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撒迦利亚书绪论

 

自序

 

在神学院求学期间,神的话语有数卷异常吸引我,内心切望一天要细心研读之。某学期在知名经学家Pentecost博士(后来是笔者之主修教授)的悉心教导下,使我对撒迦利亚书得着新颖的启迪。在课程进行时,他多次称呼撒迦利亚是弥赛亚之荣耀的先知,而信徒生活的样式必需对准弥赛亚的荣耀。是的,我们活着只是为了他的荣耀。

此后,撒迦利亚书成为我甚喜爱的一本旧约经卷,亦曾先后在菲律宾圣经神学院、百客里基督工人神学院教授此书,感受与亮光倍增。八三年时在旧金山华人宣道会之周间查经会中分享此书的信息,历时八月之久,获益良多,自忖“撒”书对信徒明白神管理世界之计划有博大的帮助,遂决心将历年来的讲义付印成书,愿抛砖引玉,叫属神的人更誓言为弥赛亚的荣耀而活。

在编撰拙文时,承蒙香港福音证主协会杜本文先生多次的鼓励,又得该会基教部主任陈刘玉茵姊妹及其同工们鼎力协助,使本书得以面世,笔者衷诚向他们致谢。在付梓前,承百客里基督工人神学院院长区颖宁牧师于百忙间惠赐序言,使本书增色不少。至于书内之错漏,笔者个人全负。

愿那“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亚一17)的神,并其“公义的、施行拯救的、谦谦和和的”(亚九9)弥赛亚王,及“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亚十二10)将“一切的福”(亚八12)赐与属神的人,亦愿地上万民都尊“耶和华为圣”(亚十四20)。

 

马有藻

序于旧金山华人宣道会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区序

 

神兴起撒迦利亚先知之时,适逄回归余民重新振奋、复修圣殿,由于先知的训勉、圣灵工作的奥妙,余民通力合作,竟能将那“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重新操作,果成神国大业!

吾人在世,人与事变幻无常,故人心不古;救人者不多,教人者多,害人者多多;撒迦利亚先知深知其境遇而未废其志向、失其异象,相反地,他却立定脚跟,与神的余民同步天路;从艰苦中、废垆里建立起来。凡处于今世这动荡社会里的人,升沉浪波间,更需要撒迦利亚先知预言的启迪,救主耶稣为仆于世的安慰,及神的国度、权能之彰显。

学长马有藻博士,殚思精研圣经多年,尤以钻释撒迦利亚书为甚,先授生徒于神学院,后笔之于书以昭明于世,此乃有藻牧师表明其为主为世之正确用心。

初期教会学人耶柔米教父,于研读撒迦利亚书后,感叹书中内容繁复而难精,今有藻牧长之文稿付梓在即,余用心细读其内容,行文流畅,神学深湛,彼伏此起,深入浅出;而全书宗旨始末一贯:“国度与权能”,高举基督,造益信众,余深受感动,惟愿有心于真道上自建者,当人手一卷,人生一乐也!

 

 

区颖宁

谨序于美国加州百客里城基督工人神学院

主降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第一章  绪论

 

I.  序言

 

A.  先知的介绍

 

1.  先知的兴起

    旧约主要的圣职有三:(1)祭司━━人之代表,把人的需要带到神面前;(2)君王━━神的代表,把神的管理施行于地;(3)先知━━神的代言,把神的心意向人宣告或释明。

    先知是神所特别兴起之人,为要对付某时代之罪恶,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乱世的警钟,神借他们的口(生命)传达自己的意旨,或藉预言,或警告,或劝诫,或斥责,使世人得闻警号,就该警惕,或作警诫。当国家守神律法时往往不见先知出现,当国家衰弱时,先知相继兴起为神代言,国势越衰弱时,也是先知工作最紧张的时期(智慧书是国家全盛时代的杰作;先知书为国家最衰微时之产品,诚为一强烈之对比)。

    先知是神所兴起的人,他们各有不同的背景,也有不同的恩赐,身份有下面数点:(注1

    a、他们是平常人━━他们的性情与平常人一样(参雅五17),他们超常的地方是因他们交给不平常的神所使用,故此他们是属神的人。

    b、他们是有眼光的人━━圣经内“先知”第一个名称是“先见”,指出他们不但比平常人看得远(远见),也比常人看得深(内见),他们能看得远大是因他们能看得深透。

    c、他们是勇敢的人━━他们的兴起是为对付国家当时的罪恶,故他们有视死如归之勇敢,他们勇敢不妥协全因他们知道神的信息是绝对的。

    d、他们是倚靠神的人━━他们知道他们服事神的能力不是靠己而是靠神而来(参耶十七7,亚四6)。他们不怕一切反对的人或力量,乃基于他们一举一动皆在神的管治之下。

    e、他们是孤单的人━━由于他们的工作、态度与立场,使得他们被孤立起来。他们不妥协的态度使他们失去朋友,甚至是他们所至爱的,然而神的同在乃是他们的安慰。

    f、他们是受逼害的人━━先知们都是不受人所欢迎的。他们不但不受人尊敬,反受人攻击、逼害;主耶稣与司提反也为他们作证(参太五12;徒七52),但他们却是神所爱的人。

 

2.  先知的职份

    先知被称为以色列的眼、以色列的头(赛廿10),是因他们有特别的职务及使命。

    旧约的先知有数个不同的名称,名称暗示他们的身份:

    a、神人(Man of God)━━指出先知为神所拣选,顺服神的人(参撒上九6;王上十二22等);此词强调先知的呼召、使命与顺服。

    b、先见(Seer)━━指出先知有“先见之明”,传神的异象,解释现在与传示未来(参撒上九9;撒下廿四11)。此词原文roeh,强调先知的“透视”,与另一先知hozeh同义,后者强调先知在先见上的醒觉(prophetic Consciousness)。(注2

    c、耶和华的仆人(Servant of Jehovah)━━指出先知为服事真神的人(参王上十四18)。此词强调先知与神的关系。

    d、耶和华的使者(Messenger of God)━━指出先知为神所差遣者,有受托的使命(参赛四十二19;玛三1)。此词强调先知的工作。

    e、先知(Prophet)━━这指出先知为神的代言人。此字原文nabi,其字根有“上涌”、“显明”、“宣告”、“传译”等意,代神传话,启示将来。

    代上廿九29记撒母耳是先见(roeh),拿单是先知(nabi),迦得是先见(hozeh),这三个不同的名词是各自形容先知对时代的透视力(roeh),为神的代言人(nabi)及体认本身的职份与恩赐(hozeh)。

 

    总言之:

    1   他们是神的代言人──先知不单是传预言之人(Foreteller),也是传神言之人(Forthteller),他们是神的器皿,代神出口,是神的传达人。

    2   他们是神的见证人━━先知是神的见证人,他们借口传或笔述宣证神的存在、公义及对世人之要求。

    3   他们是神的注释人━━先知把神的旨意,无论是有关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事忠实宣告或小心释明,所以他们是神言的注释家。

 

3.  先知的工作

    先知的工作主要关乎五方面:

    a、传达神旨

    b、责备现状

    c、警告审判

    d、呼吁悔改

    e、预言将来

 

4.  先知的时期

    在以色列国历史中,先知的工作是最重要的。摩西身为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申三十四10),向百姓说出他愿望:“惟愿所有耶和华的百姓都是先知”(民十一29;原译),可见先知的工作何等重大与荣耀。在旧约,先知的工作可分为五个时期。(注3

    1   摩西前的时期

    先知的预言始于伊甸园(创三15);以诺曾预言主之再来(犹14);挪亚曾预言洪水和他子孙的结果(来十一7;彼后二5);亚伯拉罕被神称为先知(创二十7);约伯也被列为先知(太二十三3135);雅各曾预言十二支派将来的境遇(创四十九);约瑟的梦也是预言性(创三十七510);这时期的预言均是预示未来,是为预言的“胚胎时期”。

    2   从摩西到撒母耳(出埃及至士师时期)

    摩西为神特别兴起之先知(民十二6;申十八15)。自他起始,预言增添了新的观念。他的预言多是教训性的;以后的先知都是他的门人和他的预言之注释者。

    士师时代的士师虽无先知之名,却有先知之实(士六8),但底波拉(士四4)及撒母耳(撒上三20)却被称为先知,那时神的言语较为稀少(撒上三1)。

    3   从撒母耳到囗传先知(口传先知时期)

    自撒母耳后诸大先知相继兴起,是为先知时代;连悖逆神的扫罗也曾当过先知(撒上十九24)。

撒母耳是先知学校的创办人。在拉玛、伯特利、基比亚、基列加、耶利哥等地皆有这样的训练场所。这时之先知以利亚、以利沙等多为口传先知,鲜有著书先知出现。

    4   著书先知时期

    著书先知起初也是口传先知,直斥当时社会国家之垢病,后来把他们的信息记录下来,不但警诫当时亦感化后世,这时期的先知至玛拉基止,称为“著书先知时期”。

    5   旧约完成至施洗约翰(两约时期)

    自旧约编成后到新约时代施洗约翰,共约四百年之久无先知出现,犹太史也称玛拉基为旧约最后一名先知(玛喀比上四46,九27,十四41);及至耶稣时代,施洗约翰兴起,冲破数百年之沈寂成为新约时代最伟大之先知(太十一11)。

    附(6)新约时代之先知

    旧约预言,在弥赛亚的时代预言复现(参珥二2829;玛四56)。主耶稣为旷古最伟大之先知(太十三57,二十一11;路七16,十三33;约四19,九17);也是旧约预言最大之先知(申十八1519)。此后新约先知纷纷兴起,神在教会中也放置他的代言人(林前十二28;弗四811);这是神给当时教会特殊的恩赐,和旧约时代一样,至新约正典成立后,先知的恩赐也停止了(参林前十三810)。(注4

 

A.  先知书的介绍

 

1.  先知书的组合

    犹太遗传对先知书的组合与摩西五经的组合有浓厚的兴趣,如智能书的组合仿效摩西五经,先知书也模仿摩西五经,共分为五卷:(1)第一卷(以赛亚书)是一切预言的开端;(2)第二卷(耶利米书及哀歌)论选民的兴衰;(3)第三卷(以西结书)论选民殿与国之兴衰;(4)第四卷(但以理书)论外邦国之兴衰直到弥赛亚国度之建立;(5)第五卷(十二小先知合一卷)总论以上诸先知之预言;其中三卷的教训(何西阿、阿摩司、弥迦)与(1)以赛亚同;中三卷(俄巴底亚、哈巴谷、西番雅)与(2)耶利米同;再三卷(约珥、约拿、那鸿)与(3)以西结同;末三卷(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与(4)但以理书同;而全部皆论以色列国的过去、现在、并将来的境遇。(注5

 

2.  先知书的分类

    a、按长短分

    先知书共计十七卷,习传分为二类,即大先知书与小先知书;大先知书为较长之先知书,而小先知书则为较短。按表面看,这分法似颇不合实际,因大先知书中之耶利米哀歌只得五章,小先知书中之撒迦利亚书则有十四章之长;但耶利米哀歌因是耶利米书的附录,且内容也有预言,故列在大先知书内,而犹太人传统却把但以理书放在历史书内。事实上按篇幅计,任何一本大先知书都比所有小先知书合起来长。先知书按长短分为“大先知”与“小先知”二类,在主后第三世纪奥古斯丁(Augustine)与第四世纪耶柔米(Jerome)的著作中首次出现,后来这分法被拉丁教会普遍采用,而小先知十二卷合并为一卷,早在180 B.C.时旁经便西拉智训四十九10可见。兹将大小先知书列表如下:

表一

大先知书

小先知书

共五卷

共十二卷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b 按时期分:

    这十七卷先知书是多年的作品,前后共逾四百年。圣经把五卷先知书按年代先后排列,却把十二卷不同年代的小先知书放在国的次序,这次序是按外邦国兴盛期的分法:(1)亚述时期(共七卷,亚述时期中以俄巴底亚为最早,但何西阿最长,故先排);(2)巴比伦时期(共二卷);(3)波斯时期(共三卷);兹表述如下:

 

表二

大先知

小先知

希西家

约西亚

西底家

约雅斤

约雅敬

亚述时期

巴比伦时期

波斯时期

(一卷)

(一卷)

(一卷)

(一卷)

(一卷)

(七卷)

(二卷)

(三卷)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年龄较大故先放)

但以理书

(年龄较小故后放)

何西阿

 

阿摩司

俄巴底

 

 

  鸿

哈巴谷

西番雅

 

撒迦利亚

玛拉基

 

    另一把大小先知书按时期的排列法如下:

    1)被掳前先知书(也称王国时期先知书)(共十二卷)

    2)被掳时先知书(共二卷)

    3)被掳后先知书(也称归回时期先知书)(共三卷)

    兹将此法列表如下(按圣经次序):

 

表三

被掳前先知书

被掳时先知书

被掳后先知书

共十二卷

共二卷

共三卷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c 按地理对象分

    十七卷先知书均有明显的地理对象,一些是对本国百姓所释放的信息,一些乃对外邦国家所传的警诫,兹藉表代述(按年代先后排):

表四

对以色列国

对外邦国

北国

 

南国

余存

南国

被掳

百姓

归回

百姓

以东

尼尼微

巴比伦

何西阿书

阿摩司书

约珥书

以赛亚书

弥迦书

以赛亚书

弥迦书

西番雅书

哈巴谷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那鸿书

但以理书

注:一些先知书跨越多个时代,故可属多对象之作品

 

    d 按年代分

    按年代之分法是把先知书放在其著作的世纪内,这分法把一些同时代的先知书放在一起,表述如下:

表五

公元前

九世纪

公元前

八世纪

公元前

七世纪

公元前

六世纪

公元前

五世纪

900

800B.C.

800

700B.C.

700

600B.C.

600

500B.C.

500

400B.C.

共二卷

共五卷

共二卷

共七卷

共一卷

俄巴底亚书

约珥书

以赛亚书

弥迦书

何西阿书

阿摩司书

约拿书

那鸿书

西番雅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哈巴谷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另一按年代之分法可以它们著作日期之先后排列,这样可清楚看到他们著作的先后:

表六

先知书

日期

著书日(书成时期)

蒙召日

1.俄巴底亚书

2.约珥书

3.约拿书

4.阿摩司书

5.何西阿书

6.弥迦书

7.以赛亚书

8.西番雅书

9.那鸿书

10.哈巴谷书

11.耶利米哀歌

12.以西结书

13.耶利米书

14.但以理书

15.哈该书

16.撒迦利亚书

17.玛拉基书

840B.C.

830

750

750

710

690

680

620

610

606

585

570

560

536

520

475

425

845B.C.

835

783

750

760

735

740

640

650

610

626

593

626

606

520

520

435

注:日期均作简,或择近大事日期,以便易记。

 

3.  先知书的性质

    先知书所载之信息均是双面性的(亦称为“预言之双指性”),按对象言,(1)首要以当时百姓之景况为准;(2)并与将来之世人有关。先知书乃历史时代之产品,为针对那时代国中之弊病,譬如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国家政治管理方面、宗教生活状况方面,先知均以神之律法为谋对之准绳。在斥责弊病时,先知的信息多涉及将来的事,指出在弥赛亚国度内才有最完善的国政与民生实现。

    按内容言,(1)宣判(Judgement)━━责备罪恶之昭彰;(2)安慰(Comfort)━━训慰真神之慈爱;先知书的内容总不离这两方面的范围,一是宣告审判,一是宣告安慰;而总是先审判,后安慰;这是先知书一贯的主题。先知首论国家不断背离真神而招神之责罚,再宣告责打后,神如慈母般伸出疼爱之手抚摸伤处,安慰自己的选民,并以将来弥赛亚国度之显现,作为最高安慰之焦点。

 

4.  先知书的内容

    先知书的内容论神借着先知的笔,传达他管治选民国及全地之旨意,故所述者时而论及选民,时而论及异邦,内容要题有下列数点:

    a 对选民之警教━━把神之警告或责备宣明,使他们能分辨是非,弃恶择善,使他们知道若不悔改,日后之受罚不是无缘故的。

    b、对选民之复兴━━选民虽屡屡犯罪,却仍是选民,此与神无条件的选择有关,故神必眷顾其民,责打后使他们复兴,驱散后使他们归回。

    c 对弥赛亚之来临━━神复兴选民之大计与弥赛亚之来临有极密切之关系;选民虽能归回,若无一公义有权能之领导者掌政,他们之复兴与归回终必化为乌有;故应许给他们弥赛亚━━神的受膏君,借着他的政权使选民与万族得福。

    d 对神国度之建立━━先知论述神的国度必会取代选民的国度,也取代地上万国之国度;因这国度是以公义和平建立,而期限亦为永远性;这国度必藉弥赛亚建立,在他的政权下必得见太平盛世之现象,实现天国于人间。

    e 对外邦国之审判━━外邦国必须明白他们的存亡与地上之“中心国”━━以色列━━有极密切的关系,他们将来的审判皆因对神的选民国有仇恨之表现;由此可见外邦国得福与神的选民有关(参创十二3a),外邦国得咒诅也与神的选民关连(创十二3b)。

 

5.  先知书的文学

    先知书内之叙事为一文学杂锦,圣经内其他书卷均无如此丰富之文墨,观其文学之使用,先知书内之叙事含有异象、喻言、寓言、明喻、隐喻、谜谕、箴言、象征行动、象征名字、直述、预言、史实、宣讲、拟人、夸饰、伴名、换喻、类名、哀歌、预表、诗文、散文等等,蔚为奇观;因其文学之广博,故研读时较为艰深。

 

6.  先知书的神学

    先知书内的信息实是承先启后的神学,对摩西五经、历史书、诗歌类言,先知书的神学是继续性与扩展性的;对新约的思想及神学言,它是启迪性和完全性的;新约的神学都要以先知书的神学补充才能明了(如禧年国)。在圣经神学的研究中,先知书的神学为首要的,其神学主题包括下列五方面:

    a 神的王权(Sovereignty of God

    先知书内极表彰神为统管万有的神,以色列要服在神的王权下,外邦国同样也要学习这功课;此点从先知书责备以色列国及外邦国的信息可见。

    b 国家社会的道德律(Moral Foundation of Israel

    先知的信息多针对当时国家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如贵贱贫富之悬殊,宗教道德之沉沦与破产,先知们多大声疾呼斥责。

    c 审判与安慰的平衡(Balance of Judgement and Comfort

    先知的神学是双方性的,一面宣告选民因罪,神必施审判,不能逃避;一面宣告神因与选民立约,他必施恩怜悯,眷顾百姓,复回国度。

    d 过去现在与将来(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先知不但宣告过去的罪、现在的罪,也宣告将来的结局;在过去选民屡屡犯罪,在现在虽面临神的管教仍怙恶不悛,将来的审判必不能逃脱,但他们毕竟是神的选民,神责打后也给他们敷治,爱呵他们。

    e 弥赛亚的国度(Messianic Kingdom

    神将来的眷顾是借着他的仆人弥赛亚施行的,弥赛亚为大卫之后裔,又得圣灵所充满,在选民当中复兴他们的国度,并作他们的王,以公义恩慈管理他们。

 

II. 撒迦利亚书的介绍

 

A.  撒迦利亚其人

    选民回国之初(指被掳归回),百废待举。当时民心涣散,失望与失败之阴影笼罩每一角落。圣殿的根基虽仍在,但四周荒凉,圣殿之工未竟,此时很需要有属灵领袖带领百姓敬拜事奉神,撒迦利亚乃应时而生的领袖。

    “撒迦利亚”是一个普通名字,在旧约中就有卅一人同此名(注7)。此名意为“神必纪念”;与耶利米、以西结同是出身祭司家庭,是亚伦后人,又作族长(尼十二1216)故他是集祭司、先知、族长三职于一身(注8)。他父名以利家(意“神的赐福”)、祖父为易多(意“指定之时”),父子孙三人的名字连合起来,便像一篇信息:“到了指定的日子,神必纪念他的选民而赐福”(注9)━━或许这亦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吧!

    他或生于巴比伦(亚一1;拉六14;尼十二416),而与首批余民归回。当尼希米为省长时,他继父任为当时祭司长之一(尼十二1216)。犹太遗传(他勒目)补述他与哈该、玛拉基、以斯拉均为犹太人公会议员。(注10)他与哈该同时蒙召(520B.C.)(拉五1),但他事奉时间较长,约近五十年。初期教父皆记撒迦利亚得享寿终,唯另一教父(Epipharus)史记,撒迦利亚在约亚斯手上受苦(参代下廿四20;太廿三35),但这将先知的祖先混淆了。(注11

 

 

B.  撒迦利亚其书

 

1.  作者的问题

    大部份保守派学者(如C.H. Wright, Hengstenberg, Keil, Pusey, Feinberg, W. F. Albright, E.J. Young, R.K. Harrison 等不赘),均认为本书全部是先知撒迦利亚的亲笔杰作。其他批判学者步1644Hugo Grotius 的后尘,则认为本书之后半部(九至十四章)是出自他人的手笔(如Eichorn, A. Weiser, Geserius, Vatke, S. R. Driver, Knobel, ICC, 旧约释义全书等不赘)。他们认为前部与后部在神学、文学、历史及重点等各方面均不相同,如后者没有“天使”、“作者的名字”、所罗巴伯及约书亚的名字之出现;又缺乏有日期的预言、圣殿重建炽旺的鼓舞等,故应是别人的补着附于前部之后,成为本书。(注12

    关于撒迦利亚是作者的论据,可从两方面指出:

    a 内证

    1   1与七1都表明这书的名字即一8作者的名字。

    2   作者有祭司身份,但他十分注意圣殿与祭司,并不提祭牲与奉献,反而多注重道德生活,这正是复兴时期以色列宗教的特性(注13)。被掳归回后,他们着重敬拜的意义,不重其形式。

    关于九至十四章与一至八章同为撒迦利亚所写的理由:(注14

    a   两部份所写的弥赛亚并无基本上的差异。

    b   两部份皆重福音的现象,表达出他是传福音的先知。

    c   两部份皆语言纯净,不带亚兰文语法。

    d   两部份皆出现一些特殊说法,如:来往经过(七14,九8),这是耶和华说的(十12,十二14,十三278)第一部份出现十四次,神的保守被描写为耶和华的眼睛(三9,四10,九)......,其他如说法类似之处(二10与九9)。

    e   书中以色列与犹太两家被认为是一个,亦适合于撒迦利亚的时代(一19,八13,九9113,十、67)。

    f   13“希腊众子”一词以其为当时强国,然而对希腊之预言,是说其失败而非胜利,因此先知才呼吁被掳者归回(九12),由此看来,此情势适于撒迦利亚时代,而非较晚的时代。

    g   至于说本书前、后两部风格不同,很可能的解释是作者在不同时间完成。

    h)说本书前后立场不同,是因为前半部着重当时的事件━━特别是圣殿的重建,后半部则着重将来弥赛亚的降临和国度等。

 

    b 外证

    凡不以九至十四章为出于同一作者的学说,说法太多,如出于主前二世纪、六世纪、八世纪,戴阿多奇(Diadodii)时代、马喀比时代、被掳前......等。这些意见如此分歧,证明本书为撒迦利亚所写之外,并未找到任何满意的解答。(注15

 

2.  日期、地点与读者

    a 日期

    1   一至六章:在大利乌利王第二年(一1)(520B.C.)写成。

    2   七至八章:在大利乌王第四年(七1)(518B.C.)写成。

    3   九至十四章:在518B.C.后写成,但无明确资料,可是从内容性质及文学的精湛,这必是作者晚年时的作品。(注16

    b 地点

    本书在耶路撒冷着成,因那是他尽先知职份的所在地。

    c 读者

    为当时主前第六世纪末(536B.C.)首批归回圣地的犹太人。

 

3.  目的与主旨

    a 目的

    本书之主要目的在鼓励被掳归回的选民重建圣殿。

    1   神为锡安大发热心,神已帮助建殿,故人当为锡安热心(一1416)。

    2   建殿工作虽有困难如大山,但必解除,且建殿工作必完成(四47)。

    3   由于预言中的弥赛亚即将来临,故更应加速完成建殿(六1213)。

    b、主旨

    “重建”━━圣殿之建筑物与圣民的宗教信仰,进而导致过成圣的生活

4.  结构与简纲

表七

章别

内容

主题

时代

一至六

八异象

重建圣殿

在波斯

七至八

四信息

及圣民

统治下

九至十四

两默示

弥赛亚及

其国度

在希腊、罗马及复兴的罗马统治下

 

5.  特征

    圣经各经卷自有独特之处,撒迦利亚书则约有下列各要点:(注17

    a 所有预言皆注明说讲出来之日期。

    b 多以第一人称(first person)表达神的启示。

    c 充斥异象,虽阿摩司早已应用,但撒迦利亚远越众人。

    d 文笔较少用诗体文学格式,反多采散文风格。

    e 天使之工作尤其明显。

    f 异象之意义多有立时之解释。

    g 祭司地位比其他先知书更显著。

    h 多用前人之思路或语句,兹列表代述:

 

表八

“撒”

“耶”

“哀”

“赛”

“结”

“弥”

“哈”

“摩”

“该”

“何”

14

16

112

115

116

117

29

210

210

212

 

215

216

217

32

38

310

46

68

612

79

711

83

87

88

 

 

 

89

811

812

814

816

819

820

823

255

2511

 

235

235

 

 

 

428

3112

217

 

 

 

 

 

 

 

 

 

 

 

476

4728

513

45

1115

1916

141

 

 

116

435

 

 

 

 

 

4514

 

 

 

 

 

 

 

510

23

 

 

 

 

513

 

 

 

1120

3628

3723

27

 

3427

 

 

 

 

 

 

 

 

 

 

 

 

 

 

42

 

 

4.4

 

 

6.8

 

 

 

 

 

 

 

 

 

4.2

 

 

 

 

 

 

 

 

 

 

 

 

 

 

2.20

 

 

 

 

 

 

 

 

 

 

2.4

2.18

 

 

16

 

 

 

 

 

 

 

 

 

 

 

 

 

 

4.11

 

 

 

 

5.24

 

 

 

 

 

 

 

 

 

 

 

 

 

 

 

 

 

 

2.5

 

 

 

 

 

 

 

 

 

 

 

 

 

 

 

 

 

 

 

 

 

 

 

 

 

416

 

C.  撒迦利亚其时代

    以色列在巴比伦为奴七十年期满(参拉一),神再恩待他们,让他们重回自己的家乡,恢复独立的生活,重建圣殿。此时巴比伦已陷在波斯国的手里(539B.C.)。神如先前般藉先知哈巴谷所言,那残虐以色列的亦受神所罚(参哈二420)。神于是逐步借着波斯元首古列王向选民国施恩。(注18

    归回后的翌年(535B.C.),他们已把殿的基石安放,那时举国上下欢呼雀跃,悲喜之声混集一片,传至远方(参拉三13),那是复兴的景象;可是事情并非顺利乐观,反对建殿者诸多阻挠终于成功,建殿伟工霍然停顿,凡十五年之久(参拉四24)。

    这十五年内,神忍让他们,要他们自己看到只顾自家而忘记神家的属灵光景,待他们属灵上的心情预备好后,神才兴起先知来激励他们。换言之,神用上十五年的光阴预备他们,再兴起先知当头棒喝,立奏功效。

    当这十五年过去,即到了520B.C.的时候,也即是大利乌王第二年之时(大利乌王在522B.C.九月登基)(注19),神兴起两名先知,先后(同年内)蒙召━━哈该与撒迦利亚,挑旺垂头丧志的民族,慰抚沮丧的领袖;而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则是政治上的领袖。事实上,撒迦利亚的信息是有关政治性(如第一、二、三异象及两默示)及宗教性的(如第四异象及四信息),叫百性得鼓舞,重建圣殿,安稳在神之应许中。固然整个以色列的前途,在政治与宗教两方面是分不开的。

 

D.  撒迦利亚其信息

    1.  在圣经末世论甚浓的数本先知书中,如以西结、但以理、撒迦利亚和新约的约翰,只有撒迦利亚是在本土向本国人说预言。

    2.  他的信息为称为旧约中的启示录,也是小先知书异象最多的一卷,很多象征性的表达。M.Luther说本书是先知书“预言的模样”(Der Ausbund der Propheteu),G.L.(注20 Robinson 称之为旧约中最多弥赛亚预言,及最具备启示文学特征的书卷。(注21

    3.  他的书有三个信息重点:

    a 神赐弥赛亚的工作━━强调其身份的工作

    b 鼓励加速建殿,以预备弥赛亚之来临。

    c 预言以色列将来的遭遇。

 

第一章 书注

 

1.   Clovis G. Chappell, And the prophets, Abingdon, 1946,

pp.1015.

2.   R. L. Harris, G. L. Archer, B. K. Waltke,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I, Moody, 1980, p.275.

3.   增修订雷文着旧约入门,信义宗联合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第

216217页;及贾玉铭着上引书第18201821页。

4.   有关预言于新约书卷着成后便终止论,参J.F. Walvoord, The

Holy Spirit, Zondervan, 19707th, pp.178179C. C. Ryrie, The Holy Spirit, Moody, 1965, p.86. M. F. Unger, The Baptism And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Moody, 1974, pp.140142M. F. Unger, New Testamnet Teaching On Tongues, Kregal, 1971, pp.9398J. Dillow, Speaking In Tongues, Zondervan, 1975, pp.112116S. D. Toussaint, "First Corinthians Thirteen and the Tongues Question", Bibliotheca Sacra, October, 1962, pp.312314

5.   贾玉铭着圣经要义卷三:大先知书,弘道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

18211822页。

6.   H. E. Freem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Prophets,

Moody, 1968, pp.136137.

7.   T. M. Mauch, "Zechariah",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IV, Abingdon, p.941.

8.   经学家J. S. Baxter说,由归回至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被焚整

段时期中,以色列的领袖均是祭司阶级的人(参杨牧谷着圣经研究,第四集,种籽出版社一九七九版第315页)。

9.  苏佐扬着小先知精华,天人出版社一九七六版第83页。

10. C. L. Feinberg, God Remembers, Multnomah Press, 1979, p.1.

11.  H. G. Mitchell, Haggai, Zechariah, Malachi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T&T Clark, 1912C, 1971, p.83.

12.  读者在这方面欲知更多具体的举例,可参旧约全书释义第1314

页。又关于否认后半部是原来作者手笔的历史过程及逐点的反驳,可参T. Laetsch, The minor Prophets, Concordia, pp.404406; D. Baron, pp.261282

13. 唐佑之着复兴的前景,证道出版社一九八零年版第10页。

14. 杨以德(E. J. Young)原著旧约导论,道声第312313页。

15. 同上注第314页。

16.  J. W. Watts 原著(萧维元译)旧约教训综览,香港浸信会出版

社一九六五版第277278页。

17. ICC, pp.98104

18.  在著名的古列碑柱(Cyrus Cylinder)之碑文中可见古列是一

个宗教观念极浓厚的君王,只是他的宗教观是包罗万有的。各征服国的神都成为他的神。他认为在出征时愈多“帮手”愈隹,故他国内各国神像都有一席位。参J. A. Thompson, The Bible and Archaeology, Paternoster, 1963, pp.174180

19.  据考古学家在伊朗Behistan地之峭壁找出甚多碑文(是为著名

Behistan Inscription),其内指出大利乌的惯例是特准其征服的人有自己的庙殿及宗教。当时大利乌对犹太人亦具好感。参E. Cashdam, "Zechariah," The Twelve Prophets, ed. A. Cohen, Soncino Press, 1948, p.89

20. 引自C. L. Feinberg, p.5

21.  G. L. Robinson, "Zechariah, "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V, Eerdmans, 1939, p.3136.

──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