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路加福音第廿一章

 

路加福音2041214

接下去所记载的,仍然是主第三日在圣殿中的情形,那是他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一个星期。

主已经驳回了官长对祂的两个攻击:一个是有关纳税的政治性攻击;一个是有关复活的教义和道德的宗教性攻击。主接着提出一个问题,但没有作任何回答。马太告诉我们,祂终于用这个问题堵住了祂仇敌的口。马可告诉我们,祂的答案使众人满意,“众人都喜欢听祂。”那是指杂乱的众人,他们和官长有显然的区别。祂提出这个末作回答的问题之后,就当着众人对祂的门徒说话。然后是寡妇捐献两个小钱的事件。

先看主对官长提出的问题。马太告诉我们一件路加未记载的事,就是在祂提出路加所记载的问题之前,祂曾问了另一个问题,“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祂不是问他们对于祂自己的意见,祂问的乃是他们的信念和盼望。如果我们将“基督”这词的希腊文换成希伯来文,就会比较了解主问这句话的意思。祂实际上是说,你们对弥赛亚的意见如何?祂是谁的儿子?他们都熟读旧约经文,知道先知所预告的话,以及他们赞美诗里所歌颂的事。他们如此熟悉对弥赛亚的盼望,虽然他们有如此深的误解和无知,但这盼望仍如明光闪耀。他们中间不断地对这个问题有神学上的讨论,有些拉比宣告说,弥赛亚必定只有一位;另有些人认为必有两位弥赛亚,一位是胜利的,另一位是受苦的。

尽管这些人在解释弥赛亚时有所混乱,但他们仍和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始终抱着弥赛亚要来临的希望。在他们的文献中,对祂有不同的描述,例如黎明之星、听颂之人、细罗、以马内利,总括起来就是弥赛亚,被膏的那一位。祂问他们对弥赛亚的意见如何?他们认为弥赛亚是谁?祂是谁的儿子?马太告诉我们,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这适足证明他们的圣经知识是何等详尽正确。

然后祂提出这个重要的问题。祂说,基督怎么会是大卫的子孙呢?因为大卫自己在诗篇里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他既称祂为主,祂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一个人的儿子,怎能又作这个人的主呢?这在东方实在是个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们已经正确地同答说,弥赛亚是大卫的子孙,但是大卫却称自己的子孙为主。祂怎么会又是他的子孙又是他的主?

翻开这句经文所出自的诗篇(诗110篇),我们可以发现,那里说,“耶和华对我主说……”这里的“主”是指“全权的主”。大卫使用这个字是指弥赛亚。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弥赛亚真是大卫的子孙,祂怎能作他的全权之主?他们没有回答,祂也没有提出答案,但答案尽在不言中。

数年之后,一个犹太人(他在被耶稣得着之前也是公会的一员)说他自己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那就是说他的血统纯正,父亲和母亲都是希伯来人,他是便雅悯支派的人,他写到耶稣时说,“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耶稣问这些人,他们认为弥赛亚是谁?祂怎么会又是主,又是儿子?保罗对这一点毫无疑难,他称耶稣为“我主耶稣基督”,宣告按着肉体说祂是大卫的子孙,但按圣善的灵说,祂是神的儿子,因为祂从死里复活就证明了这一点。

主在问这个问题时,实际上回到了当天一开头他们所问祂的那个问题上。他们对祂说,“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祂因他们的不诚实而拒绝作答。祂问他们,“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没有诚实回答,所以祂也不回答他们。祂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

现在,祂提出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他们对自己的圣经和对弥赛亚的解释。如果他们能看清楚,能够了解,这个答案是非常简单的。祂的权柄乃在于祂是主。大卫称他的子孙为主,因为祂仅按肉体说是他的子孙,但在祂位格的奥秘中,祂是神,藉肉身彰显出来。我可以看出,祂要极力使那些官长再多加思考。祂迫切想使他们由疏忽中回转,再一次好好思想。

我们的主在最后那些日子中,并没有因祂的敌人将被毁灭而沾沾自喜。相反的,祂的眼目因耶路撒冷而流泪。我们已经听到祂那颗破碎的心所发出的悲叹:“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这告诉我们,祂的心为这些人忧伤。

当时一般的人欢喜听祂,各式各样的人甚至被祂吸引,但祂一心想要接触这些官长。不过他们不回答祂,也不研究祂提出的问题。他们根本不面对这问题。如果他们肯面对,他们就会重新面对祂的声明;但他们不肯这样作,他们回避问题,对祂怀着恶意,只想将祂治死。

然后耶稣对门徒揭露文士的真面目(204547)。耶稣在这段话里,启示了他们心怀敌意的主要原因,以及他们的盲目和耳聋。请注意祂如何揭露他们。首先是他们的动机,他们“好”,“喜爱”;然后是他们的行动,“侵吞”,“假意作很长的祷告”。他们好穿长衣,以证明他们的文士地位。他们穿着长衣走到任何地方,别人都知道他们是文士。他们喜爱人在街巿上问他们安,喜爱会堂里的高位,和筵席上的首座;他们在商业、宗教、和社会上都爱被高举。他们的动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所作的一切,其动机都是出于骄傲和自私的欲望。

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这里面有很可怕的暗示,字面很难全部表示出来。耶稣在祂的事工初期和末了,都曾洁净圣殿。祂两次都将兑换银钱的桌子推翻。他们在那里作甚么?靠兑换银钱来牟利。罗马历史学者宣称,当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攻克时,他们在圣殿的地窖中发现两百五十万银钱。“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有的新译本以“诈取”代替“侵吞”,意思差不多。再看下面带着讽刺的话,“假意作很长的祷告。”长的祷告并不一定不好,但是最好的祷告往往是最简短的。我有一次听我的朋友查德维克说,他离家外出的时候,一定每天给他太太写一封信。他如果只是短期逗留在外,他的信就简短;他离开得越远,他的信就越长。这使他想起一些人。他想到有些人一定离神老远,因为他们的祷告冗长不堪。这句话的重点在“假意”,他们一方面压榨穷人、只喜爱对自己有利的事物,一方面又假装虔诚的样子。祂对门徒说,要防备他们。这是警告的话。

祂对他们的判决很简单,他们“要受更重的刑罚”。

然后我们来看下一章(21章)的头四节。这里记载主称赞那捐两个小钱的寡妇。旧的译本将“有余”这词译成“丰盛”,但远不如“有余”强烈,而且后者也较接近捐项的真正特色。那些人都是把多余的拿出来放在捐项里,只有这寡妇将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我一直认为这件事好像一线亮光,射进了那黑暗的日了,替耶稣那沉闷黯淡的一天,带来了荣耀和美丽。那个穷寡妇使耶稣的心得到了满足。祂的仇敌已经停止询问祂。他们被祂那平静的尊严和确定的言辞所折服。横扫过祂身上的暴风雨现在暂时平静了。他们无话可说了。这时祂就抬头观看。

这件有发生在圣殿的女院,因为女院中有十三个盒子或器皿来装捐项,他们称之为shopharoth。人们将捐款投在里面。马可说,耶稣观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祂看见了他们投的是甚么,但祂要看的是他们“怎样”投。当然“怎样”投已经包括了投甚么。祂看重动机,远过于钱的数量。祂正观看的时候,财主走近银库,投下他的捐项,那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然后祂看见一个“穷”寡妇,这个字的原意是指穷人中最穷的,她上前来投了两个小钱。

两个小钱换成今日的币值,简直小得不值一提。这说明了她真是赤贫如洗。同时不要忘了,这是她所有的家当,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了。

我禁不住要观看耶稣。祂以君王的样子骑驴;以祭司的身分进入;祂以先知的身分在那里一整天;祂又是人们长期以来所迫切期待的弥赛亚,神的儿子。祂在女院中看着人们纷纷进来,投下人看为是慷慨的捐项。然后祂看见这寡妇进来了。祂知道她的一切处境。这里两个小钱是她所所有的家当,是她赖以养生的。但她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她信靠亚伯拉罕的神。她也看见了圣殿的华美,照着人的看法,她知道自己这两个小钱对圣殿是一无用处的,但她将她一切养生的给了神。耶稣一直在旁观看。

祂不仅观看,祂也称赞她。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注意祂用这个语气,特别强调祂判断的正确性。“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祂不是说,她投的比任何人都多。祂是说,她投的比众人加起来的还多。用比方说,祂倒空那里的十三个盒子,将里面所有的金币、银币加起来,放在永恒中来衡量。祂将财主们的慷慨捐项放在一只手中,那两个小钱放在另一只手中;祂说,这两个小钱比另一只中的所有钱币还重,她所捐献的多于其它人的总和。耶稣说,在神的制度里,那寡妇的两个小钱在国度的事工上远比富人的慷慨捐项更有价值。

祂说明其中的原因,“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耶稣那天在圣殿中,看见了两种捐献的方式:拿出自己有余的;投上一切养生的。“有余的”这个词,照字面讲就是拿出多余的,他们不需要的。那就是他们给神的──有余的。我相信那一定是笔可观的数目,但是对他们毫无影响。然后是牺牲的捐项。她处境维艰,亟需这两个小钱,她第二天的生活所需还得依赖这两个小钱,但她全部捐上了。她倾囊倒出,全给了神。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意义?它启示了两种捐献的方式:拿出有余的,我们不需要的,也不会受影响的财物;以及拿出我们牺牲的礼物。耶稣说那妇人所给的比众人还多。祂不久前才说,文士侵吞寡妇的家产,随后祂立刻看见这寡妇投两个小钱入银库。我在想,也许她的家产就是被文士侵吞的。

帕克博士有一次说,“富人将不需要的多余金了给神,神不屑一头地随手扔进地狱里;但祂却拾起那斑斑血迹的铜币亲吻,将它放进永恒的金库中。”

路加福音21538

路加用本段经文,结束了他有关主进耶路撒冷后第三日情景的记载。让我们摹想当日的情形。我们看见主的周围有祂的门徒,毫无疑问的还有众人跟着。祂有短暂的休息,至少祂的仇敌暂时止息了驳火,“他们不敢再问祂甚么。”然后,祂在殿中观察,看见财主的捐项,和穷寡妇的捐项。祂在祂的话语中,将捐献的两种方法区分出来。

然后路加说,“有人谈论圣殿。”他的说法很简略。马太和马可告诉我们,那是祂自己的门徒在谈论圣殿,引起祂的注意。马太说,门徒把“圣殿”指给祂看。马可说,门徒要祂看这“圣殿”和“石头”。我每逢读到这里,就会有一些惊讶之感,不明白为甚么门徒那一天要祂注意这圣殿?我有时在想,是不是他们看到祂每次进圣殿,总是有重要的信息要释放,总是太专注于祂的信息,以致于从未注意过圣殿?不管是否如此,他们要祂注意这殿和石头,就引发了祂有关圣殿的预言。然后他们问祂两个问题,祂一一回答了。

首先来看祂的预言。“论到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将来日子到了,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

就在他们被圣殿的荣耀、建筑的壮观、妆饰的华丽深深吸引住,并且指给祂看的时候,他们听见祂清楚的说,日子将到,这些石头没有一块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

这个预言再清晰不过了,没有丝毫假托或隐喻之处。祂直接提到实际的殿宇和石头。祂的话清楚、明确,并且令人吃惊。然而,四十年之内,这个预言完全应验了。耶路撒冷被夷为平地,圣殿被火焚毁。历史告诉我们,这城在罗马人手下惨遭劫掠和蹂躏。

这个预言如此惊人,自然引起了门徒的疑问。“他们问祂说,夫子,甚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甚么预兆呢?”我首先被吸引住的是,门徒相信了祂的话。这证明他们对主的信心。常常有许多解经家和牧师喜欢批评门徒,说他们是笨拙的人。确实,他们可能和我一样犯了不少错误。但是不要忘了,耶稣稍后对这些人说,我在磨炼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他们除了笨拙一点,仍然是可敬的人。他们没有怀疑这个预言的可能性。他们相信祂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他们想要知道,何时会有这事,以及这事的预兆是甚么。祂回答了他们。

我们要在这里稍作停留,思想一件重要的事。这里的预言是不是橄榄山预言?马太24;25章里记载了橄榄山预言,这里的预言是不是同一个?大部分的解经家认为如此。我不想过分武断,但我相信这里记的不是橄榄山预言。马太记下了完整的橄榄山预言,马可只记载了一部分。但那个预言和路加所记载的有很明显的区别。祂在这里说了一些橄榄山预言中同样的话,但祂还说了一些其它的事。我相信,他们到橄榄山上时再度正式提出这个问题,祂就给了他们更充分的回答。因此我们在看这里记载的回答时,不要将它和祂稍后较充分的回答连在一起。

耶稣的回答(811

811节是耶稣对那两个问题的直接回答。“你们要谨慎,”这是针对他们的第一个问题──“甚么时候有这事呢?”祂说,你们要小心,“不要跟从他们。”祂又说,“末期不能立时就到。”他们说,主啊,甚么时候?祂的答复非常谨慎。不要受迷惑,假基督将兴起,人们说祂就在这里,祂就在那里;成说时候近了。不要相信他们,不要跟从他们,也不要让他们领路。末期不能立时就到。

他们还问了另一个问题,这事将到时有甚么预兆?祂的回答在10,11节。祂告诉他们,到时会有国与国之间的纷争,和自然的灾变,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四起,又有地震、饥荒、瘟疫。但祂说,不要被迷惑,末时还不会立刻就到。这是祂第一部分的回答。

预言──作见证者遭逼迫(1219

再仔细读接下去的1219节。这段所讲的与我们无关,也与后来的教会无关。它是指生活于主说这个预言和这预言应验之间那一时期的人。他们要因替祂作见证而遭逼迫。这确是实情。从主被钉十字架,到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这中间,许多为耶稣作见证的人遭到严厉的迫害。我们略略读过使徒行传,就可以看见迫害的情形。扫罗也被用来迫害基督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主的见证人从耶路撒冷分散到各处,传讲神的话。这就是祂所预告的情景。祂对他们说,你们必被“害死”,“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连带的,我们可以看见主对人类的展望。祂以前在祂的公开服事中曾对他们说,“我的朋友,我对你们说,那杀身体以后,不能再作甚么的,不要怕他们。”

预言──耶路撒冷被围困及将发生的事(2026

然后呢?第20节说得很清楚,“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场的日子近了。”祂说,这就是预兆。他们问祂甚么时候有这事,会有甚么预兆。祂警告他们,不要受迷惑,不要相信各处兴起的假宣告。人若告诉你时候近了,也不要相信他。不要因异象、奇迹、打仗、打仗的风声、饥荒、瘟疫、国和国争战、自然的灾害等而受迷惑。这些都不是预兆。只有当耶路撒冷被兵围困时,就可知道那日子近了。

现在祂再度论到实际的、物质的事。这是一个预言,就像祂论到圣殿的石头将要被拆毁那样明确。这城将被军兵攻陷。四十年后,预言应验了,罗马人军长驱直入。祂说,当你们看见那些军队围集城外,看见耶路撒冷被攻陷的时候,那就是预兆了。预兆甚么?预兆我的预言快要应验了,圣殿的石头将被拆毁了。

将发生的事(2124

然后祂预言耶路撒冷崩溃之日将发生的事(2124节)。那时祂有关圣殿被毁的预言将要应验。祂说,结果百姓将被分散到各国,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这些都在主后七十年应验了。

请注意祂是如何谨慎的说,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

那日的情景(2526

然后祂继续说到那日的情景(2526节)。这些不是末日的预兆,而是延续的事实。“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这是比喻的话,用来形容那时期地上的光景。“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他们惧怕的,并不是临到世界或临到这世代的事,而是在神的制度中将要临到的事。“天势”是指神所命定的势力;人一切统辖的势力都将震动。这岂不是今日这个世代的写照吗?你能不能找出主说出这预言之后的任何时期,与这里所说的情景不相吻合?祂所说的预兆,至今仍然存在。祂所用的比喻性质的话,毫无疑问的也可以用来形容今日的政冶、政权、失败、纷扰、动乱。因此神子民惟一当有的态度是,不断儆醒备那最终的日子。教会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预兆,都是指向那最终的日子。

那么,这些如何结束呢?祂说,“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这些事”是指甚么事?就是祂一直在谈的天上的异兆,和国与国的纷扰。基督徒的态度应该是昂起头来,容光焕发,知道祂随时都会再来。除了圣经所启示的以外,我们不明白神其它的计划。如果我们有时候忍不住问,祂怎么还不来?祂为甚么不来?那么我就当责备自己,因为我必须回答说,祂知道祂何时来,我应该让祂处理。那日子,那时辰,无人知晓;甚至子也不知道,只有父知道,这是耶稣曾说过的。

无花果树发芽的比喻

祂正式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之后,又用另一个例子来警告他们,“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有些研究预言的人说,那是指犹太人的国家。为了避免别人误会祂是单指犹太人。祂又说,“和各样的树。”祂不仅用无花果树象征犹太人的国家,并且加上“各样的树”。祂下面要说的,关系到所有的树。“它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

祂用一个自然现象来说明祂将要说的话。祂这个例子的意思是,“结果”是由“原因”产生的。你看见树发芽的时候,就知道夏天近了。树发芽是由树液上升所引起的,因为夏天近了。今日有些人看见目前的迹象,认为犹太人的树正重新发芽。若是这样,所生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个死的树干。在犹太人中并没有任何属灵或道德的复兴迹象。他们只是想在物质方面复兴犹太人的国度。

“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的成就,也该晓得神的国近了。”那不是说,主快要二次再来,乃是说神的国降临了,神在掌权作王。就如祂以前说过的,神的国在你们中间。神的国近了。你们观察一切事,就可以看见神,知道神的国近了。

再提到将临到他们的那时刻,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将这话和他们的问题连在一起看。“这些事”在这世代过去之前“都要成就”。祂又回到他们有关圣殿被毁的问题上。

留心祂接着说出的威严、庄重的声明,“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祂接着又说,“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你们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小要忘了祂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说这话。几小时之后,他们就要钉祂十字架了。祂仍以平静的尊严和清楚的眼光,观察从祂说话的那时刻,直到现今我们的世代,以及后来世代的光景。到底以后的世代还有多长,无人能够知晓。祂对祂子民说的这段话有三重要点:“谨慎”,“儆醒”,和“祈求”。──《摩根解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