊字就是leitourgos。在昔日世俗的希腊社会中,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字。在古希腊的城中,有些人由于忠诚爱护自己的城市,他们会捐赠私蓄办理许多市政事务──可能支付一个大使馆的费用;或者赞助名诗人的戏剧上演;或者训练运动员代表他们的城市出赛;或者替自己的城市装备战舰和支付服务海军的费用。这些人便成了城中备受推崇的恩人,人们就以leitourgos去称呼他们。

保罗用了一个基督徒的伟大名词:apostolos和另一个了不起的希腊字:leitourgos放在以巴弗提的身上。他接着说:‘给这样的人一个热烈的欢迎;要尊重他,因他为基督,竟冒了生命的危险。’

保罗替以巴弗提返回腓立比铺了一条平坦的路。这里所见的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保罗的做法的确使人深受感动;他自己正处于死亡的黑影中;当时身既系狱而且正等待着审讯,但仍然为以巴弗提而表现出基督徒的关怀。他自己正面临死亡,然而为了免除以巴弗提回家时将会遇到的尴尬场面,而设法替他解纷。保罗对别人的态度,十足表现出一个正直基督徒的身分;他永远不会一味想及自己的烦恼,而不暇思索他朋友困窘。

在这段经文中还有一个字,后来竟然在实践应用上,而通行一时。钦定本说以巴弗提:不顾自己的生命;标准修订本说:他冒性命危险;我们可以把它译作:他把生命作赌注。这句话的动词paraboleuesthai;它是一个赌徒的惯用字──一意思就是孤注一掷。保罗要说的话就是:‘以巴弗提为了基督的缘故,竟以他的生命作赌注。’在初期的教会中,信徒与称为赌徒(parabolani)这个名称建立了一种联想性的关系。原来他们有一个抱负,要经常到狱中探望囚犯和病人,特别是那些患上重症和传染病的人。在公元二百五十二年,迦太果(Carthage)发生了一场瘟疫;城中的异教徒把死者的尸体抛出户外,相继惊慌,离城逃命。那时基督徒的主教居普良(Cyprian)召集了他的所有会众,分派他们在这个被瘟疫蹂躏的城中,把尸体埋葬,和护理病人;他们就是能够冒着生命的危险,而把这个几乎被人遗弃的城,从面临毁灭的废墟中挽救回来。

因此,基督徒存着一种差不多置生命于度外的果敢精神──随时随地肯为事奉基督与人类而准备把自己的生命作出孤注一掷。──《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