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三章

 

包罗万象的比喻

在这本福音书的模型中,马太福音第十三章是一章非常重要的经文。

(一)本章显示了耶稣事工中的转折点。我们看见祂工作开始的时候,是在会堂里教训人;可是现在我们竟看到祂在海边教训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会堂的门并没有完全向祂关闭,而是正要向祂关闭。虽然他在会堂中仍旧可以得到一般人的欢迎,可是犹太人正统派领袖,现在却公开地与祂作对。每当祂进入会堂,不但找到一群饥渴的听众,祂也发现那些冷眼以对的文士、法利赛人和长老们,不断地衡量并挑剔祂所说的每一字句,为要找把柄来控告祂;又注重祂的每一个行动,作为定罪与控告的证据。耶稣被祂当时的公会所弃绝真是一个极大的悲剧,但是并不能阻止祂不向人们提出祂的邀请,因为当会堂的门户向祂关闭的时候,祂就到了户外的圣殿,在乡村的街道、路旁、湖边与人们自己的家中去教训他们。凡是有真正的信息要传,并且诚心要传的人,总会找到一条传给人的出路。

(二)本章经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我们在这里看到耶稣充分地使用祂特殊的教学法──比喻的教学法。虽然在以往祂曾经用过含有比喻成分的教学法:盐和光的比喻(五1316),飞鸟与百合花的图画(六2630),聪明与无知的建造者(七2427),衣服和皮袋的比喻(九1617),孩童在街市游戏的图画(十一1617),它们都是比喻的雏型,它们都是在图画中的真理。

可是在本章内,我们看见耶稣充分地发挥了最生动的比喻方法。有人曾说:‘不论耶稣还做了些甚么其它的事情,至少祂是世界上短篇故事的最高权威。’我们还没有详细研究这些比喻以前,先要问耶稣为甚么要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教学上有甚么益处?

(甲)比喻常使真理更为具体,多半的人藉图画来思想;少有人能够把握并了解抽象的观念。我们可能花了很长的时间用字句表达甚么是,到头来并不能使人更有智慧;但如果我们指着一个人说:‘这是一位美人。’就无需再加以描述了。也许我们早就想要为良善下一个定义,可是我们始终未能在人的心目中对于良善有甚么更清楚的观念,可是人们看见善人或善行的时候,都会认得出来。为了使人了解,每一篇道都要化成肉身,每一个伟大的观念,必须化为某一个人的形状和样式。比喻首要的条件就是它使真理变成一幅所有人都能看到并了解的图画。

(乙)曾有人说,一切伟大的教训,都是从此地和此时开始,为要达到那地和那时。如果一个人要教导人明白一些他们不懂的事,就必须从他们了解的事作为开始。比喻就是以手头现有的,以及每一个人都明白的材料作为开始,因为这是在他自己的经验之内,从此地可以带领他达到他所不了解的事物,并且打开他的眼界,使他看到以往所看不见的事物。比喻开启人的心灵,也开启人的眼睛,使人从他所在的地方开始,带领他往前到他所应当去的地方。

(丙)比喻在教学上的一大长处,就是它能够引起人的兴趣。保险会引起人兴趣的方法就是讲故事给他们听。比喻是把真理变成故事的形式,其实比喻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个含有属天意的属地的故事。’人们若不是感到有兴趣,他们决不会来听,也不会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故事可以唤起并保持单纯者的兴趣,比喻就是一个故事。

(丁)比喻有一个大长处就是能够鼓励人自己去发现真理,比喻并不是代替人思想,好像它在说:‘这是一个故事,其中有甚么真理呢?它对于你具有甚么意义?你自己去思想吧!’

有的事情并不能由别人转告,一个人必定要为他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妙。有一次瓦勒特尔巴特(Walter Pater)曾说,你不能把真理告诉一个人,只能把他放在他能够自己发现的地位上。我们若不是亲自去发现真理,直理始终是一件间接的身外之物;而且我们若不是亲自去发现真理,也许我们很快就会把它遗忘。比喻促使人自己去得到结论,并激发他自己的思想,它使真理更为实在、又牢牢的存留在他的记忆之中。

(戊)比喻的另一面,就是向着那懒惰不肯思想或盲目的偏见者,把真理隐藏起来。比喻把责任恰当地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对于那渴望的人,比喻向他们显明真理;对于那不想看见真理的人,比喻就把真理隐藏起来。

(己)我们一定要记得最后一件事,耶稣所用的比喻是说出来,并不是念出来的。它的影响必须是实时性的,并不是用注释与字典长期研究的结果。它使真理条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如同在漆黑的夜间突然发出的闪电一般。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比喻具有两种意义:

第一,我们必须尽量详细的搜集有关巴勒斯坦生活背景的资料,使这些比喻可以击中我们的要害,如同对于当时被次的听众一般。我们必须思想、学习,和想象当初听众的情形。

第二,通常说来,一个比喻只有一个要点。比喻并不是寓言;在寓言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内在的含意,因此寓言必须诵读与研究;比喻只要听就可以了。我们一定要十分小心不要把比喻当作寓言,可是要记得比喻的安排,是要使听见的人,在顷刻之间看见真理的闪光。

撒种的出去撒种(十三191823

这是一幅任何在巴勒斯坦的人都会了解的图画,我们在这里真正的看到耶稣应用‘此时比地’的情境,来说明‘那时那地’的事情。英文标准修订本有一点不够清楚的地方:‘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编按:中文和合本也是这样翻译)希腊文中并不是‘一个撒种的’,而是:‘看哪,那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耶稣在当时候很可能用一只湖边的船当作祂的讲台,在海岸附近的田地,有一位撒种的正在撒种,于是耶稣就在此地,藉着大家都看得见的撒种人,作为祂教材的开场白:‘请看正在田里撒种的那个撒种人。’耶稣用他们那时候实际看得见的东西为开始,使他们的心灵可以向他们从来未曾看见过的真理开启。

巴勒斯坦有两种撒种的方式:一种是撒种的人在田间一面走一面撒种子。如果风正在吹,有的种子当然会给风带到各个地方去,有的时候全部的种子都被吹到田地以外。第二种是一种懒惰的办法,但是探用的倒是相当普遍,就是把一袋种子放在一匹驴子的背上,在袋角撕开或割开一个洞,让驴子在田间走来走去,种子也就随之散播出来。有的时候驴子还在小路上走,在未曾到达田间以前,有一些种子就已经漏出来了。

巴勒斯坦的田地,均呈长条形;通常在两个长条间的土地,就是供人通行的小路。这些小路被无数过路者的脚踩得十分坚硬,这就是耶稣所说的路旁之意。如果种子撒落在这样的地方──其实有的种子不论是用甚么方法撒下去的,都会落到这种地方──它是决不会有机会进入泥土之中的。

石头地并不是充满了石头的地,这种地在巴勒斯坦极为普遍。在表面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泥土,下面却是石灰石的岩层。在石头上面的泥土可能只有几寸,在这种土地上的种子一定能够发芽,而且芽发得佷快,因为这种土地很快就吸收到太阳的热气。可是泥土不深,种子的根往下去寻找养料和水分的时候,所踫到的只是石头,使种子饥渴而死,十分经不起阳光的照射。

荆棘的土地就是欺哄人的土地。撒种的人在撒种的时候,看见地面上好像很干净。要使土地干净倒很简单,只要把土松一松就行了。可是在地里仍有茅草与蔓藤的松根,还有将要复生的杂草,以及四季生长的有害植物。每一位园丁都知道杂草生长的讯速与顽强,是其它的好种无法比拟的。结果好种与潜伏的杂草一同生长,可是过于强盛的椎草窒息了好种的生命,当杂草欣欣向荣的时候,好种就死去了。

好土的泥层深厚,纯净并松软,使种子可以深入,获得它的养料,使它的生长不受阻碍,在好土里的种子会结出丰盛的子粒。

道与听道者(十三191823)(续)

其实这个比喻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是指着两种人说的:

(一)指听道者而言。学者们常认为十八至廿三节,并不是耶稣自己的解释,而是初期教会传道人的解释。其实这也不是它正确的解释,因为它违背了比喻并不是寓言的律,而且叙述得过分详细,使初次听见的人无法提摸。如果耶稣是真正的指着一位正在撒种的人,这也无可厚非,无论如何不同的土地是表示不同种类的听者,这解释在教会的思想方面,总是占有它的地位。这种想法一定是从某种权威而来。倘若如此,为甚么竟不是从耶稣而来的呢?

如果我们把这个比喻当作对于听者的警戒,它的含意就是:接受 神的道有好几种方式,产生的结果是在于接受者内心的情况。任何话语的命运维系于听者,正如有人曾说:‘一则笑话的成功,并不是靠着说笑者的舌头,而是在于听笑话者的耳朵。’一则笑话如果讲给一个具有幽默感,并且准备微笑的人听,一定会达到目的。如果一则笑话讲给无幽默感,或决不肯自娱的人听,一定会招致失败。那么谁是这比喻中所警戒的听者呢?

(甲)心灵闭塞的听者。 神的道无法进入某一种心灵之中,这就好像种子落在曾被许多脚迹踏过的硬土上一样。有许多东西可以闭塞人的心灵。偏见可以使人对于每一件他所不愿意看见的东西瞎眼。不受教的灵能够树立一道不易攻破的障碍。不受教的灵能够由以下两个结果中的一个而产生的。它可能是骄傲的结果,使人不知道他所需要知道的;它也可能是惧怕新真理,不肯在思想的道路上冒险的结果。有的时候不道德的品格,以及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能够闭塞他的心灵,可能真理会定他所爱事物的罪,责备他待人接物的方式;有许多人不肯听从或认识定他罪的真理,因为没有人会比那故意不要看见的人更为盲目。

(乙)有一种听者的心灵犹如土浅的土地。他是属于一种未曾把事情经过深刻透彻考虑的人

有些人对于每一种新流行的玩意儿都表示高兴,他们很快就接受,也很快就把它丢弃。他们一定要趋向时尚,他们开始某种新的嗜好,或开始热诚地求得某种新的才能,等到渐渐遇见困难,他们就放弃了,或者热诚消退把它弃诸一旁。有的人生活中杂乱无章地充满了许多有始无终的东西。人也可以用这种态度来对待 神的道。他初听的时候,也许会引起一阵情感的反应,可是没有人能够在一阵的情感中生活。人有一副头脑,而获得一个有智慧的信仰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基督教有它的要求,人接受基督教以前就必须面对这些要求。作基督徒不仅是一个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一阵突然的热情,常会很迅速地变成一堆死灰。

(丙)有一种听者对于生活中许多的事物都发生兴趣,可是常把最重要的挤住了。现代生活是越来越拥挤,越来越迅速,特征是人逐渐忙得无暇祈祷。许多事占据了他的时间,使他无暇研究 神的道。他要参加许多会议,有价值的工作与慈善服务,使他留不出时间献给爱心与服务的源头。他的工作紧紧地抓住他,使他疲累得想不到其它的事。引起危险的并不是那些明显的坏事,而是好事。因为‘次好的永远是最好之劲敌。’一个人并不必是故意的把祈祷,读经,与教会生活排斥于生命之外,可能他时常想到它们,也盼望他能够有时间做这些事,并且想要把时间分出来,不过他总是不能从自己繁忙的生活中脱身。我们一定要非常留意,是否基督已经不复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最崇高的位置上呢?

(丁)还有一种人如同好土一般。他接受 神的道有四个阶段。第一,像好土那样,他的心灵是开启的,他随时都乐意学习。第二,他准备听从。他决不会因为过分骄傲或过分忙碌,以致于不能听见。有许多人如果能够简单地停下来,听从智慧朋友的忠告或 神的声音,一定不会遇到那些令人痛心的事。第三,他明白。他彻底想过整个的事情,并且知道这事对于他个人的意义,准备好要接受。第四,他把所听见的道转变为行动,使好的种子结出美好的子粒。真正的听者,就是那听见,了解并遵从的人。

不灰心(十三191823)(续)

(二)当我们一开始研究这个比喻的时候,就说它具有双重的意义。我们已经看到听道者的这一方面,不过它也同时顾及传道者的方面,它不仅要向一般听众说真理,也要向小圈子内的门徒说话。

我们不难看出有时候在门徒的心中感到有些灰心。他们认为耶稣就是一切。是最智慧,最奇妙的一切。但是在人的立场看来祂的成就却十分有限,会堂的门正渐渐向祂关闭;正统派的宗教领袖是他最刻薄的批评者,而且公然的要除灭祂。群众虽然前来听祂的道,真正改变的却是极其少数。有许多人只是来分享祂医治大能的利益,可是他们得了好处以后就走开忘记了;有许多人来到耶稣面前只为了有所得着。照门徒当时所面临的情境,耶稣似乎除了引起教会领袖的敌视与群众间极少数的响应外,并没有甚么其它的就。无怪乎门徒心中有时带着深切的失望与灰心。在这个比喻之中,对于灰心的传道人说些甚么话呢?

这比喻对于灰心者最明显的功课,就是收成的确可期。这教训是在这个比喻的最高峰,即 神之道的种子结出丰富果实的那幅图画中。有的种子也许会落在路旁被飞鸟夺去;有的种子也许会落在土浅的石头上,永远不致成熟;有的种子可能落在荆棘之中窒息而死;但是无论如何收成终必来到,收割是确实可期的。没有农夫会盼望他所撒播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生长出果实来,他十分明白有的种子可能被风刮走,有的种子可能落在不能生长的地方,可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继续撒种,也不会使他放弃对收成的盼望,农夫在撒种的时候深信即使有些种子浪费掉也无关紧要,或多或少收成终必来到。

因此这个比喻对于撒播 神之道种的人,是一个鼓励的比喻。

(甲)凡在撒 神之道种的人,并不知道他在做些其么,也不知道种子会产生甚么效果。吉(H. L. Gee)君在他的一本书中提到一则故事。在他参加敬拜的教会中,有一位孤单的老年人老汤姆斯,汤姆斯比他所有的朋友活得更为长久,因此很少有人认识他。后来他死了,吉君认为可能没有一个人会去参加他的葬礼,于是他自己决定去。这样总算有个人陪陪老汤姆斯到达他最后的安息之所。

果然除了他以外并没有别的人。又是一个风暴潮湿的天气,最后棺木到达了公墓。那时候正值战争期间,有一位军人守候在门口;他是一位长官,可是因为他穿着两衣看不到他军衔的标志。这位军人走到墓旁参加葬礼的仪式,等到仪式完毕,他走上前去,站立在开敞的墓前,举起手来敬礼,恭敬得如同向一位国王敬礼一般。吉君与这位军人一同离开墓地,他们正走着的时候,风吹开了军人的两衣,这时候吉君看见了军人肩头上的肩章,他的官阶竟是准将。

这位准将吉君说:‘你也许对于我在这里所作的感到十分希奇,许多年以前,汤姆斯是我的主日学老师,那时候我真是一个野蛮的少年人,对他是极其厉害的试验,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在我身上所作的。但我能够有今天,完全是老汤姆斯所赐。今天我一定要来向他献上最后的敬意。’汤姆斯并不知道他所作的。没有一位传道人或教师会知道他做到了甚么地方。撒种是我们的工作,千万不要灰心,其它的就交托 神吧!

(乙)凡是撒种的人,不可能、也决不应该盼望迅速的果效。自然界的生长过程永不会匆忙急促。一颗橡子,长成一株橡树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种子在人的心中发芽之前,可能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往往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在他心里的一句话潜伏沉睡,直到有一天醒悟过来,使他脱离极大的引诱,保守他的灵魂免致死亡。我们生活在一个盼望迅速果效的时代中,但在撒种方面,我们必须在忍耐与盼望中撒下我们的种子,有时候一定等待多年方有收成。

真理与听从者(十三10173435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甚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本段经文充满了许多难题,我们一定要花一些时间找出它的意义。首先要注意,在它一开始就有两件一般的事,我们如果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它们就会向我们大大阐明整段经文的真义。

十一节中英文标准修订本译作‘秘密’这个词的希腊文,是musteria。它文字上的意思是‘奥秘’(mysteries),事实上这正是钦定本所译的(编按,中文和合本也是这样翻译)。但是在新约时代,‘奥秘’是一个专门技术上的名词,论到某种暗晦不明、外人所不能了解的东西,某些奥秘事。

在耶稣的时代,希腊与罗马人最热衷的宗教,就是所谓奥秘宗教。这一类的宗教具有一种普遍的特性,它们根本是一出关于受难的戏剧,说明某神明或女神生活、受苦、磨难、死亡,再复活过来赐福于人类的故事。受教的弟子要接受漫长课程的教导,在其中说明了那出戏剧所包括的意义。这套课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在准许弟子观赏戏剧以前,必须要他经过一段时期的禁食与禁欲,每一件事,都是为要培养他的情绪,达到某种期望的阶段。然后再带他去看表演。整个的气气都经过仔细的安排,有巧妙的灯光,动人的音乐,还有燃香与香料。在许多场合之中还有最庄重的礼拜仪式,然后再把这出戏表演出来,为要使敬拜者的内心对于舞台中所述及的神明或女神产生完全一致的愿望。敬拜者故意无节制地实在的分享了剧中人神圣的生活、受苦、死亡与复活。敬拜者到最后的呼求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我们拿一剧本来作为例子。伊西斯(Isis,她是司繁殖的埃及女神──译者注)宗教剧是在所有宗教剧中最有名的一出,阿西利斯(Osiris)是一位智慧而贤明的君王,他邪恶的兄弟色特(Seth)怀恨于他,与七十个人叛党同谋,劝他去参加一次宴会。在宴会中强迫他进一只精工制作正适合于他的棺材。阿西利斯正躺在棺材里的时候,盖子突然就盖上了,那双棺材被扔到尼罗河里去。阿西利斯忠实的妻子伊西斯经过漫长困乏的搜寻,终于找到了那只棺材,悲恸地带回家去,可是她不在家的时候,邪恶的色特再来伦取了阿西利斯的身体,切割成十四块分散在埃及全地,伊西斯再一次开始她困乏忧伤的搜寻,经过很长久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所有的分块,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那些分块竟合在一起,阿西利斯由死里复活过来。从此以后,他就变成活人与死人永垂不朽的君王。

我们一定很容易看出,一个经长期教导的人,看到了这出精心泡制的戏剧是何等的受感动!这是一位贤君的故事,有罪恶的攻击,有爱情忧伤的搜寻,爱情得胜的寻获,还有得胜死亡之生命复活。敬拜者被认为是参与了这经验,他事后,按照奥秘宗教中的一句名言,是‘重生到永远’。

这就是一种‘奥秘’,它对于外人是毫无意义的,对于受教的弟子却是无比的宝贵。其实主的晚餐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只是走进教堂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事的外人来说,只是一群人吃着小块的饼,喝着小玻璃杯里的葡萄酒而已,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件奇特的事。但是对于那知道自己在做甚么,以及知道这些东西所代表的含意,并接受过教导知道这个中意义的人,这却是教会中最宝贵、最动人的崇拜。

所以耶稣对祂的门徒说:‘外面的人不能够明白我所说的话,可是你们知道我,你们是我的门徒,你们能够明白。’基督教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它只能从里面去了解。惟有个人与基督相遇以后,这个人才会明白。一个人若不尽力要作一个基督徒,就不可能了解基督教,外面的批评乃是无知的批评,惟有一个要作门徒的人,才能够遇见基督徒信仰中最宝贵的东西。

人生严格的律(十三10173435)(续)

我们所要看的第二件普通的事,就是在十二节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初次见到这节经文的时候,似乎认为它简直太残酷了。可是它并不是残酷的,却是简单地说明一个真理,一个生命中必然的、决不能避免的律。

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凡有的人就会得着更多,而他所有的是从那没有的人那里取来的。在求学的事上就是凡努力、劳苦积聚知识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惟独他才能获得研究和课程进步,得到更深刻的学问。他能够取得学业上的成就,是因为他的勤奋忠诚,使他配得上接受这个荣誉。在另一方面,那懒惰不愿工作的学生,简直就是不可避免地失去他曾经拥有的知识。

有许多人在孩提或学生时代对于拉丁文、法文或其它语言一知半解,到了晚年,他就会一字不识,因为他从来也不想发展或使用它们。许多人具有某种手艺或某种成功的技能,因他的忽略不用而丧失。勤奋,忠心,努力工作与努力研究,努力练习的人,是在越得越多的地位上;那懒惰的人,有可能会丧失他曾经得着的东西。任何恩赐都可以发展的,并且,因为生命中没有一件东西是静止不动的,若有了恩赐,却不去发展,必会丧失了。

良善也是如此,我们每胜过一次试探,就会使我们更能够胜过下一次的试探。我们每失败一次,就会在下一次的攻击中,无法站立得稳。我们所作的每一件善事,每一次自律的行为和服务,都使得我们更容易做下一次;每当我们失去这样的机会,就会使我们抓不住下一次的机会。

人生永远是得着更多,或失去更多的历程。耶稣定规的真理就是人的生活跟祂越接近,这人的生活就越近乎基督的理想,他的生活中就更有力量。而一个人越离开基督,就越不能达到良善;因为软弱正如刚强一般,是逐渐增加起来的。

人的盲目与 神的旨意
(十三10173435)(续)

本段经文中的十三至十七节,是整个福音书中最难解的经节,其实它们在每一本福音书的记载各有出入,表明初期教会对此是多么的为难。马可是最早的福音,因此我们盼望马可最接近耶稣真正的意思,四章十一至十二节如此说:

‘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如果我们只看这些经节的字面(外表),并不努力去了解其中真正的意义,它们就成为一种奇怪的申明:耶稣对人用比喻为的是不使人明白,免得他们转向 神寻求赦免。马太比马可写得迟,马太有一个重大的改变: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

按照马太的记载,耶稣用比喻是因为人们太盲目痴聋了,用任何其它的方式都不能使他们看见真理。

现在要注意的是耶稣所说的话中,引用了以赛亚书六章九至十节的话,以赛亚所说的这番话,又使那研究这段经文的人耗费了许多心思。标准修订本逐字的翻译希伯来文,它如此写道:

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在这里的口气似乎 神故意使人瞎眼、耳聋、硬心,使他们不能够明白。百姓们的缺乏了解,似乎除了 神故意的行动以外,别无其它的原因。

正如马太灭轻了马可的口气,同样希伯来文圣经翻译成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即为耶稣时代大部分犹太人所使用的译本,也缓和了希伯来文圣经的语气:

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认识。’因为这百姓的心成为愚钝,他们的耳朵发沉,他们的眼睛紧闭,免得他们用眼睛来看,用他们的耳朵听,用他们的心体会,回转过来,我便医治他们。

七十士译本所说的是把这责任从 神那里完全切实地挪到百姓身上。

那么这段经文到底该怎么解释呢?我们可以很实在地确定一件事,不论这段经文是甚么意思,它决不可能是耶稣故意用这种方式传出祂的信息,使人们根本就无法了解。耶稣并不是要向人隐藏真理,乃是向人启示真理。而且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把握真理的含意也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正宗派的领袖们听到凶恶园户比喻中威吓的话,他们完全了解其中的意思,他们的反应是从这比喻的信息中,恐惧地退缩,并且说:‘这是万不可的’(路二十16)。耶稣在本段经文的卅四至卅五节,引证了诗人所说的话:

我的民哪!你们要留心听我的训诲,侧耳听我口中的话。我要开口说比喻,我要说出古时的谜语,是我们所听见所知道的,也是我们祖宗告诉我们的。

这是引证诗篇七十八篇一至三节的话,在其中诗人知道他所说的一定会得到人的了解,他又呼唤人归向他们与他们先祖所知道的真理。

事实上,在我们阅读以赛亚的话,以及耶稣对这番话的引用时,就要有见识并且把我们自己放在以赛亚和耶稣的地位上。这些话告诉我们三件事情:

(一)它们论及先知的困惑。先知把他自己十分清楚明白的道,传给百姓,他们的不明白,使他感到十分狼狈。这是传道人和教师们经常重复的经验。当我们传道、教导,或与人讨论的时候,我们想要把那些对于我们十分恰当、生动、不能不引起兴趣,又十分重要的事告诉他们。可是他们听起来竟完全不发生兴趣、了解与迫切的反应,于是我们只有惊异与困惑,不知道为甚么那对于我们如此有意义的真理,对于他们竟毫无意义;那点燃我们内心的火焰,对于他们只是像石头一样的冰冷,使我们内心受激励的感动,只留给他们无动于衷冷淡的漠不关心。这是每一位教师、传道人与布道家的经验。

(二)它们论及一位先知的失望,以赛亚感到他所传的道得不偿失,彷律他是对着一道砖墙在说,无法进入这些既聋了又瞎的百姓们的头脑与心灵之中。其结果,他们似乎并没有转好,反而越来越坏。这也是每一位传道人、教师的经验,有时候那些我们想要得着的人,不论我们怎样尽力,不但不就近主,反而与基督教的理想越离越远。我们的话彷佛吹过的一阵风,我们的信息遭遇到人漠不关心,难以冲破的阻碍。我们一切的工作,似乎毫无作用,因为到头来,人与 神的关系似乎比起初离得更远了。

(三)可是这番话之中,除了先知的困惑与失望以外,还论到先知最终的信心。我们在此地面对面的遇见犹太人的一种信仰,撇开这信仰,诸先知、耶稣、和早期教会所说的很多话,就不能为人所充份了解。

简单的来说,犹太人有一个基本信仰,认为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没有一件会在 神的旨意之外;而当他们说‘没有一件’,是指文字上‘没有甚么’的意思。人们听从,或不听从,都有 神的旨意;人们不肯明白真理或接受真理,也都有 神的旨意。犹太人紧紧地把握住这样的信仰,认为每一件事物在 神的旨意和计划中都有它的地位。 神把成功与失败,良善与邪恶,交织在祂的设计中。

每一件事物最后的目的都是好的,这正是罗马书九至十一章保罗的思想。这几章圣经是论到 神的选民犹太人怎样弃绝 神,当 神的儿子来到他们中间的时候,他们的确不接受 神的真理,并且把耶稣钉死在十架上。这似乎是一件无法说明的事。结果是甚么呢?结果是福音临到外邦人,而最后会有一天外邦人将与犹太人聚双在一起。表面看是恶的却是以更有意义的善来收场,因为这一切都在 神的计划与策谋之中。

这就是以赛亚的感觉。起初他困扰、失望,后来有亮光来了,于是他说:‘我虽然不了解百姓们的作为,但我知道这一切的失败是在 神最终的旨意之中,祂要使用它们来成就祂极大的荣耀,并使人得到最终的益处。’所以耶稣用以赛亚的这些话来鼓励祂的门徒,祂等于说:‘我知道这件事看来令人失望,人们的头脑与心灵不接受,人们的眼睛不认识真理的时候,我知道你们有甚么感觉;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形之下,仍是有一个目的──有一天你就会看见。’

这是我们极大的鼓励。有时候我们因看见自己的收获而高兴,有时候简直就是一无所获,完全没有反应,除了失败以外毫无所得。这也许是人的看法和想法,但是在它背后却有一位 神,祂甚至把这个失败,包括在祂全智全能所作的计划中,在 神至终的计划中是没有失败,也不会落空的。

仇敌的作为(十三24303643

巴勒斯坦的听众对于这比喻中所描述的情景,真是再清楚、再熟悉也没有了。稗子是农夫劳碌的咒诅,是一种杂草,亦称作有须的毒麦。在最初的阶段,稗子与麦子极其相似,简直不可能把它们分别出来。它们发芽以后,虽然很容易区别,可是那时候麦子跟稗子的根纠缠在一起,如果拔掉了稗子的根,麦子的根也会一齐被拔出来。

汤姆逊在圣地与圣书中述及他在汉姆谷(Wady Hamam)看到稗子的情形:‘谷物发展的程序,正如此喻中所说的一样。当谷物发芽的时候,稗子也发芽了,连小孩子也可以毫无错误的把它们分别出来。但在它们还没有发芽以前,即使最精密的检查,也查不出其中的区别。我对于这一类事毫无信心。即使这国家中经常在田间拔除杂草的农夫,也不能把稗子和麦子分开,因为不但会把好的当作坏的,而且两者的根纠缠在一起,拔起来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把它分开。所以只有让它们一起生长到收割的时候。’

稗子和麦子长得十分相像,以致犹太人把稗子称作‘假麦子’,希伯来文称麦子为zunim,而希腊文的zizanion是由它而来的;zunimzanah有关连,后者意即私通的行为。传说稗子是洪水以前败坏的时代开始有的,因为那时候整个的创造物、人类、动物、植物全都误入歧途,干犯了私通的罪,因而产生了违反天性的结果。在早期阶段的稗子和麦子十分相似,据传说稗子就是误入歧途退化的麦子。

稗子和麦子一同生长的时候,无法完全把它们分开,但是到最后它们必定要分别出来,因为有须的毒麦,带有轻微的毒性,能使人感到晖眩、不适,并且有麻醉性。即使少量亦带有苦涩难尝的味道,到最后通常是用手把它们分别出来。莱维生(Levison)描述其过程为:‘雇用女工在要磨的麦子中,捡出有须的毒麦……按照惯例是在打谷以后,才来作分开麦子与稗子的工作。把麦子平铺在大托盘中,放在女工面前,她们就会把形状大小与麦子相若,但带有鼠灰色的稗子,从麦子中捡出来。’

因此在早期的阶段无法把毒麦与麦子分出来,但是到最后一定要辛苦地把它们分开,否则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人故意把稗子撒在别人的田里,并不单是一个想象中的故事,实际上确有这一类的事发生。在今日的印度,人对于仇敌最可怕的威胁就是:‘我要在你的田里撒稗子。’在罗马的法典中也提到这种罪行,设有明令禁止,并规定了处罚的条例。

这比喻中一连串的故事,对于初次听闻的加利利人,都是十分熟悉的。

审判的时候(十三24303643)(续)

这是耶稣所讲的教训中,最切合实际的一个比喻。

(一)它教导我们,在这世界上常有一个敌对的力量,寻找和等候要毁灭好的种子。在我们的经验中,两方面的影响都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那种帮助这种子发育和成长,和那种寻找机会毁坏这种子使之不能结果的影响,两者都存在。我们必须儆醒谨守,这是我们的功课。

(二)它教导我们要区别某人是否在 神的国度中,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一个人在外表上看来是一个好人,也许他根本就是一个坏人。可是一个在外表上看来是坏人的,说不定却是一个好人。我们在不知道全部的实情时,却总是太快地把人贴上标签,这个好或者坏。

(三)它教导我们不要这样快就下判断。如果收割者要照他自己的办法把毒麦拣出来,结果就会把好麦子也拔出来了。审判要留待收割的时候。人受审判,并不是按照他一生中某一次的行为或某一个阶段,而是按照他的整个生命。没有到最后的阶段,审判是不会临到的。一个人可能犯了一桩极大的错误,而以后藉 神的恩典得蒙拯救,使他的余生因他的补救成为一个可爱的生命。一个人也可能一生中都是过着令人敬仰的生活,到末了却由于突然崩溃陷入罪恶,而有了罪的结局。没有人只看到一部分,就能够对于整个的事骤下断语;仅仅知道别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判断他整个的人生。

(四)它教导我们到最后必定会有审判。审判虽不急促,但审判终必来到,总有一天善与恶要分别出来,可能从人这方面来说,罪人在今生似乎逃避了他的结局,可是还有来生。可能从人这方面来说,好人似乎并没有得到好报,但是还有一个世界,它能弥补旧世界的不平衡。

(五)它教导我们惟有 神才有审判的权利,惟有 神才能分辨善恶,惟有 神才会看到人的一切,和人生的一切。惟有 神自己才能审判。

所以到最后,这比喻就是两件事情──它警告我们根本不要去审判别人,也警告我们最后 神的审判将要临到。

微小的开始(十三3132

在巴勒斯坦的芥菜种,跟我们在英国所看到的芥菜种很不一样。严格正确地说来,芥菜种并不是最小的种子,例如丝柏树的种子就比它小;但在东方的谚语中,把芥菜种喻为最小的种子。就像犹太人说一滴血像芥菜种那么小;或者如果他们论及人犯了节期的律法上的细节,就说它像芥菜种那样微小。耶稣自己也就这样说到信心好像一粒芥菜种那么小(太十七20)。

在巴勒斯坦的芥菜种的确会长得像一棵树那么大。汤姆逊在圣地与圣书中写道:‘我在肥沃的亚喀尔(Akkar)平原看到这种植物,高逾马匹和骑者。’他说:‘藉着我的向导的帮助,我把一棵芥菜树连根拔起来,竟达十二英呎以上。’这个比喻并无夸张的意思。

而且在这一类芥菜丛中常见到一群围绕在四周的飞鸟,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因为飞鸟喜受栖息在树间啄食它黑色的种子。

所以耶稣说祂的国度好像由芥菜种长成的一棵树。这比喻的意义十分清晰明显,天国是从极小开始,但没有人知道它到何时结束。在东方的语汇和旧约圣经本身通常都是用一棵大树的图画来描述一个大的帝国,那些附属的国家被描成在树枝间寻求栖息与遮蔽之所的飞鸟(结卅一6)。因此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天国是由最小的开始,但是到最后,许多国家都要在其中聚集。

最伟大的事件,往往从最小的地方开始,这乃是历史事实。

(一)从一个人开始的一种观念可能会改变整个的文化。大英帝国解放奴隶,都是韦尔伯佛思(William Wilberforce)一个人的功劳。这种使奴隶得自由的观念,是从他念了一本克拉克逊(Thomas Charkson)所写揭发奴隶买卖黑幕的书而来的。韦尔伯佛思是比特(Pitt)首相的挚友。一天他在比特的花园中,与格仁维里(George Grenville)同侳在一起,在他们眼前凯斯敦谷的美景一览无遗。然而韦尔伯佛思所想到的并不是美丽的景色,而是世界的污点。比特突然转过身来对他说:‘韦尔伯佛思,你为甚么不在议会中提议禁止贩卖奴隶的事?’从此这观念就种植在一个人的心中,而这观念后来使千百万人的生命因而得到改变。一个观念必须要找到一个人愿意被它所占有;一旦找到了这样的人,一股不可遏止的浪潮就开始奔涌了。

(二)一个见证必须从一个人开始。诺斯柯特(Cecil Northcott)在他的一本书中,提及有一群世界各国的青年在一起讨论基督的福音当如何传布的问题。他们谈到宣传、文字以及二十世纪的各种传布福音的方法。有一位从非洲来的女子说:‘我们要把福音传给我们的某一个村子的时候,我们并不送书,只差遣一个基督徒家庭住在那个村子里,就是藉着他们住在那个地方,使村里的人成为基督徒。’任何团体或小区,任何学校或工厂,任何店铺或办公室,个人的见证一次又一次地引领人加入基督徒的团体。凡是为基督点燃火焰的男女,就鼓舞了别的人。

(三)一个改革是从一个人开始。特勒麦区斯(Telemachus)的故事是基督教会中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他原是一位在旷野的隐士,但 神的呼召呼咐他必须要到罗马去,他就去了。罗马在名义上虽是一个基督教的国家,仍旧盛行着斗剑的比赛,双方互相打斗时,群众为这流血的嗜好吶喊助威。特勒麦区斯设法进入竞技场,在那里已有八万名的观众。他感到十分惊恐,这些自相残杀的人们岂不也是 神的儿女吗?他从他的座位上跳起来,一直走到竞技场的中心,站在两位斗剑者的中间。别人把他拖到旁边去,他又跑回来。邀怒的观众开始用石头向他扔去,他扔旧挣扎着回到两位斗士的中间。官长发出了命令,日光下闪耀着刀剑的光辉,特勒麦区斯终于死了。突然有一阵静寂,群众突然间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位圣人死了。从此罗马再也不举行斗剑的比赛,一个人以他的死洁净了整个帝国的一件罪孽。改革必须从一个人开始,他并不需要从整个国家开始,他可以从他的家庭,或他每日工作的场所开始。而一旦开始了,没有人知道要到甚么地步才会结束。

(四)这是耶稣所说的最个人化的心喻之一。祂的门徒有时候必定会感到失望,他们的队伍如此之小,而世界又如此之大,他们怎么可能得着世界并改变世界呢?然而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与耶稣一同进入世界。马丁(Hugh Martin)引证韦尔斯(H. G. Wells)的话说:‘他在历史中轻易地担任了支配者的角色……一位毫无神学偏见的历史家,他会发现他在忠实地描写人类的过程中,不得不将首要的地位给予这位腰无分文的拿撒勒教师。’耶稣在这个比喻中对祂的门徒所说的,也是对今日跟随祂的人说的:不要灰心丧志,各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事奉和见证主;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从那最小的开始,使天国藉以生长,直到有一天,地上的国度终于成为 神的国度。

‘你们的军队虽然稀少、微小、软弱,
你们队长的力量却刚强、壮大,
前去征服全地;
至终一切必都归祂所有。’

基督改变的能力(十三33

在这章经文中,有耶稣摘取祂的比喻的数据最有意义的记载。祂每一次都是从日常生活各种的情境与活动中取得资料。祂从祂的听众十分熟悉的事物作为开始,以便带领他们了解从来没有进到他们心灵中的事物。祂从农夫的田地里拏来芥菜种的比喻;他从农夫与杂草多年挣扎的一个难题,取得麦子与稗子的比喻;而撒网的比喻是从加利利海边得来。祂从日常掘地的人取得隐藏珍宝的比喻;而价值贵重珠子的比喻,是从商业交易方面采来的。在这个面酵的比喻中,耶稣更接近家庭,因此祂取材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厨房。

巴勒斯坦的面饼是由家庭焙制的,莱维生指出三斗面好像是拿撒勒一个大的家庭自行烘饼所需要的份量。耶稣把祂时常看见祂母亲马利亚所作的事,作为祂比喻的材料。酵是一小块面团,是上次烘饼的时候就留存起来的,在保存中它一直在发酵。面酵祇是一块发了酵的面团,在犹太人的言语和思想中,常把酵与罪恶的影响联系起来,犹太人把酵跟腐烂败坏相连在一起,而面酵代表罪恶(参阅太十六6,林前五68,加五9)。在准备逾越节筵席的过程中,有一道仪式,就是找出家中所有的面酵来烧除毁灭。耶稣可能故意选择这个例子来说明天国,因为听到 神的国度与面酵相比拟,可能相当引起人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人的兴趣和注意。一个非同寻常、出乎意外的例证,时常就会产生这样的果效。

这比喻的要点是着重在一件事上──酵改变的能力。面酵改变了整个面饼的质量。无酵饼在烘烤的时候没有酵,就好像一块脆饼,又干又硬引不起食欲和兴趣。有酵的饼烘出来既软又松,吃起来又有美好的滋味。酵的介入使面团有了改变,天国的来临也引起生命的改变。我们时常在研究新约圣经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改变。

让我们把这种改变的特征归纳起来:

(一)基督教改变个人的生命。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六章九至十节,搜集了一大堆最可怕、最令人生厌的罪行,然后在下面的一节说:‘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正如凡尼(Denney)曾经说过,我们决不能忘记,基督的功能与力量,乃在于使恶人变为好人。基督教的改变作用,是以个人的生命为开始;因为藉着基督,试探的受害者能够变成试探的得胜者。

(二)基督教在社会方面有四个重大的改革。基督教改变了妇女的生活,犹太人在晨祷中感谢 神,因为 神并没有使他成为一个外邦人,一个奴隶或一个妇人。在希腊的文化中,妇女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除了家事以外没有别的事可作。弗雷曼(K. J. Freeman)叙及在雅典最辉煌的时代,希腊孩童或青年人的生活:‘他回家去,并不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乐趣,他的父亲很难得在家,他的母亲又是住在妇女的闺房之中微不足道的人物,他很可能极少见到她。’在东方地区,时常可能见到一个家庭在旅途之中,父亲骑着一匹驴子,母亲步行,往往还要背负着重担。基督教改变了妇女的生活乃是历史事实。

(三)基督教改变软弱与疾病者的生命。异教徒认为软弱与疾病是令人生厌的。在斯巴达的婴孩诞生以后就要受检验,合格的才准许生存,那软弱不合格的就要丢弃在山旁而死。萧特博士(Dr. A. Rendle Short)指出第一间盲人收容所是一位基督徒他勒塞斯(Thalasius)所创立的。第一间免费施药所是一位基督徒商人亚波罗纽(Apollonius)所创立。留下记录的第一间医院是一位女基督徒法比蛾拉(Fabiola)所创立。基督教是第一个对破碎的生命有兴趣的宗教。

(四)基督教改变年老的生命。就像软弱,衰老也是令人生厌的。罗马的农业作家伽妥(Cato)劝告凡经营田地的人写道:‘查看家畜,再决定买卖。倘若价格相宜,就卖掉你的油,出卖剩余的酒和谷子。卖掉筋疲力竭的牛,残缺的牛羊、羊毛和羊皮,旧的车子,旧的工具,年老的奴仆,生病的奴仆,以及一切多余的东西。’年老的人已经做完了一生的工作,除了被丢弃在生命垃圾中别无他用。基督教是第一个把人当作人,而不是一件工具的宗教。

(五)基督教改变了儿童的生命。基督教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婚姻关系已破坏,家庭正在危险之中。离婚极其普遍,一个女子每一年换一个新丈夫,既不会令人惊奇也不会遭人非难。在这种环境之下,儿童面对着的是一种灾祸,把孩童丢弃致死的悲剧已视作家常便饭。有一封著名的信件是一个从希拉连到亚力山太(Alexandria)城去的人,写给他留在家中的妻子阿丽丝的信,其中写道:‘如果你的运气好生了一个孩子,要是男孩就把他留下,要是女孩就把她扔了。’现代的文明对孩童的保护十分周密安全,但在古代文明之下的儿童,在他开始生存以前,就有一个死亡的机会了。

若有人问:‘基督教对于世界有甚么贡献?’就等于把他自己从与基督徒的争辩中释放出来。在历史中没有一件事会像基督在个人生命与社会生活中所具改变的能力,如此肯定而确实。

面酵的作用(十三33)(续)

现在祇留下一个与面酵的比喻有关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承认,这比喻是论到基督并祂的国度在个人与世界生活中改变能力,但是对于这改变的能力如何起作用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一)有时候说这比喻的教训是说天国的工作是看不见的。我们看不见面酵在面团中的作用,正如我们看不到一朵花生长那样,但面酵的作用永远都是继续不断的。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虽然不能够看见天国的作用,但天国确实在工作,带领人类世界与 神更为亲近。

因此,这也是鼓励人的信息,意即我们随时都要把事情看得远,夬不能拿今天的事跟上个礼拜,上个月或者去年来比较,我们必须回顾几世纪以前,一定会看到天国坚定的成长,正如克罗夫(A. H. Clough)曾说:

‘不要说,挣扎没有效用;
劳苦与伤痛归于空虚;
仇敌既未消退,亦未失败,
正如事物依然如旧。
倘若盼望成空,畏惧可以是谎言;
也许在那边烟雾迷蒙,
你的同志追逐飞敌,
只要有你的帮助就可以扫地以尽。
当疲乏的浪潮,完全消逝,
似乎在此地丝毫没有前进,
但在远处的小巷与海口中,
海水大潮静静地长流。
不仅是从东方的窗棂,
白日的晨光照临,在光明中照临,
面前的日头慢慢地爬,爬得多么慢,
但是在西方,请看!地面明亮,’

从这个观点来看这比喻的教训,乃是有一股新的力量藉着耶稣基督和祂的福音,释放到世界上来,这力量安静而不逃避地为世界的公义工作, 神年复一年确实地在工作之中。

(二)不过有时候也有人像托德(C. H. Dodd)那样,认为这比喻有一个恰恰相反的教训,天国的作用并不是不能看见,而是能够清楚看见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面酵的作用。把面酵放在面团里,它就使这个不动的面团,变成膨胀的一团东西。同样,天国的影响与工作是一种激烈与搅动的力量,所有的人都会看得很清楚。基督教传入帖撒罗尼迦的时候,当地的呼声乃是:‘那搅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徒十七6)。基督教的行动是分裂,扰乱,产生剧烈的影响。

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真理。人们把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确是因为祂颠倒了他们正统派所有的风俗习尚。基督教一次又一次地受逼迫,实在是因为想重新改造人与社会的缘故。在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会像基督教这样地扰乱人心,其实这也是许多人厌恶,怨恨,拒绝基督教,并希望除掉她的原因。

但当我们思想这段经文时,并不需要在这比喻的两种看法之中选择一个,因为它们都是真确的。从一方面来说,不论我们是否看得见,基督的能力、 神的圣灵永远都在 神的国度中工作。另一方面,天国的能力与基督的工作也很明白的显示出来,许多个人的生命显示出基督所给予的剧烈改变, 神的旨意在历史的长途中,也在安静地工作。

我们也可以把它描述成一幅这样的图画:在天国中基督的能力与 神的旨意,就好像是一条河流,有许多支流是在地底下看不见的地方流过去,可是有时在地面上出现,仍旧可以使所有的人清楚看到它的能力与伟大。这个比喻一面教导我们天国永远在看不见之中工作,同时在历史,也在每一个个人的生命里面,天国的工作有时是如此地明显、如此地大有能力,以至于所有的人都能够看见。

在日常工作中(十三44

这比喻的口气在我们看来似乎希奇古怪,可是对于耶稣时代巴勒斯坦的人们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即使今日的东方人,对于这幅图画也很熟悉。

在古代的世界中虽有银行,并不是普通的人可以使用。一般的老百姓每每把土地当作最安全,用来保存他们最宝贵的东西的地方。才干比喻中那个无用的仆人,就是把他的才干埋藏在土地里,免得遗失了(太廿五25)。有一位拉比说惟一最安全的钱库就是土地,尤其在任何人的庭园随时可能变为战场的时代更是如此。巴勒斯坦是世界上战争最频繁的地方,每当战争的威胁像浪潮那样卷进来的时候,一般人民通常在逃难以前把他们的败宝埋藏在地下,盼望他们将来有一天回来的时候,可以再把它们取回来。约瑟夫说:‘犹太人所有的金子、银子,以及其它最贵重的家俬,都藏于地下以对付不定的战争。’

汤姆逊在圣地与圣书中,叙及他自己在西顿寻到一箱财宝的事,该书的第一版于一八七六年印行。在那个城里有一条著名的橡树大道,有些工人在那条大道的一个庭园中,挖出来几只铜罐,里面盛满了金币。他们尽量设法要保存自己所发现的财宝,可是因为人数过多,而且过份兴奋,终于被当地的政府发现而收回。这都是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父亲腓力大帝的金币。汤姆逊猜想可能亚历山大大帝意外驾崩于巴比伦的消息传到西顿,有些西顿的官长或政府的官员把这些金币埋藏起来,想要趁着亚历山大死后的混乱,侵吞这笔巨疑。汤姆逊接下去说,甚至有人以寻找隐藏的珍宝作为他们终生的职业;有一人找到一枚金币竟然兴奋过度而昏倒,有的人把他们最后的一分钱都用在寻宝的赌博上。耶稣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凡住在巴勒斯坦,以及在东方的人都会了解。

也许有人认为耶稣在这个比喻中,竟推崇一个犯有偷窃藏宝之罪,并且采取步骤要将宝物据为己有的人。对此,我们有两点申明:第一,耶稣时代的巴勒斯坦虽为罗马之属国,并在罗马法律的管制之下,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仍采用传统的犹太律法。犹太拉比的律法,对于隐藏的财宝,具有明确的规定:‘找到的东西归于找着的人,找着甚么难道是必须宣布出来吗?以下这些找到的东西属于找着的人──如果一个人找到分散的水果,分散的金钱……这些都属于找到的人。’其实比喻中的这个人对于他所找到的东西具有优先的权利。其次,除此以外,每当我们研究一个比喻的时候,并不是注重其中细节,比喻有一个要点,其它都是无关紧要的附属品而已。这个比喻里面有两个要点,就是找到的欢喜,以及这人乐意放弃他一切所有,使这笔财宝确实地归他所有。在这比喻中其它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一)这比喻的第一个教训,乃是找到宝物的人并不是由于机会,而是由于他日常的工作。虽然也可以说他是偶然地遇见意外之财,但他是他出去做日常的工作时所找到的。他必定十分勤奋努力地做他每日的工作,他必须要挖得相当深才行,因为仅仅在表面上翻几下是不会挖到宝贝的,这种猜测倒是相当合理。如果只在教会,或所谓神圣的地方,所谓宗教的场合,我们才寻到 神,感觉到与祂亲近,真是一件可悲的事。

有一句未曾记载的耶稣的话,福音书中找不到,却是一句至理名言:‘拿起石头,你们就会找到我:劈开木头,我就在那里。’石匠在做石工,木匠在做木工的时候,耶稣基督就在那里。只要肯忠实和尽心地做你的工作,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满足,对 神的感觉,基督亲自的同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伟大的圣人与神秘主义者劳伦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多半的时间是消磨在修道院厨房污秽的碟子之中,他却能说:‘我感到耶稣基督与我在厨房中,正像在圣餐中一样地亲近。’

(二)这比喻的第二个教训乃是:进入天国值得付上任何的代价。进天国是甚么意思?请记得我们在研究主祷文的时候(太六10),发现 神的国度就是使 神的旨意在地上的社会中,可以像天上一样完全地实行出来。因此要在天国里有份,要进到天国之内,就要接受并遵行 神的旨意,为此而值得付上任何的代价。就好像那寻见宝贝的人一样, 神的亮光突然在某一个时刻可能照亮我们,使我们了解祂对我们的旨意。接受那旨意,可能要我们自己放下十分喜爱的目标和野心,放弃某种十分难以放弃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接受一种不容易做到的锻炼和舍己;总而言之,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来跟从耶稣。除此以外,并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今生得到心灵的平安,在来世得到荣耀。放下一切来接受并遵行 神的旨意,的确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啊!

宝贵的珠子(十三4546

在古代的世界中,珍珠在人的心目中有一个特殊的地位,人们渴望拥有一粒可爱的珠子,不仅因为它在金钱上的价值,也是因为它的美丽。他们只要拿在手上观赏就已经自得其乐了。他们为拥有和观赏一颗珍珠而有一种美感的快乐。当时以红海与英国的海边为珍珠主要的来源之地,商人为搜寻一颗上好的珍珠而找遍全世界的市场。在这个比喻中蕴藏着一些真理:

(一)把寻求天国与寻珠子相比拟,是特别有意义的。我们刚才已经看到,一颗珍珠是所有财产中最贵重的一件东西,也是人们乐于观赏称羡的美物。可见天国是世上最美丽的东西。我们可记得天国是甚么?在天国里,无非是接受并遵行 神的旨意的意思,换句话来说,遵守 神的旨意并不是一件冷酷、暗淡、苦恼的事,而是一种可爱的事。经过了自律、牺牲、舍己与十字架之后,就有世上无处可寻,最可爱的东西。使内心得平安,心灵有喜乐,生命更荣美,惟一的方法就是接受并遵行 神的旨意。

(二)在世界上还有别的珍珠,但是重价的珠子只有一颗,这一点也特有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好东西,人可以在其中发现可爱之处。他可以在知识方面,在沟通人的心思方面,在艺术、音乐、文学以及一切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中,找到可爱之处。他可以在服务人群的事上找到可爱之处,这也不必出自纯粹基督徒动机,而是出自博爱而来的,他可以在人类的关系中找到可爱之处。这一切都很可爱,却不是最可爱的。至上的美是在接受 神的旨意中,这并不是轻看其它的东西,它们都是珍珠,但是最宝贵的珍珠是甘愿顺服 神,而因此成为祂的朋友。

(三)我们在这个比喻中再一次发现前一个比喻的同样要点,但仍有其不同之处。这人并不是为搜寻珠宝而挖地,他得到那件宝贝全是出乎意料之外。那寻找珍宝的人也是用毕生的光阴来搜寻。

但是不论寻获是一时努力或终生奋斗的结果,要得到的反应是相同的──必须变卖并牺牲一切才能得到这件珍宝。我们又一次看到同一的真理──人不论是瞬息间的灵感或长期努力的追求,一日发现了 神对他的旨意,就值得付上任何的代价,毫不踌躇地接受下来。

聚拢与分开(十三4750

耶稣对渔夫用打鱼的比喻来讲道,这是很自然不过的事,好像祂在对他们说:‘请看你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向你们说明天国的事。’

巴勒斯坦地方有两种主要的打鱼方法:一种是撒网,渔夫站在岸上用手把网撒出去。汤姆逊描写其步骤为:‘鱼网的形状如同一顶钟形的帐幕。顶端缚有一条长绳,绳的另一端绑在渔夫的手臂上。预先折好的鱼网,一撒出去就会全部张开。鱼网的四周缚有铅块使它立刻沉入海底。现在请注意这位表演者,半弯着身子;大半身是赤裸的,他精明地注意着嬉戏的浪,他的猎物正漫不经心地向着他滚滚而来。他跳上前去迎接牠们。那撒在空中已经全部张开的网,随着铅块沉向海底,在那些迟钝的鱼儿警觉之前,四周的网眼就已关闭了。藉着手中拉着绳索的帮助,渔夫便可以悠闲地收起满网的鱼。从事这件工作需要一双敏锐的眼,一个灵活的身体,以及撒网的高度技巧。他也必须忍耐,警觉、随时迅速地把握撒网的顷刻。’

第二种打鱼的方法就是拖网,我们可以称其为大鱼网或捞网。在这个比喻中所提到的就是这种网。拖网是一个大型的正方形网,四角系有大索,不动的时候就垂直挂在水中;渔船开始向前移动的时候,网就形成圆椎形,各种的鱼类都会被拖进来。

然后把网拉上岸,分别捞获的东西。无用的丢弃,好的收存在器皿中。有的鱼是活活的放在盛了水的器皿中,否则就无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把新鲜的活鱼送到较远的地方去。

本比喻有两大教训:

(一)这种拖网的打鱼,当然无法选择与鉴别,非要把水里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拉上不可,而且一定是混杂的东西。如果我们以此譬作 神在地上国度的器皿──教会,必定是表明教会不能够选择与鉴别,地上的教会必定是混杂的,包含有各种各样,好人与坏人,有用的人与无用的人。

对于教会始终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排外的与包容的。主张排外观点的人,认为教会是为着好人,就是那真正定全奉献自己与世人大有分别的人而有的,这个观点很有吸引人的地方,但却不是新约的观点,因为,圣经上吩咐我们不要论断人(太七1)。那么到底是谁做判断的工作呢?人并没有资格去审判任何人,也没有资格说某人奉献给基督,某人没有奉献。包容的观点认为教会在本质上应当向所有的人大开门户,就好像拖网一样,因为凡是人的机构就必定是混杂的,这正是这个比喻给我们的教导。

(二)但是这比喻也同样地教导我们,那分别的时候终必来到,区别善与恶的结局定要来临。这当然并不是人的工作,乃是 神的工作。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一切愿意来的聚拢在一起,既不必审判,也不要分别,只要把最后的审判留给 神,只有祂才能审判。

以新的方法使用旧的恩赐(十三5152

耶稣讲完了天国的事,祂问祂的门徒是否明白,他们至少明白了一部分。耶稣接下去说那受了天国教导的文士,就是从祂的库里拿出新的和旧的东西来。耶稣事实上说的是:‘你们能够明白,因为你们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律法与先知一切的教训。一个文士用一生的光阴研究律法与所有的诫命,这种背景能够帮助你们明白。可是你们接受了我的教导,你们不但可以得到你们原来已知道的,还可以徥到你们从前不知道的知道,而且你们原有的知识将要因着我曾告诉你们的话更加发扬光大。’

这番道理具有很大的启示,因为它表明耶稣不愿意凡到祂面前的人,忘记他以往所知道的一切,他应当对于那些知识有一种新的见地,应当把它使用在一种新的服务之中,而且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以往的知识就变成前所未有的更大的财富。

每一位到主面前来的人,都有一些恩赐与才干。耶稣并没有要他放弃他的恩赐。有许多人以为决定跟随了基督就必须放弃一切,把其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谓宗教的事上。其实,一位学者做了基督徒,并不需要放弃他的学识,而是要为基督使用它。一位商人不必放弃他的事业,反倒应当按照基督徒的本份来做生意。一位擅长于歌唱、舞蹈或歌剧、绘画的人,并不需要放弃他的艺术,反而应当以基督徒的本份使用它,运动家无需放弃他的运动,却要像基督徒那样地运动。耶稣来并不是要使生命空虚,而是更加充实;并不是使生命贫乏,而是使它更加丰富。我们在这里看到耶稣告诉人不要放弃他们的天赋,反而要更奇妙地在祂所赐的知识与光照之下,使用它们。

不信的障碍(十三5358

耶稣有时候会到他从小生长的拿撒勒去看一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过做这事却需要相当的勇气。一位传道人最不容易传道的地方,就是他小时候所在的教会;一位医生最不容易行医的地方,就是他年轻时生活的地方。可是耶稣仍然到拿撒勒去,那里的会堂并没有固定的讲员,凡是有名望的人或有甚么信息,都可以被管会堂的人请来演讲。耶稣当然有说话的机会,可是祂一开口,所遇到的全是仇恨与不信,他们不会听从祂的话,因为他们认识祂的父亲、母亲与弟妹们。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曾经住在他们中间,并为他们所熟识的人,竟会有权利说出耶稣所说的话。正如先知常常在本乡得不着人的尊敬,他们对耶稣的态度,树立了一道障碍,使耶稣不可能到他们有任何的影响。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课。在任何的教会聚会中,会众所带来的气氛,传了半篇的信息。会众带来了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可能是传道人的言语无法透入的障碍,也可能使最贫乏的讲章变成一股生动的火焰。

再者我们不应当以一个人的背景或家庭去审判他,我们应当以他本身是怎样一个人来判断他。有许多信息毫无果效,并不是因为信息的本身有其么问题,而是听众的心目中对传道人有偏见,使信息没有机会进入他们的心中。

每当我们聚集在一起敬拜 神,恭听 神的话语时,必须带着热切的盼望,想到这一切话并不是人说的,而是圣灵藉着他说的。──《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