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可福音第十章

 

休戚与共的婚姻(十112

耶稣继续朝着南面走去,当祂离开加利利之后,便进入犹太的境界。虽然还未来到耶路撒冷,但在逐步的推进,和逐幕的转变中,祂已迫近最后的大结局了。

现在有些法利赛人前来问祂关于离婚的问题,企图试探祂的态度。他们可能带着几个不同的动机。当时人对离婚的见解有不同的意见,这也是拉比们经常热烈讨论的一个伦理律法问题。他们可能真心来请教耶稣;可能藉此而试探祂所持的见解是否正统;可能他们以前已听过耶稣的理论,因为马太第五章卅一和卅二节中已记载过耶稣的立论,于是想把握这个机会和耶稣辩论一下结婚和重婚的问题;可能他们想设一个陷阱,把耶稣的回答,转达给希律,因为希律本身休妻后并且又再结婚;可能他们想耶稣说出和摩西相反的理论,正如耶稣以前所说的,好控告耶稣的思想属于异端。有一件事是十分肯定的──就是他们所问的题目,并不只限当时拉比学者的范围,而是当时普通人也经常讨论的一个激烈问题。

在理论上,本来没有任何东西比犹太人的婚姻理想更为崇高。在他们的一切美德中,首要的便是贞洁了。在犹太人思想中,有这样的记述──‘我们知道除了不守贞操的败德外, 神对一切的罪恶都会恒久的忍耐下去。’;‘不贞洁的人把 神的荣耀也亏损了。’;‘每一个犹太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应去拜偶像、谋杀、和奸淫。’;‘当人与少年时候结合的妻子离婚时,祭坛也会流出眼泪来。’婚姻制度的理想是十分崇高,但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和理想始终保持一段很阔的距离!

损坏他们崇高的婚姻关系的基本因素,是直接由于他们的律法规定所做成的。妇女当时只被人看作一件物品,她在婚姻的生活上,全无法律上的权利可言;完全由当家的丈夫所操纵。于是丈夫可以用任何事故为借口而提出离异,但妻子除了若干特别的例外规条,完全没有发言权的。她们到了无可再忍的时候,只有哀求丈夫,由他提出离异──‘提出与妻子离婚,不须询求妻子的同意与否,但与丈夫离婚者,妻子必须获得丈夫的同意。’,只是当丈夫患上痲疯病;或当了硝皮匠或类此可耻的职业,或蹂躏少女,或诬告妻子婚前不贞时,妻子才可以提出离婚。

犹太人的离婚律法是记载在申命记廿四章一节,而这节经文的内容便形成了整个制度的基础──‘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甚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

初时的休书是十分简单的,只是写上一句说话,表明丈夫意愿休妻,此后妻子则可以随意与别人结合了。但后来休书的内容演变而致十分繁复,书明年月日,地点和双方家长姓名,视为一张证明书。此后女方可以再嫁而不能干扰,并写清楚是根据摩西和以色列的律法而立的。因此到了新约的时代,写一张休书,往往要劳烦一个文书造诣极高深的拉比去写,然后由三个拉比作证,并且把该项休书存放在会堂里。虽然如此,但离婚的手续实在十分简易,而且全权是操纵在丈夫的手中的。

现在的问题焦点,在乎如何解释申命记廿四章一节的经义。我们如何去给不合理的事作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丈夫单凭这句话便可休妻了。犹太人对这句话也有两派理论的。

第一是‘森玛’学派(Shammai)──森玛是一个十分著名的拉比,以绝对严厉的态度去解释律法而出名的,他认为‘不合理的事’止于‘奸淫’一事,就算一个罪大恶极的妇人,如耶洗别(Jezebel),若她没有行淫的话,丈夫便不能休她。

第二是‘希利’学派(Hillel)──希利也是一个有名的拉比,以广义解经文和律法而见称。他认为这些‘不合理的事’应包括日常生活的琐事在内,如妻子弄坏了菜,在街上织布,与陌生人交谈,不尊敬丈夫的亲属,大声吵嚷而使邻居听闻。后来拉比亚基伯(Rabbi Akiba)还加上一项:‘当夫夫找到一个眼中认为较妻子更美丽的妇人时也可以休妻。’

人性就是这样,较宽容的则例往往是人所乐意遵从的。所以丈夫往往以一件十分皮毛的事为借口,有时,根本以不成理由的事而提议休妻,于是做成了许多家庭悲剧。在耶稣的时代,许多妇女若见到婚姻根本没有保障时,也会再三考虑清楚,然后结婚。所以耶稣面对的问题是一个当时热烈辩论的题目,而耶稣的态度,可以说是把妇女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使人从新体验婚姻的崇高理想。

有几件事是值得注意的。耶稣先引述摩西的话,然后说,摩西定这律法的缘故,纯粹是‘因为你们心硬’而定出来的。摩西的意思可能是下列两个中的一个:‘他立了这例,知道人只能做到这个界限而已’;或者‘当时的情形十分恶劣,摩西藉立此例而把社会的伦理局面稳定下来,希望开始逐步减少离婚的事件,慢慢使人知道离婚的困难,而使他们纳入律法正轨。’

无论如何,在耶稣的心中,申命记廿四章一节的经文是为当时一个特别环境而设的,因此不应视为千古不易的律法规条去遵守。耶稣所引述的权威超越了摩西,直指 神创世的原则,根据创世记一章廿七节和二章廿四节──婚姻是永恒的,两人的结合是不可分离的,因此不要让人的律法和规条去破坏婚姻。祂相信婚姻是一个普世公认的永久结合,是基于 神的创世原则而定出来,但摩西因为处理当时的特殊环境,于是定了这一条暂时性的条例,去规范以色列民。

但还有一个难题出现,马太福音的记载与马可稍有不同之处。马可覆述耶稣的话,认为任何离婚和重婚都必须禁止。但在马太十九章三至九节中作者记载耶稣的话,不许任何重婚,除非根据奸淫而提出离婚则可。马太的叙述是正确的,而且马可亦会同意这个说法。犹太人的律法已清楚订明奸淫的行为必会破坏一切的婚姻结合;当男女任何一方不贞洁时,必会导致婚姻的破裂。“奸淫”的事出现时,‘离婚’只是证明这件不道德的事的一个循例手续而已。

本段经文的精义,就是耶稣想重整当日松懈的性道德问题,那些单以为结婚的目的是满足自己快乐的人,必须再三思想自己对婚姻的责任到底是甚么;婚姻不单止是肉体的结合,满足情欲的需求,还有更深的精神结合,是男女双方都不可以忽略的。耶稣在此替家庭建筑了一道防卫的壁垒。

天国属于这样的人(十1316

犹太人的母亲自然希望子女有机会给一位鼎鼎大名的拉比按手祝福。特别是当他们满周岁生日时前来领受祝福,更具深长的意义。这天所发生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了。

只要我们不忘记当时的情景,便会完全明白这段深刻经文的美丽了。当时耶稣已决定走上了一条十架的路──而祂自己是知道的。那个残酷的阴影距离自己不远矣。而在此刻,祂竟有如此心情去逗孩子们的欢心,把他们放在膝上,并用手臂围绕和触抚他们;从心中展露出慈祥的微笑,或者甚至和他们玩一会。

其实当时的门徒并不是如此粗野或不讲礼貌。他们说话的动机,只是想维护耶稣,不想自己的老师此时受到困扰,因为大难临头前的紧张心情,是不应受这些孩子的事情所骚扰的。他们根本想不到,耶稣竟有此闲心,抽出时间和孩子们玩!并且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

在这偶然的机会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许多关于耶稣的事。祂对儿童是关心备至的,而且也希望别人如此做。祂决不是一个沉默寡言,不谈笑的严肃老师;祂时常带看笑颜:祂的言谈充满着温柔的笑容而且十分随和的。有一次麦克唐纳说过一句话,人的门前,若没有孩童玩耍时,我怎能相信他是信奉基督呢?所以这件细小的事故,给予我们一个十分宝贵的机会,体验到耶稣体贴入微的人性。

耶稣又说:‘ 神国是属于他们的’。为甚么耶稣要将孩子的身分和价值大大的抬高呢?

(一)孩子们是十分谦卑的,偶然有些儿童会爱出风头。但这是很少有的,而且许多时是由于错误的家庭教养而做成。照正常来说,孩子们在大庭广众面前,显得十分怕羞,在他们的幼小年纪中,还未学会骄傲;也未识抬高自己的身分和地位。

(二)孩子们是十分服从的。当然有时孩子们会十分倔强的。但其实儿童的天性就是服从大人,因为他们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而不能自立。人若没有妄自尊大和不以傲气凌人时,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神之间使没有隔膜了。

(三)孩子们是十分信赖人的,这点可以分作两方面来说:

(甲)孩子们接受权威指挥,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会相信自己的父亲知道万物的底细,而且所做的事必定对的;他们长大后,才除去这种幼稚的想法,这应该是大人的耻辱而不是孩子们的过失。但他们自己知道知识有限,和软弱无能,因此便会相信一个思想和知识比他们更高超的人。

(乙)孩子们对别人是满怀信任的,他根本不会想到别人可能是个坏蛋;他愿意和任何陌生的人结交朋友。有一个社会名人曾经说过,在他一生当中,感觉最告慰的时刻,就是有一次,一个小孩子跑到他的面前,本来彼此都是不相识的,请他替孩子的鞋缚好带。小孩子还未晓得对这个世界怀疑;他仍然相信别人的优点,当然有时小孩子误信一些不可靠的人的时候,便会招致危险,但信靠本身是十分可爱的。

(四)孩子们是十分善忘的,他们还不会埋怨和仇恨别人。有时他们会接受别人不公平的对待,──试问谁人不会有时苦待了小孩子?但他们很快便忘得一乾二净了,而且他们根本也不知道怎样饶恕!

真的,只有像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承受 神的国。

你还需要做多少善事(十1722

这是福音里最生动的故事当中的一个。

(一)我们必须注意他是怎样来见耶稣的。他急急忙忙跑来,跪在耶稣的脚前。这当然是一个奇怪的场面。一个年青富有的上层社会人士,竟然俯伏在一个身无分文的拿撒勒人先知的面前,而当时的耶稣也差不多被人视为一个不法之徒。他第一句话便称赞耶稣:‘善良的老师(现代本)。’而耶稣亦立即回答说:‘不要说甚么客套称赞的话吧!你为甚么称我为善良的呢?把这句话留给 神吧!’表面看来,耶稣似乎在这个热忱的青年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啊!很显明的,这个人是因一时的热忱和情绪的冲动而来见耶稣,而我们可以想象的,就是耶稣的个人应召力疯魔了这个青年。现在耶稣对这个人的态度,有两点是每一个布道家,传道人和教师都应该紧记着和学习的。

第一点,耶稣要说的是:‘停下来,先想清楚!你是带着衢动的心志而来找我,你必须冷静的想清楚,你自己所做的究竟是甚么一回事。’,耶稣不是想把别人的热诚冷却下来,人必须在开始决志的时候,想清楚自己要付的代价。

第二点,耶稣要说的是:‘你不要以为用热忱的情感来见我,便可使你成为一个基督徒。你必须仰望 神。’讲道和教学往往是藉着个人的人格而把真理传给别人的,而这里就是一个伟大的教师所容易犯的错误了。这种错误的危险,使学生过分依附教师,或使听众跟从讲道人而不是去依从 神。所以,教师和传道人不要高举自己而遮掩了 神,他们的职责是介绍 神给别人!在一切的真正伟大教训中,都应该把自己涂抹而让真理显露出来。但有些时候,个人的性格和热诚和参与的工作是混在一起,而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但教师和传道人必须认清自己至终的责任是指导人认识 神,而不是介绍自己。

(二)从来没有别的故事比这个如此深刻的指出,人止存心景仰,在基督教的真理上言,是还不足够的。耶稣引述了关于一个美善的生活应有的诫命,但那人说他一切都已遵守妥当。我们应注意一点,除了一件事,他能在自己家庭的圈子里,实行了出来之外,其它都是遵行‘否定’的命令去做,──他实在说:‘我一生未尝伤害过别人。’他讲的是铁一般的事实。但真正的问题在乎:‘你究竟做了多少好事呢?’继续的一句话好像是要挖苦他的──‘你有这么多的财产,这么富有,你对别人做了些甚么善事呢?你应该做的事,如帮助,安慰和激励别人,到底有没有动手做过呢?’景仰大体来说,只是意识上的表示,而自己可以连举手之劳,也不肯去做;但基督教是叫我们去实践信仰。这个青年的跌倒,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会经验到的。

(三)耶稣向这个人提出一个挑战──‘你要离弃这个道德上景仰的窠臼;不要以为美善可以唾手而得。你要拿自己一切所有,全部用在别人的身上,这样才可以找到真正永恒的快乐。’但那个人不能照样实行出来。他有许多财富,但从来未想过要与别人分享,而且当耶稣提示后,他仍无动于中。真的,这个人从来不偷抢,从来不讹骗别人──但相反来说,他也未曾强迫自己,以牺牲的精神立志去帮助过别人。

他是一个正人君子,不夺取别人的东西,但基督徒的职责是要进一步而向别人施与的,这点他却没有做到。所以耶稣提出一个值得思想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你想接受多少真的基督教?你曾否尝试舍去财物,而获得真正的信仰?’但是他的回答:‘我的心实在是十分渴望得到的,但要作出如此大的牺牲我却不能。’

史蒂芬逊在巴伦邸的主人(The Master of Ballantrae)一书中描写书中主人最后一次离开自己的故居(Durrisdeer)时,心里有点依依不舍,于是对那位忠心的管家说:‘麦基拉,你以为我一生当中有没有遗憾的事情呢?’这位忠心的仆人说:‘你一向养尊处优,一无所缺,大概不会有吧!’于是主人回答:‘你看错了,我的确是一无所缺,但这就是我的痛苦所在!’

这也是那个来见耶稣的年青人之缺憾了。当然他是一无所缺,以为自己是个十足好人,而我们当中,许多人不是也曾这样想过吗?我们人人都想做好人,但是必须要付出代价啊!

耶稣定睛望他,心里实在十分爱他,耶稣的凝视,包含有几件事在内的。

(甲)用爱去打动他的心。耶稣并不恼怒他,而是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乙)向这个人挑战,看他能否拿出应有的果敢英勇行为。希望他能脱离安逸、稳定及受人仰慕的生活,而作一个冒险的真正信徒。

(丙)伤心的观望──当人知道别人没有尽力去做应分做的事时,一定会很伤心的,而现在这位青年人没有拣选耶稣所提示的路去行,耶稣当然是十分伤心的。

今天耶稣仍然用爱心的呼吁,和挑战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希望我们提起英勇果敢的精神,实践基督徒生活的样式。我们盼望 神能够引导我们做出应分要做的事,也是自己可以做得来的事。那么祂便不会带着伤心的眼睛来望我们了。

财富的危险(十2327

这个年青的财主谢绝了耶稣的挑战,垂头丧气的离远了,而耶稣和门徒的眼睛不住的望着他,直至他的影子消失后,耶稣掉过头来,望一望自己的门徒,于是叹息:‘有钱财的人进 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这个chremata)字根据亚理士多德的定义,就是‘一切用银币来衡量它们本身价值的事物。’

我们或者会希奇,为甚么门徒听了耶稣的话之后会如此的震惊。他们惊讶的心情,分别在两处写了出来,这个缘故十分简单,因为耶稣的说法与当时犹太人的传统标准首末倒置过来。当时的犹太人普通的道德观念,认为人的享福,纯粹是一个良善的人应有的报应,所以财富是美善的人格和 神赐福的象征。诗人一言以蔽之:‘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卅七25)。

无怪乎门徒当时如此的惊奇了!他们一向以为人财富越多,进天国的机会越高。于是耶稣第二次稍为改变祂的语调,重申祂的理论──‘人若把自己的信靠,放在财富上,是很难进 神的国的。’

从来没有人比耶稣更清楚的指出,物质和财富所带来的危险,它们到底有些甚么危险呢?

(一)物质财富容易引导人的心专注这个物质的世界,而把大部份精力和兴趣集中在它上面,于是很难看见物质之外的世界了。人最感困难的一件事就是与财富分手。庄信博士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到一个十分华丽的城堡和周围美丽的花圃参观,当他游览完毕之后,便转向他的朋友说:‘人拥有这些华丽堂皇的地方,实在很难心甘情愿地死去!’所以人有太多财富的话,自然会把自己的思想和兴趣放在现存的物质世界上面。

(二)倘若人的唯一兴趣是放在物质的事情上面,他的思想便容易以价钱去衡量一切事物了。有一个在山区以牧羊为业的主妇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报章,在读者栏刊登出来。她的儿女一直都是在山区偏僻的地方长大,本来思想是十分纯朴的,但后来丈夫应征了一份城市工作,搬迁后不久,儿女们便染上了城市的生活习惯。她发觉他们的改变十分快,而且是变坏了。在她信中最后的一段,她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用那一种方法去教养儿童较好──让他们除去世俗的观念,学习讲礼貌,思想纯正和待人忠直,抑或鼓励他们沉醉于物质享受的世界,知道一切物品的价钱(price),但不知真正的价值(value)为何物!’

倘若人的真正兴趣在乎物质的话,他便以价钱去衡量人生,而不用价值去衡量了。他的思想就是凡事都计算用多少钱去买,而忘记了在这个世界里,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有些东西是没有标价的,而世界上真正贵重的东西是不能用钱去买的。人若开始习惯思想,凡事可以用钱去买时,这就是的生活的致命伤了。

(三)耶稣对人的物质财富,指出两个要点。

(甲)它可以对人性作出考验。在一百个能处逆境的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处顺境时而不致跌倒。当人有丰富的物质享受时,便容骄傲、刚愎、自满和生活世俗化,只有心胸宏阔和慷慨的人才晓得如何善处自己的财富。

(乙)它告诉人应对财富尽责任。我们常常可以用两个标准去衡量一个人──‘他如何取得自己的财富?’;‘他如何运用自己的财富?’人的财富多,责任自然大。他是否用自私的或慷慨的方法去使用它呢?他是否会认为自己辛苦赚得来的便可以挥霍无度的去使钱,抑或把自己看作 神的忠心管家,善用财富呢?

当时门徒的反应,就是认为耶稣的话若没有讲错时,得救根本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当耶稣知道了他扪心中的困扰,便用一句十分精简的话讲出“得救的教义”来──‘倘若人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救赎时,则人人都不能够得到;但救赎是 神的恩赐,而在 神看来,凡事都可以做得来。’所以人若单靠自己或倚赖财富一定是不可以获得救赎的;人若把自己完全放在 神的大能和爱当中的话,便会白白的获得拯救。这就是耶稣当时所讲的话,也是日后保罗在书信中,不断表达出来的救恩思想,而且也是基督教的信仰中最基本的中心思想啊!

基督不是人的债主(十2831

彼得的性格十分特别。当他心里不停的思想时,口里同时会很率直的把要讲的话,很爽快的吐出来。他刚才看见了那个人决心谢绝了耶稣的邀请:‘来跟从我!’,这个人用行动表示自己不愿意进 神的国。彼得不期然把自己,与其它门徒跟这个人作一比较──这个人拒绝跟从主,但彼得和其它门徒却跟从了主。于是他不假思索,便道出来:‘我和其它跟从主的门徒,到底得到甚么好处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耶稣的回答。

(一)祂说人若为主和主的福音放弃了一切的话,必然得到一百倍的报酬。在初期教会来说,若将这句话从字面去解释时,一点也不错。当时的人信了基督之后,可能失去了家庭,朋友和亲爱的人,但在属灵的团契大家庭中,基督教会广大的会众给他的好处何止百倍!

我们在保罗的身上也看到这个事实。当保罗信主后,他的家庭一定会反对,而和他断绝关系,但他在传道的事工上,城过城,巿过巿,由小亚细亚的村庄转移到欧洲的巿镇,每一地方都有一个属灵的家庭欢迎接待他,获得在主里面一个宝贵友谊的团契。我们可以在保罗的信中,看见他用了最亲切的字眼,有些只能适合用在亲属当中,彼此称呼的。在罗马书十六章十三节,保罗说鲁孚的母亲,就是他的母亲;在腓利门书第十节中,保罗称阿尼西母为他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

初期教会的信徒大家都有此同感,就是自己舍弃了骨肉的家庭,但在教会的家庭中,却能获得无限的安慰。

当杨伊基顿(Egerton Young)在萨克其万(Saskatchewan)向红印第安人传福音的时候,解释在天上的父亲的教义时,特别使土人们感到兴趣,因为他们以前所认识的 神是在暴风雨和雷电中出现的。当中一个酋长走前来对杨氏说:‘我听闻你称呼 神为──我们的父亲?’杨氏回答说:‘不错, 神是我们的父亲。’那位酋长说:‘那么,祂也是我的父亲?’杨氏说:‘当然啦。’突然间,那位酋长的脸上,容光焕发举高双手,犹如发现了宝藏似的,大声说:‘你和我就是兄弟了。’

一个人为了做基督徒,可能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但当他投身在一个属灵的教会大家庭中,他就成为这个与天同高,与地同广的教会团契中的一份子。

(二)耶稣在祂的回答中加上两点。第一是受迫害,这个意思立刻除去世俗人以物易物的观念──以物质的牺牲换取物质的报偿。这里展示出耶稣的诚实和做基督徒的代价;做基督徒不是一件易事,耶稣永远不会贿赂人去跟从祂,祂向人提出挑战:‘你一定会得到报酬,但你必须展示自己的伟大,果敢和进取精神,然后可以获得!’。第二点是指将来的世界。祂并没有告诉人,在现世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里面,人可以获得 神的酬报,犹如一张资产负债表或账目单一样。祂没有答应人在属性的时间里,可以赢得 神的酬报,但祂清楚告诉人, 神永恒的福祉必须由人去赚得来的,所以 神的酬报不只是在这个世界。

(三)最后耶稣再加上一句隽语:‘许多在前的人将会在后,而在后的反要在前。’这句话是用来警告彼得的。彼得此时可能对自己的身价已作出初步估计,以为自己的将来酬报十分大。现在耶稣对他说:‘审判的最后标准在乎 神。许多人若用这个世界的标准来看,会排在高的位置的,但 神的审判可能把世人的判断颠倒过来。还有一点,许多人可能自视甚高,但 神对他们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这句话对骄傲的人,必然有所警惕,而且很清楚的指出, 神知道人的心思意念,所以唯有 神自己才可以完全掌管人类最后的判断;天上的审判很可能使地上有尊贵和声誉的人十分失望的。

靠近结局的时候(十3234

这是一幅十分鲜明的图画,特别是从字里行间所刻划出的情景,提示耶稣现在已经进入生命大结局的时候了。祂既定下了上耶路撒冷和走十架的路,祂便贯彻终始,而不容稍改。马可将这情况分段描写出来。首先是退避到北方,在该撒利亚腓利比的附近;然后向南行,途经加利利稍作歇息;顺着南行的途径,经过犹大和山区地带,在约但河以西之地推进。现在踏上最后的一程──上耶路撒冷的路开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若干事项。

(一)当时祂处于一个孤单宁静的环境中。祂走在门徒的前头──独自走路。在后随着的门徒十分惊讶,但在他们的心坎里,感觉临近的悲剧,一触即发;他们也不敢上前和祂说话。其实在许多重

要决定之前,人必须单独去思索和处理。耶稣曾经把自己的决定透露给门徒,但他们不单没有很大的帮助,反而想阻止祂的决策。人必须有一个冷静和单独的时候,对自己人生的大事作出决定的,正如亚尔诺德在Isolation中所写的话:

‘这个宝贵的真理,要证明出来或想据为己有:
“那么,你一定要独自思量,自己拿起主意去决定。”’

所以在人生的路途上,有些事情,自己不能推卸责任,而必须要在个人的孤僻心灵的旅程上,作出决定的。虽然我们如此说,但在人的深处,并不是孤单,而是有 神同在,一同作出有意义的决定。卫梯尔(Whittier)曾把这段时光描写出来。

‘前面迷茫一片,后面一无所有,
我愿依从信心的脚步走着,
似乎跌进无底的深渊,但是,
在那极深之处,竟然发现一块盘石。’

当时耶稣是在极度孤单的情景中,但 神却在这个寂寞的时候,不断的安慰祂。

(二)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勇气。耶稣曾三次预告自己的受苦和在耶路撒冷会遭遇的事;而每一次都把这个黯淡的场面,加深地刻划出来。第一次记载在八章卅一节的时候,我们只见这件事的轮廓;第二次记载在九章卅一节,加上一个出卖的提示;而现在第三次的时候,内容又增加了‘受人讥笑,嘲讽和鞭打’;这些景象愈来愈清楚,反映出救赎的代价更大了。

我们可以看见人生两种不同的勇气。一是人本能的反应作用,当人面临危险之时,奋不顾身,不假思索而干出英勇果敢的行为。所以有时候,在面临突发的险象时,普通人可以成为一个英雄。第二种是人知道前头的危险情况,而自己有充份时间去思索,或者可以躲避,也可以不必正面去对付,但自己却照着原定的计划去做,这种明知将来有危险,但却立心去接受挑战的勇敢,自然比前者更加优胜。现在耶稣所表现的,就是后者的一种了。虽然人可以不信耶稣,没有更好的话来赞赏祂;但仍然可以说耶稣的果敢行为,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位英雄媲美。

(三)这段经文又告诉我们关于耶稣个人的感召力。当时的门徒大家都不知道究竟将有何事发生。但他们肯定知道了耶稣是个弥赛亚;同样,他们也知道耶稣一定被人杀死。但在他们的思想中,怎样可以把这两件事调协解释,他们处于迷茫的境地里,‘但他们仍紧紧跟随着’。他们可以说是前途一片黯淡,但他们仍不失去一件宝贵的东西──‘真心爱耶稣’,无论有多少力量把他们拖走,他们仍不愿离弃祂。他们在这个经历中,学晓了人生和信心的真谛──具有深度的爱,是不容易被自己不明白的事所阻挠,反而可以完全把它们接受过来。

出于野心的要求(十3540

这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故事:

(一)从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更深的认识作者马可。马太同样也把这个故事记录出来(太廿2023),但马太说来向耶稣请求居首位的人,不是雅各和约翰,而是他们的母亲撒罗米。马太认为这样的问题,跟使徒的身份不配,为了保护他们的声誉,于是改说他们的母亲,为要满足她自己的野心而来请求耶稣。因此这个故事反而显示出马可写福音时的诚实。有一次,一个宫庭画匠替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画一幅肖像。克伦威尔的面部是有一个肉瘤的,但这个画师以为讨好首相,而不把肉瘤画在像上面。当克伦威尔看见自己的肖像时,立刻说:‘快些拿走这幅画;画上我的肉瘤!’马可写福音书的时候,他的目的就是把他所知道的完全忠实的写出来,一点也没有删改。马可这样做法是十分正确的,因为这十二个门徒并不是圣人!他们也是凡夫俗子而已。同样,耶稣今天差遣像我一样的人,出去改变这个世界──而他们也可以做到啊!

(二)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关于雅各和约翰的事。

(甲)它告诉我们,他们两人都具有野心。他们希望在最后胜利的时候,他们两兄弟可以在耶稣的国度里,担当左右丞相之职!可能由于耶稣时常和三个亲密的门徒在一起,而这两兄弟便以为是耶稣的密友,藉此而萌芽出野心,也未可料?也可能当时的雅各和约翰本身真是有地位的人而且家庭比较丰裕,因为他们的父亲有钱去雇用雇员工作(可一20),所以他们请求耶稣给予这个地位。总言之,他们的问题反映出自己盼望在地上王国居首要地位的野心。

(乙)它告诉我们,他们完全误解了耶稣。我们至感惊奇的,并不是这意外事件的发生,而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他们来作此项请求之前,耶稣刚刚讲出自己将会遇害,而他们还执迷不悟,思想着权势和地位的事情。这件事的发生,使我们从新估计人用说话表达观念的力量,实在极其有限度的,耶稣三番四次的讲解关于祂的真正弥赛亚身份,并不是属于地上的,但他们却念念不忘地上的荣耀和势力。后来只有藉着十字架的力量,耶稣才能把这个正确的观念灌输在他们的心里。

(丙)我们已经对雅各和约翰作过一连串的批评,但这个故事却透露出一线曙光──他们仍然信赖耶稣,他们寄望着这个木匠的儿子,加利利人耶稣,虽然惹怒了正统的宗教领袖,而要走十架的路,到了最后,祂必会获得胜利。他们藉此而表现出深厚的信心和忠诚。虽然他们的思想路线错了,但雅各和约翰的心仍然放在正确的地方上面,他们对耶稣的最后胜利毫不犹疑。

(三)这里告诉我们关于耶稣心中伟大的标准是甚么。耶稣对他们说:‘我饮的杯,你们也可以拿来饮吗?我受的洗礼,你们也能接受吗?’耶稣这句话是用了犹太人的两个暗喻,来阐解祂的意思的。

君王在设宴的时候,喜欢把杯递给贵宾,这是当时的一个习俗,所以耶稣指的杯,可以解作 神给与人的生命和经验。当诗人说:‘我的福林满溢。’(诗廿三5),他所指的是 神赐给他的生命福祉和愉快的人生经验。此外诗人也曾说过一句话:‘ 神手上拿着杯。’(诗七十五,现代本),他的意思是说 神必定会给恶毒和不服从的人带来恶运,后来以赛亚联想到以色列民将来会遭遇到的惨剧时,他曾如此说过:‘你从耶和华手中喝了祂烈怒之杯。’因此杯可以解作 神分配给人的一种生活经验。

耶稣的第二个暗喻是洗礼,在英文圣经的字面上来看,是很容易导致错解的。希腊文的洗礼是(baptizein)──它的真正意思是‘使湿’和‘沉没在水里面’──就是指“耽溺或淹没在任何生活的经验里面”──例如说浪费者是沉没于债,酗饮者是沉湎于酒,痛心的人沉浸在忧伤中。就是指整个人的思想和意志都投入这些事里面而说的。此外,学生受老师盘问时,或者船沉被波浪遮盖船顶时,也可以用这个字来描写。诗人也曾多次借用这个暗喻的:‘你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诗四十二7)。‘那时,波涛必漫过我们,河水必淹没我们。’(诗一二四4),所以耶稣这里所用的暗喻不是指礼仪上的‘洗礼’作特别解释。祂实在想说:‘你能否和我一样忍受这些可怕的经历?当我沉没在别人所加的憎恨,痛苦和死亡中时,你也能否一样可以抵受得住?’他指给这两个门徒看,若没有十架的话,就没有冠冕,因为天国的伟大标准就是用十架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也知道,后来当真的日子来临时,他们也跟从了他们的主的脚踪──雅各被希律亚基帕(Herod Agrippa)所杀(徒十二2)而约翰虽或未有殉难,但也为基督的缘故而受了许多折磨苦难。他们当时可能盲目的去回答耶稣,但他们却愿意接受了他们的主挑战。

(四)耶稣告诉他们,最后的一切决定完全掌握在 神的手中,人类最后命运的安排是属乎 神自己权力范围的事,耶稣从来没有篡夺了 神的权力和位置,祂的整个人生就是完全的顺服在 神旨意之下,而祂知道到了最后,祂必统治万有。

人类救赎的代价(十4145

雅各和约翰的行为,很自然的引起其它十个门徒的反感;他们在竞赛中偷步,以为可以获得不大公平的甜头,现在彼此争论谁为大的旧话题又重复出现了。

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情况,因为你一不慎,门徒的团契气氛便因此而破坏了。所以耶稣必立即采取澄清的行动,指出祂的国度和世界的王国对伟大的标准是绝对不同的。试验的方法就是:世俗的伟大在乎如何去控制别人?有多少奴仆任由自己差使?有多少人可以让自己随意奴役?在此事之后不久,当罗马皇帝迦尔巴(Galba)登基时,他曾经很自负的把世俗君权伟大的概念,归纳地说了出来:‘我既是一国之尊,我可以对任何人任意而为了。’但主耶稣的国度里面,伟大是视乎个人的事奉,不是役使别人,而是委身替别人服务;不是我可以得到别人任何的服务,而是我可以替别人服务些甚么?

我们一定以为这是一个很难做到的崇高理想,但其实在日常的事务上,这是一个最健全的行事准则。伟大的企业家巴顿说过,他的汽车工人,比任何一间公司的员工,愿意在任何时候替顾客提供更多服务,他们爬在汽车底下,弄至满身油污,也在所不计,这种服务的态度自然赢得许多顾客的赞赏。他又指出,普通职员在五时半之后,便各自返家休息,但作为一间公司的主脑人,却有时会留在办公室,继续通宵工作。巴顿之所以能够向上爬到总裁的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肯乐意多替别人服务。

人类最基本的烦恼,就是自己不愿作举手之劳,但却希望在别人的身上取得一切的效劳。若果人类能够改变了这种态度,多些造福人群,而少些向人榨取,则整个社会都会变成繁盛和充满喜乐。吉柏龄在马利的儿子一诗中指出人应有的工作气质和态度:

‘倘若你停下来,计算你的工酬,
可以买多少衣裳和多少食物时,
伟利,我劝你不要出海操劳,
而海也不需要像你这样的人去工作。

‘倘若你对每一件工作都查根问底,
每件事都要和人辩论清楚才肯去做,
伟利,我劝你不要在陆地上操劳,
大地的工作少了你,更容易顺利完成!

‘倘若你停下来,思量自己所做的一切,
想把自己所做的向人夸耀,
伟利,天使可能来探望你,
但地上决不希罕像这样的人去操劳啊!’

这个世界需要人们带着炽热的服务理想,共同一起工作,而这就是耶稣所讲的服务的人生所显示出来的真正伟大了。

耶稣为要把这些话明显的刻划出来,于是把自己作了一个例子。祂本来满有权能,凡事都可以照着自己的旨意去做,但祂却把自己的权柄,只用在事奉别人的身上。祂说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把生命献出来,当作多人的赎价,这话是福音书中最宝贵的一句,但很可惜常常被人误解和误用,把这句充满着爱心的话,幻想出一个救赎的神学观念出来。

不久之后,便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到底耶稣所付出的赎价,是交给谁呢?教父俄利根曾经这样问过:‘耶稣为众人付出的赎价是交给谁呢?当然不会是给 神,那么便是给了那“恶者”?因为恶魔把我们抓紧,直至拿到了赎金才肯放手,这个赎价就是耶稣的生命。’这是一个很古怪的概念,耶稣把自己的生命当作赎金交付给魔鬼,使我们从受拑制的捆缚中可以获得释放,但结果魔鬼却得不偿失,耶稣的受苦把魔鬼的力量瓦解了。

后来圣贵勾利(Gregory of Nyssa)看见这个概念出现了漏洞,就是把魔鬼和 神置于平等地位了。使魔鬼可以和 神站立在讨价还价的平等地位。贵勾利于是认为这是出自 神不寻常的诡计,魔鬼首先看见了‘道成肉身’的外表十分软弱,误认耶稣只是一个凡夫俗子。但当魔鬼企图指挥耶稣时,却失去自己的效能。但这套理论──认为 神用诡计骗倒了魔鬼,也只是别开生面的概念而已。

经过了两百年之后,另一个大贵勾利(Gregory the Great)引用一个富有幻想性的隐喻来解释这个道理,把 神成为人身的神学观,喻作 神神圣的计谋,企图捉捕海中的巨兽,基督的神圣喻作捕兽工具的钩,祂的肉身喻作饵,当海中的巨兽,就是魔鬼自己,看见饵在眼前摆动时,张口吞噬,连钩子也想吞下去,于是永远被制服了。

最后,伦巴底的彼得(Peter the Lombard)再在这个神学概念上描写了一幅十分怪诞和使人厌恶的图画──‘十字架是捉捕魔鬼的捕鼠器,基督的血就是饵了。’这一切都是人的幻想,企图从那幅美丽而宝贵的图画当中,制造出一些冰冷无情的神学观念。

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说话,来复述耶稣的意思──‘爱的价值是痛苦的’──这就是说爱不能与苦楚脱离而单独存在,我们可以不必去解释基督付出代价给谁;我们假设换取自由的代价,必需用血汗、辛劳和泪水,而不必斤斤计较谁人接受了这个代价,耶稣这句说话便简单易明了。它直接指出耶稣付出生命的代价,是要把人从罪恶当中,带进 神的爱里面。换句话说,我们的救赎代价就是基督的十字架了。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再作任何推测,而且着实来说我们亦毋需作任何研究。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在十字架的牺牲中,的确有些事情发生了,它带来的结果,就是把我们引进 神的面前去。

一个在路旁的神迹(十4652

在耶稣来说,祂的旅途快要结束了,因为耶利哥城距离耶路撒冷只有十五哩。我们可以推想当时的情景,那条康庄大道是贯通耶利哥城的,耶稣正赶路前往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每逢一个拉比或一位教师走路时,必有一群人,包括他的门生和慕道的学者,前后围绕,一边行走,一边听他讲述,这是一个普通常见的讲授方法。

根据律法,一个犹太男子,满了十二岁时,若住在耶路撒冷十五哩之内,必须前往守逾越节的,但事实上这条律法却不易行得通,于是不能亲身前往耶路撒冷的人,便在路旁,成群结队的在村镇云集,向朝圣的人祝贺,而现在的耶利哥城便是堆满了这些人了,而他们也希望藉此机会,一观这位来自加利利的青年拉比就是这一位有胆色敢去和当权派的宗教领袖硬碰的耶稣。

耶利哥城有一个特征,当中的居民,超过两万多个与圣殿事奉有关的祭司,也有许多利未人住在这个城里。他们当然不可以一齐出动服务,而是分成二十六班,轮值供奉。所以当许多祭司和利未人当值轮空时,便住在耶利哥。在这一天中,他们有不少人群集在人堆中。在逾越节,所有的祭司都需要轮值服务,这当然是一个罕见的场面,他们在未动身前往耶路撒冷之前,听闻耶稣会路经此地,于是也渴慕大名而来,企能一观这位“叛徒”的丰采,他们当然是带着冷漠和敌视的态度来瞻望耶稣,因为倘若耶稣所持的教训是对的,他们的圣殿崇拜,便会失去它的效能和相关性了。

在耶利哥城的北门,有一个乞丐,名叫巴底买,他听闻了嘈吵的脚步声,于是急忙走来问个究竟,当他知道了耶稣快要来临,便大声尖叫,企图引起耶稣的注意力,当时的人群正全神贯注听耶稣讲解,对巴底买的叫喊觉得十分讨厌,于是想把他制止下来,但当时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于是整个行列都停顿下来,而他们把这个乞丐带来见耶稣。

这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在它里头我们看见了一些做成神迹的基本条件。

(一)巴底买的坚忍,一心一意要见耶稣,渴望把自己的烦恼向耶稣面陈,他的想法决不会是含糊,妄想或奢望,他的心中存着一股热望,深信见到耶稣之后,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二)他对耶稣的示意作出十分迅速的反应,他连忙把那件碣手碣脚的外衣也除去,飞奔到耶稣的面前。世上许多人都曾听到耶稣的呼召,只不过他们忙于一些杂务,存心‘把这些私务做妥后’才肯来见耶稣,巴底买一旦听闻了耶稣的呼召,便把握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风驰电掣的走过来。有些时候,我们渴望放弃一些旧习惯,改除生活的错误行为,想把自己完全的交给耶稣,但却不能把握当时的决心,而致永远不能改过。

(三)巴底买知道他自己的要求是甚么──一心要复明和看见东西。许多时候,我们羡慕耶稣,因为我们被祂的感召力所吸引,而不是真心求助于祂的力量,我们到医生处求诊时,一定是存心希望能医治自己的病症;当我们到牙医看病时,不是任由牙医剥脱自己的牙齿,而是希望他把那只腐蛀的牙脱去;我们来见耶稣时,也是一样,但许多人都会害怕作自我检讨;倘我们真能像巴底买一般,确切的知道所求的是甚么时,那么使我们改变的事,便随之而发生了。

(四)巴底买对耶稣的认识并不深刻,他一直称呼耶稣是炔卫的儿子,而这个弥赛亚的名称是一个威武的弥赛亚,是从大卫的后裔生出来的一个君王,带领以色列建立一个强国。这个概念表示他对耶稣认识并不深刻。虽然如此,巴底买仍然充满着信心,有信心的人可以补救他的肤浅神学的认识不足,我们往往所需要的,不是完全的认识耶稣,而这点实在没有人可以做得到的;要求我们要办到的就是要有信心而已。有一个作家曾写过一句话──‘我们一定希望人能够思索,但我们不一定要人先成为一个神学家,然后才可以做一个信徒。’基督教的开始是随着人对耶稣的反应而发生的,这是一种个人爱心的反应,感觉有人关心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们若能从心里对耶稣作出反应,便可以成为一个信徒,不必要每件事都先从神学观点去明白然后去信。

(五)最后结束的一点也是十分宝贵的,巴底买虽然是路边的一个乞丐,但他是一个有感恩心的人,当他复明之后,立即跟随了耶稣;当他的缺陷得到满足后,他并没有自私地走开便算了。他是先有所求,而来见耶稣,继续存着一个感恩的心,而最后充满着忠心──这个步骤就是做门徒的最好撮要了。──《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