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路加福音第五章

 

壹、内容纲要

 

【人子救主呼召门徒与继续工作】

  一、在革尼撒勒湖边得着首批门徒(111节)

  二、洁净长大痲疯的(1216节)

  三、医治瘫子(1726节)

  四、呼召税吏利未(2732节)

  五、论禁食和新旧难合的比喻(3339节)

 

贰、逐节详解

 

【路五1“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祂,要听神的道。”

  ﹝文意批注﹞“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革尼撒勒湖’就是加利利海(太四18),又名提比哩亚海(约六1;廿一1),古时原名基尼烈湖(民卅四11)。

 

【路五2“祂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

  ﹝文意批注﹞“洗网去了,”每一次打鱼作业后,鱼网都要洗净、拉平,准备下一次使用。

 

【路五3“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

  ﹝文意批注﹞“有一只船,是西门的,”在此之前,西门(就是彼得)曾被他兄弟安得烈带到主面前(约一4042),后来他又回去打鱼。

     “坐下,”这是当时教师教导人时惯用的姿势(参四20)。

     “从船上教训众人,”加利利海的船一般都无篷,长七至十公尺。在船上讲道,可以避开人群的拥挤,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听见。

 

【路五4“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灵意批注﹞“把船开到水深之处,”象征接受十字架之死更深的对付,如此才能看见并经历基督的丰满(参6节)。

  ﹝话中之光﹞(一)本节提供我们一个属灵的原则:属灵的追求(例如读经、祷告),总要往深处花工夫,才会有丰富的收获。

     (二)我们惟有在属灵的深处中,才能得着并经历主的同在,因而更多认识祂的丰满。

 

【路五5“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甚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

  ﹝文意批注﹞“但依从你的话,”他仍心存疑惑,勉强带着姑且一试的心态‘依从’主耶稣的话。

  ﹝话中之光﹞(一)人必须脱离自己老旧的经历──“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甚么”,而根据主新鲜的启示──“但依照你的话”,才能看见并经历基督的丰满。

     (二)我们处在艰难的境遇中,也当倚靠主的话,凭信往前,就必看见主来开路。

     (三)我们若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服事主,必然徒劳无功;服事主有果效的秘诀,乃在于信从主的话。

 

【路五6“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

  ﹝话中之光﹞(一)主的祝福总是绰绰有余,丰富到几乎使我们承受不了,但仍不至于徒劳。

     (二)我们信徒平时就要洗网(参2节)、补网(太四21),以免够不上主的祝福。

 

【路五7“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话中之光﹞(一)钓鱼不如网鱼多──单独传福音不如团体传福音有功效;而团体传福音最重要的是,须有同伴彼此帮助。

     (二)主为我们所成就的,常常超过我们所求所想(参弗三20)。

 

【路五8“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文意批注﹞“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彼得在下网之前称呼祂‘夫子’(参5节),如今因看见神迹,认识祂是主,就改口称呼‘主阿’。凡认识耶稣是主的,也必立即觉到自己是个罪人。

  ﹝话中之光﹞(一)人在神的光照之下,就看见自己的罪污和不配(参赛六5)。

     (二)人若看见基督的丰满,就必认识自己的败坏;所以要脱离罪恶,并不在消极的对付自己,乃在积极的看见基督。

     (三)我们越认识主,也必越觉得自己的败坏;我们若还觉得自己不错,就证明我们还不够认识主。

 

【路五9“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

  ﹝原文字义﹞“惊讶”希奇。

 

【路五10“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

  ﹝文意批注﹞“他的伙伴,”指事业的合伙人。

     彼得等人早已跟从了主耶稣(参约一4042),后来又回去捕鱼为生,现在主第二次呼召他们,要他们放下职业,从事“得人”的传道工作。‘得人’就是将人带进神的国度里。

  ﹝话中之光﹞(一)人是要‘得鱼’──属地的财富,而神是要‘得人’──神恩典的对象;跟随主的人,必须舍弃鱼而为主得人,并且该先把自己这个人让主得着。

     (二)这是主第二次来呼召他们。主第一次的呼召,使他们得救(约一3542);第二次的呼召,使他们得人。得救在先,得人在后。

     (三)先认识基督的丰满,后才受主的托付──“得人”;并且所受的托付,也就是所得的认识──‘得人如得鱼’(参太四19)。

     (四)彼得因见自己污秽,就求主离开(参8节);主却反倒呼召他跟随。这说出真实蒙召跟随主的人,都是自觉不配跟随主的人。

     (五)当彼得蒙主呼召作得人的渔夫时,他正在作渔夫日常的工作。当我们等候主明确的引导时,切莫怠惰、无所事事,而须照常作工,且全力以赴,才会蒙主悦纳。

 

【路五11“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文意批注﹞“跟从了耶稣,”意即作主的门徒;古时犹太拉比收门徒,不单是传授道理教训,并且无论拉比走到那里,门徒就跟从到那里,借着日常生活在一起,使门徒可以学习为师者的行事为人。

  ﹝话中之光﹞(一)人若看见丰满的基督,必然撇下所有的跟从祂;人能立刻舍弃一切跟从主,不在于任何人的鼓吹,乃在于主自己荣耀的吸引(约十二33)。

     (二)愿主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祂(歌一4)。

     (三)跟从主耶稣,必须先有所舍弃;凡不肯为主舍弃的人,就不配作主的门徒。凡想跟从主的人,都必须愿意为主付上‘作门徒的代价’。

     (四)要作基督徒就要绝对,就是不顾一切;但必须是主亲自向我们发出呼召,才能使我们不顾一切。

     (五)主若真向我们呼召了,往日的地位(船)和关系(亲人),必定存留不住。

     (六)不认识主的人,是拒绝主的;认识主的人,是无法拒绝主的──我们若真认识主的宝贝,这世上的一切就要失去其缤纷彩色。

     (七)彼得等人是在他们一生中捕鱼最多,事业最成功的时候,撇下所有的跟从主;我们千万不要等到失败潦倒的时候才转向主。

 

【路五12“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看见祂,就俯伏在地,求祂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文意批注﹞“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满身长了’是医学用语,指疾病蔓延的程度,福音书中仅路加有此描述。

     “俯伏在地,”这个谦卑俯伏的举动,表示他认识主的权柄。

     “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这话说出他一面认识自己的败坏,需要得着医治;另一面他也认识主的能力,可以叫他得着医治。

  ﹝灵意批注﹞“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根据旧约圣经的事例,‘长大痲疯’与背叛权柄和不听从命令有关(参民十二110;王下五1914),所以那个长大痲疯的,乃是预表悖逆的百姓,就是以色列人(罗十21)。

        在圣经里面,‘大痲疯’预表人污秽的罪:(1)它是从里面发出来的,表征罪是出于人的天性;(2)它是不易医治的,表征罪性难改;(3)它是容易传染的,表征罪具有传染性;(4)它会使人变作腥臭腐烂至死,表征罪的污秽可憎,结局悲惨可怕。

  ﹝话中之光﹞(一)我们人的肉体和天然本性,满了罪污,时常顶撞神,在神的眼中看,都是“长大痲疯的”。

     (二)罪人得医治的条件乃是:(1)要认识自己的败坏;(2)向主俯伏,承认自己的罪;(3)相信主有医治的能力;(4)求主耶稣。

     (三)我们必须先从自己的宝座上下来,带着谦卑的心来到主面前(“俯伏在地”),才能经历主的权能。

     (四)许多时候我们相信主“必能”,但不敢相信主“肯”;信徒不但要相信主的能力,也要相信主的爱心。

     (五)主的“能”是能力的问题,主的“肯”是旨意的问题;主的能力是受祂旨意所支配的。

 

【路五13“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大痲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

  ﹝文意批注﹞“伸手摸他,”通常人不可接触痲疯病者,以免沾染不洁,但主耶稣反其道而行,是要把洁净带给对方。

     “我肯,”原文‘我是肯’或‘我确实肯’,这话表明主不仅是有能力医治人,并且祂的心是‘十分愿意’的。

  ﹝灵意批注﹞“伸手摸他,”主伸手摸他是身体直接的接触,象征主道成肉身来到犹太人中间,是犹太信徒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一1)。

  ﹝话中之光﹞(一)主原可以只用一句话,就叫那长大痲疯的痊愈,但祂却“伸手摸他”,这是主爱的表现。主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来四15);祂喜欢进到我们的感觉里面,与我们表同情。

     (二)‘摸,’在圣经里代表联合;主这位属天的大医生,乃是借着与我们联合,从我们的里面医治我们。

     (三)主耶稣不只‘能’(参可九23)医治病人,并且祂是“肯”医治。祂若不“肯”,则祂的‘能’仍旧与我们无益;但祂的手是‘能’,祂的心是“肯”。

     (四)主说“我肯”;在主的心里有我们罪人的地位,祂并且也进到我们罪人的感觉里面,对我们的痛苦,感同身受。

     (五)主不仅用口说我肯,并且用手摸他,表示主是完全的肯;人若没有得着主的救恩,原因不是主不肯,乃是人没有信心,不肯到主面前来。

     (六)“你洁净了罢!”主的话中有能力,祂的话一出口,就必产生功效。

     (七)主的工作大部分是用话语命令来成功的;我们若要与主同工,首先必须得着主的话。

 

【路五14“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

  ﹝背景批注﹞按旧约的律法,痲疯病患得痊愈后,要去给祭司察看,经祭司认定已洁净后,他就可以献祭;既献了祭,就在众人面前有了见证,成了一件推不翻的事实了(利十四220)。

  ﹝文意批注﹞“你切不可告诉人,”这是因为主知道人心里所存的(约二25),祂不愿意人因着不良的动机而来跟随祂。

     “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 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这是因为当时还是过渡时期,还未正式进入恩典时代中(因主耶稣尚未钉死十字架、完成救赎大工),所以犹太信徒仍须按照旧约律法的规条行事。

     “对众人作证据,”证明病者已经痊愈,可恢复与人正常交往。

  ﹝灵意批注﹞“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这‘礼物’乃是预表基督,祂自己是罪人得以被神悦纳的凭据(参来九9142428)。

  ﹝话中之光﹞(一)属天的人不喜欢显扬(“不可告诉人”),而喜欢隐藏。

     (二)主耶稣并非完全不顾律法上的义(太三15)。信徒不可借口属灵,而不理会在人面前作合理合法的见证(“对众人作证据”)。

     (三)我们得救以后,要继续不断的借着献上基督,彰显基督,来讨神的喜悦。

     (四)一个罪名远扬的人得救,若不在众人面前显出悔改的证据,他的见证就没有效力。

 

【路五15“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

  ﹝原文字义﹞“传扬”扩散;“聚集”陪伴,同行。

 

【路五16“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

  ﹝话中之光﹞(一)当极多的人聚集来听主耶稣的道,并盼望从祂得医治时,主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这说出主的生活何等平衡均匀:祂一面有活在人面前帮助人的生活,另一面有祷告神活在神面前的生活。

     (二)我们的生活也该一面学习关顾别人,服事别人;另一面更要常常祷告,和主交通。

 

【路五17“有一天耶稣教训人,有法利赛人和教法师在旁边坐着,他们是从加利利各乡村和犹太并耶路撒冷来的;主的能力与耶稣同在,使祂能医治病人。”

  ﹝背景批注﹞“法利赛人和教法师,”‘法利赛人’是犹太教中最严谨的教派,自夸有高度圣洁的生活、对神敬虔、并具丰富的圣经知识。‘教法师’乃文士的别称(参21节),指对旧约圣经具有解释并教导权威的人;文士大多数属于法利赛人,但并非所有的文士都是法利赛人。

 

【路五18“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要抬进去放在耶稣面前,”

  ﹝原文字义﹞“抬着”携带,搬运,负荷。

  ﹝文意批注﹞“一个瘫子,”指四肢瘫痪不能自由行动的人。

  ﹝灵意批注﹞“瘫子,”知道如何行走,但却无力行走,故象征在宗教里面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光景。

  ﹝话中之光﹞(一)我们应当常为软弱的信徒(“瘫子”)代祷,借着祷告把他们带到主面前;凡有信心的代祷,祂必垂听。

     (二)人所注重的是身体的医治,主耶稣所注重的是灵魂的医治。我们应顾念灵魂过于身体,顾念那永存的过于暂时的(林后四1618)。

     (三)我们传福音时,也要用各种工具(如出租车、自用轿车等)把福音朋友带来(抬瘫子),使他们能享受福音的好处。

     (四)宗教教导人为善,它的里面装满了道理,但却缺乏付诸实行的原动力(瘫子所代表的);在宗教里面,一切都是瘫痪的,是爬不起来的,因为宗教缺少生命和活力。

 

【路五19“却因人多,寻不出法子抬进去,就上了房顶,从瓦间把他连褥子缒到当中,正在耶稣面前。”

  ﹝原文字义﹞“褥子”卧榻,睡垫。

  ﹝背景批注﹞“上了房顶,从瓦间把他连褥子缒到当中,”典型的巴勒斯坦房子,乃为平顶,人可以从房外的石阶拾级而上。房顶通常是用树枝编成的席子横排在木梁上支撑着,在其上铺一层很厚的黏土,经石轮压过;这种房顶易于拆开。

  ﹝灵意批注﹞“褥子”是供瘫子躺在上面,它象征安息;这说出在宗教里面的人只有安息的外表,却没有安息的实际。

  ﹝话中之光﹞(一)当人觉得需要主耶稣而就近祂的时候,往往会遭遇障碍,而这障碍又常常是那些好似与主很接近的人;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人的拦阻而灰心,反而要有超越拦阻、排除万难的决心。

     (二)我们要蒙主的恩典,应当不怕艰难,努力追求,必蒙主记念。

     (三)他们越过人群的包围,把瘫子从房顶上缒下;这说出他们寻求主,是超越过人对主的包围──人为的组织、天然头脑的意见、对圣经的传统解释、对事奉上‘奉行故事’的作法等等,而走‘上面’的路,超脱的路,属天的路。这样,自然会蒙恩。

     (四)我们的祷告要能拆通房顶,而达到天上宝座前;许多信徒的祷告,往往可有可无,透不过房顶,难怪没有功效。

 

【路五20“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

  ﹝原文字义﹞“罪”罪行(复数)。

  ﹝文意批注﹞“他们的信心,”‘他们’是指抬瘫子的人,可能也包括那个瘫子本人;无论如何,这也表示代祷的信心,相当有功效。

     “你的罪赦了,”瘫子不能行走乃是外面的症状,实际上他的里面有罪乃是他的病因;主在这里点出罪恶的问题,一语道破一般人生病的症结所在。

  ﹝话中之光﹞(一)“耶稣见他们的信心,”信心是可以看见的。

     (二)“他们的信心,”抬瘫子之人的信心,一面是‘团体的信心’,一面又是‘行动的信心’。

     (三)当我们遭遇难处时,正是要我们显出信心的时候;活的信心,能够叫我们的主看见并且赞赏。

     (四)罪是人基本的难处,凡被罪恶捆绑的人,虽有向善的心,却无行善的力量(参罗七18),故消除罪恶是人得医治的条件。

     (五)疾病虽不一定是出于人犯罪的结果(约九13),但仍有此可能,故我们生病时应当到主面前求问,是否有甚么事得罪了主。

     (六)他们的祷告是‘病得医治’,但主的答应是‘罪得赦免’,附带‘病得医治’(参25节);主虽然不直接答应我们的祷告,但祂知道甚么是我们真实的需要。

     (七)主先赦免他的罪,然后才医治他的病;我们寻求病得医治,必先对付我们的罪(参雅五16)。

 

【路五21“文士和法利赛人就议论说:‘这说僭妄话的是谁?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

  ﹝文意批注﹞“这说僭妄话的是谁?”犹太人认为,除了神自己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赦罪的权柄;‘僭妄的话’意即说话越过本分,窃夺神所专有的赦罪权柄。

  ﹝灵意批注﹞“文士和法利赛人,”代表宗教界里有知识和地位的人士;他们只知定罪别人,却不知自己是在罪恶里。

  ﹝话中之光﹞(一)我们听道要存谦虚、温柔的心。人若存抵挡、敌对、寻隙的心态听道,纵使听主耶稣讲道,也不能受益,反而招损。

     (二)文士们因为心里有老旧的观念,所以不能接受主耶稣的话;我们每一次来到主面前,应该倒空一切,才能领受主崭新的话语(参一53)。

 

【路五22“耶稣知道他们所议论的,就说:‘你们心里议论的是甚么呢?”

  ﹝文意批注﹞“耶稣知道他们所议论的,”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启二23),祂知道人心里所存的意念。

     “你们心里议论的是甚么呢?”意即‘你们这样的议论是不应该的’;在主看来,他们是不该对主耶稣存不信和批判的意念。

  ﹝话中之光﹞(一)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林前二15),愿主赏给我们属灵的眼光。

     (二)主不轻看我们心里的意念,所以应当求主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得以在祂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4)。

 

【路五23“或说:“你的罪赦了。”或说:“你起来行走。”那一样容易呢?”

  ﹝文意批注﹞主在这里并未说‘那一样难呢?’因为在祂并没有难成的事(耶卅二17)。‘赦罪’是权柄的问题,‘行走’是能力的问题。权柄和能力都是祂的(启十二10)。

     从人的角度来看,宣布人的罪获神赦免,因为无从对证,所以比较容易;但叫瘫子起来行走,因其果效有目共睹,所以较难。

  ﹝话中之光﹞(一)人是看外表的后果──“行走”;主是看属灵的实际──‘赦罪’。必须先求属灵的实际,再求外表的后果,才能避免人工、假冒;但也要以外表的后果来证实里面的实际,才不致落于空谈。

     (二)“行走”是能力问题,‘赦罪’是权柄问题。没有能力,权柄是空洞的;没有权柄,能力是不法的。

     (三)人的难处不在于怎样‘说’,乃在于凭甚么‘说’;没有属灵的权柄,话中就没有属灵的能力。

 

【路五24“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罢。’”

  ﹝文意批注﹞“但要叫你们知道,”意即用他们所看得见的事,叫他们明白所看不见的事。

     “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人子’是指主耶稣,祂以人子自称,含有二意:(1)祂具有完全的人性;(2)祂就是先知但以理所预言的弥赛亚(参但七1314)。

        主赦免人的罪,原只是祂和当事人(瘫子)之间的事,外人无从“知道”,但主在这里要藉人们所认为比较难的事,即瘫子的得医治,来显明祂有赦罪的权柄。

  ﹝话中之光﹞(一)人肉身上的病症,往往起因于心灵上有毛病;亦即许多人的生病,是因得罪了神,故须先解决罪的问题,病才能痊愈。

     (二)瘫子的得医治,是因为罪得着赦免;而罪的得赦免,是因着信心(20节),不是因着行为。这说出注重行为的宗教,在神面前一无是处。

 

【路五25“那人当众人面前,立刻起来,拿着他所卧的褥子回家去,归荣耀与神。”

  ﹝文意批注﹞“那人当众人面前,立刻起来,”那人起来行走,证明他已得着医治;而他的得医治,又证明他的罪已蒙赦免。由此可见,主耶稣确实有赦罪的权柄(徒五31)。

  ﹝话中之光﹞(一)福音最大的原则是赦罪在先,行走在后;不是罪人走到主那里,乃是从主那里走出来。旧约是行而活,新约是活而行;前者是行为,后是是恩典。

     (二)那人先前是由别人抬着来,现在是自己起来走路;我们在教会中服事幼稚的信徒,要服事到使他们能自己走路为止。

     (三)所有蒙主拯救的人,都有力量管治自己的欲好(褥子),不作肉体的奴仆,而有在生命中作王的经验(罗五17)。

     (四)先前是褥子‘托住’他,现在是他‘拿起’褥子;主生命的救恩,能使信的人从里面产生能力,作从前所不能作的事。

     (五)主叫瘫子起来行走,可见主所说的,都是靠得住的;看得见的如果是实在的,则看不见的也是实在的。

     (六)属灵的事,一面好像是人眼所看不见、人手所摸不着的,但另一面却能在信的人身上显为实际。

     (七)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神;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见神,也就会不断地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事。

 

【路五26“众人都惊奇,也归荣耀与神,并且满心惧怕,说:‘我们今日看见非常的事了。’”

  ﹝原文字义﹞“惊奇”害怕和惊讶。

 

【路五27“这事以后,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

  ﹝文意批注﹞“名叫利未,”他又名马太(参太九9),原是替罗马政府征收税款的,当时像他这样的税吏,一面压榨同族的人,一面侵吞税款,所以犹太人对他们极度憎恶,视他们如同罪人。

     “坐在税关上,”‘税关’即街上的税银征收所,通常税吏们是坐在里面等候人来缴税。

     “你跟从我来,”主不说‘相信我’,而说‘跟从我’;因为相信主是包括在跟从主里面。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跟从主的生活。

  ﹝灵意批注﹞“坐在税关上,”象征正在犯罪作恶的时候。

  ﹝话中之光﹞(一)不是我们寻找主,乃是主来寻找我们;主的呼召,使我们能离弃罪恶跟从祂。

     (二)主竟来呼召一个正“坐在税关”上的税吏──正在犯罪的罪人;这说出丰满的基督向人施恩,决不受人光景败坏的限制。

     (三)人若没有听见主的呼召,就没有法子跟从主;呼召一来,人非听从不可。利未不讲理由,没有说账还没有结清,立刻就跟从了主,这在不信的人看来,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四)主若吸引,我们就快跑跟随祂(歌一4)。

     (五)主所要求我们的,不只是相信祂,还要跟从祂;跟从主,就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遵行神的旨意。只信主而不跟从主的人,神用不着他。

     (六)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跟从主’;跟从主,就是有分于主的患难、忍耐、国度(启一9)。

     (七)利未丢掉了优闲的差事,却找到了依归;丢掉了可观的收入,却找到了尊荣;丢掉了舒适的保障,却找到了梦想不到的经历。

 

【路五28“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

  ﹝文意批注﹞这是路加在本章第二次记述‘撇下所有的跟从主’的事例(参11节)。前一次彼得等人撇下所有的,乃因看见主奇妙的作为;但这一次利未只听见主的呼召而已,可见他的‘撇下’更胜于彼得等人。

 

【路五29“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有许多税吏和别人,与他们一同坐席。”

  ﹝文意批注﹞“为耶稣大摆筵席,”利未从一开始跟从主耶稣,就不是暗地里跟随。

     “一同坐席,”‘坐席’表明吃喝享受;与人一同吃饭是友谊的表示。

        这一个筵席是由利未摆设的,他藉此表示对主耶稣的尊崇,但他当时所能找的陪客,除了主的门徒之外,就是和他有来往、被一般犹太人所不齿的税吏们和罪人。

  ﹝话中之光﹞(一)主之于我们,亲近到一个地步,可以一同坐席,彼此分享快乐(歌一12)。

     (二)我们信了主之后,也应当邀请亲朋好友,把我们从主所领受的喜乐,与他们一同分享。

     (三)利未先跟从了耶稣(参28节),然后他的朋友和同事“与他们一同坐席”;一个人信主之后只要生活有见证,他身边的人也必受感。

     (四)税吏容易带领税吏归主,罪人容易带领罪人归主;我们传福音,要从朋友、同伴中间先作起。

     (五)许多人跟从主是忍痛、不得已的,许多人跟从主是流泪、叹气的;但利未跟从主不只是甘心的,且是欢欢喜喜的“为耶稣大摆筵席”。

 

【路五30“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

  ﹝文意批注﹞“你们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罪人’为当时法利赛人用的特别称呼,指那些不遵照法利赛人礼仪规范生活的人。法利赛人和文士怀着传统的宗教观念,认为神是以公义对待人,所以凡是属神的人应该洁身自爱,不可和罪人交接来往。但主耶稣却一反人们的宗教观念。

  ﹝话中之光﹞(一)法利赛人以传统的宗教观念来衡量主,就跟不上主的行动;我们若执迷于老旧的圣经观念,也会跟不上主崭新的带领。

     (二)人虽自己不义,却喜欢见神用公义待人。人因不知神的恩典,就怪神施恩与人,所以恩典的态度是受人非议见怪的。

     (三)“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这话一面说出主是多么俯就,一面也说出祂的救恩何等丰满;我们都是罪人蒙主恩!

     (四)主虽与罪人来往,但是圣经说,祂远离罪(来七26);也只有远离罪的,才能亲近罪人。

 

【路五31“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

  ﹝文意批注﹞“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这话并非承认法利赛人是‘无病的人’,而是说他们不以为自己有病。

        主启示祂是‘医生’,表明祂是以医生医治病人的态度,而不是以法官审判犯人的态度来对待世人。换句话说,祂对待世人不是根据公义,乃是根据怜悯和恩典(罗九15)。

  ﹝话中之光﹞(一)主是我们的医生,祂要使我们的生命恢复正常。

     (二)病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病,才会去接受医生的帮助;罪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罪,才能接受主的救恩。那些自以为“康健的人”、是“义人”的,反而与主的救恩无份!

     (三)世人的基本难处,不在于对主的认识,乃在于不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的人,对于主觉得可有可无;认识自己的人,则对于主觉得非常宝贵。

     (四)要作基督徒,得先以病人的资格进来,然后才能以护士的资格去帮助人。

     (五)在神眼中,外表虔诚而内心充满嫉妒、自私的人,与税吏和罪人并无分别。

     (六)神救人的办法,是先叫律法来,使人知道自己是个病人(罪人),然后叫恩典(医生,就是主耶稣)来,使人得着医治。

 

【路五32“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文意批注﹞“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这话并非承认法利赛人是‘义人’,而是说他们自以为义。事实上,这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所以我们若秉持传统的宗教观念,而自以为义,就要失去得着恩典的机会,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五5)。

  ﹝话中之光﹞(一)自义的人不以为自己需要救恩,故这种人绝对不会蒙神呼召,因为召了也是白费工夫。

     (二)神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829)。

     (三)主耶稣降世为人,乃是有‘目的’的;所以祂不随便说话,也不随便作事。祂一生的生活行动,都以召罪人悔改为前提。

 

【路五33“他们说:‘约翰的门徒屡次禁食祈祷,法利赛人的门徒也是这样;惟独你的门徒又吃又喝。’”

  ﹝文意批注﹞“屡次禁食祈祷,”表示他们将‘禁食祈祷’当作一项敬虔的人所应有的表现;法利赛人更以禁食祈祷来向人炫耀(太六516)。

  ﹝灵意批注﹞“约翰的门徒,”代表新宗教徒。

     “法利赛人的门徒,”代表老宗教徒。

        宗教意即‘有所宗而施教’,原意是要教导人敬畏神,可惜竟流于外表形式,甚至置神和祂儿子于不顾。禁食就是宗教徒所奉行的仪文规条之一。

  ﹝话中之光﹞(一)禁食原是真虔诚、真悔改的表露,但若演变成按惯例而禁食,就失去其意义。禁食本身并非目的,禁食只应在适宜的环境下才作。

     (二)谨守规条、遵照仪文的(“法利赛人的门徒”),和不够蒙恩的(“约翰的门徒”),都需要禁食;离开基督的人,心灵都得不着满足。

 

【路五34“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岂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

  ﹝背景批注﹞古时中东地方的人在婚礼以前,新郎有年轻亲友作‘陪伴的人’,和他一起饮酒欢闹,持续数日(有时达一周),然后才起程前往迎娶新娘,那时陪伴的人就要感到寂寞了。

  ﹝灵意批注﹞“新郎,”指主自己。

     “陪伴之人,”指祂的门徒。

     “同在的时候,”指主在肉身里与门徒们同在的时候。

  ﹝话中之光﹞(一)惟有与主同行同止的人(新郎的陪伴),可以常享丰美的筵席;有主同在,就有丰满的享受,一旦失去了主的同在,灵里就要忍饥挨饿了。

     (二)主是我们的新郎,祂一直是常新不旧的,我们甚么时候遇见祂,甚么时候里面就会满了甜美、新鲜、喜乐的感觉。

     (三)跟从主之人的生活、行动,不该由道理知识来推动,只该由主自己和祂的同在来规范并指引。

     (四)新约圣徒的属灵生活,不是苦修禁欲,而是有圣灵中的喜乐(参罗十四17)。

 

【路五35“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了。’”

  ﹝文意批注﹞“新郎要离开他们,”‘离开’在原文含有被人用强力带走的意思。

  ﹝灵意批注﹞“但日子将到,”指祂被钉十字架的日子就快来临。

     “新郎要离开他们,”指主离世归父的时候(参约十三1),祂就要离开祂的门徒。

  ﹝话中之光﹞(一)信徒为着与主同心负轭,有时需要禁食祷告。

     (二)对于等候主这位新郎再来的人们,禁食等候乃是合宜的操练。

 

【路五36“耶稣又设一个比喻,对他们说:‘没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块来,补在旧衣服上;若是这样,就把新的撕破了,并且所撕下来的那块新的,和旧的也不相称。”

  ﹝原文字义﹞“新”新样,新品(指质地上的新)。

  ﹝文意批注﹞“没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块来,补在旧衣服上,”从新衣服上撕下来的一块布,因未曾缩过水,若用来补在‘旧衣服’上,当洗衣后晾干时,因新布会收缩,就会把旧衣撕裂、烂得无法补救。

  ﹝灵意批注﹞“把新衣服撕下一块来,”‘新衣服’象征主耶稣降世为人所完成的救赎大工;‘撕下一块来’意指不肯全部接受,而只局部地接受,特别是只愿接受主有关道德的教训并效法祂的好行为。

     “补在旧衣服上,”‘旧衣服’象征我们靠着老旧的天然生命而有的行为,它总是破绽百出;‘补’字表明我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完全,所以想藉模仿主耶稣生活为人的榜样,来作修补、改善的工作,却不肯接受主耶稣在十字架所成功的救恩。

     “就把新的撕破了,”指误解了主的救恩,并贬低了它的价值。

     “并且所撕下来的那块新的,和旧的也不相称,”指我们若只愿从主耶稣接受行为的教训和榜样,而不肯接受祂的救恩的话,根本于事无补,因为两者并不相称。最好是脱下旧衣,换上新衣。

  ﹝话中之光﹞(一)没有人能将神的恩典,拿来补我们旧行为的破绽。

     (二)我们不能把恩典和律法混在一起;二者一混杂,恩典就失去了它的甘甜,律法也失去了它的可怕,就要变成非恩典非律法了。

     (三)基督教不是用‘新约’来补充‘旧约’,乃是以‘新约’来取代‘旧约’。凡是想遵行旧约律法的,反会败坏新约的信仰。

     (四)在新约之下,外面的作法并没有成规,乃是完全跟随里面圣灵的引领;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罗七6)。

     (五)基督徒要讨神的喜悦,不在于效法基督在地上时的为人生活,乃在于以信心接受基督所完成的救赎大工,穿上祂作我们的义袍。

     (六)主为教会作的衣服是全新的,祂的工作乃是‘新造’,一切的旧造祂都要‘了结’得干干净净。所以我们不可把天然的东西、世界的作法,带到教会里面来。

     (七)主从不以新的恩典来补救并维持破旧的局面;当我们的事工陷进老旧的光景中时,不要去作修补的工作,而应求主另赐新衣。

 

【路五37“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

  ﹝原文字义﹞“新”新鲜,年少(指时间上的新)。

  ﹝文意批注﹞“皮袋,”是犹太人用来盛装饮料的羊皮袋。

     “旧皮袋,”指因陈旧而缺乏伸张力的皮袋。

     “新酒,”指新近酿造的酒,它的酦酵力量较大,旧皮袋比较不耐酒发酵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而容易爆裂。

  ﹝灵意批注﹞“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新酒’象征基督那复活、新鲜的生命,能使人喜乐、高昂、并有力。‘旧皮袋’象征我们的旧人,也象征宗教式的作法。‘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意思就是只把基督接受到我们旧人(魂)的心思、情感和意志里面。宗教徒只凭天然的理智研究基督,用天然的感情对待基督,用天然的意志下决心事奉基督,亦即完全以天然的人来承装基督。

     “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基督不是我们的头脑所能清楚了解的。许多时候,我们的情感在某些所谓属灵的事上,因为兴奋过度,整个人就崩溃了。此外,凡只用意志来跟随主的,也常因着遭遇患难或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参太十三21)。

  ﹝话中之光﹞(一)‘新衣服’(36节)指外面的生活,“新酒”指里面的生命;衣服是在外面显露的,酒是在里面发酵的;一是生活,一是生命。新约福音所给人里面的生命是新酒,给人在外面的生活行为是新布。

     (二)“皮袋”一面指个别的基督徒,一面也指团体的基督徒──就是教会;人意的组织是“旧皮袋”,若用来盛装“新酒”,迟早要破裂,会把酒漏掉,不能保守基督的同在。

 

【路五38“但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

  ﹝原文字义﹞“新皮袋”全新的皮袋,尚未使用的皮袋。

  ﹝灵意批注﹞‘新皮袋’象征我们的新人,就是我们得着重生的灵和得着更新的魂(多三5;弗四2324;西三10;罗十二2)。惟独操练运用我们的灵,以及经十字架对付过的心思、情感和意志,来承装基督,才有功效。

  ﹝话中之光﹞(一)新派的基督徒只接受基督作补旧衣的‘一块新布’(36节);基要派基督徒接受基督作‘新衣服’;真实的基督徒接受基督作“新酒”,但一般多装在‘旧皮袋’里(37节);惟有正常的基督徒以“新皮袋”来承装“新酒”。

     (二)圣灵在我们里面(新酒),要破除旧的生活、行为、习惯(旧皮袋);必须有新的生活、行为、习惯(新皮袋),才能作个好基督徒。

 

【路五39“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

  ﹝原文字义﹞“陈”旧。

  ﹝文意批注﹞“总说陈的好,”酒越陈越香,陈年的老酒总比新酒好喝,这是属世的原则;但主在此乃是提示我们,属灵的原则与此迥异,我们应当弃旧从新(参弗四2024;西三910)。

  ﹝话中之光﹞(一)老旧的观念往往会成为我们的帕子,叫我们看不见更新的启示(参林后三1518)。

     (二)属灵的事,最怕墨守成规,所以不要一直留恋已往的属灵经历,因为那些旧的经历也会拦阻人蒙新的恩典。

 

叁、灵训要义

 

【‘得人’(10节)的条件】

  一、必须认识耶稣是主,也认识自己是个罪人(8节)

  二、必须依从主的话下网(5节)

  三、必须与同伴配搭同工(7节)

  四、必须撇下所有的跟从主(11节)

 

【人原来的光景和遇见主的结果】

  一、人原来的光景:

     1.劳苦仍得不着满足──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甚么(5节)

     2.全然污秽不洁净──满身长了大痲疯(12节)

     3.全然瘫痪,无力行走──瘫子(18节)

     4.全然沉缅在今世的迷惑中──利未坐在税关上(27节)

  二、遇见主的结果:

     1.看见主的丰满,并看见自己是个罪人(8节)

     2.蒙主洁净罪污(13节)

     3.蒙主赦罪,得以脱离罪恶──褥子(2425节)

     4.蒙主呼召,得以脱离世界──税关(2728节)

     5.起来跟从主(1128节)

     6.与主一同坐席,吃喝享受(2930节)

 

【一个祷告的榜样(1213节)】

  一、认识主的祷告──他“看见祂”

  二、谦卑的祷告──他“俯伏在地”

  三、迫切的祷告──他“求祂”

  四、顺服的祷告──“主若肯...

  五、大有信心的祷告──“必能”

  六、有专一目的的祷告──“叫我洁净”

  七、有功效的祷告──“大痲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

 

【四种听道的人】

  一、冷眼旁观又心中议论的人──文士和法利赛人(1721节)

  二、关心别人又对主有信心的人──抬瘫子的人(1820节)

  三、蒙主赦罪又经历主生命大能的人──瘫子(2425节)

  五、目睹主恩又归荣耀给神的人──众人(26节)

 

【税吏利未的特点】

  一、他是在罪中──坐在税关上──遇见主(27节)

  二、他一听见主的话,立即悔改──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28节)

  三、他一悔改,就接待主──为耶稣大摆筵席(29

  四、他请朋友、同事们来听福音──有许多税吏和别人,与他们一同坐席(29

 

【主的心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心】

  一、主的心怜悯瘫子的疾苦──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心不顾瘫子的疾苦,反而定罪主说僭妄的话(1726节)

  二、主的心感觉罪人的需要──法利赛人和文士的心不顾罪人的需要,反而定罪主与罪人同席(2732节)

  三、主的心愿意门徒与祂同有享受──法利赛人的心不顾新郎同在的事实,反而定罪主的门徒不禁食(3335节)

 

【仆人救主的服事是要拯救人脱离宗教】

  一、拯救人脱离宗教的无能(1726节):

     1.宗教不能帮助瘫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无力行走

     2.宗教徒表面上尊敬神,却不认识神的儿子

     3.惟相信主,才能蒙赦罪,并得着生命的能力

  二、拯救人脱离宗教的自义(2732节):

     1.宗教只会定罪别人──轻看税吏和罪人

     2.宗教徒不了解主怜悯的心肠

     3.惟承认自己有病(有罪),才能得着主的医治(赦罪)

  三、拯救人脱离宗教的观念(3335节):

     1.宗教叫人刻苦己心

     2.宗教徒不明白与主同在的喜乐

     3.惟有藉新观念和新作法(新衣服和新皮袋),才能享受新约的救恩(新酒)

 

【老旧的宗教配不上全新的基督】

  一、祂是新郎,有祂同在,就用不着宗教的禁食(3335节)

  二、祂是新衣,不可以把祂和旧衣服般的宗教连在一起(36节)

  三、祂是新酒,只可装在新皮袋里(3739节)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