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弥迦书第四章

 

肆 复兴的前景(四115

本书第四、五两章无疑是独特的,日期与作者都引起学者们不同的猜测与见解。大多将这两章分为两大文献,早期的(如四1468以及五71014),为类似以赛亚书第二部(四十章起)。后期的(如四5913,五158915),为被掳后的著作。分析研究,在绪论部分已经论述。然而这两章予复兴的信息,确使本书的预言更为完整周全。先知传神公义的真理公义的审判之前有怜悯,之后仍有救赎的恩典。这两章经文在本书的中间,衬托得非常得当与隽永。

 

(一)国度与和平(四15

从先知的现实观点,耶路撒冷必将败落,国家沦亡。但从先知的理想来看,那将是神权政治的中心,耶和华作王,普世全地都有和平。这可说是历代的愿望,使人欣喜兴奋,充满了希望。

在第三章,先知已经对耶路撒冷完全失望,在人治理之下,公平已被厌恶藐视,人民都走差路。这城的前途已经无可挽救。但是这并非是最后的景象。耶和华的尊荣不只由以色列来承认,也是外邦应予重视的。神的真理虽被首领官长祭司先知所歪曲压抑,但是却被普世所追寻。耶和华普世的治权必定彰显,还不仅受以色列的尊荣,也有列邦效忠的事奉。

这是一首锡安之歌,可能是在圣殿的赞美诗集中,为庆祝耶路撒冷蒙神保守,得免外邦的侵略。所以这也是十分欢乐之凯歌。这正如诗篇第四十六篇,“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抢,把战车焚烧在火中。”耶和华必被万邦尊崇,而以色列有万国敬拜的圣殿,就是耶和华在地上的居所,就更有威荣。

这首诗共有两大分段,每段有五行。第一大段是第一节至第二节上,耶路撒冷为万国敬拜的中心。第二大段是第二节下至第四节,由耶路撒冷发展至周团,将普世情况全都改变。从第二节下至第四节上构成一个圆圈,由耶路撒冷出发,再回到耶路撒冷。第四节下应为结语。但第五节加上附言,以为鼓励劝导的话。

全诗十分完整与秀丽,“万民”与“多国”一直提及,绕行在字里行间,复兴国度的主题也反复突出。耶路撒冷与锡安,战争与和平屡次提说。这国度是以耶和华神的殿为中心。

本首诗也是重复第三章的用词,雅各(三19)在第二节,刀兵的攻击在第三章五节,但在这里第三节完全消弭。真正和平不是假先知的胡言(三5),而在这里(34节)在真正实现。可见第三章与本章相连,这样说法也不过分。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四1

“末后的日子”是先知的用词,常指末事论的观念,这是否是指历史的结局呢?有的认为是指不久的将来,甚至是被掳之后的复兴时期。这个用词未必是在较迟的日期,被掳之前先知的著作中也常见到。1

耶和华殿的山得以竖立,决不动摇,超乎诸山可能不是指实际的高度,因为那只有二千四百呎海拔之上。但在屡灵的涵义就不同。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的有至高的山上(四十2)。撒迦利亚看见耶路撒冷仍居高位(十四10),人仰视耶路撒冷比诸山都高,因为那是地上唯一之处是神显示祂示自己,所以堪称世界的中心。2

“万民都要流归这山。”万民拥集而来,如河水的涌流,在那首锡安之诗(诗四十六篇):有一道河,这可的分泌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他们到耶路撒冷来朝圣,条条大道通耶路撒冷,他们都想来锡安的圣所,来敬拜雅各的神。这是非常的盛况,人们在敬拜之余,还想得着训诲。

“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罢,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2节)

许多国的民都想来锡安敬拜耶和华,这敬拜不再限于神的子民。这是普世复兴的好气象。外邦彼此鼓励,愿意采取集体的行动,一同朝圣,不仅增加热闹的气氛,也更有鼓舞的精神。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是令人兴奋的事。

他们敬拜的目的,主要是为领受耶和华的真理。神的话好像河流一般,从圣殿流出(结四十七1起;珥三18以及亚十四8),越流越长,越流越远,河水所到之处必有医治的功效,欢乐生命的影响。在这里──锡安或耶路撒冷,人们可以找到公理,所以这就成为国际法庭,解决一切的争端,使公正得以伸张,正如第三节所说的。

但最主要的,这里有道德的言语与训诲,给予世界真理的依据,在第三章律法祭司与先知都失败,现在这些都全部恢复甚至更新,不仅指导神的子民向善,也给予所有的万民真理的标竿。

“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3节)

列国的争端都是以武力来解决,权力就是真理,所以穷兵黩武,政治人物都成为战争贩子。耶和华不愿意以色列有作战的力量,他们国防的设施也常不足,容易受外患所侮。但是他们有“圣战”的观念,知道他们争战的胜败在乎耶和华。以色列从来没有一次凭借本身的力量而取胜的,神也不愿他们学习战事。

但是以色列一直在列强互争雄长的情势下,他们常受池鱼之殃,多时成为外患的牺牲者。现在的情势必须改变。耶和华的王权一建立,祂公义的治权必统管天下。祂在圣殿审断列国的争端,国际和平必须建立。

这是弥赛亚国度的现象,以公义建立和平。杀人的武器,如刀枪等类不再有用途了,除非将这些改为生产的农具,头与镰刀。破坏的变成建设的,化乖戾为祥和。这样社会安宁,人类社会的关系和美,生活改善,才是实现神美善的旨意。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主祷文的内容,岂非这里所叙述的愿望?

“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这是万军之耶和华亲口说的。”(4节)

这是一幅佳美的田园景色,是神的子民以格言形式表达他们的意愿,这要回溯所罗门王的升平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由北至南,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王上四25)。这也在以后是撒迦利亚的弥赛亚预言:“当那日你们各人要请邻舍坐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三10

葡萄树与无花果树都是以色列民族的表象,那两种果树枝叶丰茂,结果累累,可谓日隆的国运。可以坐在树下憩息,无人惊吓,是十分平安祥和的田园生活,以色列人一直想望与向往的。这里有充分完全自由,无匮乏的自由,没有饥馑与穷乏的危险。无战争威胁的自由,不必惧怕,无惧怕的自由,因为生命得着保障。无仇恨而有的自由,神是父亲,不仅子民是兄弟,而且世界成为大的社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先知的话语是出于耶和华。在以赛亚书第一章二十节;四十章五节以及五十八章十四节也有类似的用语,这是有权威性的,所以非常有力,也非常凿实,不可更改,可以十足相信。

“万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奉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而行。”(5节)

万民虽来神的殿敬拜,但是目前来看,先知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情况。万民仍拥有他们各自的信仰与宗教。别的神仍没有完全消除,信奉偶像的事也显然没有绝迹。但是这并非带给先知失望。相反地他更重视以色列的信仰,并且有责任劝导本国的民要有坚定的信仰,这信仰的见证必须持久而且广传,好像明光照耀在黑暗之中。

这是肯定的态度与立场,是以色列民必须坚持的。奉我们神的名行事,凡事遵行神道德的旨意。以色列应该固执地作朝圣的人民,向敬拜的路走去,向耶和华命令的道上直奔。这样的见证一定可以影响万民,激励他们跟上来走在耶和华的道上。以色列与耶和华立有圣约,这就是圣约的责任。

{\Section:TopicID=204}附注:本段经文的来源

由于本书第四章一至三节与以赛亚书第二章二至四节完全相同。问题就在于来源,这是以赛亚借袭弥迦,还是弥迦借袭以赛亚。或者两者都自其他数据借袭而来的。

从学者研究的历史,直至十八世纪中叶,大多认为以赛亚与弥迦并非有任何一方借袭,完全各自受默示写成的,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因为都是出于同一位神的默示。以后逐渐有不同的推论与见解。有的以为这原为以赛亚的信息,为弥迦所引用。3也有的以为这原属弥迦的著作,为以赛亚所引用。4更有人认为这段经文实际出处并无任何考掳,而两位先知都采用。5

有人以为这段经文根本不是弥迦宣讲或写作的,因为文体不同,用词不同,弥迦的使命也不同,他传的是审判的信息,耶路撒冷不可能复兴(三20)。本段神学思想不是弥迦在被掳前,而是被掳以后的信仰思想。6

有关用词方面:有这殿的山(三12)与耶和华殿的山(四1);“审判”一词(三11,四3)相同,“训诲”也相同(三11,四2)。文体虽不同,因信息内容不同,格调也有差别了。

关于耶路撒冷的前途在第三章悲观,在第四章乐观,重点不同,前者是现实的,后者是理想的。先知的信息必是两方面的,审判与复兴。

虽然有关锡安的神学思想,为被掳之后特别重要,但在第八世纪之前已经发展,那时还在联合王国的时期。7所以学者的假设被掳后的信息,加插在弥迦书中,这种说法仍有研究的必要。弥迦或借用,或原有的思想,都适合全书的信息。

 

1 E. Lipinski," Bhrith Himim dans les textes preexiliques,"Vetus Testamentum, 20 1970, 44550.

2 A.J. Wensinck, The Ideas of the Western Semitic Concerning the Navel of the Earth, 1916, 13 ff. 22.

3 Hans Wildberger, Jesaja, 1972 强调这主张,是传统的看法。

4 E. Cannawurf, " The Authenticity of Micak IV, 14," Vetus Testamentum, 13, 1963, 2633.

5 最早的主张为 B. Stade, "Bemerkungen U/:ber das Buch Micha,"Zertschrift fun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1, 1881, 16172.

6 J.L. Mays, Mrcah, 1976.

7 S.J.M. Roberts, "Zion Tradition,"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Bible Supplement, "The Davidic Origin of the Zion Tradition,"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oture, 92 1973, 32944.

 

(二)将来的荣耀(四68

这是一段鼓励的话,尤其在情势十分不佳,而且相当黯淡的日子里,期望更新的力量与荣耀的复兴。诗的文体结构不甚规则,但仍可认办,有两小段,每段三行诗。在主题方面有羊群、君王、耶路撒冷的表象连贯起来。先以耶和华的言词开始。以后将叙述的事,从第三人称转至第二人称“你”,成为直接的对话。耶路撒冷──锡安城,以及锡安城的山是信息的中心。耶和华的王权是统管万国的,而耶路撒冷必来管理周围的列邦。耶和华必复兴祂的子民,所以信心的呼召,大家来倚靠神,神使祂的百姓从无能中得着能力与尊荣。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赶出的,和我所惩治的。”(6节)

本段虽为诗歌文体,但却以散文开始作为引言,为衔接第四章一节“末后的日子”。这里“到那日”就是指那日子。耶路撒冷在将来被高举,雅各神的殿大有荣耀。但是怎样才可达到呢?这理想又怎能实现呢?现在耶路撒冷仍在极低下的情况,要从失望的现在,看到荣耀的将来,必有一段过程,特别面对一群失望的人们,该怎样给予安慰、勉励与鼓舞。先知是没有忽略现实的困境。

这真是一幅凌乱的情景,以色列民好似一群赶散的羊群,有的因失散,在山野跌伤成为瘸腿,难以行走,有的散去后到处乱闯,在旷野迷失,找不到路径。有的因偏行迷途,更加无法归回。羊群们需要牧人。以色列社会已经解体,不再有团结,也失去了安全。惟有团结与安全,才是正常生活的基础。这正是主耶稣在世时所有的观察与职事。祂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6)。神使祂的仆人先知,也有这样的感受。神应许祂的看顾,要招聚羊群,使他们重新联合起来,享受保护与安全。

先知以赛亚描绘出这一幅完美的图画。主耶和华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赛四十11)。

这里提到瘸腿的羊,也是西番雅所强调的,“拯救你瘸腿的,聚集你被赶出的。”(三19

也提到“我所惩治的”,七十士译本作“我所弃绝的”,神不要的,与“赶出”是同义。有人加上“我必医治”,8可能是根据何西阿书第六章一节:“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所以这里着重的鼓励,是神复兴以色列的应许。耶和华没有离弃祂的子民,再招聚他们归回。

“我必使瘸腿的为余剩之民,使赶到远方的为强盛之民。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治理他们,从今直到永远。”(7节)

神的复兴,使软弱的,变为刚强者。瘸腿的好似老弱残兵,却成为余剩之民。余民或余数,是旧约先知书中十分重要的救恩论用词,专指耶和华保守的一小群信心坚定的子民。他们是在劫后余生之下,成为以色列民族复兴的核心,可说是强盛之民。这里余剩之民与强盛之民二者是同义字。

以色列民因悖逆而被赶出,分散在列国万邦。他们将被掳至外地远方。但是现在耶和华要招聚他们回来,成为强盛之民。“赶到远方的”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也都是以经文评鉴的方法,更改为不同的字,就有不同的字义:“疲乏的”,9“有病的”,10在涵义上,无非作十分强烈的对比,最衰弱的,也可变为最强盛的。

饿剩之民与强盛之民,这涵义原在创世记第四十五章七节,约瑟与兄弟们谈论,神怎样带他先来埃及,为要给雅各家“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这样以色列全家以后可以成为强盛之民。11“强盛之民”也有译为“众多之民”,12因为人数众多,会显出强盛的力量。

耶和华是牧者,所以祂是君王。古时君王为牧者,有牧者的形象,因为他治理,好似牧养群羊一般,照管他们也看顾他们。祂是在锡安山作王。锡安山是圣殿的所在地,祂在圣殿之中,是神权政治的性质。祂作王从今直到永远。“今时”是指拯救的时候,对先知来说,不是“现在”,必在不久的将来。

由于耶和华的言词,一直是以第一人称“我”发言。这里“耶和华”也应改为“我”:我要在锡安山作王……。13

“你这羊群的高台,锡安城的山哪,从前的权柄就是耶路撒冷民的国权必归与你。”(8节)

锡安山是羊群的高台,因为牧羊人需要有守望的高台,为要照顾群羊的安全,常常遥望,看有无野兽从四方来侵袭,或有偷羊的贼从远处来潜入。这无疑是在荒野十分突出的景色(参阅代下廿六10)。在圣殿的山上南端,是山冈的望楼(代下廿七3;尼三26;赛卅二14)。

圣殿一直象征着耶和华的王权,这神权政治永远以耶路撒冷为荣华的表象,这里是万王之王的国土,有祂的国权。这样的荣华必须恢复,以色列的复兴才可带给世界和平繁荣的希望。

经文研究提议:从前的权柄可参阅以赛亚书第一章廿六节:“我也必复还……像起初一样;复还……像起先一般。”“国权”之后,在七十士译本加插“从巴比伦”,似乎建议以色列民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出来,才有真正的复兴。

 

8 Ernest Sellin, Das Zwolfprophetenbuck, 1930.

9 H. Graetz, Emendationes in plerosque Sacrae Scripturae Veteris Testamenti Libros, ed. W. Bacher, 1895.

10 J. Wellhavsen, Skizzen und Vorarbeiten, Funftes Heft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mit Noten, 1892

11 R. de Vaux, "Le reste d Israel dapres les prophetes," Revue Biblique, 42 1933, 52639.

12 Delbert Hillers, Micah, 54.

13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ed. K. Elliger, 作如此的修正。

 

(三)主神的帮助(四910

这里再论王权,又叙述锡安如何在危难之中获得拯救。有三个问题连续发出,使他们看出目前的处境。先知向锡安的民呼喊,耶和华的救赎是必然的,但是目前他们仍在疾苦之中。先知在语气中,不乏责备的口吻。因为以色列民并未真正存信心仰赖耶和华。他们依靠的是君王与谋士。但是人必失败,神必得胜。以色列人必须醒悟振奋。

这两节经文,有的学者将经文的位置,转至第六节的前端。这样就使第八节的结语更加有力。14

“现在你为何大声哭号呢?疼痛抓住你彷佛产难的妇人,是因你中间没有君王么?你的谋士灭亡了么?”(9节)

“现在”不是只指他们目前的处境,而是在理论方面的逻辑,可译为“因此”,因此我要问你,有以下三个问题。

全城的人都在患难中哭号,他们看见敌人临近而惊呼,在灾祸接踵而至而恐惧。他们应该明白哭号的原因,他们更明白灾祸是耶和华降下的刑罚。他们无法逃脱,因为他们必须承受罪恶的后果。

他们的痛苦好似产难的妇人,生产的痛苦是先知耶利米常用的描写(六24及廿二23)。生产之苦楚是阵痛的方式,而且一次比一次加深并且剧烈。但是生产之后就有喜乐,因为产下婴儿。但是以色列的痛楚又有甚么结果呢?这因罪恶而得来的灾祸,因祸患所带来的痛苦是该受的。这些痛苦是因你中间没有王么?君王应有智慧与能力来解救这样的困境,但是他们无能为力。谋士呢?他们会有周密的思想与计划,知道怎样防范阻止与解决,看来他们也无法帮助。

“锡安的民哪,你要疼痛劬劳彷佛产难的妇人,因为你必从城里出来住在田野,到巴比伦去,在那里要蒙解救,在那里耶和华必救赎你脱离仇敌的手。”(10节)

再呼唤锡安的民,再提说产难妇人的表征。以色列的苦难是无可避免的了。耶路撒冷城必遭毁灭,他们必被掳到外邦,到巴比伦的路是多么崎岖难行,疲乏困倦的旷野里。他们从物质便利的城市,到生活艰困的荒野,这样的转变是十分困难艰辛的事。但是这已无可逃避的现实。人的帮助是无能的,只有求耶和华拯救。但是他们若不被掳到巴比伦,神公义的审判仍未达成。所以耶和华救赎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不是在耶路撒冷,而在巴比伦;是那里被掳之地才得解救。

耶和华救赎他们,好似昔日在埃及。“救赎”一词nsl在出埃及记第五章廿三节;十二章廿七节。“脱离”g'l在出埃及记第六章六节;十五章十三节以及诗篇第七十四篇二节“得来”。以色列仍在温习耶和华立约的爱,历史的见证具体的给予以色列保证,知道神的救赎一定是会临到他们的。

 

14 J.M.P. Smith, Micah, Zaphaniah, Nahum, 9197.

 

(四)国家的衰败(四1113

这里再论以色列的衰败,在第十一节之开端“现在”,再述现状的危机。列国都聚集攻击耶路撒冷,是先知著作中重要的论点(参阅赛十四32,十七1214,十八16,廿九18,卅一49;结卅八至卅九章;珥三1417;亚十二19,十四31215)。诗篇也有类似的经文(四十六611,四十八48,七十四49)。锡安会被玷污,以后却蒙耶和华拯救而得复兴。

这段经文共分两小段,每小段有六行,由许多国至普天下,这是关乎万民的信息。

“现在有许多国的民聚集攻击你,说:愿锡安被玷污,愿我们亲眼见他遭报。”(11节)

许多国的民聚集来攻击以色列,这是末事的情况。他们存心来玷污锡安,因为锡安好似贞洁的女子却遭羞辱。锡安是在圣地,有圣殿,是分别为圣的。但是外邦人来侵略,蹂躏这地,就成为污秽了。这些外邦人存心破坏神的子民。他们敌挡真神,视神的百姓为仇敌。他们谋算破坏是长久蓄意要作的(参阅诗二6,四十六5,四十八2)。神在圣山上该受赞美,但外邦人想破坏这圣山,他们定睛观望这城,要看这城毁灭,以及毁灭之后的惨状,而幸灾乐祸(参阅哀二16;俄12起)。

“他们都不知道耶和华的意念,也不明白他的筹划。他聚集他们,好像把禾捆聚到禾场一样。”(12节)

耶和华要破坏那些恶者的计谋。那些敌挡者,是列国的凶手,他们以侵略为能力。他们以为耶和华完全放弃以色列民,所以任凭外邦人肆意的攻击、杀害、欺压。其实耶和华的意念,对以色列人不是灭绝,而是炼净,使他们经过管教磨炼之后可以得着复兴与更新。神的筹划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是建设性的,不是破坏的。

祂要聚集他们,那与聚集以色列人不同,祂聚集他们好像把禾捆聚在禾场一样,准备筛谷的工作,以打粮食的铁器来打(摩一3)。发怒气打列国,如同打粮(哈三12)。巴比伦城好像踹谷的禾场(耶五十一33)。列国好似被打的禾稼(赛廿一10),以色列要成为有快齿打粮的器具,使万国被打得粉碎(赛四十一15)。

“锡安的民哪,起来踹谷罢,我必使你的角为铁,使你的蹄成为铜。你必打碎多国的民,将他们的财献与耶和华,将他们的货献与普天下的主。”(13节)

先知以民族的骄傲,呼唤锡安的民,来执行耶和华重要的任务,将敌人践踏,踩得粉碎。以色列好像牛一般来喘谷(参阅何十11)。

提到牛的角,这不是踹谷的动作了。这是在动怒中抵触敌人的行为(参申卅三17)。亚哈王想听先知的预言,他希望亚兰会失败,所以假先知为取悦他而说以色列的角必击败亚兰(王上廿二11)。这只是想象,根本无法成为事实。但是现在这成为神的意念与筹划,以色列有坚强的能力,足以破坏外邦的权力,使他们被打得粉碎。那时以色列可有战利品,将他们的财献给耶和华,他们的货物产业一并奉上,献给普天下的主耶和华。耶和华是全地的主,祂统管万有,祂是历史的主!这里以色列靠祂获胜,是圣战的观念。

亚述的西拿基立自称为“普天下的王”,15但是先知称耶和华为普天下的主(13节),祂才是全地之主(诗九十七5)。“普天下的主”在撒迦利亚书第四章十四节及第六章五节都出现,这虽是后期先知的用词,但先知的信息有共通性,而且后期先知必承接早期的观念,约书亚也称耶和华为普天下的主(书三1113)。这名称也许是在礼仪中的用语。16所以以色列用的赞美诗所表达的神学思想、实现在历史的环境中。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是超乎万神之上。祂的尊荣必为祂的子民所承认,他们敬拜祂,是因祂拯救他们的大能。

所以先知以古代历史的经验,鼓励以色列众民,使他们失望与诅丧之中,重新地振奋起来。他要他们面对现实,认识现今的困境。但他也提醒他们,耶和华全能的安排是奇妙的,祂要成就的,是超过人所能设想的。外邦人固然不知道耶和华的意念,也不明白祂的筹划;神的子民何尝明白与知道呢?但是神要使以色列人得蒙极救,将失去的复得,谁剥夺的又重新得回,财货都要从万国运来,可以献给耶和华,正如哈该书第二章六、七节所应许的。这是圣战的原则,“献”字Herem就是将战果献给万军之耶和华,祂是普天下的主。

 

15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ed. J.B. Pritchard, 1969, 288.

16 J.A. Soggin, Joshua, 59.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基督教阿们网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