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一章

 

壹、内容纲要

 

【君王的轭与样式】

  一、往各城传道教训人(1节)

  二、遭施洗约翰质疑:

     1.施洗约翰打发门徒去问主(23节)

     2.对施洗约翰的回答(46节)

     3.背后称赞施洗约翰(715节)

  三、遭人批评、弃绝:

     1.被这世代所轻忽(1617节)

     2.被人所讥讽毁谤(1819节)

     3.被诸城所弃绝(2024节)

  四、安息的榜样与呼召:

     1.对所遭遇的事感谢父神(25节)

     2.因父神的美意而得安息(2627节)

     3.呼召人来得安息(2830节)

 

贰、逐节详解

 

【太十一1“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就离开那里,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文意批注﹞“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这是指主耶稣在第十章对十二使徒的教训。

     “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各城’指在加利利的各城镇;‘传道’指传天国的福音,使人悔改相信;‘教训’指教导人使之明白神的旨意。

  ﹝话中之光﹞(一)主吩咐门徒作的,就是祂自己作的;主耶稣言行一致,祂怎样说,祂也怎样作。

     (二)主不光叫别人作,祂自己也作,这就是以身作则。

     (三)主打发了门徒,自己却不稍歇息,仍旧忠心殷勤往前去,这表明属灵的首领不是辖制人,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彼前五3)。

 

【太十一2“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作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

  ﹝文意批注﹞“约翰在监里,”‘约翰’是指施洗约翰;他是因为替神说话,定罪希律王不该娶他自己兄弟的妻子,而被下在监里(参太十四34)。

     “听见基督所作的事,”就是马太第八、九两章所记载的许多神迹奇事。

     “就打发两个门徒去,”施洗约翰原认识基督是神的儿子(约一34),祂有能力行神迹奇事,却没有为约翰作任何事,使他免于牢狱之灾,所以就差遣他的门徒去质问主耶稣(参3节)。

  ﹝话中之光﹞(一)人在患难中(“在监里”)容易起困惑,因此当我们身陷危难时,要特别注意不可中了魔鬼的诡计,而去怀疑主的心意。

     (二)当我们在患难中,要学会眼睛只看主,不看环境。

     (三)主若为我们作甚么事,我们当感谢主;主若不为我们作甚么事,我们也当感谢主。主的作与不作,都有祂的美意。

 

【太十一3“问祂说:‘那将要来的是你么?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原文字义﹞“别人”另外不同类的一个人。

  ﹝文意批注﹞“那将要来的是你么?”约翰的意思是说:‘你到底是不是弥赛亚(基督)呢?’他这话并不是怀疑主,而是对祂表示失望。

     “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这是对主一种反面激将的话,盼望祂能显出弥赛亚的作为来,即率领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复兴犹太国。

  ﹝话中之光﹞(一)人天然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等候”的时间长久了,就会渐渐地不耐,乃至对主生出埋怨来。

     (二)约翰在监里觉得他的难处最大,主应该放下一切先来解决他的难处。许多主的仆人,不是在那里事奉主,而是要主来事奉他们。

 

【太十一4“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

  ﹝文意批注﹞主耶稣受到施洗约翰的质疑、顶撞,却丝毫不以为忤,反而在此将祂自己更多向他启示。‘所听见的事’指主的教训(言语);‘所看见的事’指主所行的神迹(行为)。

  ﹝话中之光﹞(一)施洗约翰原是对主有认识的人,但他还是会软弱,而主对他的答话,乃是关乎祂自己的认识(参45节),可见对主更多的认识,乃是软弱中之人的拯救。

     (二)主作工的果效,不是我们凭眼见所能衡量的;所以我们不要凭外面的情形来跟随主,而要凭里面对主的认识来跟随祂。

     (三)本节把“听见”列在“看见”之先,可见基督的教训(主的话)比祂的行事(神迹)更重要;看见十件神迹,不如听见十句神的话。极端灵恩派的人,重视神迹过于神的话,这是本末颠倒。

     (四)一个有启示的人还需要再得着启示,一个看见主显现的人还需要再看见主的显现;新的启示和显现,叫我们能重新得力。没有异象,就没有能力。

 

【太十一5“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痲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背景批注﹞在旧约里面,从未有过“瞎子看见”的神迹,但曾藉先知以赛亚预言,当弥赛亚来时,祂必能叫瞎子的眼睁开(赛卅五5)。

  ﹝文意批注﹞主耶稣是要藉祂所行的这些事作为证据,让施洗约翰明白祂就是弥赛亚。

  ﹝灵意批注﹞本节各种人象征我们得救以前的不同光景:

        1.“瞎子,”象征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四4)。

        2.“瘸子,”象征不能在神所命定的道路上行走(徒三29)。

        3.“长大痲疯的,”象征在神眼中是叛逆不洁的(民十二110)。

        4.“聋子,”象征听不见神的声音(赛廿九18)。

        5.“死人,”象征死在罪恶过犯之中(弗二1)。

        6.“穷人,”象征在这世上没有神、没有指望(弗二12)。

  ﹝话中之光﹞(一)“瞎子看见”是得救的第一步;主先叫我们的眼睛得开,我们才能从黑暗中归向光明(徒廿六18)。

     (二)主耶稣使我们眼睛得开,脚有力量走主道路(来十二1213),原来背叛神的心志得以降服(王下五914),能听见主的声音(约十27),晓得祂复活的大能(腓三10),并享受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弗三8)。

 

【太十一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原文字义﹞“跌倒”见怪,厌弃,绊脚。

  ﹝文意批注﹞主这话暗示连施洗约翰也有可能因祂而跌倒。

  ﹝话中之光﹞(一)主的名是‘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罗九33);信徒若对主的认识不够,仍有可能会因祂跌倒。

     (二)求主使我们对祂有一直增长的认识,才不致因祂跌倒。

     (三)施洗约翰是因见主所作的,不如他的意,所以怪主;凡对主所作所为不中意的,就容易跌倒。

     (四)我们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观念来查读圣经,因为圣经里面所记载主耶稣的言行,可能不符我们所想望的,就要因祂而跌倒了。

     (五)凡自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六)凡主所安排给我们的环境、道路,若能甘心领受,而不见怪,这样的人就有福了。

     (七)当我们在患难中,若能学会眼睛只看主,不看环境,就能赞美主,而没有怨言,没有不满。

     (八)当我们学会不‘见怪’主时,悲伤就能变作喜乐,流泪就能变为欢笑。

     (九)启示和试炼是相对的,神给施洗约翰的启示大,给他的试炼也大;大的试炼,就带进更大的启示。

     (十)主的显现是坚固我们的能力;只有那些在灵里看见主耶稣的人,才不致于跌倒。

 

【太十一7“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甚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么?”

  ﹝原文字义﹞“看”仔细观看。

  ﹝背景批注﹞施洗约翰开始出来传道时,是在犹太的“旷野”(太三1);那时,犹太全地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太三5)。

  ﹝文意批注﹞“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主耶稣是在约翰的门徒面前说鼓励他的话(参46节),而在其背后说称赞他的话(参715节)。

     “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甚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么?”意即人们不会特意去观看平凡的事物。

  ﹝灵意批注﹞“芦苇,”它容易折断(太十二20),象征脆弱的人(王上十四15)。主在本节的意思是说,当施洗约翰在旷野传道,为基督作开路先锋时,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

  ﹝话中之光﹞(一)天然的人喜欢当面称赞人,背后则说人坏话;但主耶稣的榜样却恰好相反。

     (二)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箴廿七5);在背后称赞人,免其骄傲。

     (三)施洗约翰先前为主作见证(太三1112),主耶稣在此也为他作见证;凡在人面前见证基督的,主也在人面前见证他(参太十32)。

     (四)施洗约翰此刻的光景,有一点像风吹动的芦苇,但主仍以怜悯为怀,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太十二20)。

 

【太十一8“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甚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么?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

  ﹝原文字义﹞“看”觉察,感悟,知晓(与第七节的‘看’字不同)。

  ﹝文意批注﹞“细软衣服,”指宫廷华服。

  ﹝灵意批注﹞“穿细软衣服的人,”象征为肉体安排的人(罗十三14)。主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以为约翰是一个贪图安逸舒适的人。

  ﹝话中之光﹞(一)一般人常喜欢按外貌认人──看人的口才、学问、穿着、打扮等,而不会看人的内心(参撒上十六7)。

     (二)作主的仆人,一则要刚强壮胆(参7节),二则不可养尊处优。

 

【太十一9“你们出去,究竟是为甚么?是要看先知么?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原文字义﹞“看”觉察,感悟,知晓(与第七节的‘看’字不同)。

  ﹝文意批注﹞“先知,”是为神说话的人。

     施洗约翰不只是为主说话,且是当面推介基督的人,所以他比先知大。并且约翰乃是时代转移的界标──是从先知(律法)时代转为恩典时代的人物──故“他比(众)先知大多了”。

  ﹝话中之光﹞(一)一个人的大小,不是根据人的评断,乃是根据主的评断。

     (二)亲身经历基督(施洗约翰),比讲说一位看不见、摸不着的基督(先知)更有用。

 

【太十一10“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

  ﹝文意批注﹞“经上记着说,”此乃引自玛拉基书三章一节。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这话指明施洗约翰的职事是为君王铺路,预备人心来接受祂。

  ﹝话中之光﹞(一)施洗约翰暂时显出软弱,主一面以更多启示勉励他(46节),一面却对众人为他作刚强的见证(711),这说出:

        1.主从不落井下石;人刚强时奉承,人软弱时定罪,这绝非基督的灵。

        2.主体恤人的软弱(来四15),却不忘记人向祂的忠诚。

        3.主特地为祂的仆人作刚强的见证,以封闭人在他软弱时的过分批评。

     (二)我们要学习敬畏,不可论断主的仆人,尤其是在他软弱时。大卫不敢得罪扫罗,就是这个原则。

     (三)主工人的首要任务是为主预备道路;凡不是让主在人的里面越过越有路的事工,就不是服事主的事工。

 

【太十一11“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原文字义﹞“最小的”更小的,较小的(little one)。

  ﹝文意批注﹞“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这里所谓的大小,并不是指地位或职事的大小、高低,而是以人和基督的关系远近为根据。凡妇人所生的圣经人物,如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等伟人,他们不过是‘从远处望见’基督(来十一13),而施洗约翰则是亲眼看见基督,故他比他们都大。

     “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天国里最小的’指一般信徒,他们有基督住在他们里面(西一27),而施洗约翰只在身外认识基督,故不如信徒大。再者,新约里面最小的信徒,乃是教会的一份子,也就是基督新妇的一部分(参弗五252732),而施洗约翰不过是新郎的朋友而已(约三29),故由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比施洗约翰大。

  ﹝话中之光﹞(一)一个人的大小,乃在于他和基督的关系如何;人越与基督亲近,他就越大。

     (二)人须从水和圣灵生,才能进神的国(约三5);本节提示我们,从灵生的生命,比从母腹生的肉身生命(“凡妇人所生的”)贵重得多。

 

【太十一12“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原文直译﹞...天国是用强暴夺取的,强暴的人就抓住了。”

  ﹝原文字义﹞“努力”强暴,猛力伸展,极力地作;“进入”夺取(在原文‘努力进入’为一个字,意思是以暴力夺取);“得着”抓住。

  ﹝背景批注﹞当主的先锋施洗约翰,和主自己出来作工,传扬天国的福音的时候,法利赛人处处与他们作对,阻挠人进入天国,所以非得奋不顾身、用力强取便不能进去。

  ﹝文意批注﹞本节告诉我们夺取天国的时机和条件:

        1.天国是‘今天’可以夺取并经历的,不需要等到将来。

        2.夺取天国须要用‘强暴’的手段。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为着天国的缘故,必须肯付出任何的代价与牺牲,甚至肯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罗十六4),这样的人才配抓住天国。

  ﹝话中之光﹞(一)得救是白白的恩典,进天国却须要努力;我们得救了以后,若不努力追求,就无法得着国度的赏赐。

     (二)进天国要努力,所以不是‘走’的,乃是‘跑’的(参林前九2426;腓三1314;提后四7)。求主吸引,叫我们快跑跟随祂(歌一4)。

     (三)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十四22),所以需要属灵的奋斗努力(即指属灵的勇气、活力、毅力和决心,不顾一切迫害)。

     (四)主的话暗示,人要进入天国,会遭遇各种的阻挠,包括宗教礼仪的观念、政治的迫害、好逸恶劳的劣根性、自我灰心丧志等,所以必须‘强暴’不顾一切的人才能进去。

     (五)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让基督在我们身上能完全的掌权,这样,我们就是活在天国的实际里面。

     (六)进天国是‘现在’(“如今”)就要去作的事,不是等到将来主再来时,或是自己离世去见主时,才要努力进去。

     (七)“努力”的反面是‘一如平常’;我们不必故意去跌倒、犯罪、爱世界,而只要作一个平平凡凡、得过且过的基督徒,就不能进天国了。

 

【太十一13“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

  ﹝文意批注﹞‘众先知’是为神说话,预言那要来的基督;‘律法’是预表基督。约翰并没有说预言,他是把基督指给人看(参约一29),所以说预言‘到约翰为止’。

     本节说出神在旧约时代,有关基督和天国的启示与预言,到施洗约翰告一段落,现在实体已经来到(西二17),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太十一14“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

  ﹝文意批注﹞以利亚是旧约时代最大的先知,圣经曾预言他还要再来(玛四5);他实际的来到,需要等到大灾难时才会应验(启十一312)。

     本节的意思是说,以利亚是那要来带领以色列人悔改归向神的;如果你们肯接受施洗约翰的带领,他现在所作的,和将来以利亚所要作的,乃是一样,故可以把他当作以利亚看待(参太十七1013;路一17)。

  ﹝话中之光﹞(一)神为人所预备的恩典,在乎人肯不肯领受;凡肯领受的人,客观的道理就会成为他个人主观的经历。

     (二)主所看重的是人的‘心志’,施洗约翰有以利亚的心志(路一17),主就看他如同以利亚;我们若有使徒保罗的心志(林后五9),也可以作一个当代的保罗。

 

【太十一15“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文意批注﹞本节是说,主在这里论到施洗约翰的一段话,也是对我们众人说的。我们需要有属灵的耳朵,才能将主的话听进去(参启二7111729;三61322)。

 

【太十一16“我可用甚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

  ﹝话中之光﹞(一)现今的世代邪恶,容易使人胡涂(弗五1617),“好像孩童”般无知,对于主和属主的事,感觉麻木且迟钝。

     (二)我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总要作大人(林前十四20)。

 

【太十一17“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

  ﹝文意批注﹞“吹笛,”有如在婚礼中所行的;“举哀,”指在丧礼中所行的。主的意思是说,这世代的人正如孩童执拗,既不愿玩婚嫁的游戏(吹笛跳舞),又不肯扮演殡丧的行列(举哀捶胸)。

     主耶稣和罪人同席,满有怜悯(参太九1013),有如向人‘吹笛’;施洗约翰直言定罪,叫人悔改(参太三712),有如向人‘举哀’。

  ﹝灵意批注﹞“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喻指向世人传报神恩典的喜信,但人们却无动于衷。

     “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喻指向世人传讲神公义审判的警讯,但人们却不肯悔改。

  ﹝话中之光﹞(一)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罗十二1516)。

     (二)吹笛不跳舞,举哀不捶胸,说出以色列人缺乏属灵的感受和反应。今天在神儿女中,这种现象何等普遍!

     (三)信徒应当有柔软的心灵,一面以神和属神的一切为喜乐(路一47),一面又因神之外的一切而哀恸(太五4)。

 

【太十一18“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

  ﹝文意批注﹞“也不吃,也不喝,”并不是说他完全不吃不喝,而是说他不像常人一般地吃喝(参太三4)。

  ﹝话中之光﹞(一)当主耶稣为着服事众人,连饭也顾不得吃的时候,人就说祂癫狂了(可三2021);当信徒因为灵里有极沉重的负担,以致无法照常吃喝(禁食)时,往往会被别人看成‘怪人’一个。

     (二)基督徒不是禁欲主义者,不是故意不吃不喝,也不是故意不和世界的人来往;但凡是有可能将我们拖到世俗里面去的活动,应当不介意别人的批评,而有所拣选,有所拒绝。

 

【太十一19“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作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

  ﹝文意批注﹞“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子’是指主耶稣(太十六13);‘也吃也喝’是说祂的饮食与常人无异。

     “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意指施洗约翰和主耶稣两人虽然生活方式各异,但从他们智慧表现的行事结果来看,都是正确无差的。

  ﹝灵意批注﹞“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智慧’是指基督(林前一2430);‘智慧之子’是指敬畏神的人(参箴九10)。敬畏神的人不凭外表判定是非,而事事仰望基督,以祂的带领为依归。

  ﹝话中之光﹞(一)约翰‘不吃不喝’,主‘也吃也喝’,却不因光景相反,而彼此定罪。在生活行动的方式上,应该允许别人有绝对的自由;定罪干涉与自己不同的,最是愚昧。

     (二)从犹太人的眼光看,‘不吃不喝’是错,‘也吃也喝’也是错;当人有自己的看法时,不能接受别人的行为,别人无论怎么作,在他看来都是错的。

     (三)基督教不是‘不吃不喝’,基督教也不是‘也吃也喝’;基督教不是注重人外面的作法,乃是注重人里面的存心。

     (四)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

     (五)“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懂得持定基督的人,乃是最有智慧的人。

     (六)有属灵看见的人,和真心敬畏神的人,才能认识主的行径。

     (七)那些要基督、属基督的人,总以基督为是;凡接受主的人,都以神所安排的救法为是。

     (八)信徒所要竭力追求的,不是道理、教训、理由、经历,乃是主自己;不是主的恩典,乃是赐恩的主。

 

【太十一20“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

  ﹝文意批注﹞“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主耶稣不只传讲福音,并且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

  ﹝灵意批注﹞“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城’代表世界的组织;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定意不要主、弃绝主。

  ﹝话中之光﹞(一)今日基督教中迷信灵恩的人,盼望藉施行异能(诸如神医、说方言等)来征服人心,应当从本节学取教训。

     (二)行异能、传福音总有一定的时候,并不能长久;人若不悔改,随之而来的必有责备。

 

【太十一21“‘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原文字义﹞“哥拉汛”秘密;“伯赛大”网之地,捕鱼之家,粮食之家;“推罗”岩石,使受痛苦;“西顿”打鱼,打猎。

  ﹝背景批注﹞“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23节)是加利利和低加波利的大城,主耶稣起头的工作就在那一带地方(参太四2325)。

     “若行在推罗、西顿,”‘推罗’和‘西顿’均为加利利地以北的腓尼基古城,在主前三百多年即已倾毁,故主耶稣从未去过那里。

  ﹝话中之光﹞(一)全世界只有我知道那个‘秘密’(“哥拉汛”字义),别人不知道,这样骄傲的人,有祸了。

     (二)传福音──‘打鱼’(“伯赛大”字义)我也会,造就圣徒──‘供应粮食’(“伯赛大”另一字义)我也会,样样都会,无所不备,就是不要主,这样的人有祸了。

     (三)“披麻蒙灰悔改”就不会落在审判里;人非悔改,就不能脱离神的审判。

 

【太十一22“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

  ﹝文意批注﹞“审判的日子,”指世界末日面临神的审判之时。

  ﹝话中之光﹞(一)由本节可知,将来所受的审判并不是一律的,刑罚有大小、轻重之分。

     (二)将来审判的后果,与我们今日从主所领受的有关;这说出了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太十一23“迦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么),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

  ﹝原文字义﹞“迦百农”安慰之乡,那鸿的村;“所多玛”焚烧,上脚镣。

  ﹝文意批注﹞迦百农是主当初作工施恩的中心,属天的福气临到他们,他们却不要,故必受神审判,变成荒凉之地。

     “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阴间’位于地底(参太十二40),是人死后灵魂暂时所归之处(参徒二27路十六2223);全句表示从至高的尊荣地位,被降到最低的受罚境地(参赛十四1315)。

  ﹝话中之光﹞(一)凡是从前因为悔改得着‘安慰’(“迦百农”字义),但如今自以为了不得的人,虽升到天上,仍要被坠落阴间!

     (二)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十九30;廿16)。

 

【太十一24“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背景批注﹞“所多玛,”是同性恋的滥觞之地,罪大恶极,被神毁灭(参创十八20;十九524)。

  ﹝话中之光﹞(一)当审判的日子,人所受的刑罚大小不一,乃视我们对主的反应如何。

     (二)人若尝过天恩的滋味,后来又离弃主,其结局将比原不认识主的人更可怕(来六48)。

 

【太十一25“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文意批注﹞“那时,”就是指主耶稣在那样被人误会、轻忽、毁谤、厌弃的时候;“耶稣说,”原文为‘耶稣回答说’,下面廿五至廿七节的话,就是祂内心对前面廿至廿四节述说的景况所起的反应。

     “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父’表明神是一切的源头;‘天地的主’表明是神主宰、安排一切。主耶稣在那样落魄的境遇中,却能认识凡是临到祂身上的,乃都出于父神(罗八28)。‘我感谢你’表示主不只接受神手的安排,并且是感谢着领受。

     “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这说出神作事的原则。神虽然乐意将基督启示给人(加一16),但人若自以为聪明通达,想凭理智来领会属灵的事物时,反而得不着启示;惟有像婴孩般敞开心,单纯向着主,就会得着丰满的启示。

  ﹝话中之光﹞(一)认识父是‘天地的主’──一切都操在祂主宰的手中,就会凡事安息感谢。

     (二)许多时候,我们虽然接受神手所安排的环境和事物,却是相当勉强地接受,心里觉得不平,因此得不到像主那样的安息。

     (三)我们若能从神作事的法则,来看我们日常所遭遇的人事物,就会有超脱的心境,而在诸多困扰中,仍能得着安息。

     (四)基督徒的遭遇、环境、事情、四围的安排,都是神的旨意;我们对于每一件事,若能当作是从神手里接过来的,就不会有埋怨了。

     (五)十字架在我们身上工作得最成功之时,乃是神的安排和我们的意见不一样之时;当我们能顺服下来,十字架就真的在作工。

     (六)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与我们的存心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存心越像小孩,就会越多得着神的恩待。

     (七)谦卑肯受教的人,常得神的启示(参彼前五5)。

     (八)凡自以为知道神应该怎样作祂的工作的(“聪明通达人”),反而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心意;凡自以为甚么都不知道的(“婴孩”),反而容易明白神的心意。

     (九)人读经读不好,并非因他的头脑不好,乃因他的头脑太好,想用自己的“聪明通达”来读经,以致失去“婴孩”的态度,所以神就向他隐藏起来。

     (十)主虽然在廿至廿四节说了重话,但祂的里面还是满了感谢与平和;我们的里面若没有像主这样的存心,就不配向人说严重的话。

 

【太十一26“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原文直译﹞“是的,父阿,因为这在你面前本是以为美的。”

  ﹝原文字义﹞“美意”喜悦,认为美好,羡慕。

  ﹝话中之光﹞(一)“父阿,是的。”这是儿子的灵,是儿子一直该有的态度。凡出于父的,我们都该说‘是的’──阿们。

     (二)我们凡事不求自己的喜悦,只求神的喜悦。

     (三)凡父神所喜悦的,我们就说“是的”,就说‘阿们’;这样,即使是在逆境中,我们仍能有安息。

     (四)父神的美意乃是要我们:经过苦难才能达到荣耀,经过十架才能达到宝座,经过失败才能达到得胜,经过魂生命的损失,才能达到属灵境界的高峰。

     (五)神所要的仆人,不在乎他工作的成果如何,乃在乎他有没有遵行神旨意的存心。

 

【太十一27“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指主观经历上的认识);“愿意”想,商量(counsel);“指示”启示,显明。

  ﹝文意批注﹞“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这话有两个意思:

        1.我一切的遭遇及‘得着’,不是人给我的,乃是神给我的,所以不必怨人。

        2.既然一切都是神给的,就必有祂的美意,所以我们只管安然接受。

     “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人不知道主、不认识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有父神和父神所启示的人才认识祂。这里含有一个意思:人可以不了解我,人可以误会我,但我只要父神知道我,这就够了,这就可以让我安息了。

  ﹝话中之光﹞(一)“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这话说出:

        1.主服在父的一切安排之下。

        2.主最终承受父的一切。

        长子如何,众子也如何;凡与主一同服在父一切安排下的,最终也必与主一同承受万有。

     (二)“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只有父所启示的,才能认识子(参太十六17);也只有子所启示的,才能认识父。我们对三一神的认识,必须是从启示而来。

     (三)惟独能安息于只让神知道的人,才能知道神;也惟独知道神的人,才能带领别人来知道神(约十七2526)。

 

【太十一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原文字义﹞“劳苦”劳累,困乏;“担重担”负重;“安息”安歇,舒畅。

  ﹝文意批注﹞“凡劳苦担重担的人,”指所有世人的实际情形:不只有生活上的‘劳苦’(创三17),并且有罪恶的‘重担’。

     对信徒而言,我们也有跟罪恶挣扎的苦(罗七24),有为主事工的劳苦(西一2829),还有各样的重担(来十二1)。

     “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原文作‘我就安息(动词)你们’;或作‘我就给你们安息’。

  ﹝话中之光﹞(一)要得着主的安息,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是个“劳苦担重担的人”。

     (二)惟有“来”到主面前的人,才会得着真正的安息;并且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心’要来。

     (三)“来”是我们的本分,此外我们不必作甚么,都是主作的。

 

【太十一29“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原文字义﹞“柔和”温柔,文雅;“谦卑”低下,被压,卑下;“负”举起,拿去;“轭”束缚物,天平;“样式”(原文无此字);“得享安息”找到安息。

  ﹝文意批注﹞“我心里柔和谦卑,”‘柔和’的意思是软而不硬,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对别人的敌对和滋事并不反抗拒绝;‘谦卑’的意思是卑而不傲,不为自己打算甚么,或羡慕甚么,对别人的鄙视和弃绝并不愤恨不平。

     “你们当负我的轭,”‘负主的轭’就是跟主同负一轭。凡是神所分派给我们的负担,就是主的轭;凡是出于人的负担,就不是主的轭。

     “学我的样式,”‘主的样式’就是主耶稣对待‘轭’的态度。祂为着神旨意的缘故,甘愿舍弃自己的权利,乐意接受各种的限制。

     “心里就必得享安息,”这个安息是‘心里’的安息,不是外面环境的安息;虽然外面的情况可能仍没有甚么改变,但里面的心情却是大不相同。

     廿八节重在指从罪恶的劳苦重担下得到安息;廿九节重在指从不顺服神的‘己’里面出来而找到安息。

  ﹝话中之光﹞(一)“心里柔和谦卑”,这是主能安息的理由,也是我们得安息的条件。

     (二)将自己完全降服于神的旨意,不为自己作甚么,也不盼望为自己得甚么,这样的人,心里才会有真正的安息。

     (三)“负我的轭”就是顺服并服事主;接受主给我们一切的托付、工作、事奉、甘心顺服,就能“得享安息”。

     (四)我们若要与主同负一轭,便须要调整我们的脚步,与主同行,亦步亦趋,不前不后,不离左右。

     (五)真安息乃是内心的平静安稳,与客观的环境无关,也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太十一30“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原文字义﹞“容易的”良善的,好的,有用的。

  ﹝背景批注﹞中东一带地方的人,常用大小牛同负一轭的方式,来训练小牛服劳役,在这种情况下,重量全在大牛身上,小牛不过是学大牛的样子,而跟着牠走走就是了。

  ﹝文意批注﹞“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我们若与主同负一轭,就主自己承当了轭的重负,并且祂还要赐给我们够用的恩典(林后十二9),不叫我们觉得负主轭的艰难的缘故。

  ﹝话中之光﹞(一)“我的担子是轻省的,”若是我们觉得担子的沉重,就恐怕那个担子不是出乎主的,因为主绝不会把难担的重担,搁在我们的肩上(参太廿三4)。

     (二)主的样式是安息的,主的轭是容易的,主的担子是轻省的。如果我们感到不安息、不容易、不轻省,就恐怕不是出乎主的。

     (三)与主联合,有交通,就一切都变成容易且轻省。

     (四)当我们真能完全顺服神的时候,就会觉得一点都不难;所难的,是我们的里面并没有完全降服。

     (五)当你觉得你是在背负十字架时,就会觉得十字架是非常的沉重;当你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让十字架背负你的时候,你就觉得十字架很轻省。

 

叁、灵训要义

 

【主耶稣传道的榜样】

  一、用教训去感动人(16节)

  二、用见证去感动人(715节)

  三、用责备去感动人(1624节)

  四、用恩言去感动人(2530节)

 

【君王的安息】

  一、君王安息的背景:

     1.被祂的先锋误会(23节)

     2.被这世代轻忽(1617节)

     3.被人讥讽毁谤(1819节)

     4.被诸城所弃绝(2024节)

  二、君王安息的榜样:

     1.以身作则(1节)

     2.鼓励软弱的人(46节)

     3.背后称赞人(715节)

  三、君王能安息的秘诀:

     1.凡事谢恩(25节)

     2.顺服神的旨意(2627节)

  四、君王呼召人来得安息:

     1.得安息的人(28节):

        1)要觉有得安息的需要

        2)要“来”

     2.得安息的途径(2930节):

        1)要“负我的轭”──“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2)要“学我的样式”──“我心里柔和谦卑”

 

【天国子民所该有的能力】

  一、站稳不‘跌倒’的能力(6节)

  二、进取直达目的(‘努力进入’)的能力(12节)

  三、属灵分辨(‘以智慧为是’)的能力(19节)

  四、遵行神旨意(‘你的美意本是如此’)的能力(2527节)

  五、劳苦事奉中‘得安息’的能力(2830节)

 

【主在逆境中仍然有安息的原因】

  一、“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25):

     1.一切环境都在神的管理支配之下,因祂是‘天地的主’

     2.一切境遇是要我们得益处(参来十二10),因祂是慈爱的‘父’

     3.因神所赐的恩典而‘感谢’祂

  二、“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25):

     1.这些事的发生,正符合神作事的法则

     2.人们所以会错待我,是因为不明白神的旨意

  三、“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6节):

     1.父总是‘是的’(对的),父的旨意总是‘美’的

     2.因此就对父所安排的一切环境都说‘是的’──‘阿们’

  四、“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27):

     1.我若有所遭遇或有所得着,都是出于父的手,并非人手

     2.父若不许,就没有一事会落在我的头上

  五、“除了父,没有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27):

     1.人不了解我,人误会我,但是只要父知道我就够了

     2.人所以不了解我,误会我,乃因为他们不知道父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