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绪论
壹 地位与重要性
出埃及记这卷书,不但在整本圣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以色列族的团结和发展影响至深且巨。出埃及记不单模铸了以色列人的宗教、政治与伦理的意识,也是全人类救恩史的范本。因此,出埃及记也是一卷基督徒不能不看,而且要深入了解的重要经书。
{\Section:TopicID=102}一 出埃及记在圣经中的地位
圣经有新旧两约。旧约按犹太人的划分,有律法、先知和诗篇三类(参看路廿四44)。每一类的经书,都和出埃及记有着紧要的关联。
{\Section:TopicID=103}1 在律法书中的地位
律法书又称为五经,就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五卷经书。出埃及记的开头几节经文,表示着这卷经书是承接创世记的。创世记除了简短的记述太古史(一至十一章)以外,主要在记述以色列个别列祖的事迹,以及以色列人会下到埃及去的原因;出埃及记却是记述原像一盘散沙的以色列人,在饱受法老的奴役下,获上主的恩眷,藉摩西的领导团结起来,神奇地脱离为奴之境,在西乃山与上主立约而组成神治的政体,崇拜独一的真神。然而,创世记的末尾和出埃及记的开头所记述的事件,却是相隔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参看创十五13~16;出十二41)。
从表面上看,出埃及记是承接创世记的记述。但在实质上,出埃及记并不是创世记的延续──创世记乃是出埃及记的追述。这意思是说,出埃及记乃是五经的中心,也是以色列国族的肇始。圣经是一部救恩史,以色列人出埃及,乃是救恩模式的开端。为了解以色列人何以要出离埃及,就必须追述以色列人怎样下到埃及。为了解以色列的起源,所以要追述以色列人列祖的事迹。为了解以色列人列祖的由来,便要简略地追述太古的史事。所以,站在救恩史的立场来看,创世记实在是出埃及记的追述。
出埃及记不是创世记的延续,利未记和民数记却是出埃及记的延续。利未记是出埃及记之神治政体中礼义律例的延续;民数记也是出埃及记之神治政体中礼仪律例延续的一部分,但却偏重于旷野的行程和晓谕与刑事律例的延续。
五经的最后一卷──申命记,不单处处表明是出埃及记的延续,其中有些部分甚至是出埃及记的复述。复述十诫(申五6~21;参看出二十3~17)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这样看来,出埃及记不但在律法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是全部律法书的中心枢纽。
{\Section:TopicID=104}2 在先知书中的地位
旧约的先知书,分为前先知书和后先知书两部分。按犹太人的划分法,前先知书有四卷,就是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后先知书也有四卷,即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小先知书。
在前先知书中,约书亚记本属律法书的一部分,有六经之称(参看拙著《旧约概论》之“六经说的可能性──约书亚记的探讨”{\LinkToBook:BookID=178,TopicID=286,Name= 六經說的可能性──約書亞記的探討}),因此也是出埃及记的延续。因为 神对以色列人列祖所应许的迦南美地(参看创十二7,十三15,十七8,廿八13,卅五12等),在出埃及记并未完成占领的工作,乃吩咐摩西带同在埃及领出来的百姓,从旷野往迦南去(出卅三1)。其后,摩西因在以色列人面前未尊 神为圣,所以被罚不得进入应许之地(见民二十12,廿七14;申卅二51~52),改由约书亚引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申一37~38)。约书亚记就是记述继承摩西的以色列族领导人约书亚,如何完成了占领部分应许之地,对未攻占的地又是如何以拈阄方法,分配给各支派的。
不但约书亚记是出埃及记的延续,前先知书的其他各卷,也是围绕出埃及记的中心主题作出发点来叙述史事的。譬如,士师记的开头,记述各支派如何去攻占他们拈阄所分得的土地,然后指出在约书亚死后,那些不认识上主和不知道祂为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过红海和在旷野中所行的大事的人,便行 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四围列国的神,惹动上主的怒气,将他们交付四围仇敌的手中,又以灾祸攻击他们,使他们极其困苦。但是,在他们因受欺压扰害而哀声叹气时, 神却为他们兴吉士师来拯救他们,正如 神藉摩西在埃及拯救他们脱离苦难一样。
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也是一样,围绕着出埃及记所叙述的敬拜独一真神,描绘散漫的以色列人,怎样由示罗会幕的约柜之被掳于外邦,而渐次在撒母耳的领导下团结胜敌,以至在所罗门王时代建成圣殿迎入约柜,以及诸先知的呼唤背约的以色列人回转,而不遵守 神律例和背弃上主盟约的人,怎样的被外邦人掳掠,至终要由后先知书来预言一个新的出埃及(参看赛四十至五十五章)。
不仅在前先知书,后先知书也是这样直接或间接的以出埃及的事迹来对犹大和以色列讲说 神的作为。直接提到“出埃及”字样的,有赛十一16;何十一1,十三4;摩二10,三1,九7;弥六4;该二5等。没有直接说到“出埃及”,却以出埃及的历史事实作讲论的,有赛五十一10,六十三11~13等。此外,根据出埃及记所记述的立约和律例典章等发为教训的,有耶卅一31~34;结卅六26~28;摩二4、6~8;亚七9~10,九11;玛四4等经节。这些,都在在证明出埃及记在先知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Section:TopicID=105}3 在诗篇中的地位
除律法书和先知书以外,旧约的第三类经书实际是称为“圣卷”。圣卷以诗篇为首卷,所以犹太人便以“诗篇”概称圣卷各书。事实上,圣卷亦可划分为以下三类的经书:历史书(路得记,历代志,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诗歌书(诗篇,雅歌,耶利米哀歌)、智慧书(约伯记,箴言,传道书)。
智慧书是智慧师汇集前人经验的箴规,加上自己的历练而发表的议论,所以完全没有涉及出埃及记的主题。历史书中的路得记和以斯帖记,均与外邦人有关联,也没有提到出埃及记中所叙述的事件。但是,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却有很多与出埃及记所叙述的事迹相关联。譬如,尼希米记第九章所记叙的以色列人的认罪祷告,其中第9至31节差不多就是出埃及记史事的复讲;第十章发咒起誓的话,亦是出埃及记的主要律例的复述。其他如祭司利未人的职责(代上六,九30,十五15,十六40;拉六16~18;尼七65等),所罗门王所建之圣殿的模式、器物和巧工(代上廿八11~19、21;代下二4,三14,四7等),亚撒王、希西家王和约西亚王之拆除偶像,教导律法和守逾越节、除酵节(代下十四3,三十13、18~19、21,卅四3~4,卅五1、13、17等),以及被掳回国的人自洁守节(拉六19~22)等,无一不与出埃及记的史事和律例相关涉。
然而,在圣卷中特别着重出埃及记的,却以诗篇居首位。诗篇有很多的经节,是援引出埃及记的史事的。譬如,上主将祂的赎民从埃及领上来(八十一10,九十五8~11,一○五38~43,一一四1,一三六10~11等);祂分裂红海,使海水迭起成垒,让赎民安全通过(卅三7,七十四13,七十七19,七十八13、53,一三六13~15等;参看出十四21~22,十五8); 神白日用云柱,黑夜以火光,来遮盖百姓和引导他们(九十九7;一○五39等;参看出十三21~22,十四19、24,四十38);祂领导自己的百姓行走旷野(七十八19;一三六16;参看出十六3),在那里试验他们(七十八17~19,八十一7等;参看出十五25,十六4),赐给他们鹌鹑和吗哪为粮食(七十八24~29;一○五40等;参看出十六13~20、31),又使摩西击打盘石,让他们得水喝(七十四15,七十八15、16、20,九十五8,一○五41,一○六32,一一四8等;参看出十七6)。
诗篇也提到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前, 神是怎样藉着祂的仆人摩西和亚伦(七十七20,九十九6,一○五26等),施行十灾(七十八43~52,一○五29~38等;参看出七至十一章)、行奇妙的事(七十二18,七十七11、14,七十八12,八十六10,一○五2、27,一○六21~22,一○七8、15、21、31,一一一4,一三六4等;参看出十五11)。
更要紧的,正如在出埃及记所讲说的一样,诗人也描述 神看见以色列人的困厄,也听见他们哀告苦情的声音(十八16,卅一7,卅五10、22,一○七6,一○九21~22;参看出三6~7;四31等), 神便为祂自己的荣耀和为祂名的缘故,以恩慈怜悯他们(十八49,四十八10,六十六1~4,六十八4,八十三16、18,一○二12,一○三,一○五,一三五13,一三九20,一四八13等;参看出三13、15,六3,十五3,卅三19,卅四5等),与他们立约(四十四17,五十5,七十八37,八十九3、39,一○五8~10,一○六45,一一一5、9,一三五4等;参看出廿四7~8,卅四10、27等),作他们的王(廿九10,四十四4,六十八24,七十四12,九十五至九十九,一四六10等;参看出十五18),颁布律例典章以治理他们(诗篇有很多章篇与此主题有关,如一,十九,廿五,七十八,八十一,一○五,一一九等;参看出二十至廿三章)。
此外,出埃及记也有一些重要的教训,如 神是独一的主,在祂以外不可题别神的名(诗十六4等;参看出廿三13),选民要一年三次朝见上主(诗四十二1~2,八十四7等;参看出廿三14、17,卅四23~24等),因为以色列是祂的产业(诗七十四2,七十九1等;参看出十五17),上主要在以色列民面前赶出外邦人(诗四十四2,七十八55,八十8等;参看出卅四24);没有别神能像 神(诗卅五10,七十一19,八十九6、8,一一三5等;参看出十五11),万有都属于祂(诗廿四1,五十12,八十九11等;参看出九29,十九5等)。若要把这些类似的教训都一一加上,篇幅就不能写得下了。
总而言之,出埃及记在诗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Section:TopicID=106}4 在新约中的地位
出埃及记在新约圣经中的地位,可从新约章句与出埃及记关联的众多,窥知其所占地位的重要。因为经文太多,我们无法一一的叙述,只能列出一个章节对照表如下,藉见其重要性的一斑。
出埃及记章节 新约书名与章节
一5~6 徒七14~15
一7、20 徒七17
一8 徒七18
一9~11、16~17、22 徒七19
二2、3、5、10 徒七20~21,来十一23
二11~13 徒七23~26,来十一24
二14~15 徒27~29、35(参看太二13;路十二14)
二22 徒七29
二24 路一72
三1~5、7~10 徒七30~34
三6、15~16 太廿二32;可十二26;路廿37;徒三13,七32,廿二14(参来十一16)
三12 徒七7
三14 启一4
三15 徒五30
四12 太十19
四19 太二20
四21 罗九18
四22 罗九4
四31 路一68
六1、6 徒十三17
六23 路一5
七3 徒七36;罗九18
七11、22 提后三8
七17~21 启十一6,十六3~4,八8等
八3 启十六13
九10~11 启十六2
九16 罗九17
九18 可十三19
九23~25 启八7,十一19,十六18
十12 启九3
十16 路十五18
十21~22 启八12;十六10
十二10、46 约十九36
十二11 路十二35
十二14 路廿二19
十二15~20,十三7 太廿六17;可十四12;路廿二7;林前五7
十二21~23、48 来十一28
十二40 加三17
十三2、12、15 路二23
十三9,十二41 太廿三5;徒十三17
十三21,十四19、24 林前十1;启十1
十四21~22、27 林前十1;来十一29
十五1 启十五3
十五4 徒七36
十五14 启十一18
十五23 启八11
十六2 林前十10
十六4、15 约六32;林前十3
十六7、10 林后三18
十六18~19 林后八15;太六34
十六32~35 林前十3;来九4;启二17;徒十三18
十七6~7 林前十4;来三8
十八3~4 徒七29
十八17~23 参看徒六2~6
十九4 启十二14
十九5 多二14;来八9
十九6 彼前二9;启一6;五10
十九10、14 启七14
十九12 来十二18、20
十九16、19 来十二19;启一10,四5
二十9~10 太十二2;可二27;路十三14,廿三56
二十11 徒四24,十四15,十七24;启十6
二十12 太十五4~5;可七10;弗六1~3
二十12~16 太十九18~19;可十19;路十八20
二十13~14 太五21;雅二11
二十13~15 启九21
二十14 太五27
二十16 徒六13;太廿六59
二十17 罗七7,十三9
二十18~19 来十二18~19
廿一12 太五21,廿六52
廿一17 太十五4;可七10
廿一24~25 太五38
廿二1 路十九8
廿二22~23 可十二40;路十八3
廿二28 徒廿三5
廿三14~17 路二41
廿三20 太十一10;可一2
廿四1 路十1
廿四3~8 来九19~20
廿四8 太廿六28;可十四24;路廿二20;林前十一25
廿四17 林后三18
廿五16、21~22 来九4~5
廿五23~29 来九2
廿五31、37 启一12
廿五39~40 来八5;徒七44
廿六31~33 太廿七51;可十五38;路廿三45;来九3
廿七2 启九13
廿八1 来五4
廿八17~21,卅九14 启廿一12、19~21
廿九4 来十22
廿九18 弗五2;腓四18
廿九38~39 来七27
三十1~3、7,四十5 启八3,九13
三十7~8 路一9
三十10 来九7
三十13~14 太十七24
卅一3,卅五31 徒六3
卅一13 来二11
卅一18,卅二15 徒七38;林后三3
卅二1、23 徒七40
卅二4、6、8 徒七41;林前十7
卅二13 来十一12
卅二32~33 路十20;启三5
卅三3、5,卅二9 徒七51
卅三7 来十三11~13
卅三14 太十一28
卅三19 罗九15
卅四28 太四2
卅四29~30 太十七2;林后三7、10
卅四33~35 林后三10、13、16
四十34~35 可九7;启十五8
二 出埃及记对以色列族的重要性
出埃及记不但记述了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境被领出来,也对以色列族的宗教、政治、伦理等各方面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事实上,以色列日后之能以立国和成立犹太教,以及今世以色列之得以复国,并与巴勒斯坦人发生纷争,都和出埃及记有着重大的关联。篇幅不容许我们畅述一切,以下只简论四方面。
{\Section:TopicID=108}1 认识独一的真神
凡是虚心研究宗教的人,都会发现以色列的宗教,绝不是建基在一些抽象的神学命题上,而是凭借历史的经验,以信仰和靠赖来诠释引领他们的真神。从出埃及这事件后的整部旧约史,以色列人都挣扎于敬拜独一的真神和事奉别神之间。众先知的谴责和以色列人的被掳于外邦,都牵涉在对领他们出埃及之真神的认识与独一的事奉与否上。
以色列人的列祖本是敬拜别神的(书廿四1~2;参看创卅五1~4)。这“别神”的原文是复数,表明他们原是事奉多神的。然而,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却是独一的,忌邪的,不容许他们敬拜事奉别神的(参看出二十1~6;申六4),也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出二十11),又是以色列人祖宗的 神,而摩西受差遣去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却还不知道祂的名称(出三13)。
{\Section:TopicID=109}A 真神的名称和特性
摩西询问那在 神的山,从荆棘火焰中向他显现的神:“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 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祂叫甚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甚么呢?”于是 神对他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若单从中文译句来看,这答话似乎是答非所问。其实却不然。“我是自有永有的”之原文为 ehyeh asher ehyeh,直译可作“我就是我是”(I am that I am)ehyeh 是动词 HYH 的第一人称单数未完成式(即将来式),正译应作“我将是我是”。HYH 是英文的 to be 或 being;这字在古代和 HVH(音夏娃,义为众生之母,见创一20)相通。在出三15,当上主以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时,就成了 YHVH(或切音作 YHWH)。
YHWH 的正读音早已失传。原因是主前第六世纪的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他们不愿在俘掳他们的仇敌面前称呼上主的名,因此讳称为 Adonai(音阿多乃,义是主的意思)。在抄写经文的时候,便将阿多乃小写抄于 YHWH 之上端,藉以提醒此字的讳读音。主后第七世纪,当希伯来文的元音标注发明以后,原文圣经抄本便不将阿多乃的字母抄在 YHWH 上端,而改将阿多乃的元音符号抄在 YHWH 之下,藉以提醒读经的人要将 YHWH 读成阿多乃。十字军东征以后,许多东方的文物输入到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很多欧洲的学者也开始研读希伯来文。他们不了解或不尊重犹太人对上主名称的讳读,却把 YHWH 和阿多乃元音符号合成的字,照音标直读而成了 Jehovah(耶和华)。另些人则按一些与个人名字联合的神名 yah 和 ya_hu,而将 YHWH 读为 Yahweh(雅威)。在这部中文圣经注释里,除了直引和合本圣经以外,我们都把 YHWH 义译为“上主”。
其实,“上主”也不是 YHWH 的正当义译法。YHWH 在表达时态时,是自有永有;在表达空间时,却显明无所不在;在表达存在(being)时,却有绵延继续的生命和永无或缺之活力的含义。YHWH 既是“有”(being 或 to be),则祂不但能从无中造出万有(出二十11),更在人所最缺乏的上面,显出祂为有来:人是软弱的,祂是有大能的(出三19,六1,十三3,卅二11);人是贫穷的,祂是恩惠的(出廿二27);人是困苦可怜的,祂不但看见百姓的困苦,听见他们的哀声(出三7),而祂自己就是恩慈怜悯的主(出卅三19)。因祂有这许多神圣的特性,就怪不得祂会下来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到那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了(出三8)。
{\Section:TopicID=110}B 真神与以色列的关系
这位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自有永有,永远活着的上主,不但因祂的恩慈怜悯而下来拯救以色列人,也因祂是信实的,因为祂曾应许以色列人的先祖,要将迦南地赐给他们的后裔(出卅三1;参看创十二7,十三15,十七8等)。
上主拣选以色列人(参看申四37;尼九7;赛十四1,四十一8等),并不是因为他们人多势大,或因他们有何特长或优点,乃完全是出于 神的慈爱和恩典(参看申七6~8)。既然在恩慈中拣选了以色列人,上主就称他们为自己的儿子,是祂的长子;倘若法老不容祂的儿子出离埃及去事奉祂,上主就要杀法老和埃及人的长子了(出四22~23)。
既以最严峻的灾害,杀了埃及人的长子和一切头生的牲畜,使法老和埃及人都催促以色列人,打发他们出离埃及(出十二29~33),上主便在西乃山与以色列人立约,使他们成为 神的子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5~6,廿四8,卅四10、27等)。
出埃及记不但告诉我们,这位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上主,摩西还不晓得祂的名字,甚至列祖也不知道,因为上主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祂的名“耶和华”(YHWH),他们未曾知道(出六3;参看创十七1)。
“全能的神”的原文是 ~el shaddai,直译作“山神”。这也可能是亚兰人之所以称以色列人的神为山神的原因(王上二十23、28)。无论如何,按出埃及记的记述,YHWH 这名称在摩西受召以前,并不存在于以色列人的列祖之中,也还不为住居埃及的以色列人所认识,却是不争的事实(参看三13,六3)。简单举一个例证:古代中东一带的人,特别是重要人物,常喜欢起名与当地或本族人所事奉的神只的名称相关联。譬如“以利以谢”,原义是神所帮助的(创十五2);“以实玛利”是神所听见的意思(创十六11);“尼布甲尼撒”的含义,是尼波神的太子的意思。与 YHWH 相关联的人名,在中文译为“约”字,如约珥(上主是神的意思;撒上八2),约以谢(上主所帮助的意思;代上十二6)。但是,在摩西以前却没有一个以色列人的名字,与上主的名称相关联,除了摩西的母亲约基别(原义为上主是尊贵的,或上主是她的荣耀;出六20)以外。连摩西的帮手约书亚(出十七9~10;廿四13等),他原来的名字本是何西阿(民十三8),而由摩西给他改称为约书亚的(民十三16)。
至于摩西母亲名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可能的解释:其一是后人穿凿附会所加上的,另一可能是真正原有的。主张前者的人,多数认为是祭典(P)的作者所编上的。如果原有的是对的话,有些学者就主张摩西是从他的岳父那里认识了真神(参看出二16~三12)。当然,这种主张甚引人注目,并极具兴趣,但可信程度甚低。接受摩西的母亲原来就是名为约基别的学者,有许多也相信 YHWH 原为利未支派的神(有关以色列各派来源,请看下节“认同列祖和团结以色列族{\LinkToBook:TopicID=111,Name=2 認同列祖和團結以色列族}”)。摩西之所以不知道真神的名字,是因为他一向在法老宫中长大,其后又逃亡米甸,在那里寄居,以牧羊为活。
无论如何,出埃及记已告诉我们,以色列人所敬拜的独一真神之名称,是在摩西时代引进,藉着摩西和亚伦施行奇事和大能,以致全以色列族都对之有深刻的认识,教导后人要世世代代的信服和敬拜,并以祂为独一事奉的对象。为这原因,那宣称“我与父原为一”(约十30)的主耶稣,也一再的使用出三14的“我是”,来讲论自己与他所呼召的新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例如:我是生命的粮(约六35),我是世界的光(约八12),我是羊的门(约十7),我是好牧人(约十11),我是复活、我是生命(约十一25),我是基督(约十三19),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约十五5)等。
2 认同列祖和团结以色列族
以色列人的祖先曾在埃及为奴隶,又曾经神奇地出离埃及的事迹,虽然在埃及的历史中至今还没有找到任何直接的凭证,却是一件无可置疑的史实。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愿意这样低贬祖先的身价,如同旧约圣经所描述的。
事实上,从历史的观点严格来说,以色列人在认识独一的真神之名称前,并没有“以色列族”的存在,而只有“希伯来人”的存在。
{\Section:TopicID=112}A 希伯来人
从圣经的记载来看,希伯来人(Hebrew)可能是因希伯的后裔而得名(参看创十21,十一14~17)。从文字的字根上看,原文希伯来人(ibri)是来自 ~br。此字当作专有名词,便是“希伯”;当作动词的话,是“跨越”或“横过”的意思。因此,从迦南人或埃及人的眼光里,“希伯来人”的原义,可能是指那些跨越幼发拉底河,或横过沙漠而来的人的总称。
旧约使用希伯来人时,一般都是外人对以色列人的称呼(参看出一16、19,二6;创卅九14、17;撒上十三19,十四11,廿九3等)。以色列人很少互称为希伯来人,除了在和外人说话时,才这样的自称(参看出二7,三18,五3,七16,九1、13;创四十15;撒上十四21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因这词含有难民、寄居者、奴隶、雇佣兵等不甚体面的意义。
在中东古代历史文献上,我们可以在主前二十世纪至十一世纪之间,找到一些与上述意义相同,其切音又与希伯来人极为相近的哈皮鲁人(或译哈比鲁,阿皮鲁,卡比鲁;英文切音作。Apiru,或 Khapiru, Abiru, Habiru 等)。他们是在西亚一带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生活的人;而且有一部分的哈皮鲁人,在许克所斯(Hyksos, 约主前十八至十六世纪)时代到埃及,有些则在亚门诺斐斯二世(Amenophis II, 1435—1414)时被掳至埃及,并于其后的历史中,被埃及人视为国奴,却是有凭证的事实。
圣经所记述的以色列人的列祖,就是以游牧为生的人。譬如亚伯拉罕(创十三2~7),以撒(创廿六14),雅各和其众子(创三十31,卅四5,四十六32、34等),就是以游牧为生。
{\Section:TopicID=113}B 十二支派的问题
雅各有十二个儿子,传统就以此为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起源。在西乃山立约的筑坛献祭,也是“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出廿四4)。可是,支派在古代不单是由家族形成,也可由部落组就。这意思就是说,支派并不一定是由血统形成的,也可由其他的因素而来的。譬如弱小氏族的自愿加入,或是被征服的氏族之受强迫参与等。明白了这一事实,就使我们对圣经之记述的十二支派所强调的不同观点,会有所体悟。创廿九31~三十24和四十六8~25,都清楚的说明雅各有十二个儿子,但强调出自不同的母系:从雅各的妻子利亚所生的是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和西布伦;从他另一妻子拉结所生的是约瑟和便雅悯;从利亚的婢女悉帕所生的是迦得和亚设;从拉结的婢女辟拉所生的是但和拿弗他利。
然而,在创世记四十八章,雅各又立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为自己的儿子,使约瑟名下有两个支派,以致民数记廿六章所记述的十二支派,在加上这两人名字后,就没有了利未的名字。可是,支派的数字仍然为“十二”。为甚么一定要这数字?有些学者的意见,认为是与提供圣所的费用和服务有关联,正如“所罗门在以色列全地,立十二个官吏,使他们供给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给一月”一样(王上四7)。
圣经对雅各十二个儿子的名字和排列的次序,虽然各有不同(参看创四十九3~27;民廿六5~51),而“十二”却一成不变。不过,这十二支派的组成是在何时,却是一个历史的疑问。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十二支派自始就不是以同等的身分参与联盟,其在支派联盟中的重要性也并不一样。例如,流便、西缅等支派已经发展健全的时代,以法莲和玛拿西仍在萌芽时代。这意思就是说,这十二支派的来源,并不一定是氏族自然演进的结果,乃包含有人为的成分在内。最初参与这联盟的,可能是利亚“母系”的六个支派(六支派的联盟亦可见于“基土拉母系”;创廿五1~2)。其后,另外三个“母系”的联盟,逐渐加入这个大联盟,而成了十二支派。如果是这样演变的话,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当时就可能不是包含了全部十二支派在内。
{\Section:TopicID=114}C 利未与出埃及的支派
出埃及这件事,是以色列人被召成为一个“部族”的大事,是以色列族永不能忘的。但这并不证明整体十二支派都在这出埃及的行列。因为真正参与出埃及的人数,一定不会太多。出十二37的“六十万”男丁(参看民一46,廿六51),并不是当时的实数,而是后人的加笔(参看拙著《旧约概论》之“各底本的特性”{\LinkToBook:BookID=178,TopicID=276,Name=五 祭典}和“数字的传承问题”{\LinkToBook:BookID=178,TopicID=311,Name=三 數字的傳承問題})。若男丁实数是六十万的话,加上妇女、孩童与年老不能打仗的,总数就约有三百万众。加上羊群牛群,便在单一行列上可围绕整个西乃半岛三圈;以每秒钟走过一人的速度,就需要三十四天半以上才能过得“红海”。但在希伯来文的“千”(elef)字,亦可当作“家庭”解释。那么,“六十万”亦可解释为“六百家庭”。六百个家庭则只有数千人,便能在一夜的时间都过了“红海”(有关“红海”的含义,请看本绪论第贰节{\LinkToBook:TopicID=126,Name=貳 時間與路線})。
另一方面,出埃及时有许多闲杂人(出十二38)。这些人有的是埃及人(利廿四10),有的可能是以东族的基尼洗人(参看书十四13~14,十五16~19;士一11~15、20),后来定居在犹大族中的(书十五13)。在征服迦南的过程中,有基遍人的加入(书九章);摩西的岳父本是米甸人,其后人也成了以色列族的一分子(参看民十29~32)。这些均只是例证的一斑而已。总而言之,以色列族的起源复杂,也不是每一支派都曾参与出埃及和西方的立约(详情请参看布赖特所著的《以色列史》第三章,有关“以色列的形成”便可了解)。其中有许多组成以色列族的分子,是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以前,就已存在于巴勒斯坦地,而仅在宗教上改奉以色列人的信仰,因此认同了以色列人的列祖,也认同在出埃及并在西乃山立约上为有分的。
虽然不一定是十二支派的人都全参与出埃及,我们今天也无法确定那些支派的人与出埃及的事无关,而利未支派则必定与出埃及和西乃立约有关联,却是可以肯定的。首先,利未支派有许多人的名字是埃及名,如摩西,米拉利(出六16;民三33),何弗尼,非尼哈(撒上二34)等。其次,并且是更要紧的,上主是利未支派所敬奉的祖神。这点,不但在出六20所记的摩西的母亲,其名字“约基别”包含了上主的名字在内,就算这名字没法确定与上主的关联,摩西之所以称上主为“我父亲的 神”(出十八4,十五2),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摩西自幼在埃及王宫长大,其后因对自己为“希伯来人”的身分有所了解,却又要为此而逃到米甸牧羊(出二章),所以对他“祖宗的 神”(参看出三13、15、16,四5等)不认识,以致在受召的时候要询问呼召他的神的名字(出三13)。摩西受召后,一方面为拯救所有在埃及为国奴的人,另方面也为团结流落在埃及的外方人,所以,利未人祖宗的 神,就成了“希伯来人的 神”(见出三18,五3,七16,九1、13,十3等)。而这种信仰的“作实”,就必须要有在西乃的“立约”了。
{\Section:TopicID=115}D 西乃的约与以色列族
摩西率领出离埃及的人,在西乃的旷野整编和立约,使他们认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为他们的列祖,因为上主就是这些列祖的 神(参看出三6,四5等)。因此,“以色列族”不单就此浮现,也得以团结在一起。明白了这点,就会了解何以约书亚在临终前,也要将以色列的众支派聚集在示剑,召他们的领导人来与上主立约(书廿四章),并何以会对他们说:“你们的列祖,就是亚伯拉罕和拿鹤的父亲他拉,住在大河(即幼发拉底河)那边事奉别神。”(书廿四2)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会了解何以日后利未支派,会被立为专门事奉上主的支派之原因。
3 建立分层负责的制度和民刑律例
按照前述可知,以色列原本不是一个氏族单位,也不是一个国家单位,而是由各支派联合起来与上主立约的“支派同盟”(Amphictyony )。支派同盟是一种很松懈的政体,是一种部落形式的结构。它没有中央政府,没有首都,没有行政机构,而只有族长和长老作领导的社会组织。由出埃及到王国成立以前,以色列都是生活在这种形式中。
支派同盟的中心点,就是安放约柜的圣所。每逢节期,各支派的人要在那里聚集,寻求上主和对祂表示效忠,以及调解各支派间的争执或讨论大家互利的事项。这点我们将在第4段再谈。至于各支派内部的事务,长老就凭着他们的地位,依照传统的方法,以排难解纷或作智慧的劝告。有关这点,研究申命记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但这不是本书要讨论的范围。然而,出埃及记仍然有以下两项,对团结以色列族有关键性作用的记述:
{\Section:TopicID=117}A 建立分层负责制度
头一项对团结以色列族有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出十八13~26所记述的分层负责的制度。这“制度”主要在选贤与能来作“审判”的工作。但在他们执行职务之先,要将律例和法度教训他们,指示他们当行的道和当作的事(20节)。审判官以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等军队制度职衔出现,可见这制度的古远,并且可信是在支派同盟还未成立以前,在旷野的时候就设立了。不过,23节却露出已在定居时代的马脚。但这只能说,是后人在口传和笔书的时候,不自觉的投射,而不是这事件的无稽虚构,或是后人的增补或加笔。
这制度的最重要作用,乃在26节所讲述的背后的含义,就是将神谕决断和民刑律例的决断分割开来。若要进一步的研究这问题,可考查申一9~18,十六18~20,十七8~13;士十1~5,十二7~15;代下十九4~11等。
{\Section:TopicID=118}B 创制民刑律例
第二项对团结以色列族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在出二十22~廿三19所记述的民刑律例。这些民刑律例,在出廿四7称为约书。这里的约书,当然有别于王下廿三2的约书。因为后者按一般学者的意见,认为是主前六百二十一年在修理圣殿时所发现的申命记。
从文体上说,这被称为约书的民刑律例,有断然性的(apodictic),类似十诫的,是以色列对上主的真诚中所独有的法例形式。这形式就是出以命令式的你“要”(或“必要”、“总要”等,见廿三10~17,廿一12、28等)和“不可”(二十23、25~26,廿三1~3、18~19等)。这形式无疑是很古远的。另一种也是古代立法所惯用的文体,是或然性或鉴别性的(Casuistic),是用假设法的语句的,在中文使用“若”或“倘若”,就是“假如……就……”的(见廿一2、7、18、22、23、29、33、35、36,廿二1、5~7、10、14、16,廿三4~5等)。
从内容来看,这约书包含了敬拜上主的律例(二十22~26),对待仆婢的律例(廿一1~11),杀人或伤人赔偿的律例(廿一12~27),牛只抵人赔偿的律例(廿一28~32),伤害牲畜赔偿的律例(廿一33~36),偷窃赔偿的律例(廿二1~4),疏忽损失赔偿的律例(廿二5~15),道德与宗教的律例(廿二16~20),保障人权的律例(廿二21~27),各种礼仪的律例(廿二28~31),维护正义的律例(廿三1~9),遵守安息年和安息日的律例(廿三10~13),遵守节期的律例(廿三14~19)等。从以上大体的列述,可知道这约书关涉甚广,有关于宗教方面的,有涉及社会道德的,也有包含刑事法律的。
这约书未提及君主,也没有像申十二4~14所说的要在指定的地方敬拜上主,所以是很古远的律例。但是,在廿二5提到葡萄园,廿二6有田园禾稼,廿二7有家室、家具,廿三16有收割节和收藏节,廿三19有地里初熟之物和 神的殿等,就不像是在旷野游牧生活中的律例。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但承认后人在口传和笔书的时候,会投射本身现实的环境,也承认律例是活的,在生活情状转变时,就需要有新的文字作表达。这意思就是说,这约书的字句,有好些是后人的增补和修改。另一方面,这约书原先也是独立的文献,后人在加上廿三20~33这满具申命记派风格的段落后,认为全部约书(即二十22~廿三33)是十诫的最佳诠释,所以编辑五经的人将其安插在颁布十诫(二十1~21)和上主与以色列人立约(廿四1~11)之间,因此被后人认为是西乃之约的一部分,而对团结以色列族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4 设置会幕崇拜和祭司制度
对以色列族的诞生、存在和发展,具决定性的当然在于上主和对上主的信仰。但从人的方面来看,团结以色列族最具决定性影响的,却首推会幕崇拜和祭司制度的设置。出埃及记用了十三章的篇幅(25~31章和35~40章),来描述会幕的材料、形式、器物和得蒙圣灵恩赐的人,怎样灵巧地使会幕得以建成竖立,以及祭司的袍服、膏立与职任等,就可见这设置会幕崇拜和祭司制度的重要性。
{\Section:TopicID=120}A 会幕与启示有关联
会幕固然是用来崇拜上主的,同时也是聚集百姓守节、起誓、立约、解决支派联盟间的歧见和互利的事项,以及在一切重大难办的事务上,于此寻求神谕为最终的决断。祭司袍服的胸牌上有乌陵和土明,就是为此而用的(出廿八30)。
但是,那可移动的崇拜设施,中文圣经有时翻成“帐幕”,有时又译为“会幕”,有时又说“帐幕就是会幕”(出卅九32),有时又把“帐幕和会幕”(出卅九40)分开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要了解这问题就必须回到原文去查证。希伯来文有三个字与此有关联:sukah, ~ohel 和mishkan。头一个字 sukah,一般都翻成“棚”(见伯廿七18;赛一8;哀二6;拿四5等)。但在出埃及记,除了使用其动词 sakak(遮掩,见廿五20,卅七9,四十3、21等)外,并未使用这名词。
第二个字 ~ohel 则曾被翻成“帐棚”(出卅三7;赛卅八12等),“帐幕”(出卅六37)或“罩棚”(出廿六7、9,卅六14、18等)。这种类似亚拉伯人居住的帐棚,通常都是以黑山羊毛编织的(参看出廿六7;歌一5)。
第三个字 mishkan,在出埃及记全部都翻成“帐幕”(廿五9,廿六1等)。但在民十六24却译为“帐棚”。这意思就是说,虽然 mishkan 源自动词 shakan,有“居住”、“停留”的含意,仍然和 ~ohel 可以交互使用的。两者都可以翻成“帐棚”或“帐幕”。
“会幕”却是由 ~ohel moed 两字所组成。后一字源自 yaad,有“相会”(出廿五22,廿九42、43,三十6、36),“聚集”(民十3),“会合”(书十一5),“会面”(尼六10)或“约会”(伯二11)等含义。民数记却把这“会幕”译为“法柜的帐幕”(见九15,十七7、8,十八2等)。由此可见“会幕”是放置约柜的地方,即至圣所的所在,而“帐幕”却是指那放置香坛、金灯台和陈设桌的那部分,即圣所。这圣所和至圣所是有幔子隔开的(出廿六33)。
七十士译本将“会幕”翻成“见证的帐幕”是错译;英文钦定本(KJV)将之翻成“会众的帐幕”(tent of the congregation)也是误解了原意;现代中文译本将“帐幕”与“会幕”不分,一律译为“圣幕”,并且将出四十29的“在会幕的帐幕门前”,简译为“在门帘前”,也是对原文过于简化的处置。英文的耶路撒冷圣经将“帐幕”译为 tabernacle,而“会幕”则翻成 Tent of Meeting,是深懂原文真义的。因为“帐幕”的含义是 神居住的所在,而“会幕”却是上主与摩西相会,并和他说话的地方(出廿五21~22,三十6、36等)。摩西不但在“会幕”中求问上主,获得神谕,也是他面对面与上主说话,获得启示的地方(出卅三7~10)。
虽然会幕有其专指的所在,但通常称“会幕”的时候,却泛指包含帐幕、院子和院帷并其中一切的设施。为免意义混淆,我们就将后者按现代中文译本的翻法,称之为“圣幕”。
{\Section:TopicID=121}B 祭司有教导的责任
在以色列中,祭司、利未人是专职事奉 神的。祭司,顾名思义当然要负责祭祀。祭祀却有私人与团体之别。私人的祭祀(如创四3~4,六20等),负责的人虽然执行了祭司的工作,却不叫做祭司。团体的祭祀,在祭司制度未设立前,是由家长、族长或君王主持(参看创十二7,十四18,卅一51~54等)。在摩西膏立亚伦为祭司以前,明显的已有祭司和利未人(见出二1,十九22),但还没有定型的制度。祭司制度是在摩西时代初立,到大卫和所罗门王朝的建立,才成定型的。但是,这制度并不是人定的,乃是 神所设立的。
神是创造万物的主宰,祂选召以色列人出离埃及,作自己的子民,为的就是要他们祭祀那配享祭祀的真神(参看出三12、18,四21~23,五1~9等)。摩西按 神的应许(出三12),带领以色列人到西乃山下,与 神立约,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1~6,廿四1~8),并在那里领受律法(二十至廿三章),建立会幕和敬拜的礼仪(25~31及35~40章),也设置了祭司的职任(出廿九1~9;参看来五1~5)。
祭司的职任,不但是在圣所中事奉 神,献上祭物和供物,为人赎罪代祷,寻求 神的旨意,也要以律法教导百姓,指引属上主的人遵行 神的旨意(参看出廿八30;申十七18~19,廿一5,卅三10;耶十八18;结七26等)。
三 出埃及记对基督徒的重要性
圣经是一部救恩史;为人类的救恩创始成终的主角,是耶稣基督。出埃及记使人对救恩和基督,都可有深切的体认。因此,出埃及记不但对以色列族显为重要,对基督教和每一位基督徒,都极具重要的价值,是基督徒必须了解和应当诚心精读的经书。篇幅不容许我们详细讨论,以下仅从三方面来探究出埃及记对基督徒的重要性。
{\Section:TopicID=123}1 对基督有更深的认识
基督徒是基督的跟从者。他必须对基督有深切的认识,才会跟从得紧贴。基督的生平,不但在新约中有详细的叙述和描绘,也在旧约中有很多的预言和预表。
新约很明显的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不单是地道的真人,他也是永生的真神。我们已在前面第二段(见绪论“真神与以色列的关系”{\LinkToBook:TopicID=110,Name=B 真神與以色列的關係})说过,耶稣基督就是那“自有永有的”(出三14)──“我是”。不但如此,出埃及记之所以详尽的述说会幕的计划与建成,并不单在让以色列人有崇拜的地方,乃是要表明 神在人间,与民同住(出廿五8,廿九45;参看利廿六11~12;王上六12~13;结卅七27,四十三7等)。约翰福音一章十四节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经文,我们通常都着重在“道成了肉身”这词组,而忽略了“住在我们中间”的话。事实上,原文“住在”是从 skene(“帐幕”或“帐棚”的意思)而来的。所以,道成了肉身,在我们中间支搭帐棚的这话,是直接从出埃及记取来的表象。因此,不论是出埃及后所竖立的会幕,或是日后所建造的圣殿,都是用来预表那道成肉身的基督的(参看约二19~22)。我们若对会幕和其中的器物与作用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深的认识基督耶稣。
基督的原义是“受膏者”。 神吩咐摩西膏立亚伦和其儿子作祭司(出廿九1~44,四十12~15),是预表基督的祭司职分(参看来四14~九28)。祭司要为人献祭和代求。基督也献祭,但不是以牛羊牲畜为祭物,乃是将自己献上而成了永远的救赎(来九11~14)。耶稣不但在十字架上为人代求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廿三36)现在亦坐在父 神的右边,长远的替人祈求(来七25)。祭司要教导人。基督不但肉身在世时,走遍各处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太四23,九35),今天也藉着他的道(约十二48),或透过他所呼召的门徒,施行教导和判断人心的工作。
更要紧的,出埃及记告诉我们,摩西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在西乃建立会幕和颁布律法,但他没有领导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摩西的帮手(出十七9~10,廿四13等)和继承人约书亚,才领以色列人进入了迦南。是的,摩西是律法的表征(约一17上)。律法只能叫人震颤惧怕(出二十18~19),仅能引人到基督的面前(加三24),却不能救人。惟有约书亚所预表的耶稣,才能使人得救恩(约一17下),领人进入天上的迦南。
原文“约书亚”就是“救恩”或“拯救者”的意思。这名字是从希伯来文的动词yasha(拯救)而来的。新约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希腊文“耶稣”这名字,就是从旧约原文的“约书亚”这名词切音过来的。明白了这点,才能了解何以天使对约瑟说,“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的意义。
{\Section:TopicID=124}2 对救恩有确实的凭证
按照前面所讲,出埃及记所记述的律法、会幕、祭司职和约书亚,不但与基督有关联,使我们更深的认识他,也与他到世上来的使命──作成救恩──有关联,使我们对 神在基督里的救恩,有更加确实的凭证。
出埃及记另一个使我们对在基督里的救恩有确实凭证的,就是逾越节的羔羊(出十二1~28、43~50)。基督就是那逾越节的羔羊(林前五7)。他不但在犹太人宰逾越节羔羊的那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是在那同一天晚上(犹太人计算日子是由晚到日,故此按他们的计算法,礼拜四晚上与礼拜五日间为同一天),将自己的身体和宝血,藉着饼和酒,赐给门徒吃喝,使罪得赦免(参看太廿六17~29;可十四12~25;路廿二7~22;林前十一23~29)。基督教的洗礼,是承接犹太人的割礼(见西二11~12),而圣餐礼就赓续了他们逾越节的筵席。正如当年那涂在门楣上和门框上的羔羊之血,使以色列头生的得以救赎(出十二7、13、21~23,十三11~16)一样,羔羊基督的宝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使我们得赎(参看约壹一7;彼前一18~19;约一29等)。
是的,那在旧约中,摩西洒在百姓身上的立约的血(出廿四8),正预表着基督立新约的血,使罪得赦免(太廿六28;可十四24;来九20等)。因此,出埃及记使我们对基督的救恩,更有真凭实据的确证。
{\Section:TopicID=125}3 对自己和所负的使命有更多的了解
读出埃及记的人,都可能很轻易的会批评埃及王法老的残暴(参看出一11~13、16),以及他刚硬不受教训的心(见出七3、13、22,八15、32,九12、35,十1、27,十四8等);更可能会指责以色列人的无知(参看出二4)、胆怯(十四10)和诸多的埋怨(十四11~12,十五24,十六2,十七3等)。但是,这些人的态度、心境和行为,却正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和生活的写照。
更要紧的,若我们以出埃及记中 神藉摩西所颁布的律法,来检视我们自己的心思、言语和行为的话,我们就只能像那位往圣殿去祈祷的税吏一样,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 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十八13)。是的,“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毫无疑义,读出埃及记可以使人更多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个困苦可怜的罪人。
正因为出埃及记使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为败坏和不配得拯救的人,才使我们会更深的感谢 神的洪恩。正如以色列人的败坏、不信、顽梗、胆怯、埋怨,是世上不配有的人, 神却毫无怨恨的拯救他们,供养他们,耐心的引导他们,今天 神在祂的恩慈里,也还是这样的恩待着我们,特别是在救主基督耶稣里救赎了我们,以爱心来牧养我们。在感恩戴德的心中,我们不其然的要问:主啊,你要我们做甚么呢?
我们若从信心里,真切的这样询问的话,出埃及记里面一段的话,今天也是对一切研读出埃及记的基督徒说的: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十九4~6)
新约圣经对这番话的回响乃是: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是的,努力地去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贰 时间与路线
出埃及记所记述的事件,是以色列人和基督徒都同尊为信仰历史的大事。既是历史事件,就必有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可惜在出埃及记里面,没有提到法老的名字,或其他历史的事迹,使我们可以比照而推测到出埃及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而在地点方面,除了埃及、红海、西乃等较为广泛的地域名称外,其他细小的地名,则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可以详考。为这原因,我们除了可以泛言出埃及事件的时间地点外,学者对出埃及的时间和当年以色列人所走的路线,与传统的说法颇有出入。下面就是这两种说法的简介。
一 出埃及的年代问题
传统上,出埃及的年代被定于主前第十五世纪中叶。因为认定士师时代有三百多年(参看士十一26),而列王纪又说明,所罗门开工建造圣殿,是在他作王第四年,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王上六1)。如果所罗门王建殿,是在主前九六九年的年代计算法为正确的话,则出埃及的年代应在主前一四四九年。这样,士师时代也就有三百多年了。那么,主前十五世纪中叶为出埃及年代的传统计算法,应无庸置疑的接受,何以现代的学者又要另辟出埃及年代的说法呢?
现代的学者认为出埃及的年代,是在主前十三世纪下半叶的中期,或是在主前十四世纪末至十三世纪的初期。他们不但以历史和考古学来支持其论点,也以圣经来指示传统观念的不正确。
{\Section:TopicID=128}1 从圣经的记载来看
圣经虽然不是一部世界史,乃是一部救恩史,但它对世界史所反映的,却在许多方面有令人惊异的准确性。被称为律法书的摩西五经,虽然不可能全部出于摩西的手笔,但古代的口传历史,却有其核心的史实之存在。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从圣经的叙述中,比照历史的事实来探索出埃及的年代。
出一8记述:“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于是开始了奴役和残虐以色列人的各种事迹(见出一9~22)。这里所说的“新王”,明显的是一个新的朝代。新的朝代对约瑟的功绩,不但不予记念,甚至根本就“不认识”。这“不认识”的说法,可能还包含有“敌视”的态度在内。
出一11提到以色列人在埃及,为法老建造两座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希伯来文的“比东”(Pithom),是从埃及文 Pr-Tm(东神的殿)切音而来的。这城就是现今的特勒玛斯苦他(Tell el-Maskhutah),或其附近的特勒拉他巴(Tell el-Ratabah),两者均在埃及北部三角洲的东面,也都是古代歌珊地的一部分(创四十六28~四十七6)。“兰塞”(Rameses)是埃及文(Pr)-r'ms-sw(君王之家)的切音。埃及第十九朝的开国君王取名兰塞(Ramses, ca. 1310~1309 B. C. 。注意:作为人名时,少了一个e字,埃及文为 r'-ms-sw,原义乃 Ra 是生他者;即太阳神的儿子)。兰塞就是主前十一世纪以后埃及的古都泰尼斯(Tanis);从十九朝至二十朝,约二百年间的君王,都以此地方为北都(南都为提比斯)。然而,从埃及文献所示,兰塞城是兰塞二世(Ramses II, ca. 1290~1224 B. C. )所建,并以其名而命名的。为这原因,创四十七11的“兰塞境内的地”,并非是“歌珊地”的别名──乃是后人将后期的名称安在前期,或是误将普通名词“王家之地”作为专有名词而音译成“兰塞”的。无论是哪一种,仍能证明兰塞是在埃及三角洲的歌珊地,就是雅各和众子下埃及后的居住地。
出二23记载着:“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叹息哀求……。”这意思包含两方面:(一)开始欺压以色列人的法老,并不是容让他们离开埃及的法老。(二)压迫以色列人的法老,其统治期间颇长。
出十二40~41说:“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军队都从埃及地出来了。”这两节话虽然颇有不同意见的解释,但仍表明以色列人从雅各下埃及到出埃及是经过了四百多年。这也和创十五13的话相合。
{\Section:TopicID=129}2 从埃及的历史来看
探讨过上述各经节后,让我们从埃及的历史来比对一下,藉以寻求到出埃及时间的答案。古埃及第一个中王国期,即第十二朝(ca. 1911~1786 B.C.)因国势日衰,以致惹来外地人的入侵。许克所斯人(Hyksos,即“外来的统治者”)便在这些动乱的年间建立了埃及的第十五朝(ca. 1690~1580 B.C.),且于主前十七世纪建立了亚毕里斯(Avaris)为国都。这亚毕里斯约于主前一五七○年给新王国的开国元君(第十八朝)亚模西士(Amosis, 或切音为 Ahmose, ca. 1570~1546 B. C. )所毁,却于主前约一二九○年为第十九朝的兰塞二世所重建,并以自己的名命名为“兰塞”。
约瑟的传统,大概与第十五朝代相关联。因为这时期不但是外国人统治埃及,也有许多哈皮鲁人下到埃及。
若上述说法为对的话,出埃及记的时间就不可能是传统所说的主前第一四四九年。因为这年代不但离雅各下埃及没有“四百年”,而该期间的统治者是杜得模西士三世(Thutmosis III, ca. 1490~1435 B. C. )。他是第十八朝的第五位法老。第十八朝固然是驱逐许克所斯人的朝代,因此对希伯来人有“敌视”,但不是“新王起来”;而杜得模西士三世也没有建筑比东和兰塞两城。根据出二23的记载,压迫以色列人和容让以色列出埃及的,是前后不同的法老。所以传统的说法是杜得模西士三世为压迫以色列的法老,其继任人亚门诺斐斯二世(Amenophis II, ca. 1435~1414 B.C.),是容让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法老。然而,我们不但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线索,可以证明亚门诺斐斯二世有容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史实,若有的话,也和传统认主前一四四九年为出埃及的年代不相符合,因为那时亚门诺斐斯二世还未即位。
至于有些学者认出埃及的时间为主前十四世纪末和十三世纪初,其主要论点是兰塞一世(Ramses I, ca. 1310~1309 B. C. )为压迫以色列的法老,而塞都斯一世(Sethos I, ca. 1309~1290 B. C. )则是容许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法老。兰塞一世是第十九朝的开国君王,固然是“新王”和新朝代,并且有“兰塞”其名,但他不但是没有建筑兰塞城的史实,而在位仅及一年,故不符合“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的经节,且许克所斯王朝的最早期,至塞都斯一世的最末期,都未能符合“四百三十年”的经载。
末了我们来看看主前十三世纪下半叶的中期,即主前一二二○年代为出埃及时间的说法。这说法的主要论点是,兰塞二世(Ramses II, ca. 1290~1224 B. C. )为压迫以色列人的法老,其继承人马尼他(Marniptah, ca. 1224~1216 B. C. ),则是容让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法老。兰塞二世虽不是一个朝代的新王,但从叙利亚和迦南地的人来看,他却是一个“新王”。因为在他即位的第五年,就亲自率兵北征赫特人(Hittites),以及和赫特人联盟的海岛居民。他在加低斯一役中伏的勇战得胜,赢得人们把他当神来敬拜。他作战的主要地区都在巴勒斯坦,并臣服了多国的人。他可能就是那压迫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建筑比东和兰塞两城的法老,并因他的战功,无论是流落在埃及的哈比鲁人,或是住在迦南地的居民,都共同感受到被他所欺压的苦痛。兰塞二世的统治期甚长,共有六十多年,能以符合出二23所说的“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的话。
兰塞二世死后,其第十三儿子马尼他接位,随即在埃及西部和有一些海岛居民等发生叛乱。马尼他于在位第五年(即主前一二二○年)曾经出征平乱。在当年所立的一座石碑的诗歌里,除了夸耀他的得胜外,碑文的末部也提到以色列和其邻邦的人。这座最早提到“以色列”的古碑(详见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第376~378页),其“以色列”名是用象形文写出,乃表明为以色列人而不是以色列国。大概在马尼他即位不久,以色列人便趁埃及西部有乱事而出离了埃及。若这说法为正确的话,又假如约瑟迎雅各和众弟兄下埃及,是发生在许克斯人所建立的第十五朝(ca. 1690~1580 B. C. )初期的话,则以色列人寄居埃及的时间,就能有“四百三十年”了。
二 出埃及的路线问题
有关出埃及的路线,出埃及记所述的乃是: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往疏割去(十二37)。随又指出,“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 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 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所以 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十三17~18)然后他们从疏割起行,往旷野边的以倘安营(十三20)。但又获吩咐转回,安营在比哈希录前,密夺和海的中间,对着巴力洗分(十四2)。就在这里,给埃及军兵追上(十四9)。可是,以色列人却下海中走干地,埃及人也下海中追赶却给海水淹没了(十四22、28)。随后,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书珥的旷野,三天找不到水;到了玛拉,那里的水却是苦的;到了以琳,才有十二股水泉和七十棵棕树(十五22~27)。
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以色列人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间泛的旷野。百姓怨言说会饿死,所以获得吗哪和鹌鹑作食物(十六1~31)。由汛的旷野到利非订安营。百姓因无水喝而争闹,摩西击打盘石得水,所以给那地起名玛撒(试探),又叫米利巴(争闹)。也是在这利非订,有亚玛力人来和以色列人争战(十七1~16)。
出埃及后三个月,以色列人离了利非订,来到西乃的旷野,就在山下安营。 神却从山上呼唤摩西(十九1~3);摩西的岳父也带着摩西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 神的山摩西安营的地方见他(十八5)。当初摩西受召时, 神也是应许摩西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后,要在这山上事奉上主(三12)。直到出埃及记的末了,以色列人都一直在这 神的山下安营,没有离开。
在这整段的路线上,除了兰塞一地已在前节讨论过以外,其他地点则至今无法确定。主后一八八三年,虽然有考古学家鉴定疏割为比东,但又存疑谓比东城可能另在一址。至于红海和西乃山,现代学者的意见又众说纷陈,与传统的说法大有出入。
{\Section:TopicID=131}1 西乃山在何处
要了解西乃山在何处,首先让我们对西乃半岛作一概略的描述。西乃半岛是在地中海南端,红海北端两臂──苏彝士湾和亚卡巴湾之间的三角地带。由北至南长约二百六十英里,北端宽约一百五十英里。全半岛可划分为三种区域:(一)由地中海岸南伸十五英里为沙土区。区内虽有少数山岭,但最高的亦仅海拔二千英尺。沿地中海岸,特别在埃及河以东可作耕种,但沙漠已比古代扩阔了许多。(二)从沙土区往南伸展约一百五十英里,为砂砾与石灰岩高原,夹杂着一些山岭和一些干涸的河床荒谷。传统称这区域为巴兰旷野。(三)南段直至半岛的尖端,属于花岗岩的山岭区。有些山岭海拔八千多英尺,但因地势颇高而不觉其山高而已。传统称这区域为汛的旷野。
古代并没有给山起名字。因此,西乃半岛的任何山,在原则上说,都可以称为西乃山,就是 神的山。但传统却把 神的山定为半岛南部离尖端约八十英里处。
接受底本说的人都了解,耶典(J)和祭典(P)称之为西乃山,神典(E)和申典(D)却叫它做何烈山。事实上,“西乃”是皂荚木,也有丛林密布的含义,而“何烈”则是干旱野地或不毛之地的意思。这两种称呼,可能已代表了两个不同区域的了解。申一2称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明显的是指南部半岛尖端的位置。以色列人向法老要求时,只提到“三天的路程”去祭祀上主,所说的地点当然是靠近兰塞的西乃北部地区。
“确定”现今的摩西山(Gebel Musa)为 神的山的,是罗马皇帝犹斯提念一世(Justinian I, A. D. 527~565),他在主后五四二年建立圣迦他林修院于此山脚,原因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乞里拿(Helena, ca. A. D. 248~328),于游圣地集圣物后,已在这里建筑了一间小教堂。这意思就是说,确定摩西山为 神的山的时间,已在离摩西时代最少有一千五百年以上。这“确定”是否可靠,就是一个疑问。
十九世纪以后,有些学者把 神的山定为在巴兰的旷野;有些认为是在米甸境内,因为认定出十九16、18是火山爆发的现象,该区域惟有在米甸境内才有火山;又有些学者则以为在以东境内,因为好些有关上主的启示,除了提及西乃外,都与以东境内的地名相联结(参看申一2,卅三2;士五4~5;哈三3等)。一九三二年,英国一位陆军少校雅卫斯(C. S. Jarvis),在西乃半岛驻守九年后,以其观察而写成的《西乃过去与现在》(Yesterday and Today in Sinai)一书中,极力证明是西乃北部埃及河西边的希勒山(Gebel Hellel)为 神的山。
雅卫斯所提的证据颇有说服力。譬如他说到希勒山只高二千英尺,但因矗立于平原,亦有巍峨气派;这区域可作耕种,所以能供养以色列人和其牛羊所需;吗哪是柽柳树上小昆虫的排泄物,至今仍在此区域可找到,南部则无柽柳树;鹌鹑是季候鸟的一种,每年九、十月自地中海区南飞,成群在西乃半岛北部栖息,四、五月间则由西乃半岛中部飞来,停留三两天后北飞地中海区;当年埃及人并不关心西乃北部,所以没有庙宇等建筑,仅有少数防营遗迹,但在西乃南部却不但驻有重兵遗迹,亦有庙宇废墟,原因是西乃南部为埃及人开采绿松石、橄榄石、珍珠和铜矿的所在地。所以摩西不会领以色列人往南部去。更要紧的,雅卫斯指出,“希勒”是亚拉伯语的“合法”之意。他认为这不单指“合法”的杀牲献祭的含义,也是“赐律法”的所在地。还有,他在比较民三十三章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安营的地点与现今的地名后,证明西乃南部没有一个现今地名与之相类,西方北部在邻近希勒山那边,却有不少的地名与以色列人安营的地名相近似。雅卫斯还有一些证据,将留待下面再说。到现在为止,被学者认为是 神的山的,已有十三个山之多。最新被认为可能者,是卡贡山(HarKarkom)。
{\Section:TopicID=132}2 红海指的是哪个海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是过了红海才进入西乃半岛的。但是,这红海所指的是甚么地方?回教人士至今仍认定是红海右臂的亚卡巴湾,这当然与地理位置的实质不符。基督徒在传统上,认为是红海左臂的苏彝士湾的尖端。可是,地理学家告诉我们,自有人类历史以来,这红海的双臂湾在地形上都没有大变动过,而苏彝士湾的深度极高,海岸陡峭,就算海水被吹开,人畜也不易上下此深谷。更要紧的,希伯来原文并不用“红海”,乃是Yam Suph。Yam是水的众数,可译成海也可翻为湖。Suph是芦苇。因此,原文所指的是芦苇海或芦苇湖。红海没有芦苇,明显与红海无关。为这原因,近代学者就转而着眼在埃及与西乃半岛分隔的苦湖(Bitter Lake),艇沙湖(Lake Timsah),甚至波拉湖(Lake Ballah)上。古代这些湖内有无芦苇,已经无法考证。但自苏彝士运河串连这些湖泊与地中海和红海的苏彝士湾相连接后,就从未有芦苇的记载与事实。故此,雅卫斯就力排众议,认定塞德港(Port Said)东边和伊勒亚录实(El Arish)西面之间的伯大苇勒湖(Lake Bardawil)为“芦苇湖”。
伯大苇勒湖在西乃半岛的极北端,濒临地中海。全湖东西长约四十五英里,南北最宽处约十三英里。湖深由六至十英尺不等。南岸靠西乃半岛处有很多芦苇,北岸濒地中海是一道沙基堤。基堤宽度由一公尺至三百公尺不等。附近居民为捕鱼的缘故,常把基堤狭道打开,让地中海的鱼进来,然后又把缺口堵塞后,湖内的水因西乃半岛的沙土吸收便很快干涸而变为一个大泥潭,泥浆上面是一层白色的盐霜。从表面看来,这里像是一片坚硬的土地,若驶车或骑马上去,却会深陷在泥沼之中。雅卫斯是一名军官。从他的眼中看来,摩西所走的,是一条极具策略性的路线。
{\Section:TopicID=133}3 一条有策略性的路线
摩西在埃及宫中,作王子将及四十年之久(出二10;参看徒七20~23)。古代作王子的不但要能文,主要还在能武。“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徒七22)这话,当然也包括“能武”在内。
自古以来,由亚洲西部大马士革下埃及(或由埃及进亚洲)有三条主要的通道:东道是由约但河外,经以东到亚卡巴湾的尖端进入西乃半岛,横过巴兰旷野至苏彝士湾的尖端进入埃及,并一直往西走到首都孟腓斯。中道是经以色列的中部,沿耶路撒冷、希伯仑、加低斯巴尼亚,到西乃半岛的希勒山往西,经艇沙湖北端入埃及至疏割和比东。西道又称“非利士地的道路”(出十三17)。经米吉多往地中海旁,过非利士地进入西乃半岛的北端,然后绕过波拉湖进入埃及,往西南至比东。
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其目的地当然是到迦南。他不但富有军事常识,且在多年为其岳父牧羊中,对西乃半岛的地势当然很为了解。他大概不会带以色列人到西乃半岛的南部去,因为那里有埃及人的采矿重地而屯有重兵。他大概领以色列人由兰塞起行到疏割后,便直往艇沙湖边,引埃及人以为他们要取中道而不走非利士地较近的西道。然后他又领以色列人北转,越过西道而靠近海边安营(十四2;以倘的原义就是海边)。这里的“海”,便可能是地中海或芦苇海(即伯大苇勒湖)了。这大概就是出十四3之所以说:“法老必说,以色列人在地中绕迷了”的原因。因为这是摩西的策略(参看附图{\LinkToBook:TopicID=133,Name=3 一條有策略性的路線})。要记得:人的一切智慧都是 神所赐的。
果然不出所料,法老的战车马兵来追赶了。为堵截以色列人从伯大苇勒湖北边的沙基堤逃走(这条沙基堤,至今仍然是西道的一道辅助路径),埃及军兵大概便由西道的主路直往东去,在绕过以色列人后即北上伯大苇勒湖边。既然早有准备出离埃及,摩西可能老早就派人堵塞了沙基堤而令湖内干涸,以至埃及军兵的战车马兵在情急匆促中闯进了表面看似硬土的大泥潭。在埃及军兵于泥潭中挣扎的时候,以色列人就漏夜走上沙基堤。在全部人口牲畜上了基堤后,他们就掘开基堤缺口,使地中海海水涌入伯大苇勒湖中,以致埃及军兵被淹没;以色列人却在两边都有海水的基堤干地上走过,“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般的保护着他们(参看出十四27~30)。这样,以色列人得救了。他们“看见上主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上主,又信服他和他的仆人摩西。”(出十四31)
雅卫斯又指出,摩西领以色列人走完伯大苇勒湖的沙基堤,在湖东出到半岛实地后,可能就南下想到希勒山去。可是到了现今的玛察尔(Mazar)时,因为那边的水是苦的,所以他们称那地为玛拉(Marah,苦也)。为这原因,他们又折转往东北现今的玛塞德(Masaid)去。这里至今仍有很多水泉,且有许多大棕树,以色列人就称此地为以琳(Elim,就是大树或棕树的意思)。以后他们又起程往希勒山去,在途经旷野时,因食物缺乏而有吗哪鹌鹑的事件;因缺饮料而有击盘得水的记载;因旷野流浪的亚玛力人为保护地盘而有与亚玛力人争战的事实(亚玛力的原义为谷中居民)等。末了,他们终于抵达希勒山边安营。
此外,雅卫斯也提到民数记和申命记很多提到加低斯和加低斯巴尼亚(两者为同一地方;见民十三26,二十1、16,卅二8,卅三36,卅四4;申一2、19,二14,九23等),就是现今的加低斯泉,在这泉的北边五英里处,仍有一个长阔均约廿五公尺,深九公尺的石结蓄水塘。此蓄水塘可能就是当年以色列人所建。若 神的山是在半岛的南部,两地相隔十一天的路程,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期间要经常到加低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 神的山是在希勒山,则与加低斯相隔只有一天的路程,甚至部分的人安营在希勒山边,部分的人散居加低斯一带,而摩西则经常来往于百姓安营的所在,均是可能的事。
综合来说,因为年代久远,出埃及的路线已无法确定。传统的说法,是以色列人经过红海后向西乃半岛的南方进发,所以后人依据这说法就根据经文而订定沿线的地名。我们今天若到西乃半岛去旅游,导游也是这样指点这些地方名,但总会加一句说:现今已无法确定。近代学者和雅卫斯的主张,虽甚有说服力,却仍当存保留的态度。因为我们所信仰的真神,既是创造万物的主,祂所运作的,往往是超越我们所能想象的。
{\ExtFile:exodus.bmp}
可用鼠标双击来放大显示
叁 名称与作者
既然了解到出埃及记这卷书,在整本新旧约圣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以色列人和基督徒都是一卷不能或缺的救恩真理所本的典籍,而传统和现代学者却在出埃及的年代和路线上有不同的意见,便使我们对讨论出埃及记的名称和作者,会有实质的帮助和真正的意义。这也是我们一反一般学者的常例,将出埃及记的名称和意义,留到现在才讨论的原因。
一 出埃及名称的含义
出埃及记的原文著作并没有标题,犹太人是习惯地以头两个字作书名:We~elleh shemoth(And these are the names),“这些名字”。
翻译七十士译本的人,根据书中头一大段(一至十五章)的内容,就用 Exodos(出离)作标题。拉丁文武加大译本作 Exodus。英文译本就照搬拉丁文的用字。但是,有些欧洲人的译本却命名为“摩西第二卷书”。譬如英文的标准修订本就标示为 The Second Book of Moses, Commonly Called Exodus。
中文一方面是跟随西方译本,另方面也根据经内“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十九1)这话,而给予“出埃及记”这书名。
“出埃及”这名称,不但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代表民族的新生和个人得救的含义,对基督徒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整个出埃及及进迦南的史迹,都有着预表的含义:埃及预表这世界,法老是这世界的王魔鬼。以色列人预表 神的选民──信徒。正如以色列人当年在埃及受法老的欺压,从他们自己的欲心里又常发怨言一样,今天的信徒也常被魔鬼、世界和自己的肉体所困惑、所搅扰。过红海是受洗的预表(参看林前十2)。以色列人过红海后是进入旷野受熬炼,并未马上进入迦南──天堂的预表。这也说明今日信徒受洗后的光景。并不是每个出埃及过红海的以色列人都进入了迦南,所以我们在这世界受熬炼的日子,就必须谨慎自己和自己的言行与意念。正如以色列人在旷野受熬炼的时候, 神给他们颁布律法得以遵循,吩咐他们建造会幕使有崇拜之所一样,今天 神也赐给我们祂的道和有礼拜堂可以聚会。
摩西是律法的代表,但他未能领导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惟有约书亚才领选民进入了迦南。希腊文“耶稣”这名字,就是由希伯来文“约书亚”切音过来的。正如“约书亚”的原义是“拯救者”或“救恩”一样,耶稣基督降世,就是为拯救世人而来(参看太一21;提前一15)。约翰说得真不错:“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一17)事实上,当耶稣登山变像,有摩西(律法的代表)和以利亚(先知的代表)来和耶稣说话时,他们所讨论的乃是“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路九31)。这“去世”的原文,就是 Exodos。律法和先知(泛指全部旧约圣经)的代表,来和耶稣讨论的,就是他在耶路撒冷被钉十字架上,为人类获得救恩的大事。这大事,原文就用“出埃及”(Exodos)来表达!
二 作者与写作时间
出埃及记的作者,传统上犹太教和基督教都认定是摩西。因为经内一再说到摩西获上主的吩咐,要将这些话写上(见十七14,廿四4,卅四27)。
然而,近代学者却因书内的另一些字词和观念,而认写作时间为晚出。举例说:
(一)十六34说到摩西亚伦把一罐吗哪存留在法柜前,而这时候却仍未建会幕,根本就还没有法柜。
(二)十六35说:“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这明显证明写作时,执笔者已在迦南居住,而历史告诉我们,摩西本人根本就没有进入迦南(参看民二十12;申一37,三26~27,卅四1~5)。
(三)十六36解释“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表明写作时,执笔人知道读者已不了解“俄梅珥”的含量,所以要加以解释。
事实上,传统不但认定出埃及记为摩西所写,全部五经亦认定是摩西的作品。笔者在《旧约概论》一书,已将赞成和反对摩西为五经作者的理由,以及均衡两方面的意见,作了较为深入的解释(详见该书第五章第二{\LinkToBook:BookID=178,TopicID=186,Name=二 反對摩西為作者的理由}、三{\LinkToBook:BookID=178,TopicID=193,Name=三 均衡正反意見的解釋}节),这解释也适用于出埃及记,所以不再在此重述。除此之外,出埃及记中所显出的一些特色,却值得在此加以简述。这些特色包含:
(一)三17和卅三2所列的迦南地居民,并没有非利士人。非利士人约在主前1150~1000年代,为以色列人的强敌。既未列有非利士人,表明出埃及的传统是在与非利士人为仇以先。
(二)十五1~18,摩西和以色列人在过红海后,向上主所唱的感恩诗歌,其章法与诗句,和摩西以前的迦南人诗歌极为相近。表明这诗歌的古远。
(三)二十至廿三章中的律法,并没有提到君王,表明这律法的根基,是在以色列人有君王之先。同样,在有君王之后的先知书和历史书,对上主的称呼常加上“万军的”,而纵观全卷出埃及记,均没有“万军之上主”的语句。
(四)二十至廿三章中的律法,大部分能与摩西之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之律法相平比;同样,二十至廿四章所言的立约,其方式也和摩西之前,赫特大君与其臣民立约的形式相近。
(五)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后,不论是士师时代或王国时代,甚至在被掳或回国之后,以色列人常有的试探就是敬拜当地人的神──巴力。出埃及记却完全没有提到巴力。惟一提到以色列人敬拜假神的地方,是第卅二章。在那里,亚伦因摩西上山后迟延没有下来,百姓催逼他作神像,他就要求百姓拿金器来,铸了一个牛犊给他们敬拜。牛犊是埃及人,叙利亚人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的神,却不是迦南人的神。
(六)更要紧的,是出埃及记中,有好些词句并不是希伯来人的,而是埃及人的习用的词句。譬如说:(1)四16的“你要以他当作口”,原文直译应是“他将给你当作口”。“当作口”是埃及王授权掌政者代他发号施令的习用语。(2)八19(原文八15)的“这是 神的手段”,原文直译应作“这是神的手指”,是埃及人对他们的神的作为无可奈何的反应语。(3)九18的“开国以来”的话,是指埃及人约在主前二八五○年前后,上埃及和下埃及结成联合王国的“开国”纪念。在埃及古文件中,常见这“开国以来”的说法。(4)十5“遮满地面”,原文直译应作“他们将遮盖地眼”。埃及人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他们的古神拉(Ra)的双眼。因此这词组若照埃及人用词的背景,应作蝗虫将要“遮日蔽月”,甚至看不见地。
这些特色,和前面所说近代学者认出埃及记的写作为晚出的理由,留给我们有如下两个印象:
(一)没有人反对以色列人曾有出埃及、过红海,到旷野 神的山立约和宣告律法等事为事实。最多只能承认,红海所指的不知是哪个海,出埃及后所走的路线无法确定, 神的山也不能鉴定是西乃半岛上的哪座山而已。
(二)出埃及记故事的传统很古远,并由以色列人很严谨的口传下来。但正如《旧约概论》书第七章对底本说所讨论的(见该书第一五九至二○四页),约于主前第九世纪中叶以后,由居住于南北两方的人,根据他们祖先的口传,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神学的立场,而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到旷野,在 神的山领受律法并建立会幕以敬拜真神等事件,逐一的书写了下来。
肆 底本与大纲
最先以笔录书写古人口传事迹的,是南方以耶路撒冷为宗教与政治中心的人。他们为教导王子和一些协助治国的臣宰,也为圣殿中崇拜时的需要,约于主前八百五十年或稍后便将古人遗传的史事编写下来了。这部编辑的史事,文内所用的神名是“耶和华(Jehovah)”,即本书以“上主”为代的,所以近代学者就以 J 底本(耶典)称呼之。
在耶典编写后不久,住居犹太地南方旷野中,仍处半游牧生活的人,因不满这底本倾向于迦南的文明,所以就根据他们祖先的传统,也编写了一个底本。这底本约于主前八百年或稍后完成,因其文内的神名也用“耶和华”,表示识别起见,学者使用 J1 为记。有些学者因这文献不是出于耶路撒冷的“官方文件”,就称它做“平信徒文件”(Laysource),所以使用 L 为标志。另些学者则认这文献为出自基尼人(Kenites),所以用 K 作记号。又有学者因这文献是出自以游牧为生之人(Nomads)的手笔,所以就以N(游典)称呼之。
在游典编成后不久,约在主前八百至七百五十年之间,北国以色列的人,也编写了一部古人流传下来的史事。这部文献所用的神名,主要是以“ 神”(elohim)为主,所以学者用E(神典)称呼之。
北国以色列约于主前七二一年为亚述人所灭。神典便由一些逃往南国犹大的学者,带到了南方。约在主前七百年后,耶典和神典(J、E)的合编,或耶典、游典和神典(J、N、E)的合编便出现了。
大概在主前七百五十年至六百五十年之间,由北国的人开始执笔,却在南国完成了的申命记法典,简称申典(D),于主前六二一年约西亚王修理圣殿时被发现。但这底本除约书与十诫中部分词语外与出埃及记无大关联,所以下面不再对此文献作讨论。
南国犹大于主前五八七年为巴比伦所掳后,被掳之人中的祭司利未人,也根据前人的传统,于主前五百五十年至五百年间,在巴比伦编写了另外一本文献。这本文献主要着重点,在于会幕、祭祀、洁净的律例,以及祭司利未人的职责,所以被称为 Priestly Code(祭典),简称为 P。
在祭典完成后不久,大概约于主前五百年至四百五十年之间,根据以上各底本编辑而来的五经,在巴比伦完成,并由以斯拉或尼希米这些归国的人携回耶路撒冷。这部五经,就被称为“律法书”或“摩西的律法”,或“摩西的书”。出埃及记就是这部五经的第二卷书。
一 出埃及记中各底本的特色
所有的底本,都在史实上有共通的基调。但是,每一个底本,亦有其各自的特色。之所以在史实上有共通的基调,就不单只在口传时代,以色列人将他们的神圣的史实,严谨地一代一代的口传下来。也正如路加所叙述的,在他写路加福音时,已“有好些人提笔作书”,他不过是在“详细考察”之后,“按看次序写”出来而已(路一1~4)。同样,在口传时代,亦有部分的传统,零零碎碎的给人写下了。这些零碎的数据,学者就称为 G(Ground-work 的简称)。在这些零碎的数据中,可能也包含了 神吩咐摩西要写下来的部分(参看出十七14,廿四4,卅四27)。
各底本之所以会有自身的特色,就是因为编写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地点有异,生活体验各别,而所持的神学立场亦有不同的缘故。篇幅不容许我们尽述各底本的特色,但为使读者对出埃及记这卷书有较深入的了解起见,以下我们就要简单介绍各底本在出埃及记中所显现出来的特色。
{\Section:TopicID=139}1 耶典──往流奶与蜜之地去
耶典是耶路撒冷“王家的人”所编的史料,所以除使用“上主”(耶和华)这名称外,也很重视上主与大卫王所立的约(见撒下七8~16、18~29),强调耶路撒冷的圣殿,并规定以色列男丁一年三个节期要到圣殿所在地去守节。这三个节期都和农耕生活相关联,证明耶典是肯定农业文明的(参看出卅四22~26)。也为这原因,耶典便称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地为“流奶与蜜之地”。这“流奶与蜜之地”的说法,可能已很古远,但书写下来却以耶典为开端(出三8)。因为所应许的地是那么美好,上主又应许出埃及后的选民,会差遣祂的使者在前面,替他们撵出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所以他们是很愉快的要离开西乃的旷野,前往那开化之邦(参看出卅三1~3上)。
{\Section:TopicID=140}2 游典──在旷野讨上主的喜悦
游典虽然也使用“上主”(耶和华)这神名,但不像耶典般的尊重王权,也不嘉许城巿生活,并敌视农业和一切的文明。他们认为游牧生活才是 神所喜悦的生活方式。为这缘故,无论是和泥,是做砖,是作田间各样的工,都叫他们“觉得命苦”(出一14)。为报复埃及的文明和对他们的欺压,所以在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前,便向埃及人索要金器银器和衣裳,藉以将埃及人的财物夺去(出三21~22,十一2)。
游典中的真神,虽然也和耶典所讲的差不多,是有恩典,有怜悯,并且常常拟人化地亲近人的,但游典却强调上主是旷野中的神。因此,游典并不像耶典那样,述说以色列人渴望离开西方旷野而到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去,乃是因百姓的放肆,在受惩罚后被命令离开 神的山,而上主自己却仍留在旷野(出卅二17~18、25~29,卅三3下~4)。
{\Section:TopicID=141}3 神典──威严的 神必要追讨罪
神典既是住居北方的以色列人所编写,他们便使用迦南人所习用的神名伊罗兴(Elohim)在其文献中。一直等到在出埃及记三章14~15节,当雅威(YHWH)这神名向摩西启示出来以后,神典才两个神名兼用。
神典所着重的,是列祖和摩西等人的传统。在出埃及记中,十条诫(二十1~17),约书(二十22~廿三19),铸拜金牛犊(卅二1~35),摩西与 神交通和获得启示的会幕(卅三7~11)等,都是神典独有的贡献。
北国以色列的君王,都不遵行 神的道,所以神典并不像耶典般的尊重君王,乃高抬先知的地位。神典不但称亚伯拉罕为先知(创二十7),摩西也有个接受 神启示的会幕(出卅三7~11),连那辅助摩西的七十长老,也受灵感说话(民十一16~29)。更要紧的,是神典强调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与 神所立的约。神典一再称西乃山为“ 神的山”,并有时称西乃山为“何烈山”(出三1),大概因为何烈山是西乃群山中的一峰,特指摩西就在这座山峰上获得 神的启示和领受律法的缘故。
神典之所以使用伊罗兴这神名,也是有其原因的。伊罗兴是伊勒(EI)的复数。伊勒的原义是强而有力者,也是迦南人所敬拜的父神的名字。神典之所以使用复数的神名,因有可能是以色列人的列祖“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廿四2),但更有可能是正如一般学者所解释的,是“显赫的复数”(Majestic Plural),是指真神的尊严和高贵,因为众神的各种德性和力量,都集中在真神 神的身上了。为这原因,神典描述的神,并不像耶典和游典般的拟人化地与人亲近,乃是住在天上,与世界和人类远离,仅藉着天使和人接触(见创廿一17,廿八12),或在夜间藉梦向人显现(见创二十3、6,卅一11),人对 神只有畏惧和害怕看见祂(出三6)。
因为有这种对神的观念,神典就不但极重视从律法而来的伦理观念,也极重视西乃之约。藉这立约, 神的统治和交通就局限在以色列这选民身上;选民要和万民隔离,万国变成了外邦──外邦人和外邦神一样,都为 神所弃绝的。
因为强调西乃的立约和尊重先知的传统,神典就看历史事件为 神对人罪恶的刑罚的一部分。这一点,不单对外邦人是如此,对以色列人也一样。就如以色列人铸拜金牛犊的事(出卅二章),百姓不但受罚被杀,甚至有摩西的代求,都不能获得 神的赦免。 神宣布:“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出卅二34)
{\Section:TopicID=142}4 祭典──着重礼仪律和谱系
祭典也和神典一样,在使用神名方面,开头是用伊罗兴,等到雅威这名字向摩西启示出来之后(见出六2~3),才两种神名兼用。从这里也使我们了解,何以“雅威”名字的来源,要两次的讲说(出三13~15,六1~3),而摩西的受召,又要重复的叙述(出三1~22,六2~13)的原因。因为出埃及记是由不同的底本编辑而成的。
因为祭典是编成于被掳到巴比伦以后,为安慰被掳中的人,所以会像先知以西结般的给以色列人予盼望。故此,祭典不单着重摩西的传统和西乃之约,乃超前地申述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创十七1~14),与挪亚立约(创九1~17),甚至在创世之初就赐福与人(这也是 神与人立约的形式),使人有治理这地和管理一切活物之权(创一28)。并且,这些约都是永远的,是不会改变,也不会成为过去的(参看创九12,十七7、8、13等)。
祭典著作的时代,被掳之人已不能到耶路撒冷去守节,圣殿亦已被焚烧。为要证明以色列人是属于和 神立约的子民,就惟有严格的执行割礼,守安息日,着重礼仪上的纯净和生活的圣洁。简单的说,就是确守礼仪律和圣洁律。所以,祭典比神典和申典都更加注重律法,并且极为尊重有责任将律法教导百姓的祭司和利未人。
因为极其强调律法,所以祭典对 神的观念,就比神典还更威严和荣赫。祂是超卓的,只有在其荣耀中才显现的。 神虽吩咐人造会幕,但祂并不是真正的住在会幕中,乃是久不久地在会幕之上或圣所之中,藉着烟云火光来显现其荣耀(见出四十34~38;民九15~17,十六19等)。因为 神是如此超越,所以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接近的。甚至在旷野安营的时候,利未人要在法柜帐幕的四围安营,藉以使以色列各支派的人与法柜帐幕隔离(见民一50~二34)。这样,从祭典的观点来说,人是不能直接与 神接触的,必须藉着摩西亚伦──日后是藉着祭司利未人,透过礼仪和止息神怒的祭祀,罪人才能与 神有交通。
祭典因为极其着重律法,所以就在历史传统的叙述方面,有很大的减缩。但在道及谱系、年龄、年代和数字时,祭典却不厌其详的细述了。祭典之所以着重谱系,一方面固然是被掳之民渴想寻根的结果,另方面却为证实 神“永约”的可靠而来的。
从上述种种看来,当我们在出埃及记中读到有关谱系、年龄、日期、守节的礼仪、 神在云中召见摩西,以及建造会幕和膏立祭司等律例时,可不必再事猜测,必然是来自祭典的底本了。
二 各底本在出埃及记中的分布
出埃及记也和创世记一样,是约在主前第五世纪,由被掳于巴比伦的以色列人,根据耶典、游典、神典和祭典等四个文献作底本,而编辑出来的。编写的人在叙述史实的时候,在各底本都共有的故事中,当然就会选取各文献的资料编织在一起来讲说。但在某一文献中独有的资料,就会整句或整段的抄录上去。若是两个或三个底本都有叙述的事件,为着存真,就不分其特色地把它们编写在一起。这就是为甚么会有两种神名(伊罗兴和雅威)。两个山名(西乃与何烈山)和摩西两次受呼召等的原因。
在了解了各个底本的特色之后,我们本可以按图索骥的很容易找出各底本在出埃及记的分布情状,但因有些叙事是依据两或三个底本编织而成,就使我们无法在其中指出某些词句是属于某一底本的。为这原因,在分属某一底本的经节后面括号内的单字,就是指明在该经节内,有些甚么别的底本混织在其中。此外,为方便了解该句或该段所列的经节的大意,我们也在列出的经文下面,注明其要义。当然,有些经节没有列入,因为无法确定,或是编修的加笔。
{\Section:TopicID=144}1 耶典
一6、8、一10下、12上 以色列人在埃及遭虐待
一22,二1~10(神) 摩西出生和被法老女儿收养
二11~15上 摩西杀一埃及人后逃亡
二15下~22(游) 摩西在米甸结婚生子
二23上,三1~20(神),四18、29、31下 摩西受召
30下~31上
五1~六1(神) 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七14~十29(神、祭) 灾害临到埃及
十一4~8,十二29~30、32 杀长子和释放以色列人
十三17~十四31(游、神) 埃及追兵和上主的拯救
十六1~36(游、祭) 鹌鹑与吗哪
十七1~7(游、神) 在玛撒和米利巴击盘得水
十八1~27(神) 摩西岳父来指导分层负责
十九2~25(游、神) 西方与上主的降临
廿18~21(游、神) 百姓惊惧
廿三20~23(神);卅三1~3上 上主将遣使者与百姓往迦南
卅四1~28 着重农耕生活的立约与十诫
{\Section:TopicID=145}2 游典
一7、14上(祭)、9~10上、11 以色列人在埃及遭虐待
一15~22 法老要收生婆杀以色列男婴
二15下~22(耶) 摩西在米甸成亲
三21~22,四1~9、19~20上、24~26、 摩西受召
十一2~3,十二21~23、27下 击杀埃及长子的准备
十二33~37上、38~39上 以色列人出离埃及
十三17~十四31(耶、神) 埃及追兵与上主的拯救
十五20~21 美利安歌颂上主
十五22~27 到了玛拉和以琳
十六1~36(耶、祭) 鹌鹑与吗哪
十七1下 到利非订
十七8~16 战败亚玛力人
十九2~25(耶、神) 西乃与上主的降临
二十18~21(耶、神) 百姓惊惧
廿四1~2、9~11 在上主前立约吃喝
廿四13上、15上 摩西上山
卅二17~18、25~29 百姓放肆与受惩罚
卅三3下~4 被命令离开 神的山
{\Section:TopicID=146}3 神典
一12下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一22,二1~10(耶) 摩西出生和被法老女儿收养
二15(耶、游) 摩西逃往米甸
三1~15(耶),四10~31(耶、游) 摩西受召
五1~六1(耶) 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七14~25(耶、祭),九13~35,十12~ 灾害临到埃及
27(耶)
十一1,十二31、39下 杀埃及头生和释放以色列人
十三17~十四31(耶、游) 埃及追兵和上主的拯救
十七1~7(耶、游) 摩西在何烈山击盘得水
十八1~27(耶) 摩西岳父来指导分层负责
十九2~20(耶、游) 到 神的山摩西与 神说话
二十1~17(申) 十条诫
二十18~21(耶、游) 百姓惊惧
二十22~廿三19 律例的约
廿三20~33(耶) 遣开百姓
廿四3~8 百姓的义务
廿四12~18(游、祭),卅一18下 摩西接受法版
卅二1~35(游) 铸拜金牛犊
卅三7~11 摩西与 神交通的会幕
{\Section:TopicID=147}4 祭典
一7、13~14(游)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二23下~25,六2~七7 摩西受召
七8~13 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七14~九12(耶、神),十一9~10 灾害临到埃及
十二1~20、28、40~51,十三1~2 守逾越节之礼和出离埃及
十六1~36(耶、游) 鹌鹑与吗哪
十九1 以色列人到达西乃旷野
廿四15下~18上,卅一18上 上主在山上云中召见摩西
廿五1~卅一17 建造会幕法则与膏立祭司条例
卅四29~35 摩西下西乃山
卅五1~四十38 完成廿五至卅一章的规定
三 说明
在进行注释出埃及记以先,有一项申明是属必要的。我们相信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写成的,是对人类的救恩为无错误的言语。但我们不接受以为圣灵惟独藉着某个人或某些人,才能将 神的旨意启示出来。传统上,基督徒受了犹太教拉比文学的误导,认为 神惟独藉着摩西才能写出律法书──摩西五经。这是太过推崇摩西而局限了 神。我们相信 神是万有的主宰,祂是随己意行事的真神,并不受摩西或我们的教义所规限。因此,那藉着摩西行了许多奇妙救恩大事的真神,并不须惟藉摩西才能将五经赐给人。
出埃及记也和五经其他各卷一样,是先有历史的基本事实和背景,藉着口传将各个独立的事迹流传下来。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些不同神学立场和背景各异的人,将这些传统书写并贯串起来,成了不同的独立文学底本。这些底本又在不同的时代经不同的人的编订,最后约在主前第五世纪,编辑成功为现有的五经(或六经)。甚至在五经编辑完成之后,各抄本之间还有些少的变异,直到主后第二世纪的前半叶,受了拉比亚及巴(Akiba, ca. 50~132)的影响,才有定本五经的出现。
出埃及记虽然包含了好些独立的传统故事,我们却把它们归纳在五个大标题之下:(壹)出埃及,(贰)到旷野,(三)颂布律法和立约,(肆)违约及其后果,(伍)会幕和祭司制的建立。这五个标题都和摩西的传统故事有关联,但每一个书写下来的底本,却对摩西有不同的描述。
耶典(J)和游典(N),正如前面绪论已经讲过的,对文明有不同的态度,对迦南也有相异的看法。但他们在对摩西的意见上,却是一致的。他们把摩西隐藏在 神大能的救恩之后──摩西并不是先知、君王或祭司;他也不是行神迹者、宗教创建人或军事行动的首领。他不过是受灵感的牧羊人,是民间讲故事者口中的奇人,而不是在政治或宗教上拥有职任者。
神典(E)却推前一步,把摩西说成是 神为人作成救恩的器皿,因此较为重视摩西的职分。神典既是从北国先知圈子中写出来的底本,因此在其描述中也把先知的职分归给了摩西。更进一步,神典甚至将部分祭司的职责,也加到了摩西的身上(见出廿四6)。
申典(D)在出埃及记中,只有小部分编修的痕迹,但因他是发源自北国的传统,所以也和神典一样看摩西为先知,但更进一步的,不但描述上主藉摩西为向以色列人传话的媒介,也把他形容为一位受苦的中保。
祭典(P)则更进一步,把摩西描绘为 神在西乃启示的本源。祭典不单看摩西为祭司、先知和行神迹奇事,也是 神将他分别为圣,单独与上主面对面说话的人。
虽然各底本因时代的推进,而把摩西越来越加推崇,但没有任何一个底本,或是五经的编辑者或修订者,把摩西看作是神。摩西只是人,而不是神,有关摩西死后上主将他埋葬,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坟墓的所在之传统(见申卅四5~8),正是要说明这一点。因此,在这本出埃及记的注释中,我们所要高举的,是上主和祂对人的救恩,而不是上主的仆人摩西。从人的眼光看来,摩西虽然伟大,但他仍然是个有血有肉并且会有错失的人。我们在出埃及记所要注释的,是 神的作为和 神的话。也正为这原因,摩西在出埃及记和我们的注释中,也有其一定的地位──他是 神和人中间的使者。当你读这卷书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摩西这使者的身分,正活活的显现在你眼前。
全书大纲
{\Section:TopicID=150}壹 出埃及 一1~十五21
一 承上转下的绪言 一1~7
1 承上 一1~5
2 转下 一6~7
二 埃及新王控制以色列人繁殖的三法 一8~22
1 要以色列人做苦工造两座积货城 一8~14
2 要收生婆杀死男婴 一15~21
3 要众民将以色列男孩丢在河里 一22
三 出埃及领导人的出现 二1~25
1 摩西出生和为法老女儿收养 二1~10
2 摩西因杀一埃及人而逃亡 二11~15
3 摩西在米甸结婚生子 二16~22
4 神记念与列祖所立的约 二23~25
四 摩西受召 三1~四31
1 神在荆棘火焰中呼召摩西 三1~10
2 摩西首次推托 三11~12
3 再次推托因不知打发者的名字 三13~15
4 受命招聚以色列长老见法老 三16~18
5 要夺取埃及人财物 三19~22
6 摩西再三推托 四1~9
7 再四推托与亚伦的身分 四10~17
8 摩西起程回埃及 四18~23
9 摩西的儿子受割礼 四24~26
10 以色列人对上主眷顾的反应 四27~31
五 开始与法老斗争 五1~六1
1 法老更加欺压以色列人 五1~14
2 以色列人的官长哀求法老与怪责摩西和亚伦 五15~23
3 上主应许使法老容以色列人出去 六1
六 摩西受召的另一记述 六2~七7
1 上主启示摩西祂要拯救以色列人 六2~13
2 利未的谱系 六14~27
3 摩西亚伦遵上主命而行 六28~七7
七 十灾 七8~十一10
1 杖变蛇—显示有降灾的能力 七8~13
2 水变血灾 七14~25
3 蛙灾 八1~15
4 虱灾 八16~19
5 蝇灾 八20~32
6 畜疫之灾 九1~7
7 疮灾 九8~12
8 雹灾 九13~35
9 蝗灾 十1~20
10 黑暗之灾 十21~29
11 杀头生的之警告 十一1~10
八 逾越节定例和出离埃及 十二1~十三16
1 逾越节的定例 十二1~14
2 守无酵饼节的定例 十二15~20
3 逾越节的另一记述 十二21~28
4 杀头生的和向埃及人要财物 十二29~36
5 以色列人被催逼离开埃及 十二37~42
6 准吃逾越节筵席的人 十二43~51
7 头生的当归主为圣 十三1~2、11~16
8 再述守无酵饼节的例 十三3~10
九 过红海的神迹 十三17~十四31
1 带同约瑟骸骨往旷野边 十三17~22
2 法老与军兵追赶以色列人 十四1~9
3 百姓惧怕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十四10~14
4 摩西向海伸杖使百姓走干地过海 十四15~22
5 埃及人下海追赶却给海水淹没 十四23~31
十 在海边的歌颂 十五1~21
1 摩西和以色列人歌颂上主 十五1~18
2 美莉安歌颂上主 十五19~21
{\Section:TopicID=151}贰 到旷野 十五22~十九1
一 到书珥的旷野 十五22~27
1 在玛拉使苦水变甜 十五22~26
2 到以琳在水边安营 十五27
二 到汛的旷野 十六1~十七16
1 以色列人出怨言 十六1~3
2 神听见他们的怨言 十六4~12
3 鹌鹑和吗哪 十六13~20
4 收取吗哪的规定 十六21~30
5 留存吗哪的吩咐 十六31~36
6 试探争闹和击盘得水 十七1~7
7 与亚玛力人争战 十七8~16
三 到西乃的旷野 十八1~十九1
1 到达西乃旷野的日期 十九1
2 岳父带摩西的家小到 神的山相见 十八1~12
3 摩西岳父指教分层负责的方法 十八13~27
{\Section:TopicID=152}叁 颁布律法与立约 十九2~廿四18
一 颁布律法的准备 十九2~25
1 以色列人受召为选民的使命 十九2~6
2 吩咐百姓自洁 十九7~15
3 神威严的声势与景象 十九16~25
二 颁布十条诫 二十1~17
1 神有颁布诫命之权 二十1~2
2 人对 神应有的本分 二十3~11
3 人对人应尽的义务 二十12~17
三 百姓惊惧 二十18~21
四 约书 二十22~廿三33
1 敬拜上主的律例 二十22~26
2 对待仆婢的律例 廿一1~11
3 杀人伤人赔偿的律例 廿一12~27
4 牛只抵人赔偿的律例 廿一28~32
5 伤害牲畜赔偿的律例 廿一33~36
6 偷窃赔偿的律例 廿二1~4
7 疏忽损失赔偿的律例 廿二5~15
8 道德与宗教的律例 廿二16~20
9 保障人权的律例 廿二21~27
10 各种礼仪的律例 廿二28~31
11 维护正义的律例 廿三1~9
12 遵守安息年和安息日的律例 廿三10~13
13 遵守节期的律例 廿三14~19
14 跋──进迦南后不可与当地人或神立约 廿三20~33
五 在西乃山立约 廿四1~18
1 立约的礼仪 廿四3~8
2 立约的吃喝 廿四1~2、9~11
3 摩西领受石版 廿四12~18
{\Section:TopicID=153}肆 违约及其后果 卅二1~卅四35
一 金牛犊与摔碎法版 卅二1~35
1 亚伦造金牛犊 卅二1~6
2 摩西的代求 卅二7~14
3 摔碎法版 卅二15~24
4 利未人执行杀戮 卅二25~29
5 摩西再次代求赦罪 卅二30~35
二 为犯罪的以色列作新安排 卅三1~23
1 上主不想与民同往迦南 卅三1~6
2 摩西求问上主的会幕 卅三7~11
3 摩西求上主同往 卅三12~16
4 上主显荣耀给摩西看其背 卅三17~23
三 重新立约 卅四1~35
1 重造法版 卅四1~9
2 上主是忌邪的 神 卅四10~17
3 守除酵节和代赎头生的 卅四18~20
4 守安息日和三大节期 卅四21~24
5 特殊的禁忌 卅四25~26
6 摩西在上主那里四十昼夜 卅四27~28
7 摩西面容发光 卅四29~35
{\Section:TopicID=154}伍 圣幕和祭司制的建立 廿五~卅一,卅五~四十
一 建造圣幕内的器物 廿五1~40,卅五4~29,卅六1~7,卅七1~24
1 百姓送礼物来建圣幕 廿五1~9,卅五4~29,卅六1~7
2 造法柜 廿五10~22,卅七1~9
3 造陈设饼桌 廿五23~30,卅七10~16
4 造金灯台 廿五31~40,卅七17~24
二 建造帐幕 廿六1~37,卅六8~38
1 造幕幔 廿六1~6,卅六8~13
2 造罩棚 廿六7~14,卅六14~19
3 造幕板 廿六15~25,卅六20~30
4 造闩 廿六26~30,卅六31~34
5 造分隔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 廿六31~35,卅六35~36
6 造门帘 廿六36~37,卅六37~38
三 造院子和祭坛 廿七1~21,卅八1~20
1 造祭坛 廿七1~8,卅八1~7
2 作圣幕的院子 廿七9~19,卅八9~20
3 燃灯之例 廿七20~21
四 为祭司制袍服 廿八1~43,卅九1~31
1 为亚伦和他儿子作圣衣 廿八1~5,卅九1
2 作以弗得 廿八6~14,卅九2~7
3 作胸牌 廿八15~30,卅九8~21
4 作外袍和附件 廿八31~35,卅九22~29
5 制衣冠 廿八36~39,卅九30~31
6 为祭司制衣冠 廿八40~43
五 设立祭司制度 廿九1~46
1 要膏立亚伦和其子为祭司 廿九1~9、35~37
2 献赎罪祭 廿九10~14
3 献燔祭 廿九15~25
4 祭司当得的分 廿九26~34
5 每日当献的祭 廿九38~42
6 建立圣幕和设立祭司的跋言 廿九43~46
六 造香坛等物 三十1~38,卅七25~29,卅八8
1 造香坛 三十1~10,卅七25~28
2 当献赎命之价 三十11~16
3 作铜洗濯盆 三十17~21,卅八8
4 制圣膏油 三十22~33,卅七29
5 制圣香 三十34~38,卅七29
七 题名召巧工和守安息日为证据 卅一1~18,卅五1~3、30~35
1 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 卅一1~11,卅五30~35
2 守安息日以证永约 卅一12~17,卅五1~3
3 上主用指头写的石版 卅一18
八 为圣所献金银铜总数 卅八21~31
1 数点者和使用者 卅八21~23
2 金银铜总数 卅八24~31
九 圣幕一切的工完竣 卅九32~43
1 对象类别 卅九32~41
2 摩西给他们祝福 卅九42~43
十 竖立圣幕 四十1~38
1 上主对摩西的吩咐 四十1~15
2 摩西就照着行 四十16~33
3 上主的荣光充满圣幕 四十34~38
──《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